CN2736802Y - 定位装置及具有定位装置的电子产品 - Google Patents
定位装置及具有定位装置的电子产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736802Y CN2736802Y CN 200420092597 CN200420092597U CN2736802Y CN 2736802 Y CN2736802 Y CN 2736802Y CN 200420092597 CN200420092597 CN 200420092597 CN 200420092597 U CN200420092597 U CN 200420092597U CN 2736802 Y CN2736802 Y CN 2736802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ing device
- board
- wall
- positioning
- positioning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定位装置及具有定位装置的电子产品。为提供一种可精确、方便定位板体、不破坏板体结构的电子产品及其部件,提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定位装置的电子产品包括定位装置及至少一装设在定位装置上的板体;定位装置包括左右延伸的固定座及间隔突设于固定座上的至少两条弹力臂;至少一板体设置于固定座上并由至少两条弹力臂间隔顶抵定位于固定座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及其部件,特别是一种定位装置及具有定位装置的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一般数字相机大致包含固定座、设置在固定座前侧的镜头及设置于固定座后侧并用以撷取来自镜头的影像的影像感测装置。
影像感测装置包括板状影像感测器及用以固定影像感测器并接收处理影像感测器所得讯号的电路基板。
数字相机所撷取的影像的好坏,是取决于影像感测器的光轴中心与镜头的光轴能否准确地定位。
然而,在一般数字相机的制造过程中,板状影像感测器大都必须先借由表面黏着技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SMT)而焊接定位于电路基板上,然后再以螺接元件将电路基板锁固于固定座的定位面上。
因此,一般数字相机在制造过程中,影像感测器的光轴中心与镜头的中心轴的对位累加误差除了包含影像感测器本身在制造过程中的制造误差及固定座的定位面相对于镜头光轴的对位误差外,还包含影像感测器与电路基板在SMT制程中的定位误差及电路基板锁固于固定座时的螺接误差。
由于影像感测器与电路基板定位误差与螺接误差经常过大,所以常会造成镜头的光轴无法准确地定位于影像感测器的光轴中心,因而影响到数字相机的影像品质。
另一方面,当要将类似前述影像感测器的板体定位于固定座上时,若固定座是采用锁固方式来定位板体时,除了会造成板体与固定座间会存有螺接时的螺接误差外,通常也需破坏板体的结构才能进行锁固,例如钻设螺孔等,甚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精确、方便定位板体、不破坏板体结构的定位装置及具有定位装置的电子产品。
本实用新型具有定位装置的电子产品包括定位装置及至少一装设在定位装置上的板体;定位装置包括左右延伸的固定座及间隔突设于固定座上的至少两条弹力臂;至少一板体设置于固定座上并由至少两条弹力臂间隔顶抵定位于固定座上。
其中:
定位装置的固定座凹设用以容置板体的定位槽;弹力臂突伸于定位槽中并间隔顶抵板体而将板体定位于定位槽中。
定位装置的固定座包括直立壁及突伸于直立壁后侧面周围的长方框状围壁;定位槽由直立壁与围壁相配合界定。
定位装置的固定座的弹力臂分别自固定座围壁的内壁面突伸入定位槽中并间隔顶抵于板体外周面。
自固定座围壁的内壁面突伸入定位槽中弹力臂将板体推抵靠置于围壁内壁面,而使板体定位于定位槽中。
固定座内壁面间隔突设突伸入定位槽中的至少两个突肋;突肋与弹力臂相向顶抵于板体外周面而将板体定位于定位槽中。
板体为数字相机的影像感测器。
固定座上设有与为影像感测器的板体电连接的电路基板。
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定位装置的电子产品包括定位装置及至少一装设在定位装置上的板体;定位装置包括左右延伸的固定座及间隔突设于固定座上的至少两条弹力臂;至少一板体设置于固定座上并由至少两条弹力臂间隔顶抵定位于固定座上。组装电子产品的板体时,借由固定座的定位槽及弹力臂的设计,使得板体可直接定位于固定座上,且可借此一般制程中的对位误差及螺接误差,因此,可电子产品部分间的对位累加误差,进而可提升电子产品的品质,也不需破坏板体的结构,所以的确非常实用与进步。不仅可精确、方便定位板体,而且不破坏板体结构,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定位装置的电子产品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后视图(加装另一板体)。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定位装置的电子产品结构示意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定位装置3适用于定位第一、二板体71、72,其包括左右延伸的固定座4、间隔突设于固定座4上的三条弹力臂5及三个突肋6。
