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85115Y - 轮毂暨轮毂用飞轮的双向棘齿组件 - Google Patents
轮毂暨轮毂用飞轮的双向棘齿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685115Y CN2685115Y CN 200420002854 CN200420002854U CN2685115Y CN 2685115 Y CN2685115 Y CN 2685115Y CN 200420002854 CN200420002854 CN 200420002854 CN 200420002854 U CN200420002854 U CN 200420002854U CN 2685115 Y CN2685115 Y CN 2685115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ub
- limiting section
- wheel hub
- groove
- incr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轮毂暨轮毂用飞轮的双向棘齿组件。为提供一种适应不同车款使用、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自行车部件,提出本实用新型,它应用并组设于一侧设有环形齿缘的轮毂上;它包括内筒、组设于内筒外端的传动齿盘、数个单向棘齿及弹性环;内筒中心设有借以枢组于轮毂中心轴杆一端的轴孔,其内端周边间隔环设有数个分别供数个单向棘齿组设的凹槽,于各凹槽底部设有枢转端限位部及齿端限位部;单向棘齿设有呈圆形边的枢转端及与轮毂一侧内壁环形齿缘相对应并呈单旋向卡动状态的扁尖状的齿端;内筒凹槽的枢转端限位部及齿端限位部底面设有皆与单向棘齿的枢转端相对应并吻合的两对称凹弧形面的空间型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部件,特别是一种轮毂暨轮毂用飞轮的双向棘齿组件。
背景技术
通常自行车轮毂设有传动齿盘一端内筒与轮毂之间设有单向棘齿及环形齿缘,以使自行车的链条带动传动齿盘时,能够达到顺向可带动传动齿盘、轮毂旋转,而逆向则错动空转的目的。单向棘齿由于形状上通常都设制成具有圆形枢转部位及扁尖状齿端的不等径型态。因此内筒周边亦是对应设置有具深、浅槽部的容置槽间型式以供各组单向棘齿组设限位。惟,此种习知结构于实际使用中发现仍存在下述的问题点:
目前自行车轮毂的传动齿盘为因应某些特殊车款的需求,其组装于轮毂的侧向会有所改变,如此造成与其一体的内筒亦需随之换向组装,但由于内筒周边的容置槽间是有方向性的,如果直接换装至轮毂的另一侧向,则将造成单向棘齿卡动方向不同的情形而无法实施。因此目前业界的作法是另外制作一组型式不同的内筒来因应另一侧向的组装型态,然而此种作法显然将大幅提高制造成本而不符合经济效益及较佳产业利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不同车款使用、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轮毂暨轮毂用飞轮的双向棘齿组件。
本实用新型应用并组设于一侧设有环形齿缘的轮毂上;它包括内筒、组设于内筒外端的传动齿盘、数个单向棘齿及弹性环;内筒中心设有借以枢组于轮毂中心轴杆一端的轴孔,其内端周边间隔环设有数个分别供数个单向棘齿组设的凹槽,于各凹槽底部设有枢转端限位部及齿端限位部;单向棘齿设有呈圆形边的枢转端及与轮毂一侧内壁环形齿缘相对应并呈单旋向卡动状态的扁尖状的齿端;内筒凹槽的枢转端限位部及齿端限位部底面设有皆与单向棘齿的枢转端相对应并吻合的两对称凹弧形面的空间型态。
其中:
一种轮毂的双向棘齿组件,它应用并组设于一侧设有环形齿缘的轮毂上;它包括内筒、组设于内筒外端的传动齿盘、数个单向棘齿及弹性环;内筒中心设有借以枢组于轮毂中心轴杆一端的轴孔,其内端周边间隔环设有数个分别供数个单向棘齿组设的凹槽,于各凹槽底部设有枢转端限位部及齿端限位部;单向棘齿设有呈圆形边的枢转端及与轮毂一侧内壁环形齿缘相对应并呈单旋向卡动状态的扁尖状的齿端;内筒间隔环设错置、型态相反的第一、二组凹槽;第一、二组凹槽的枢转端限位部和齿端限位部的排列顺序方向相反。
一种轮毂用飞轮的双向棘齿组件,它应用并组设于外周边枢设内壁设有环形齿缘传动齿盘的轮毂用飞轮上;它包括螺合于轮毂一端的螺孔座、数个单向棘齿及弹性环;螺孔座设置于飞轮中心并与传动齿盘相互反向旋转,其外周边间隔环设有数个分别供数个单向棘齿组设的凹槽,于各凹槽底部设有枢转端限位部及齿端限位部;单向棘齿设有呈圆形边的枢转端及与传动齿盘内壁环形齿缘相对应并呈单旋向卡动状态的扁尖状的齿端;螺孔座凹槽的枢转端限位部及齿端限位部底面设有皆与单向棘齿的枢转端相对应并吻合的两对称凹弧形面的空间型态。
