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427020Y - 一种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427020Y
CN2427020Y CN 00233668 CN00233668U CN2427020Y CN 2427020 Y CN2427020 Y CN 2427020Y CN 00233668 CN00233668 CN 00233668 CN 00233668 U CN00233668 U CN 00233668U CN 2427020 Y CN2427020 Y CN 242702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ower supply
base
elastic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23366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秋山
李沈素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i Jinchou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023366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42702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42702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42702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座,其是由面板1、底座2及置于其内的电源导电架211和接地架221、弹性压线件23、弹性压线板225所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电源导电架和接地架的上方设有具定位凹部214、224的钩状部213、223,其开口向下,当电线线芯31插入后可定位住,不会因电线的弯折而松动,增加了导接效果,另外,面板1内面设有顶压板11、12,顶压板11底端压制在弹性压线件的第二夹压板232的凹陷弯折部232中央,提高了对线芯的弹性作用强度,顶压板12底端顶制在接地架的弹性压线板225的适当位置,同样也提高了对线芯的弹性作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插座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类,特别涉及一种供插头插接以连通电源的插座。
常见的插座,其结构如图9、图10所示,主要是由面板6、底座7、电源导电架8、弹性压线件23及退线压钮25等构件所组成,其结构特点是在底座7两侧所组设电源导电架8的底部相关位置处,各设有至少一个用来配接电线3的插入孔71,并在该两电源导电架8与插入孔71的相对位置处,均设有一平面导接部81,并在每一平面导接部81的一侧均组设具有第一夹压板231及第二夹压板232的弹性压线件23,当电线3前端线蕊31由插入孔71插入后,则藉由弹性压线件23的第一、二夹压板231、232将线蕊31向一侧推压,以与电源导电架8的平面导接部81保持接触,以形成电源的导接,并藉一退线压钮25推开第一夹压板231可将电线3退出,但常见的插座结构,在电线3的线蕊31插入并将电线3弯折时,大多因插入并将电线3弯折时,由于弹性压线件23的第一夹压板231或第二夹压板232的弹性不足,而使线蕊31端产生偏移,而与电源导电架8的平面导接部81间产生一间隙而无法完全接触,使导电效果不佳,如图9的情形,甚至因电流过大时产生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电线的线蕊夹持牢固、接触导电效果好的插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一具双组插孔的面板和底座,底座底部设有多组供电线插入的插入孔,并在每组插入孔所相对位置的底座之容置区内,设有一组电源导电架与一个位于中央的接地架,其特征是,在该组电源导电架与该接地架上与插入孔相对位置处上方,一体冲压成型具有定位凹部的钩状部,其开口向下,当电线前段的线蕊由插入孔插入后,可进入钩状部的定位凹部内,以达定位不动的目的,在电线弯折时,线蕊仍与电源导电架和接地架的平面导接部保持紧密的接触而不松动,增加了电源的导接效果,另外,在底座内位于电源导电架的平面导接部一侧,均组设一具有第一夹压板及第二夹压板的弹性压线件,以将插入的电线线蕊紧密的与电源导电架的平面导接部保持推压接触的状态,其中该弹性压线件的第二夹压板的未段处,形成一弯折的弹性作用臂,并在该处形成→凹陷弯折部,第一夹压板的下方的底座设有退线压钮,在面板内面各相对位置处,均设有一向下延伸的顶压板,其中两侧的顶压板底端顶制在两弹性压线件第二夹压板的凹陷弯折部中央,使弹性作用臂的长度减短,提高了对线蕊的弹性作用强度,另一位于面板中央的顶压板之底部,顶制在接地架所设弹性压线板的适当位置处,具有与前述同样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是双孔插座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组合后的电源导电架部分的配线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组合后的接地架部分的配线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源导电架的钩状部及弹性压线件与电线线蕊之间的定位、推压情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是单孔插座时的电源导电架部分的配线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是单孔插座时的接地架部分的配线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主要构件接触关系示意图。
