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23243Y - 电动水陆两用车船 - Google Patents
电动水陆两用车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723243Y CN2723243Y CN 200420051993 CN200420051993U CN2723243Y CN 2723243 Y CN2723243 Y CN 2723243Y CN 200420051993 CN200420051993 CN 200420051993 CN 200420051993 U CN200420051993 U CN 200420051993U CN 2723243 Y CN2723243 Y CN 2723243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device
- ship
- driving device
- shaped shell
-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360 aquacultur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44000144974 aquaculture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12 wast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88 flo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40 repell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871 repell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水陆两用车船,属于两栖车辆领域。包括设置于车身前端且带有方向操纵装置的前轮和位于车身中后部的后轮,其车身为船形壳体,在车身外侧设置后轮和叶轮,在车身壳体内设置第一驱动装置、第一、第二传动装置、动力换向装置、控制装置和蓄电池组,在车身外设置第三传动装置,在车身的后部设置螺旋桨、方向舵、第四传动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其前轮和两个后轮呈三角形布局设置,其动力换向装置位于第一驱动装置的上方,其后轮和叶轮位于动力换向装置的下方,第一、第二驱动装置为经控制装置与蓄电池组连接的电动机。本实用新型用电能作为能源,其制造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和应用,特别适用于沿海、沿江、沿湖的水产养殖、短途运输或旅游等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两栖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电能驱动的水陆两栖车辆。
背景技术
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河川纵横交错,湖泊、水库星罗棋布,海岸线漫长。
为了克服江河湖海这些车辆的天然障碍并进行水中作业,除了修桥造船外,水陆两用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既可在陆地上高速行驶,还可在水中浮渡的、多用途的交通工具。
中国专利ZL96249434.8、ZL96247110.0以及ZL97238789.7中均公开了具有水陆两栖行驶功能的机动车,其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使汽车具有水陆两栖行驶功能,由于汽车的结构复杂,涉及的防水部位多,改装设计工作量大,使用燃油发动机,对环境有一定污染,不适于作为普通民用产品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和使用。
中国专利ZL97204032.3、ZL01251812.3以及ZL02247125.1中均公开了具有水陆两栖行驶功能的自行车,其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使自行车具有水陆两栖行驶功能,由于自行车的普及率高,防水要求简单,便于实施和改装,作为普通民用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自行车终归是一种人力驱动的车辆,长时间或长距离的行驶对驾驶者的体力消耗较大,且其载重量受到一定限制,不适合沿海、沿江、沿湖的水产养殖或短途运输使用。
在我国,三轮车是一种备受人们群众喜爱的交通托运工具,其体积小、使用灵活方便,在很多地区,人们用三轮车来托运货物或接送小孩上学。
