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448657Y - 一种机车煞车构造改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车煞车构造改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448657Y CN2448657Y CN 00244749 CN00244749U CN2448657Y CN 2448657 Y CN2448657 Y CN 2448657Y CN 00244749 CN00244749 CN 00244749 CN 00244749 U CN00244749 U CN 00244749U CN 2448657 Y CN2448657 Y CN 2448657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ke
- base plate
- screw seat
- column
- e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机车煞车构造改良。包括一组内外侧基板,二摩擦片,二摩擦片由二导杆串设于内侧基板与外侧基板互夹的空间中,和一制动杆,其特征在于在外侧基板与制动杆之间设有一螺座和制动柱,螺座固定镶设于外侧基板承孔的内框缘,螺座内缘设有内螺纹,制动柱为一杆体,其一端部外缘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对应于螺座的内螺纹,其另一端与制动杆联接。本实用新型以制动柱转动为推进行程,实施一较小转数,即可令轴向距离推进到达摩擦片,迫使摩擦片压迫煞车片。其施力传递更为直接,效率更佳,而制动柱不易磨损。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机车煞车构造的改良。
由于工业技术的进步,各类型的交通工具便愈发精良,其省油性、马力、速度皆日新月异,也因此,在其速度可轻易提升的情况下,一个可靠又有效地制动系统,便是在享受速度的快感与便利之余,降低交通事故的一项重要保障。
现有技术状况:
参见图1,配合图2A和图2B的组合示意图所示,现有技术煞车装置构造主要包括:
一组内、外侧基板11A、11B:相互对应,该基板11A、11B概呈梯形;各基板11A、11B表面设有承孔112A、112B,及数组相对应的穿孔111。
二摩擦片121A、121B:该摩擦片121A、121B系呈一弧片状,下部延伸一片设有穿孔124之结合片122。二摩擦片121A、121B系由二导杆123A、123B贯穿内、外侧基板21A、21B的穿孔111与摩擦片的穿孔124,而串设于内侧基板11A与外侧基板11B互夹的空间中。
一被动转盘13:主要包括一轴杆131与该轴杆131端部所设的抵制盘132、134。该抵制盘132端缘内侧形成二对称曲状的凹陷槽133。且该抵制盘132系镶座于外侧基板11B的承孔112B。
一主动转盘14:为一盘体,内侧面凹陷一槽道141,且主动转盘14与被动转盘13的抵制盘132形成对应,且槽道141与凹陷槽133的对应空间中,设置有二对称滚珠142A、142B。又主动转盘14中央设一穿孔143,可供被动转盘13的轴杆131穿设。
一弹簧16:设于主动转盘14与一制动杆15间,弹簧16的一簧端与制动杆15结合,受制动杆15制动;另一簧端则勾设于主动转盘14的一钩孔144;形成受制动杆15制动时,迫使主动转盘14旋转的状态。
一制动杆15:为一杆体,一端连接煞车钢索18(参见图3),一端连接弹簧16的一簧端。
如图3、图2A和图2B所示,当煞车钢索18拉动时,带动制动杆15连带使得主动转盘14转动,此时地滚珠142A、142B因主动盘14转动而沿着曲状的凹槽133运动,迫使被动转盘13产生轴向位移,推动摩擦片121A压迫煞车片17产生卡制作用。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
1、由于被动转盘13的位移需借由滚珠142A、142B沿曲状的凹陷槽133滚动,滚珠142A、142B便成为煞车的主要承受压力的元件。滚珠142A、142B容易磨损殆尽。
2、由于被动转盘13位移仅限于曲状的凹陷槽133曲状的波峰与波谷范围间;因此轴向位移的范围有限,对于机车的制动,施力范围有限。
3、又由于其组件为内装式,组装及日后维修均需耗费较多工时及人力,显然较不经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力效率更佳,构造更为简化,使用寿命长,装配更为经济的机车煞车构造改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一组内外侧基板,该基板相互对应、呈梯形,顶缘略呈弧形,基板表面有承孔和数组相对应的穿孔;二摩擦片,该摩擦片呈一弧片状,下部延伸一片设有穿孔的结合片,二摩擦片由二导杆贯穿内侧基板与外侧基板的穿孔与摩擦片的穿孔,而串设于内侧基板与外侧基板互夹的空间中;和一制动杆;其特征在于在外侧基板与制动杆之同设有一螺座和制动柱,螺座固定镶设于外侧基板承孔的内框缘,螺座内缘设有内螺纹,制动柱为一杆体,其一端部外缘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对应于螺座的内螺纹,其另一端与制动杆联接。
其特征还在于制动柱与制动杆连接的一端外缘设有齿轮,齿轮与制动杆内部的齿纹形成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机车煞车构造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以制动柱24转动为推进行程,外螺纹241的设置可以视制动柱24的直径,实施一较小转数(甚至不到半圈),即可令轴向距离推进到达摩擦片221A,迫使摩擦片221A压迫煞车片27。施力传递更为直接,效率更佳。
2、以简易机械式的螺旋推进,构造以整支制动柱24抵抗应力,而不易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3、以简易机械式螺旋推进,纵使故障、磨损而拆换,也更换容易。
图1为现有技术立体分解图;
图2A为现有技术组合剖视及动作1图;
图2B为现有技术组合剖视及动作2图;
图3为现有技术煞车钢索拉制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剖视及动作1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剖视及动作2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煞车钢索拉制状态示意图。