图9为常见插座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常见插座结构在电线弯折时线蕊偏移的情形示意图。
1、4、6为面板、11、12、41为顶压板、13为插孔、131为导电金属框、132为压板、2、5、7为底座、14、21、22为容置区、211、51、8为电源导电架、212、222、511、521、81为平面导接部、213、223、512、52 为钩状部、214、224、513、523为定位凹部、221、52为接地架、225为弹性压线板、23为弹性压线件、231为第一夹压板、232为第二夹压板、2321为弹性作用臂、232为凹陷弯折部、24、514、524、71为插入孔、25为退线压钮、3为电线、31为线蕊。
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包括有具双组插孔13的面板1、底座2、一组电源导电架211、接地架221、弹性压线件23、弹性压线板225、退线压钮25,其中,底座2底部设有多组供电线3插入配接的插入孔24,并在每组插入孔24所相对位置的底座2的容置区21、22内,设有一组电源导电架211与一个位一中央的接地架221,并在该组电源导电架211与该接地架221与每组相对插入孔24的相对位置处上方,一体冲压成型一具有定位凹部214、224的钩状部213、223,其开口向下,在电线3前段的线蕊31由底座2的插入孔24插入后,进入该钩状部213、223的定位凹部214、224内,将电线3端部的线蕊31定位,在插线后将电线3弯折时,线蕊31仍与电源导电架211与接地架221的平面导接部212、222保持紧密的接触而不松动,提高了电源的导接效果;另外,底座2内位于电源导电架211的平面导接部212一侧,均组设具有第一夹压板231及第二夹压板232的弹性压线件23,以将插入的电线3线蕊31紧密的与电源导电架211的平面导接部212保持推压接触的状态,第一夹压板231下方的底座2设有退线压钮25,其中,该弹性压线件23的第二夹压板232的末端处,形成一弯折的弹性作用臂2321,并在该处形成有一凹陷弯折部2322,同时在面板1的内面与凹陷弯折部2322各相对位置处,均设有一向下延伸的顶压板11、12,其中,两侧的顶压板11底端顶制在两弹性压线件23第二夹压板232的凹陷弯折部2322中央,而使其弹性作用臂2321的长度减短,以提高对电线线蕊31的弹性作用强度,另一位于面板1中央的顶压板12的底端,则顶制在接地架221所设弹性压线板225的适当位置处,也缩短了其弹性作用长度,提高了对电线线蕊31的弹性作用强度。
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为单孔插座时的实施例示意图,其结构是在底座5底部设有多组供电线3插入配接的插入孔514、524,并在每组插入孔514、524所相对位置的底座5内,设有一组电源导电架51与一个位于中央的接地架52,该组电源导电架51和该接地架52与每组插入孔514、524相对应的位置处上方,一体冲压成型一具有定位凹部513、523的钩状部512、522当电线3前段的线蕊31由底座5的插入孔514、524插入后,可进入该钩状部512、522的定位凹部513、523内,将电线3端部的线蕊31定位,在插线后将电线3弯折时,线蕊31仍与电源导电架51及接地架52的平面导接部511、521保持紧密的接触而不松动,提高了电源的导接效果;另外,在底座5内位于电源导电架51的平面导接部511一侧,均组设有一具有第一夹压板231和第二夹压板232的弹性压线23,以将插入的电线3线蕊31紧密的与电源导电架51的平面导接部511保持推压接触的状态,同时,在面板4的内面相对第二夹压板232的凹陷弯折部2322位置处,均设有一向下延伸的顶压板41,顶压板41底端顶制在两弹性压线件23第二夹压板232的凹陷弯折部2322中央,使其弹性作用臂2321的长度缩短,提高对电线线蕊31的弹性作用强度,增强了夹线效果及导电效率。
请参阅图7、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结构是在面板1内面与底座2所设的每组相对插入孔24的相对位置处的容置区14处,组设有一导电金属框131,每一导电金属框131的一侧均与其所相对的电源导电架211和接地架221相连结接触,当电线3前段的线蕊31由底座2的插入孔24插入后,进入该导电金属框131的内部并与一侧接触,每组插入的电线3端部的线蕊31藉该导电金属框131可提高电源的导通效果,另外,该导电金属框131的一侧冲设一向内倾斜的压板132,在电线3前段的线蕊31插入后,可受该压板132压制而与导电金属框131内一侧保持确实接触而定位,在插线后,将电线3弯折时,线蕊仍与导电金属框131保持紧密的接触而不松动,提高了电源导接效果。