中国专利ZL03215780.0中公开了一种“电动助力三轮车”,其包括车架17、车座6和传动轴12、在车把3与车座6之间的车架上设置刹车手柄5,特征在于车架17上设置电动机15、蓄电池22及与电动机15相联的调速器23,电动机15通过传动装置与传动轴12相联,调速器23通过行程开关4与蓄电池22相联,行程开关4与刹车手柄5相联,车把3上安装调速手把2,调速手把2与调速器23相联。该实用新型在骑行时降低了疲劳度,且骑行速度得以提高;通过刹车手柄与行程开关的配合联动作用,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保证三轮车的紧急刹车;应用电能做功的方式对环境不构成污染、且噪音很低。该实用新型非常适合于家庭使用,也适用于载货量不大的建筑工地、农贸市场等场所。但是,其不具备水陆两栖功能,需要加以改进,才能满足水陆两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三轮车具有水陆两栖运输功能、结构简洁合理、便于制造、使用电能驱动的电动水陆两用车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动水陆两用车船,包括设置于车身前端且带有方向操纵装置的前轮和位于车身中后部的后轮,其特征是车身为船形壳体,在船形壳体的外侧面设置后轮和至少一对叶轮,在船形壳体内设置第一驱动装置、第一传动装置、动力换向装置、第二传动装置、控制装置和蓄电池组,在船形壳体外设置第三传动装置,在船形壳体的后部设置螺旋桨、方向舵、第四传动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的前轮和两个后轮呈三角形布局设置,所述的动力换向装置位于第一驱动装置的上方,所述的后轮和叶轮位于动力换向装置的下方,所述的动力换向装置包括设置在船形壳体上部的动力换向传动轮组、支撑动力换向传动轮组的转动轴及支撑总成,所述的至少一对叶轮经第二传动装置、动力换向装置和第一传动装置与第一驱动装置联接,所述的后轮经第三传动装置、动力换向装置和第一传动装置与第一驱动装置联接,所述的螺旋桨经第四传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联接,所述的第一、第二驱动装置为经控制装置与蓄电池组连接的电动机。
其所述船形壳体的两侧设置辅助浮筒,辅助浮筒通过支架与船形壳体联接,辅助浮筒上设置防护扶手。
其所述的叶轮对称设置在船形壳体两侧的外部,叶轮之转动轴对称设置在船形壳体两侧外部的吃水线以上。
其所述的船形壳体内设置人力驱动装置,至少有一对叶轮与人力驱动装置联接,人力驱动装置为脚蹬式或手摇式链式、皮带式或齿轮式驱动装置。
其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传动装置为链条式、皮带式或齿轮式传动装置。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足:
1.采用电能作为能源,无需燃料,不排放废气,对环境不构成污染。
2.通过设置叶轮、螺旋桨和辅助浮筒等部件,使电动助力三轮车具备了水陆两栖运输功能,同时,其结构简洁合理,便于制造,制造成本低廉,便于作为民用产品推广和应用。
3.小型轻便,容易驾驶,运行平稳、安全,水陆适应性好,省去了岸边上的二次重复装卸,减少了不必要的损耗和人力和物力浪费,特别适用于沿海、沿江、沿湖的水产养殖、短途运输或旅游等行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中,车身4为船形壳体,在船形壳体的外侧面设置后轮3和至少一对叶轮5,在船形壳体内设置第一驱动装置6、第一传动装置7、动力换向装置8、第二传动装置9以及控制装置和蓄电池组(图中未示出),在船形壳体外设置第三传动装置10,在船形壳体的后部设置螺旋桨11、方向舵12、第四传动装置13及第二驱动装置14。
在船形壳体的两侧设置辅助浮筒15,辅助浮筒通过支架18与船形壳体联接,辅助浮筒上设置防护扶手17。
其所述的叶轮5对称设置在船形壳体4两侧的外部。
其中,所述的动力换向装置8位于第一驱动装置6的上方,后轮3和叶轮5位于动力换向装置8的下方;动力换向装置包括设置在船形壳体上部的动力换向传动轮组、支撑动力换向传动轮组的转动轴及支撑总成。
至少有一对叶轮5经第二传动装置9、动力换向装置8和第一传动装置7与第一驱动装置6联接。
后轮3经第三传动装置10、动力换向装置8和第一传动装置7与第一驱动装置6联接。
螺旋桨11经第四传动装置13与第二驱动装置14联接。
第一、第二驱动装置6和14为经控制装置与蓄电池组连接的电动机。
其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传动装置可以为链条式、皮带式或齿轮式传动装置,首选以链式驱动装置为好。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辅助浮筒来增加浮力,通过设置动力换向装置来减少车身(船形壳体)上需要进行防水处理的部位,减少产品的制造难度和降低制造成本,也减少了使用者的使用、维修和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控制装置为直流电机调速器,市售产品只要控制功率与第一、第二驱动装置的功率相符即可,无特殊要求。
所采用的蓄电池组为普通车用蓄电池,其具体电池数量和容量根据电机额定工作电压和功率来决定,无特殊要求。
图2中,车身4为船形壳体,设置于车身前端且带有方向操纵装置1的前轮2和位于车身中后部的后轮3呈三角形布局设置。
其船形壳体4的两侧设置辅助浮筒15,辅助浮筒通过支架18与船形壳体4联接,辅助浮筒上设置防护扶手17。
在船形壳体的外侧面设置至少一对叶轮5,在船形壳体内设置第一驱动装置6、第一传动装置7、动力换向装置8、第二传动装置9(图中未示出),在船形壳体外设置第三传动装置10,在船形壳体的后部设置螺旋桨11、方向舵12、第四传动装置13及第二驱动装置14。
