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694302Y - 数码相机模组 - Google Patents

数码相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94302Y
CN2694302Y CN 200420043705 CN200420043705U CN2694302Y CN 2694302 Y CN2694302 Y CN 2694302Y CN 200420043705 CN200420043705 CN 200420043705 CN 200420043705 U CN200420043705 U CN 200420043705U CN 2694302 Y CN2694302 Y CN 269430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part
switching device
path switching
optical path
camera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2004370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仁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2004370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9430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9430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9430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码相机模组,其包括一镜筒、一光路转换装置、一螺杆、一光学组件和一光接收装置,该螺杆、光路转换装置、光学组件和光接收装置从上至下依次容置于镜筒内,该光路转换装置内部设有一第一反射镜和一第二反射镜,上方设有一栏栅;其中,螺杆与光路转换装置的栏栅相配合,使光路转换装置反射不同方向的入射光至光学组件和光接收装置上,使数码相机模组兼具一般景物拍摄和自拍两种功能。

Description

数码相机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数码相机模组,尤其是关于一种兼具一般景物拍摄和自拍两种功能的数码相机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数码相机模组因其功能强大、使用方便而受到用户欢迎。但是,现有的数码相机模组通常将镜头设置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背面,如Nokia 7650型移动电话,通过其正面的显示屏取景,易于拍摄其它景物,而进行自拍时则无法预览,为用户带来不便。现有改善此种状况的数码相机模组主要为以下四种。
一、镜头可旋转,如Samsung的SCH-X199型移动电话。该翻盖式移动电话于翻盖与机身之间的横轴上设置一可180度旋转的镜头,一般拍摄时,镜头对准被拍摄物体;  自拍时,转动横轴上的小齿轮,镜头便作180度旋转,使其对准用户自己。其均使用同一显示屏进行成像预览。但是,该移动电话的此种设置使其相应机构设计复杂化。
二、显示屏和镜头均可旋转,如Samsung的SCH-X319型移动电话。该翻盖式移动电话除具Samsung的SCH-X199的可180度旋转镜头外,其翻盖与横轴之间的连接为一可180度旋转的纵轴。显示屏设置于该翻盖内表面。则显示屏除绕横轴翻转外,也可于任意方向绕纵轴旋转。用户无论以何种方式拍摄,其预览角度均很灵活。但是,该移动电话的此种设置使其相应机构设计复杂化,且使成本大大提高。
三、双显示屏,如NEC的N8型移动电话。该翻盖式移动电话是于翻盖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设置一可进行成像预览的显示屏,镜头设置于移动电话翻盖的外表面。一般拍摄时,使用内表面显示屏进行预览;自拍时,使用外表面显示屏进行预览。但是,该类移动电话的此种设置增加了翻盖的厚度,进而增加整支移动电话的体积与重量。
四、辅助取景,如Panasonic的GD88型移动电话。该类移动电话是于翻盖的内表面上设置一可进行成像预览显示屏,于翻盖的外表面上设置一镜头,镜头下方设置一凸面反射镜。一般拍摄时,使用该显示屏进行预览;自拍时,使用该凸面反射镜进行预览。但是,该类移动电话的自拍镜是设置于镜头下方,其预览范围与镜头的取景范围有偏差,且凸面反射镜成像也与实际拍摄的影像有差别,影响用户自拍取景。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在自拍和一般景物拍摄时均可进行成像预览,使用方便的数码相机模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自拍和一般景物拍摄时均可进行成像预览,使用方便的数码相机模组。
本实用新型数码相机模组包括一镜筒、一光路转换装置、一螺杆、一光学组件和一光接收装置,该螺杆、光路转换装置、光学组件和光接收装置从上至下依次容置于镜筒内,该光路转换装置内部设有一第一反射镜和一第二反射镜,上方设有一栏栅;其中,螺杆与光路转换装置的栏栅相配合,使光路转换装置反射不同方向的入射光至光学组件和光接收装置上。
