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79873Y - 软排线连接器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软排线连接器的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679873Y CN2679873Y CNU2004200025392U CN200420002539U CN2679873Y CN 2679873 Y CN2679873 Y CN 2679873Y CN U2004200025392 U CNU2004200025392 U CN U2004200025392U CN 200420002539 U CN200420002539 U CN 200420002539U CN 2679873 Y CN2679873 Y CN 2679873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at cable
- flexible flat
- arranging wire
- soft arranging
- bottom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的结构,其包括有:一软排线、一设于软排线下方的金属底壳,以及一设于软排线上方的塑胶上盖;以当,先将软排线置放于底壳上,并令其接触端凸出于底壳的前缘,上盖盖设于软排线的上方后,利用底壳的折片向上盖的限位部一侧弯折,使其底壳的窗口与限位部的凸块相卡置定位,并令底壳的拗折部弯折定位于定位槽中,则使软排线定位于底壳与上盖间,则可通过软排线的接触端插入欲连接的插接座中,以由接触端与插接座中的接触端接触,而构成电路的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软排线连接器的结构,尤指是有关一种提供一较佳的连接器结构,以改善公知电子线与衔接端子以夹合方式结合及端子插入有松动之虞等缺点,尤涉及连接器与软排线之间的组装、定位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一公知电子线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子线连接器的本体10为呈一可与另一插接座60(也可称为连接器)相套合的结构形体,在本体10上布设有复数个前后贯通的端子插孔11,并于端子插孔11之中插设有衔接端子20,其衔接端子20朝向本体10前侧(本体与插接座相对应的一侧)的一端为与插接座60内部端子相接合的耦接端21,朝向本体10后侧的一端则为用以与电子线30的线路接触面构成联结的连接端22,整体电子线连接器即通过本体10供衔接端子20与电子线30的固设,而能以即为方便的插拔动作,构成电子线30与插接座60的电路联结与否。
又,其衔接端子20的耦接端21是冲压制呈四方形断面的套管状结构形体,以供插接座60内部的端子相互套接,并与同样为四方形的端子插孔11形成应有的组装方向性,以维持应有的扣持效果;至于,衔接端子20的联结端22则为一夹片状的结构形体,以待电子线30的覆皮剥除后,将电子线30的芯线置于联结端22的位置,并以夹合方式将电子线30夹固在衔接端子20的联结端22,以将衔接端子20确实固定在电子线30的前端,同时构成衔接端子20与电子线30的电路联结。
然而,一般衔接端子20在冲压制作过程中,每一个衔接端子20是以固定的间隔与料带相连,且其相连的位置恰是位于衔接端子20的耦接端21,因此其在电子线30与衔接端子20的夹合过程中,将会因为夹合作用而使衔接端子20翘起并且叁差不齐,或因夹合不当使电子线30中的芯线断线,或插入时造成端子松动状况,致使讯号传输不正常,且此夹合的动作耗时费力,严重影响电子线连接器的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排线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包括有:一软排线、一设于软排线下方的金属底壳,以及一设于软排线上方的塑胶上盖;以当,先将软排线置放于底壳上,并令其接触端凸出于底壳的前缘,上盖盖设于软排线的上方后,利用底壳的折片向上盖的限位部一侧弯折,使其底壳的窗口与限位部的凸块相卡置定位、并令底壳的拗折部弯折定位于定位槽中,则使软排线定位于底壳与上盖间,则可通过软排线的接触端插入欲连接的插接座中,以由接触端与插接座中的接触端接触,而构成电路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软排线连接器的结构,其包括有:
软排线,其二端分别形成有接触端;
金属底壳,设于软排线的下方,该底壳左右二侧分别设有折片,其适当位置处破设有一窗口,而于折片的自由端更形成有一拗折部;
塑胶上盖,设于软排线的上方,其左右二侧相对于折片的位置形成有限位部,其适当位置处形成有一凸块,该限位部内侧并凹设有定位槽。
据以,先将软排线置放于底壳上,并令其接触端凸出于底壳的前缘,上盖盖设于软排线的上方后,利用底壳的折片向限为部一侧弯折,使其窗口与限位部的凸块相卡置定位,并令拗折部弯折定位于定位槽中,则使软排线定位于底壳与上盖间,则可借由软排线的接触端插入欲连接的插接座中,以由接触端与插接座中的接触端接触,而构成电路的连接。
其中:该底壳于折片靠近前缘的一侧,形成有定位片。
该底壳于适当位置设有以将软排线黏置于底壳上的胶。
该上盖于适当位置设有以将软排线黏置于上盖的胶。
该上盖的外侧形成有凹凸纹路。
附图说明
图1为一般公知连接器的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器的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折片弯折的动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器与插接座的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器与插接座插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
10、本体
11、端子插孔
20、衔接端子
21、耦接端
22、连接端
30′、电子线
30、软排线
31、接触端
40、金属底壳
41、折片
411、窗口
412、拗折部
42、前缘
421、定位片
50、上盖
51、限位部
511、凸块
512、定位槽
52、凹凸纹路
60、插接座
61、接触端
70、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使贵审查员清楚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以及整体运作方式,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软排线连接器的结构,其整体连接器的基本结构,如图2及图3所示,其包括有:
一软排线30,其二端分别形成有接触端31。
一金属底壳40,设于软排线30的下方,该底壳40左右二侧分别设有折片41,其适当位置处破设有一窗口411,而于折片41的自由端更形成有一拗折部412,于折片41靠近底壳前缘42的一侧,形成有定位片421。
二塑胶上盖50,设于软排线30的上方,其左右二侧相对于折片41的位置形成有限位部51,其适当位置处形成有一凸块511,该限位部内侧并凹设有定位槽512,且上盖50的外侧形成有凹凸纹路52,以方便使用者拿取。