Claims (3)

1.一种插座,其包括有一具插孔的面板(1)、底座(2)、电源导电架(211)、接地架(221)、弹性压线件(23)、弹性压线板(225)、退线压钮(25),其中,面板(1)组合在底座(2)上,底座(2)底部设有多组供电线(3)插入的插入孔(24),在每组插入孔(24)所相对位置的底座(2)的容置区(21)、(22)内,设电源导电架(211)与位于中央的接地架(221),在底座(2)内位于电源导电架(211)的平面导接部(212)一侧,组设具第一夹压板(231)和第二夹压板(232)的弹性压线件(23),第一夹压板(231)下方的底座(2)设有退线压钮(25),其特征在于:电源导电架(211)和接地架(221)与插入孔(24)的相对应的位置处上方,成型一具有定位凹部(214)、(224)的钩状部(213)、(223),其开口向下;弹性压线件(23)的第二夹压板(232)的末段处,形成一弯折的弹性作用臂(2321),并在该处形成有一凹陷弯折部(2322),在面板(1)内面各相对位置处,设有向下延伸的顶压板(11)、(12),其中两侧顶压板(11)的底端顶制在两弹性压线件(23)第二夹压板(232)的凹陷弯折部(2322)中央,另一位于面板(11)中央的顶压板(12)的底端,顶制在接地架(221)所设弹性压线板(225)的适当位置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面板(1)的内面与底座(2)插入孔(24)相对应位置处的容置区(14)处,组设有一导电金属框(131),导电金属框(131)的一侧与其所相对应的电源导电架(211)及接地架(221)相连结接触。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导电金属框(131)的一侧设有一向内倾斜的压板(132)。
CN 00233668 2000-05-18 2000-05-18 一种插座 Expired - Lifetime CN242702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233668 CN2427020Y (zh) 2000-05-18 2000-05-18 一种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233668 CN2427020Y (zh) 2000-05-18 2000-05-18 一种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427020Y true CN2427020Y (zh) 2001-04-18

Family

ID=33595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0233668 Expired - Lifetime CN2427020Y (zh) 2000-05-18 2000-05-18 一种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427020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0836A (zh) * 2018-01-04 2019-07-12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工具组合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0836A (zh) * 2018-01-04 2019-07-12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工具组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32959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571015Y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212462047U (zh) 一种接线端子
CN109216984B (zh) 一种卡扣式电连接器
CN201112786Y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01887219U (zh) 一种电连接器线夹
CN105990715A (zh) 电源连接器
CN2427020Y (zh) 一种插座
CN219998535U (zh) 一种弯折式抗氧化导电片结构
CN217768864U (zh) 一种立式线连板连接器
CN108879149B (zh) 易于装配的电连接器
CN2618321Y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221508523U (zh) 一种板到板连接器
CN220209354U (zh) 一种排线连接器
CN222261433U (zh) 一种端子结构
CN214797970U (zh) 一种新型大电流插拔母针结构
CN218482420U (zh) 一种插板焊接且防脱落的电连接器
CN214797830U (zh) 一种连接器端子
CN214849253U (zh) 一种导电线连接器
CN218275312U (zh) 一种针式组合连接器
CN218275169U (zh) 直流电源模块连接器
CN100416928C (zh) 插座连接器
CN220368176U (zh) 线缆电连接器
CN222088934U (zh) 一种高可靠连接器
CN221508664U (zh) 用于电机的连接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AI JINCHOU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I QIUSHAN

Owner name: NONE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ISHEN SUZHEN

Effective date: 200309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30919

Address after: Taiwan, China

Patentee after: Cai Jinchou

Address before: Taiwan, China

Co-patentee before: Lishen Suzhen

Patentee before: Li Qiushan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1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