动力换向装置8位于第一驱动装置6的上方,后轮3和叶轮5位于动力换向装置8的下方,后轮3经第三传动装置10、动力换向装置8和第一传动装置7与第一驱动装置6联接。
螺旋桨11经第四传动装置13与第二驱动装置14联接。
图3中,4车身为船形壳体,船形壳体的两侧设置辅助浮筒15,辅助浮筒通过支架18与船形壳体4联接,在船形壳体的外侧面设置后轮3和至少一对叶轮5,在船形壳体外设置第三传动装置10。
其叶轮对称设置在船形壳体两侧的外部。
船形壳体内设置人力驱动装置16,至少有一对叶轮与人力驱动装置联接,人力驱动装置可以为脚蹬式或手摇式链式、皮带式或齿轮式驱动装置,首选以脚蹬式或手摇式链式驱动装置为好。
设置人力驱动装置的目的是防止在水中行驶时蓄电池组电能耗尽时失去动力,充当备用驱动动力之用。同时,在水产养殖作业等需要短距离移动的场所中,也可使用人力驱动装置以节省电能。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电能作为能源,无需燃料,不排放废气,对环境不构成污染;其次,通过设置叶轮、螺旋桨和辅助浮筒等部件,使电动助力三轮车具备了水陆两栖运输功能;同时,其结构简洁合理,便于制造,制造成本低廉,便于作为民用产品推广和应用;此外,本产品小型轻便,容易驾驶,运行平稳、安全,水陆适应性好,省去了岸边上的二次重复装卸,减少了不必要的损耗和人力和物力浪费。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沿海、沿江、沿湖的水产养殖、短途运输或旅游等领域。
Claims (8)
1.一种电动水陆两用车船,包括设置于车身前端且带有方向操纵装置的前轮和位于车身中后部的后轮,其特征是:
车身为船形壳体;
在船形壳体的外侧面设置后轮和至少一对叶轮;
在船形壳体内设置第一驱动装置、第一传动装置、动力换向装置、第二传动装置、控制装置和蓄电池组;
在船形壳体外设置第三传动装置;
在船形壳体的后部设置螺旋桨、方向舵、第四传动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
其中,
所述的前轮和两个后轮呈三角形布局设置;
所述的动力换向装置位于第一驱动装置的上方;
所述的后轮和叶轮位于动力换向装置的下方;
所述的动力换向装置包括设置在船形壳体上部的动力换向传动轮组、支撑动力换向传动轮组的转动轴及支撑总成;
所述的至少一对叶轮经第二传动装置、动力换向装置和第一传动装置与第一驱动装置联接;
所述的后轮经第三传动装置、动力换向装置和第一传动装置与第一驱动装置联接;
所述的螺旋桨经第四传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联接;
所述的第一、第二驱动装置为经控制装置与蓄电池组连接的电动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水陆两用车船,其特征是所述船形壳体的两侧设置辅助浮筒。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水陆两用车船,其特征是所述的辅助浮筒通过支架与船形壳体联接,辅助浮筒上设置防护扶手。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水陆两用车船,其特征是所述的叶轮对称设置在船形壳体两侧的外部。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水陆两用车船,其特征是所述的叶轮之转动轴对称设置在船形壳体两侧外部的吃水线以上。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水陆两用车船,其特征是所述的船形壳体内设置人力驱动装置,至少有一对叶轮与人力驱动装置联接。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水陆两用车船,其特征是所述的人力驱动装置为脚蹬式或手摇式链式、皮带式或齿轮式驱动装置。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水陆两用车船,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第三传动装置和第四传动装置为链条式、皮带式或齿轮式传动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20051993 CN2723243Y (zh) | 2004-07-02 | 2004-07-02 | 电动水陆两用车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20051993 CN2723243Y (zh) | 2004-07-02 | 2004-07-02 | 电动水陆两用车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723243Y true CN2723243Y (zh) | 2005-09-07 |
Family