图中,11A-内侧基板,11B-外侧基板,111-穿孔,112A-承孔,112B-承孔,121A-摩擦片,121B-摩擦片,122-结合片,123A-导杆,123B-导杆,124-穿孔,13-被动转盘,131-轴杆,132-抵制盘,133-凹陷槽,14-主动转盘,141-槽道,142A-滚珠,142B-滚珠,143-穿孔,15-制动杆,16-弹簧,17-煞车片,18-煞车钢索,21A-内侧基板,21B-外侧基板,211-穿孔,212A-承孔,212B-承孔,221A-摩擦片,221B-摩擦片,222-结合片,223A-导杆,223B-导杆,224-穿孔,23-螺座,231-内螺纹,24-制动柱,241-外螺纹,242-齿轮,25-制动杆,251-齿纹,26-煞车钢索,27-煞车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但不限于附图所示。
实施例:
如图4及图5A、图5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机车煞车构造主要包括:
一组内、外侧基板21A、21B:呈相互对应,该基板21A、21B概呈梯形,顶缘略呈弧形;各基板21A、21B表面设有承孔212A、212B,及数组相对应的穿孔211。
二摩擦片221A、221B:该摩擦片221A、221B系呈一弧片状,下部延伸一片设有穿孔224的结合片222。二摩擦片221A、221B系由二导杆223A、223B贯穿内侧基板21A与外侧基板21B的穿孔211与摩擦片的穿孔224,而串设于内侧基板21A与外侧基板21B互夹的空间中。
一螺座23:固定镶设于外侧基板21B的承孔212B的内框缘;螺座23内缘设有内螺纹231。
一制动柱24:主体为一杆体,该制动柱24一端部外缘设有外螺纹241,外螺纹241对应螺合于螺座23之内螺纹231。制动柱24一端部外缘设有齿轮242,齿轮242与一制动杆25内部的齿纹251形成啮合。
一制动杆25:为一杆体,一端连接煞车钢索26(参见图6),一端内部以齿纹251与制动柱24形成啮合与可连动状态。
动作说明:如图6、配合图5A和图5B所示,当煞车钢索26拉动时带动制动杆25连带使得制动柱24转动,此时制动柱24的外螺纹241于螺座23的内螺纹231旋动,并形成轴向位移。迫使推动摩擦片221A压迫煞车片27产生卡制作用。
Claims (2)
1、一种机车煞车构造改良,包括一组内外侧基板,该基板相互对应、呈梯形,顶缘略呈弧形,基板表面有承孔和数组相对应的穿孔;二摩擦片,该摩擦片呈一弧片状,下部延伸一片设有穿孔的结合片,二摩擦片由二导杆贯穿内侧基板与外侧基板的穿孔与摩擦片的穿孔,而串设于内侧基板与外侧基板互夹的空间中;和一制动杆;其特征在于在外侧基板与制动杆之间设有一螺座和制动柱,螺座固定镶设于外侧基板承孔的内框缘,螺座内缘设有内螺纹,制动柱为一杆体,其一端部外缘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对应于螺座的内螺纹,其另一端与制动杆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煞车构造改良,其特征在于制动柱与制动杆连接的一端外缘设有齿轮,齿轮与制动杆内部的齿纹形成啮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0244749 CN2448657Y (zh) | 2000-10-20 | 2000-10-20 | 一种机车煞车构造改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0244749 CN2448657Y (zh) | 2000-10-20 | 2000-10-20 | 一种机车煞车构造改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448657Y true CN2448657Y (zh) | 2001-09-19 |
Family
ID=33604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024474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48657Y (zh) | 2000-10-20 | 2000-10-20 | 一种机车煞车构造改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448657Y (zh) |
-
2000
- 2000-10-20 CN CN 00244749 patent/CN2448657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M382276U (en) | Hub ratchet device | |
KR100921178B1 (ko) | 자전거의 동력전달장치 | |
CN2448657Y (zh) | 一种机车煞车构造改良 | |
CN2725627Y (zh) | 一种双相凸轮激波的摆动活齿传动装置 | |
CN1916439A (zh) | 双向驱动器 | |
CN101407229B (zh) | 一种履带起重机用履带行走驱动装置 | |
CN1026257C (zh) | 滑块离合偏心式无级变速器 | |
CN2507674Y (zh) | 电动自行车轮毂驱动器 | |
CN2889875Y (zh) | 自行车花鼓碟盘锁固结构 | |
CN2890503Y (zh) | 机械式旋转限位螺杆 | |
CN2685115Y (zh) | 轮毂暨轮毂用飞轮的双向棘齿组件 | |
CN2700636Y (zh) | 以内滚柱式单向轴承构成轮毂马达离合器的结构 | |
CN2467392Y (zh) | 双向回转力变单向输出力的装置 | |
CN2601207Y (zh) | 自行车同步制动器 | |
CN2370214Y (zh) | 自行车花毂 | |
CN2590773Y (zh) | 车辆用皮带变速机构的支承装置 | |
CN2841492Y (zh) | 无链自行车外齿轮增速传动机构 | |
CN2398479Y (zh) | 行星螺杆传动机构 | |
CN2516211Y (zh) | 带有一组往复运动机构的旋转装置 | |
CN201439288U (zh) | 具有减速装置的健身车花毂 | |
CN208198722U (zh) | 脚踏车省力齿轮结构 | |
CN2811144Y (zh) | 自行车直拉滚动斜楔增力盘式制动器 | |
CN2657742Y (zh) | 遥控车倒车离合装置改进 | |
CN2649864Y (zh) | 改进的飞轮棘爪组 | |
CN2680932Y (zh) | 一种传动扇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