定位装置3的固定座4包括直立壁41及突伸于直立壁41后侧面周围的长方框状围壁42,且直立壁41与围壁42相配合界定出开口朝后的定位槽40。
直立壁41具有前后延伸且与定位槽40连通的长方形镜孔411及自镜孔411后端部周围向外延伸且较定位槽40小的长方形容槽412。
弹力臂5是间隔自围壁42的内壁面的右侧与底侧朝定位槽40弯曲延伸。
突肋6是对应地间隔突设于围壁42的内壁面的左侧与顶侧。
弹力臂5末端弹性顶抵于第二板体72的外周面的右侧与底侧,迫使板体72朝左、上方靠抵于突肋6末端面,以将第二板体72稳固地直接定位在定位槽40中。
第一板体71是设置在直立壁41的容槽412中且覆盖镜孔411。
第二板体72是直接设置于定位槽40中并靠抵于直立壁41后侧面且覆盖板体71。
实施时,定位装置3的弹力臂5与突肋6的设置位置与顶抵方向不以此为限,只要弹力臂5与突肋6可相向顶抵第二板体72的外周面,而将第二板体72稳固地夹抵定位于固定座4上即可。
定位装置3也可不设置突肋6,只借由改变定位槽40的大小,且只透过上述弹力臂5的顶抵,将第二板体72直接推抵靠置于围壁42的内壁面,从而将第二板体72定位于定位槽40中。
另外,也可以借由改变弹力臂5的外型设计,或弹力臂5抵推第二板体72的方向,而使定位装置3可只借由弹力臂5抵推第二板体72,而将第二板体72夹抵定位于定位槽40中。
另一方面,实施时,将第一板体71定位于容槽412中时,也可采用弹力臂5与突肋6相互顶抵的方式,但是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容槽412与定位槽40的形状及弹力臂5与突肋6的配置,都是针对第一板体71与第二板体72的外形与大小进行设计,因此,实施时,可视第一板体71与第二板体72的形状与大小的需求,设计适当的容槽412与定位槽40,并借由弹力臂5与突肋6的相向顶抵设计,使得各种外状的板状的第一、二板体71、72都可直接定位在容槽412及定位槽40中。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定位装置的电子产品包含定位装置3、两个分别设置于定位装置3上的第一、二板体71、72、装设于定位装置3前的光学镜头73及装置于定位装置3后侧面的电路基板8。
定位装置3包括左右延伸的固定座4、间隔突设于固定座4上的三条弹力臂5及三个突肋6。
在本实施例中,具有定位装置的电子产品是数字相机;第一板体71为滤光透镜;第二板体72为板状影像感测器。但是实施时不以此为限。
定位装置3的固定座4包括直立壁41及突伸于直立壁41后侧面周围的长方框状围壁42,且直立壁41与围壁42相配合界定出开口朝后的定位槽40。
直立壁41具有前后延伸且与定位槽40连通的长方形镜孔411及自镜孔411后端部周围向外延伸且较定位槽40小的长方形容槽412。
弹力臂5是间隔自围壁42的内壁面的右侧与底侧朝定位槽40弯曲延伸。
突肋6是对应地间隔突设于围壁42的内壁面的左侧与顶侧。
第一板体71是设置在直立壁41的容槽412中且覆盖镜孔411。
第二板体72是直接设置于定位槽40中并靠抵于直立壁41后侧面且覆盖板体71。
镜头73是前后延伸地设置于直立壁41前侧并覆盖镜孔411。
弹力臂5末端弹性顶抵于第二板体72的外周面的右侧与底侧,迫使第二板体72朝左、上方靠抵于突肋6末端面,以将第二板体72稳固地直接定位在定位槽40中。
实施时,定位装置3的弹力臂5与突肋6的设置位置与顶抵方向不以此为限,只要弹力臂5与突肋6可相向顶抵第二板体72的外周面,而将第二板体72稳固地夹抵定位于固定座4上即可。
定位装置3也可不设置突肋6,只借由改变定位槽40的大小,且只透过上述弹力臂5的顶抵,将第二板体72直接推抵靠置于围壁42的内壁面,从而将第二板体72定位于定位槽40中。
另外,也可以借由改变弹力臂5的外型设计,或弹力臂5抵推第二板体72的方向,而使定位装置3可只借由弹力臂5抵推第二板体72,而将第二板体72夹抵定位于定位槽40中。
另一方面,实施时,将第一板体71定位于容槽412中时,也可采用弹力臂5与突肋6相互顶抵的方式,但是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容槽412与定位槽40的形状及弹力臂5与突肋6的配置,都是针对第一板体71与第二板体72的外形与大小进行设计,因此,实施时,可视第一板体71与第二板体72的形状与大小的需求,设计适当的容槽412与定位槽40,并借由弹力臂5与突肋6的相向顶抵设计,使得各种外状的板状的第一、二板体71、72都可直接定位在容槽412及定位槽40中。
如图4所示,电路基板8是在板体72定位于固定座4后,再直接以螺接元件81将电路基板8锁固于固定座4的围壁42的后侧面,同时使电路基板8靠抵于第二板体72上,从而将第二板体72限位于定位槽40中。
但是实施时,电路基板8也可采用弹力臂5与突肋6相向顶抵的方式来固定。