一种轮毂用飞轮的双向棘齿组件,它应用并组设于外周边枢设内壁设有环形齿缘传动齿盘的轮毂用飞轮上;它包括螺合于轮毂一端的螺孔座、数个单向棘齿及弹性环;螺孔座设置于飞轮中心并与传动齿盘相互反向旋转,其外周边间隔环设有数个分别供数个单向棘齿组设的凹槽,于各凹槽底部设有枢转端限位部及齿端限位部;单向棘齿设有呈圆形边的枢转端及与传动齿盘内壁环形齿缘相对应并呈单旋向卡动状态的扁尖状的齿端;螺孔座间隔环设错置、型态相反的第一、二组凹槽;第一、二组凹槽的枢转端限位部和齿端限位部的排列顺序方向相反。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内筒、组设于内筒外端的传动齿盘、数个单向棘齿及弹性环;内筒中心设有借以枢组于轮毂中心轴杆一端的轴孔,其内端周边间隔环设有数个分别供数个单向棘齿组设的凹槽,于各凹槽底部设有枢转端限位部及齿端限位部;单向棘齿设有呈圆形边的枢转端及与轮毂一侧内壁环形齿缘相对应并呈单旋向卡动状态的扁尖状的齿端;内筒凹槽的枢转端限位部及齿端限位部底面设有皆与单向棘齿的枢转端相对应并吻合的两对称凹弧形面的空间型态。组装时,数个单向棘齿无论其齿端为顺、逆朝向皆可组设于内筒凹槽中;借此,使得数个单向棘齿可适用组装于轮毂的左、右侧向,以适应不同车款使用,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及提高经济效益,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组装于轮毂左侧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组装于轮毂右侧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立体图(两组凹槽以相反型态错置)。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两组凹槽以相反型态错置、组装于轮毂左侧状态)。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两组凹槽以相反型态错置、组装于轮毂右侧状态)。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立体图(组装于轮毂用飞轮)。
图8、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组装于轮毂用飞轮左侧状态)。
图9、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组装于轮毂用飞轮右侧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应用并组设于一侧设有环形齿缘22的轮毂20。
本实用新型包括内筒10、传动齿盘12、数个单向棘齿40及弹性环50。
内筒10中心设有借以枢组于轮毂20中心轴杆21一端的轴孔11,其内端周边则间隔环设有数个分别供数个单向棘齿40组设的凹槽30,于各凹槽30底部设有枢转端限位部31及齿端限位部32。内筒10凹槽30的枢转端限位部31及齿端限位部32底面设有两对称凹弧形面的空间型态,亦即枢转端限位部31及齿端限位部32底面皆与单向棘齿40的枢转端41相对应并吻合,以构成如图2、图3所示,单向棘齿40无论齿端42为顺或逆朝向皆可组设于内筒10凹槽30中;借此,使单向棘齿40可适用组装于轮毂20的左、右侧向。
传动齿盘12组设于内筒10外端,传动齿盘12为组合于内筒10的结构型态;亦是为一体形成于内筒10的结构型态。
单向棘齿40设有呈圆形边的枢转端41及与轮毂20一侧内壁环形齿缘22相对应并呈单旋向卡动状态的扁尖状的齿端42。数个单向棘齿40的枢接端41及齿端42容置于内筒10凹槽30底部的枢转端限位部31及齿端限位部32,并借由弹性环50套围限位。
如图4、图5所示,内筒10内端周边间隔环设错置、型态相反的两组凹槽61、62,亦即使第一组凹槽61和第二组凹槽62的枢转端限位部63和齿端限位部64的排列顺序方向相反。借此,如图5、图6所示,利用单向棘齿40组设于第一组凹槽61或第二组凹槽62的不同即可改变其卡动方向,使得单向棘齿40可适用组装于轮毂20的左、右侧向。
必需补充说明的是,前述两种实施例结构中,轮毂20内壁所设的环形齿缘22的齿形若为单斜向型态时,则当内筒10换向组装时,环形齿缘22也必需随之换向组设方能获得卡动效果,但环形齿缘22的齿形若为为双斜向型态时则不在此限。
如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亦可应用于轮毂用飞轮70上,飞轮70中心设有可螺合于设置于轮毂20B一端外螺纹段23的螺孔座72,飞轮70的外周边可借由滚珠轴承枢设传动齿盘71,构成螺孔座72与传动齿盘71可相互反向旋转。传动齿盘71内壁设有环形齿缘76。
单向棘齿74设有呈圆形边的枢转端741及与传动齿盘71内壁环形齿缘76相对应并单旋向卡动状态的扁尖状齿端742。
螺孔座72外周边间隔环设有分别供数个单向棘齿74组设的数凹槽73,并于各凹槽73底部设有分别供单向棘齿74的枢转端741及齿端742容置的枢转端限位部731及齿端限位部732。
数个单向棘齿74的枢接端741及齿端742容置于螺孔座72的各凹槽73底部的枢转端限位部731及齿端限位部732,并借由弹性环75套围限位。