相较现有的数码相机模组,本实用新型数码相机模组具有一光路转换装置和一螺杆,该光路转换装置内部设有一第一反射镜和一第二反射镜,上方设有一栏栅,通过螺杆与光路转换装置的栏栅相配合,使光路转换装置的二反射镜分别反射不同方向的入射光至光学组件和光接收装置上,从而实现自拍和一般景物拍摄的取景切换,使用户可利用同一显示屏进行成像预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数码相机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数码相机模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数码相机模组于自拍状态时的部分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数码相机模组于自拍状态时的光路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数码相机模组于一般景物拍摄状态时的部分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数码相机模组于一般景物拍摄状态时的光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本实用新型数码相机模组包括镜筒1、光路转换装置2、螺杆3、光学组件4和光接收装置5,其中螺杆3、光路转换装置2、光学组件4和光接收装置5从上至下依次容置于镜筒1内。
镜筒1为一T型壳体,包括上容置部11和下容置部13,其中,上容置部11水平设置,下容置部13竖直设置于上容置部11下方。
上容置部11为一长方形壳体,于其一相对二侧面上分别设有一第一镜头筒111和一第二镜头筒112,该二镜头筒互相正对,其内分别装设有一透镜,用以增强入射至相机模组内的光线的光强。该上容置部11上表面中央部分向上凸起形成一螺杆容置部113,其下表面上设有一通孔114(请一并参阅图4)和二互相平行的凹槽115。下容置部13为一方形壳体,其开口正对上容置部11的通孔114。
光路转换装置2包括一长方形壳体20、一第一反射镜21和一第二反射镜22,该壳体20的形状和尺寸与镜筒1的上容置部11的形状和尺寸相对应,使光路转换装置2容置于上容置部11内,且可相对于上容置部11运动。壳体20的横截面为一正方形,该二反射镜呈方形,其一条边的长度与壳体20的对角线的长度相对应,该二反射镜交错容置于壳体20的二对角线处,且该二反射镜的反光面均面向壳体20的下表面。壳体20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一第一通光孔211和一第二通光孔222,该第一通光孔211和第二通光孔222分别正对第一反射镜21和第二反射镜22的反光面,通过该二通光孔的光线经该二反射镜反射后光路方向改变90度。该反射镜可为平面镜,或者直角棱镜。壳体20上表面上方中央部分设有栏栅23,下表面下方设有二互相平行的突起25,该二突起25与上容置部11的二凹槽115相对应,使突起25容置于凹槽115内,并可沿凹槽115运动,从而使光路转换装置2相对于上容置部11运动。壳体20的下表面由透光材料制成。
螺杆3容置于镜筒1的上容置部11的螺杆容置部113内,其外围设有螺纹,该螺纹与光路转换装置2的栏栅23相配合,在一马达的驱动下,螺杆3使光路转换装置2沿上容置部11的二凹槽115作直线运动。
光学组件4和光接收装置5均容置于镜筒1的下容置部13内。光学组件4由复数透镜和其它光学组件组成,用以汇聚入射光线并对其作光学处理。该光接收装置5可为一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或一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用以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数码相机模组装配后,光路转换装置2的第一反射镜21于水平方向上正对光路转换装置2的第一通光孔211和镜筒1的上容置部11的第一镜头筒111,于竖直方向上正对上容置部11的通孔114、光学组件4和光接收装置5。此时数码相机模组处于自拍状态。
当使用者进行自拍时,目标景物的光线穿过装设于第一镜头筒111内部的透镜和第一通光孔211,入射至第一反射镜21上,经第一反射镜21反射使其光路方向改变90度后,穿过通孔114和光学组件4入射至光接收装置5上,从而得到目标景物的图像。
请参阅图5和图6,当使用者进行一般景物拍摄时,通过马达驱动螺杆3使其旋转,从而使光路转换装置2沿上容置部11的二凹槽115作直线运动,直至光路转换装置2的第二反射镜22于水平方向上正对光路转换装置2的第二通光孔222和镜筒1的上容置部11的第二镜头筒112,于竖直方向上正对上容置部11的通孔114、光学组件4和光接收装置5。拍摄时,目标景物的光线穿过装设于第二镜头筒112内部的透镜和第二通光孔222,入射至第二反射镜22上,经第二反射镜22反射使其光路方向改变90度后,穿过通孔114和光学组件4入射至光接收装置5上,从而得到目标景物的图像。使用者可以通过驱动马达,使数码相机模组自一般景物拍摄状态转换至自拍状态,此时光路转换装置2的运动方向与上述运动方向相反。