当第二板体72是影像感测器时,电路基板8可与影像感测器上的预设接点(图未示)电连接,由于影像感测器已稳固地定位于定位槽40中,因此,当电路基板8锁固于固定座4时,电路基板8与影像感测器电连接的对位误差及电路基板8锁固于固定座4上的螺接误差,并不会影响影像感测器的光轴中心与镜头73的中心轴的对位。
且实施时,当电子产品不是数字相机,或第一、二板体71、72不是滤光透镜、影像感测器时,电子产品可不设置镜头73,而定位装置3的固定座4可视需求而不设置定位槽40、镜孔411及容槽412。而将弹力臂5与突肋6直接突设于固定座4的后侧面,第二板体72便是设置于弹力臂5与突肋6间,并可被弹力臂5与突肋6相向顶抵而固定于固定座4上。
综观上述,借由固定座4的定位槽40及弹力臂5与突肋6的设计,使得第二板体72可直接定位于固定座4上,且当第二板体72为影像感测器时,可借此避免一般影像感测器与电路基板在SMT制程中的对位误差及影像感测器焊接于电路基板8后再将电路基板8锁固于固定座4时的螺接误差,因此,可降低镜头73与影像感测器间的对位累加误差,使得镜头73的中心轴可较准确地与影像感测器的光轴中心对位,进而可提升该影像感测器的成像品质。
另一方面,透过定位装置3的设计,也可将其他板体直接地定位于电子产品上,除可避免一般以螺接元件锁固定方式所造成的螺接误差外,也不需破坏板体的结构,所以的确非常实用与进步。
Claims (14)
1、一种具有定位装置的电子产品,它包括定位装置及至少一装设在定位装置上的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左右延伸的固定座及间隔突设于固定座上的至少两条弹力臂;至少一板体设置于固定座上并由至少两条弹力臂间隔顶抵定位于固定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定位装置的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的固定座凹设用以容置板体的定位槽;弹力臂突伸于定位槽中并间隔顶抵板体而将板体定位于定位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定位装置的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的固定座包括直立壁及突伸于直立壁后侧面周围的长方框状围壁;定位槽由直立壁与围壁相配合界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定位装置的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的固定座的弹力臂分别自固定座围壁的内壁面突伸入定位槽中并间隔顶抵于板体外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定位装置的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固定座围壁的内壁面突伸入定位槽中弹力臂将板体推抵靠置于围壁内壁面,而使板体定位于定位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定位装置的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内壁面间隔突设突伸入定位槽中的至少两个突肋;突肋与弹力臂相向顶抵于板体外周面而将板体定位于定位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定位装置的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体为数字相机的影像感测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定位装置的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上设有与为影像感测器的板体电连接的电路基板。
9、一种定位装置,它适用于定位板体,其特征在于定位装置包括左右延伸的固定座及突设于固定座上并间隔顶抵板体而将板体定位于固定座上的至少两条弹力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凹设用以容置板体的定位槽;弹力臂突伸于定位槽中并间隔顶抵板体而将板体定位于定位槽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包括直立壁及突伸于直立壁后侧面周围的长方框状围壁;定位槽由直立壁与围壁相配合界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的弹力臂分别自固定座围壁的内壁面突伸入定位槽中并间隔顶抵于板体外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固定座围壁的内壁面突伸入定位槽中弹力臂将板体推抵靠置于围壁内壁面,而使板体定位于定位槽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内壁面间隔突设突伸入定位槽中的至少两个突肋;突肋与弹力臂相向顶抵于板体外周面而将板体定位于定位槽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20092597 CN2736802Y (zh) | 2004-09-22 | 2004-09-22 | 定位装置及具有定位装置的电子产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20092597 CN2736802Y (zh) | 2004-09-22 | 2004-09-22 | 定位装置及具有定位装置的电子产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736802Y true CN2736802Y (zh) | 2005-10-26 |