据以,整体连接器组装时,先将软、排线30置放于底壳40上,并令其接触端31凸出于底壳40的前缘,并借由定位片421定位于底壳40上,上盖50则盖设于软排线30的上方后,利用底壳40两侧的折片41向限位部51一侧弯折,使折片41定位于限位部51中,其窗口411并与限位部51的凸块511相卡置定位,并令拗折部412略向下弯折定位于定位槽512中,则可使软排线30定位于底壳40与上盖50间,并形成EMI的遮蔽作用。
使用时,图4及图5所示,借由软排线30的接触端31插入欲连接的插接座60中,以由接触端30与插接座60中的接触端61接触,而构成电路的连接。
当然,也可于底壳40或上盖50的适当位置设有胶70,以将软排线30黏置于底壳40或上盖50,以增加固定作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软排线连接器的结构,提供一较佳的连接器结构,改善公知电子线与衔接端子以夹合方式结合的缺点,确以符合新型专利条件,于是依法提呈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然而,以上的实施说明及图式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因此,凡一切与本实用新型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雷同的,均应属本实用新型的创设目的及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软排线连接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软排线,其二端分别形成有接触端;
金属底壳,设于软排线的下方,该底壳左右二侧分别设有折片,其适当位置处破设有一窗口,而于折片的自由端更形成有一拗折部;
塑胶上盖,设于软排线的上方,其左右二侧相对于折片的位置形成有限位部,其适当位置处形成有一凸块,该限位部内侧并凹设有定位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排线连接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壳于折片靠近前缘的一侧,形成有定位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排线连接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壳于适当位置设有以将软排线黏置于底壳上的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排线连接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盖于适当位置设有以将软排线黏置于上盖的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排线连接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盖的外侧形成有凹凸纹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4200025392U CN2679873Y (zh) | 2004-02-04 | 2004-02-04 | 软排线连接器的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4200025392U CN2679873Y (zh) | 2004-02-04 | 2004-02-04 | 软排线连接器的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679873Y true CN2679873Y (zh) | 2005-02-16 |
Family
ID=34582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42000253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79873Y (zh) | 2004-02-04 | 2004-02-04 | 软排线连接器的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679873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90192A (zh) * | 2013-09-18 | 2014-01-01 | 金工精密制造(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ffc接插件及其制造方法 |
CN109037993A (zh) * | 2018-06-04 | 2018-12-18 | 昆山诚智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充电接口中金属片的卡扣结构及卡扣方法 |
-
2004
- 2004-02-04 CN CNU2004200025392U patent/CN2679873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90192A (zh) * | 2013-09-18 | 2014-01-01 | 金工精密制造(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ffc接插件及其制造方法 |
CN109037993A (zh) * | 2018-06-04 | 2018-12-18 | 昆山诚智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充电接口中金属片的卡扣结构及卡扣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724249Y (zh) | 趋近接地式的端子连接器 | |
CN1674366A (zh) | 电子零件安装用插座 | |
CN1252868C (zh) | 电气连接器 | |
CN2679873Y (zh) | 软排线连接器的结构 | |
CN1525606A (zh) | 具有用于接地的连接板的电连接器 | |
CN200994033Y (zh) | 插头连接器改良 | |
CN2678164Y (zh) | 具系统共地的薄型通用串行总线插头连接器 | |
CN2676438Y (zh) | 板对板的电连接器 | |
CN2742620Y (zh) | 一种电连接器结构 | |
CN2383234Y (zh) | 通用串行总线插座 | |
CN2636445Y (zh) | 电连接器组合结构 | |
CN2703343Y (zh) | 车灯的转换接头 | |
CN221057766U (zh) | 一种连接器接地结构及换电连接器 | |
CN2772064Y (zh) | 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保护装置 | |
CN2744008Y (zh) | 软排线连接器的接头 | |
CN2415510Y (zh) | 线缆连接器 | |
CN2427020Y (zh) | 一种插座 | |
CN200969460Y (zh) | 连接器结构改良 | |
CN2800529Y (zh) | 电连接器 | |
CN2392272Y (zh) | 电连接器 | |
CN2645274Y (zh) | 电连接器 | |
CN2783559Y (zh) | 电连接器 | |
CN2285011Y (zh) | 具有多种插脚供选用的插头 | |
CN2672905Y (zh) | 板对板的电连接器 | |
CN2770123Y (zh) | 迷你型usb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