Claims (10)

1.一种数码相机模组,其包括一镜筒、一光学组件和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数码相机模组进一步包括一光路转换装置和一螺杆,该螺杆、光路转换装置、光学组件和光接收装置从上至下依次容置于镜筒内,该光路转换装置内部设有一第一反射镜和一第二反射镜,其上方设有一栏栅;其中,螺杆与光路转换装置的栏栅相配合,使光路转换装置反射不同方向的入射光至光学组件和光接收装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为一T型壳体,包括上容置部和下容置部,其中,上容置部水平设置,下容置部竖直设置于上容置部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码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容置部为一长方形壳体,于其一相对二侧面上分别设有一第一镜头筒和一第二镜头筒,该二镜头筒互相正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码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容置部上表面中央部分向上凸起形成一螺杆容置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码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容置部下表面上设有一通孔和二互相平行的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码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转换装置包括一长方形壳体,该壳体的形状和尺寸与上述镜筒的上容置部的形状和尺寸相对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码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转换装置的壳体横截面为一正方形,上述二反射镜一条边的长度与壳体的对角线的长度相对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码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转换装置的壳体两侧面分别设有一第一通光孔和一第二通光孔,该第一通光孔和第二通光孔分别正对上述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的反光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码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转换装置的壳体上表面上方中央部分设有上述栏栅,上述螺杆外围设有螺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码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转换装置的壳体下表面下方设有二互相平行的突起,该二突起与上述上容置部的二凹槽相对应。
CN 200420043705 2004-03-13 2004-03-13 数码相机模组 Expired - Lifetime CN269430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43705 CN2694302Y (zh) 2004-03-13 2004-03-13 数码相机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43705 CN2694302Y (zh) 2004-03-13 2004-03-13 数码相机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94302Y true CN2694302Y (zh) 2005-04-20

Family

ID=34775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20043705 Expired - Lifetime CN2694302Y (zh) 2004-03-13 2004-03-13 数码相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94302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0382A (zh) * 2010-12-08 2012-07-04 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0382A (zh) * 2010-12-08 2012-07-04 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43749B2 (en) Camera module
KR100900486B1 (ko) 촬상 장치용 광학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촬상 장치
CN113194216A (zh) 音圈马达、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748937Y (zh) 一种可光学变焦和旋转拍摄的便携信息终端及拍摄装置
CN1648710A (zh) 摄影镜头组件及照相机
JP2004254185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CN2731484Y (zh) 数码相机模组
CN1304868C (zh) 带有照相功能的双筒望远镜
CN2757153Y (zh) 数码相机模组
CN112738363B (zh) 一种光路切换方法及装置、监控模组、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MXPA06007457A (es) Sistema y metodo para un sistema de formacion de imagenes multidireccional.
CN1881065A (zh)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照相机镜头组件
CN2694302Y (zh) 数码相机模组
WO2021249024A1 (zh) 变焦镜组、镜头组件、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变焦方法
CN113874772A (zh) 一种光学系统、电子设备以及显示装置
CN1797167B (zh) 相机镜头的快门机构
CN213240642U (zh) 潜望式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JP4449071B2 (ja) 撮像装置
CN1610382A (zh) 可拍摄不同角度的影像的数字影像摄取装置
CN204269904U (zh) 透镜组件和具有透镜组件的取像模组
CN1502056A (zh) 三维影像摄影设备和三维影像摄影机
CN2657050Y (zh) 具内置数码相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844953Y (zh) 可翻转收纳镜头组
CN1731270A (zh) 可翻转收纳镜头组
KR200359260Y1 (ko) 광학계 구조를 갖는 휴대용 단말기용 카메라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03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