Family
ID=35307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2009259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36802Y (zh) | 2004-09-22 | 2004-09-22 | 定位装置及具有定位装置的电子产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736802Y (zh) |
-
2004
- 2004-09-22 CN CN 200420092597 patent/CN2736802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537534B1 (ko) | 카메라 모듈 | |
KR100744925B1 (ko) | 카메라 모듈 패키지 | |
CN106534655A (zh) | 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 |
CN1199870A (zh) | 摄象机中的摄象元件安装构件 | |
US20040247311A1 (en) | Mounting structure for compact camera module | |
CN1551619A (zh) | 固态成像装置、照相机模块和照相机模块制造方法 | |
CN1669305A (zh) | 摄像机模块、摄像机系统和摄像机模块的制造方法 | |
CN1870725A (zh) | 摄像单元和摄像装置 | |
CN1441309A (zh) | 用于固态成像装置的安装板及将固态成像装置结合在安装板上的方法 | |
CN109952756A (zh) | 拍摄装置 | |
CN2736802Y (zh) | 定位装置及具有定位装置的电子产品 | |
KR101475683B1 (ko) | 디지털 촬영장치 | |
CN1914775A (zh) | 连接器 | |
CN1209002C (zh) | 影像感测器的对位装置 | |
CN218122441U (zh) | 电子装置 | |
CN114697503B (zh) | 热成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 |
CN1603936A (zh) | 电子设备 | |
CN100352112C (zh) | 电部件用插座装置 | |
CN1669302A (zh) | 摄像机模块、摄像机模块用的支架、摄像机系统和摄像机模块的制造方法 | |
CN214540188U (zh) | 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
JP3187922B2 (ja) | 固体撮像素子のコネクタ及び実装方法 | |
JP3911963B2 (ja) | 光電気的器材 | |
JP2002300441A (ja) | 固体撮像素子の取り付け構造 | |
CN2600929Y (zh) | 电连接器 | |
CN2569465Y (zh) | 光学感测器固定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SS |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
Owner name: XINXIANG OPTRONIC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IANH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61208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61208 Address after: Hsinchu Taiwan Science Industry Park Patentee after: Xinxiang Photoelectr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Hsinchu Taiwan Science Industry Park Patentee before: Tianh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