螺孔座72凹槽73的枢转端限位部731和齿端限位部732底面设有两对称凹弧形面的空间型态,亦即枢转端限位部731和齿端限位部732底面皆与单向棘齿74的枢转端741对对应并吻合,以构成单向棘齿74无论其齿端742为顺、逆朝向皆可组设于螺孔座72的凹槽73中;借此,使得单向棘齿74可适用组装于轮毂20B的左、右侧向的飞轮。
如图9所示,螺孔座72间隔环设错置、型态相反的两组凹槽81、82,亦即使第一组凹槽81和第二组凹槽82的枢转端限位部83和齿端限位部84的排列顺序方向相反。借此,利用单向棘齿74组设于第一组凹槽81或第二组凹槽82的不同即可改变其卡动方向,使得单向棘齿74可适用组装于轮毂20的左、右侧向。
必需补充说明的是,前述两种实施例结构中,轮毂20内壁所设的环形齿缘22的齿形若为单斜向型态时,则当内筒10换向组装时,环形齿缘22也必需随之换向组设方能获得卡动效果,但环形齿缘22的齿形若为为双斜向型态时则不在此限。
其中,如图7、图8、图9所示实施例中,其单向棘齿74换向组装后的状态与如图2、图3及图5、图6所示的差异相同原理。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功效:
本实用新型与先前技术相比具有如下功效:
1、本实用新型可适用组装于轮毂左、右侧向,以适应不同车款使用,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及提高经济效益。
2、借由内筒上凹槽的枢转端限位部和齿端限位部底面设有两对称凹弧形面空间型态的特殊设计,构成单向棘齿无论其齿端为顺、逆朝向皆可组设于内筒凹槽中,使得单向棘齿可适用组装于轮毂的左、右侧向,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经济效益及较佳产业利用性。
3、借由内筒设置间隔错置、型态相反的两组凹槽的另一特殊结构型态设计,利用单向棘齿组设于第一、第二组凹槽的不同即可改变其卡动方向,使得单向棘齿可适用组装于轮毂的左、右侧向而同样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经济效益及较佳产业利用性。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亦可应用于轮毂用飞轮结构上而获得同等功效。
Claims (4)
1、一种轮毂的双向棘齿组件,它应用并组设于一侧设有环形齿缘的轮毂上;它包括内筒、组设于内筒外端的传动齿盘、数个单向棘齿及弹性环;内筒中心设有借以枢组于轮毂中心轴杆一端的轴孔,其内端周边间隔环设有数个分别供数个单向棘齿组设的凹槽,于各凹槽底部设有枢转端限位部及齿端限位部;单向棘齿设有呈圆形边的枢转端及与轮毂一侧内壁环形齿缘相对应并呈单旋向卡动状态的扁尖状的齿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凹槽的枢转端限位部及齿端限位部底面设有皆与单向棘齿的枢转端相对应并吻合的两对称凹弧形面的空间型态。
2、一种轮毂的双向棘齿组件,它应用并组设于一侧设有环形齿缘的轮毂上;它包括内筒、组设于内筒外端的传动齿盘、数个单向棘齿及弹性环;内筒中心设有借以枢组于轮毂中心轴杆一端的轴孔,其内端周边间隔环设有数个分别供数个单向棘齿组设的凹槽,于各凹槽底部设有枢转端限位部及齿端限位部;单向棘齿设有呈圆形边的枢转端及与轮毂一侧内壁环形齿缘相对应并呈单旋向卡动状态的扁尖状的齿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间隔环设错置、型态相反的第一、二组凹槽;第一、二组凹槽的枢转端限位部和齿端限位部的排列顺序方向相反。
3、一种轮毂用飞轮的双向棘齿组件,它应用并组设于外周边枢设内壁设有环形齿缘传动齿盘的轮毂用飞轮上;它包括螺合于轮毂一端的螺孔座、数个单向棘齿及弹性环;螺孔座设置于飞轮中心并与传动齿盘相互反向旋转,其外周边间隔环设有数个分别供数个单向棘齿组设的凹槽,于各凹槽底部设有枢转端限位部及齿端限位部;单向棘齿设有呈圆形边的枢转端及与传动齿盘内壁环形齿缘相对应并呈单旋向卡动状态的扁尖状的齿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孔座凹槽的枢转端限位部及齿端限位部底面设有皆与单向棘齿的枢转端相对应并吻合的两对称凹弧形面的空间型态。
4、一种轮毂用飞轮的双向棘齿组件,它应用并组设于外周边枢设内壁设有环形齿缘传动齿盘的轮毂用飞轮上;它包括螺合于轮毂一端的螺孔座、数个单向棘齿及弹性环;螺孔座设置于飞轮中心并与传动齿盘相互反向旋转,其外周边间隔环设有数个分别供数个单向棘齿组设的凹槽,于各凹槽底部设有枢转端限位部及齿端限位部;单向棘齿设有呈圆形边的枢转端及与传动齿盘内壁环形齿缘相对应并呈单旋向卡动状态的扁尖状的齿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孔座间隔环设错置、型态相反的第一、二组凹槽;第一、二组凹槽的枢转端限位部和齿端限位部的排列顺序方向相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20002854 CN2685115Y (zh) | 2004-01-30 | 2004-01-30 | 轮毂暨轮毂用飞轮的双向棘齿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20002854 CN2685115Y (zh) | 2004-01-30 | 2004-01-30 | 轮毂暨轮毂用飞轮的双向棘齿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685115Y true CN2685115Y (zh) | 2005-03-16 |