ID=35036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2005199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23243Y (zh) | 2004-07-02 | 2004-07-02 | 电动水陆两用车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723243Y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41785A (zh) * | 2012-11-16 | 2013-02-27 | 付超 | 一种水陆两用车 |
CN103129338A (zh) * | 2013-03-19 | 2013-06-05 | 李祉谌 | 净化空气的环保能源水陆两栖电动车 |
CN103818536A (zh) * | 2013-12-18 | 2014-05-28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 一种两栖车辆水上混合推进装置 |
CN105150787A (zh) * | 2015-10-24 | 2015-12-16 | 冯亿坤 | 两栖多环境作业机器人 |
CN107471934A (zh) * | 2017-07-14 | 2017-12-15 | 黄金铝 | 一种陆上飞船及交通系统 |
CN108790642A (zh) * | 2017-04-29 | 2018-11-13 | 益阳天华两栖车艇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式活动浮筒装置 |
-
2004
- 2004-07-02 CN CN 200420051993 patent/CN2723243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41785A (zh) * | 2012-11-16 | 2013-02-27 | 付超 | 一种水陆两用车 |
CN103129338A (zh) * | 2013-03-19 | 2013-06-05 | 李祉谌 | 净化空气的环保能源水陆两栖电动车 |
CN103818536A (zh) * | 2013-12-18 | 2014-05-28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 一种两栖车辆水上混合推进装置 |
CN105150787A (zh) * | 2015-10-24 | 2015-12-16 | 冯亿坤 | 两栖多环境作业机器人 |
CN105150787B (zh) * | 2015-10-24 | 2017-11-07 | 冯亿坤 | 两栖多环境作业机器人 |
CN108790642A (zh) * | 2017-04-29 | 2018-11-13 | 益阳天华两栖车艇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式活动浮筒装置 |
CN108790642B (zh) * | 2017-04-29 | 2021-07-23 | 益阳天华两栖车艇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式活动浮筒装置 |
CN107471934A (zh) * | 2017-07-14 | 2017-12-15 | 黄金铝 | 一种陆上飞船及交通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58707B (zh) | 一种适用于船舶的发电推进减摇一体化装置 | |
WO2004026681A1 (fr) | Sous-marin glissant a propulsion multi-mode | |
CN101357684A (zh) | 无舵机电机直驱推进电动船 | |
CN2723243Y (zh) | 电动水陆两用车船 | |
CN106218807B (zh) | 多功能履带式高效水翼登陆艇及操作方法 | |
CN102060089A (zh) | 水上自行车 | |
CN212708786U (zh) | 一种水陆两栖三轮车 | |
CN201923285U (zh) | 水上自行车 | |
CN101804859A (zh) | 多种脚踏螺桨船 | |
CN2541328Y (zh) | 轻型电动船尾机 | |
CN1019961C (zh) | 船舶大径深比推进流场艉型及设计方法 | |
CN100379647C (zh) | 一种三v悬吊平台可升降、可组合双浮体式摩托艇 | |
CN2639040Y (zh) | 水陆两栖轻便摩托车 | |
CN1207347A (zh) | 兼备跑车、越野车及船橇功能的汽车 | |
CN214775245U (zh) | 一种用于安装光伏的沿海沼泽运输作业船 | |
CN2323990Y (zh) | 水陆两用摩托车 | |
CN2253706Y (zh) | 水陆两用摩托车 | |
CN2286119Y (zh) | 水陆两用船 | |
CN220535934U (zh) | 一种集成电控的永磁电机一体式电动竹筏挂浆推进器 | |
CN1876458A (zh) | 一种高速气垫船船体 | |
CN210526819U (zh) | 以汽车为动力源的船艇 | |
CN207565249U (zh) | 水路两栖摩托车 | |
CN100448742C (zh) | 充气履带船 | |
CN2351369Y (zh) | 船用推进器 | |
CN2169598Y (zh) | 永浮游艺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