Family
ID=34667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2000285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85115Y (zh) | 2004-01-30 | 2004-01-30 | 轮毂暨轮毂用飞轮的双向棘齿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685115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50968A (zh) * | 2011-08-26 | 2013-03-06 | 乔绅股份有限公司 | 自行车后花毂的驱动装置 |
CN103303061A (zh) * | 2013-05-06 | 2013-09-18 | 胡伟 | 自行车涨刹花鼓总成 |
CN111469970A (zh) * | 2020-05-11 | 2020-07-31 | 天津美派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自行车链轮离合驱动方法 |
-
2004
- 2004-01-30 CN CN 200420002854 patent/CN2685115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50968A (zh) * | 2011-08-26 | 2013-03-06 | 乔绅股份有限公司 | 自行车后花毂的驱动装置 |
CN102950968B (zh) * | 2011-08-26 | 2015-08-19 | 乔绅股份有限公司 | 自行车后花毂的驱动装置 |
CN103303061A (zh) * | 2013-05-06 | 2013-09-18 | 胡伟 | 自行车涨刹花鼓总成 |
CN111469970A (zh) * | 2020-05-11 | 2020-07-31 | 天津美派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自行车链轮离合驱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08558C (zh) | 包括多个转矩产生部分的单轴铰接装置 | |
CN1370659A (zh) | 具有防卡死及标示功能的棘轮扳手 | |
CN2685115Y (zh) | 轮毂暨轮毂用飞轮的双向棘齿组件 | |
CN1542311A (zh) | 树脂齿轮和树脂的旋转动力传动件 | |
CN1521418A (zh) | 马达的联轴器 | |
CN2783015Y (zh) | 防松螺栓结构 | |
CN1576056A (zh) | 具有由轮辐连接的轮辋和轮毂的自行车车轮 | |
CN1482374A (zh) | 楔块式超越离合器装置 | |
CN117267326A (zh) | 一种可调传动比的传动机构 | |
US20070278762A1 (en) | Bicycle sprocket structure | |
CN2649864Y (zh) | 改进的飞轮棘爪组 | |
CN205136531U (zh) | 一种复相传动用从动链轮系统 | |
CN2604567Y (zh) | 一种链条 | |
CN201346757Y (zh) | 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 | |
CN2519799Y (zh) | 改良的瓶盖封盖装置 | |
CN2569979Y (zh) | 单向棘轮扳手结构改良 | |
CN2822917Y (zh) | 链锯的链条张力调整装置 | |
CN2485095Y (zh) | 一种棘轮扳手结构改良 | |
CN208198722U (zh) | 脚踏车省力齿轮结构 | |
CN106895091A (zh) | 花毂棘轮组合结构 | |
TWI603859B (zh) | Tooth-type hub ratchet combination structure | |
CN2784138Y (zh) | 棘轮扳手 | |
CN2367839Y (zh) | 双环机械无级自动变速器 | |
CN1598353A (zh) | 不等节距高速传动齿形链和链轮 | |
CN2448657Y (zh) | 一种机车煞车构造改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