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599461Y - 可组装配合多种施工样态之中央空调送风机组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可组装配合多种施工样态之中央空调送风机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99461Y
CN2599461Y CNU022858911U CN02285891U CN2599461Y CN 2599461 Y CN2599461 Y CN 2599461Y CN U022858911 U CNU022858911 U CN U022858911U CN 02285891 U CN02285891 U CN 02285891U CN 2599461 Y CN2599461 Y CN 259946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ves
cover plate
time
plat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0228589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秋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nlinai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nlinai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nlinai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nlinai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U0228589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9946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9946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9946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组装配合多种施工样态之中央空调送风机组结构,其系由一U型框板、一第一盖板及一第二盖板所组成,其中,该U型框板具有一面板、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而该第一侧板未与该面板相连接的侧边上系各自延伸出有一第一上檐、一第一下檐及一第一侧檐,且该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相对的侧边上亦延伸出有一第二上檐、一第二下檐及一第二侧檐;而该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则依现场空调配置的施工要求,选配组装於第一上檐及第二上檐、或第一下檐及第二下檐、或第一侧檐及第侧檐上,使本实用新型能以一单一的结构组装出多种不同入风口位置的送风机组,而完全满足各种不同出风口配置方向的施工要求。

Description

可组装配合多种施工样态之中央空调送风机组结构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可组装配合多种施工样态之中央空调送风机组结构,其系由U型框板、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所组成,它能以一单一的结构组装出多种不同入风口位置的送风机组,而完全满足各种不同出风口配置方向的施工要求,属于中央空调送风机组设备。
(二)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今所使用中央空调系统的室内设备10如回风箱11、蒸发器12、送风机组13及出风箱14等各组件,系由现场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内先行组装後,再水平吊挂於天花板上,或安装於天花板与轻钢架天花板两者相距的空间中,其中,该室内设备10中之送风机组13组装的方向及位置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必须依据空调空间中各种不同冷气出风方向的要求变化,再行配合组装完成,而该组装的方式可分为下列三种:
第一种组装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该送风机组13之排风口131,系设置於该送风机组13的垂向长侧壁面132上,该出风箱14则与该送风机13设有排风口131的垂向长侧壁面132相接连,另於该送风机组13之垂向长侧壁面132相对的开口133外周缘上,再依序连接组装该蒸发器12及回风箱11;当送风机组13中的鼓风叶轮134启动抽风时,空气即由回风箱11进入,经蒸发器12热交换後,再由该送风机组13之排风口131及出风箱14之出风口141吹出,使组装後的室内设备10能提供输出一水平风向的冷气。
第二种组装方式:如图3所示,该送风机组13′之排风口131′,系设置於该送风机组13′下部的水平向长侧壁面135上,该出风箱14则与该送风机组13′设有排风口131′下部的水平向长侧壁面135相接连,另於该送风机组13之垂向长侧壁面132′相对的开口133′外周缘上,再依序连接组装该蒸发器12及回风箱11,当送风机组13′的鼓风叶轮134′启动抽风时,空气即由回风箱11进入,经蒸发器12热交换後,再由该送风机组13′之排风口131′及出风箱14之出风口141吹出,使组装後的室内设备10′能提供输出一风向朝垂直向下的冷气。
第三种组装方式:如图4所示,该送风机组13″之排风口131″,系设置於该送风机组13″下部的水平向长侧壁面136上,该出风箱14则与该送风机组13″设有排风口131″下部的水平向长侧壁面136相接连,另於该送风机组13″之垂向长侧壁面132″相对的开口133″外周缘上,再依序连接组装该蒸发器12及回风箱11,当送风机组13″中的鼓风叶轮134″启动抽风时,空气即由回风箱11进入,经蒸发器12热交换後,再由该送风机组13″之排风口131″及出风箱14之出风口141吹出,使组装後的室内设备10″能提供输出一风向朝垂直向下的冷气。
由上述三种组装方式得知,习用的各送风机组(13、13′、13″)系有开口133向左而排风口131朝右(如图2所示)、开口133′向左而排风口131′朝下(如图3所示)及开口133″向右而排风口131″朝下(如图4所示)等三种不同方向的组装样态,始能因应各种空调现场中不同配置的要求;故承接现场安装之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必须先正确地丈量出所需之送风机组的实际尺寸及数量,以及估算出相对应的室内设备所需的数量,再向制作送风机组的厂商订购,由於实际上较大型的空调现场(如大卖场等),其所需安装的室内设备数量在数十套甚至数百套之量,故误订不同排风口方向规格之送风机组的情形时常发生,又另一情形是制作送风机组的厂商,因送错开口及排风口方向不对的送风机组,而造成该开口方向不对的送风机组在现场施工人员的施工过程中才被发现,待通知制作送风机组的厂商後,再行补制作送来开口方向正确的送风机组时,却早已延误工期多时,反而造成施工业者多付出因延误工期而致被罚款的损失;再就该制作送风机组业者的立场而言,常需为了配合空调现场组装施工的要求,而必须先行制作出各种不同开口规格方向之送风机组的备用库存,如此反而又增加制作成本及库存量,更加不符企业降低成本及库存量之经营策略要求。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组装配合多种施工样态之中央空调送风机组结构,因本实用新型之送风机组结构中的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系可依据施工现场之室内设备实际配置的情况,达成配合组装出所需出风口位置的送风机组结构,使业者能以单一的送风机组结构,满足各种不同出风口位置之室内设备的装设要求,无需再另行制作多种不同方向出风口之送风机组,降低制作成本及库存量,进而增加其市场竞争力;同时,因本实用新型能以单一的送风机组结构,满足各种不同出风口位置之室内设备的装设要求,进而能有效地简化现场施工人员估算送风机组的数量,因而完全革除习用送风机组经常被误订的缺失,并避免因误订造成工期延误而被罚款的损失。
(三)发明内容:
一种可组装配合多种施工样态之中央空调送风机组结构,系由U型框板、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所组成,其中,该U型框板具有一面板、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该面板上穿设至少有一个排风口,而该排风口周围的面板上固设有一鼓风叶轮,该鼓风叶轮的出风口系朝向该排风口;该第一侧板系接续於该面板之其中一垂直短边上,并与固定有鼓风叶轮面板之板面相成90度,且该第一侧板未与该面板相连接的三个侧边上系各自平伸出一第一上檐、一第一下檐及一第一侧檐,而该第一上檐、第一下檐及第一侧檐的板面上均分别设有多个螺固孔;而该第二侧板系与该面板的另一垂直短边相接连,并与该第一侧板呈相对平行对置,且与该第一侧板之第一上檐、第一下檐及第一侧檐相对应的三个侧边上亦各自平伸出第二上檐、第二下檐及第二侧檐,而该第二上檐、第二下檐及第二侧檐的板面上,亦分别设有数个螺固孔;该第一盖板系盖设於该U型框板的第一上檐及第二上檐上,且相对於该第一上檐之螺固孔及第二上檐之螺固孔的位置处设有相同数量的穿孔;而该第二盖板则盖设於该U型框板的第一下檐及第二下檐上,相对於该第一下檐之螺固孔及第二下檐之螺固孔的位置处,设有相同数量的穿孔;而该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藉由数根螺固元件,分别穿过该第一盖板之穿孔及该第二盖板的穿孔後,再螺固於该U型框板的第一上檐、第二上檐上,及第一下檐、第二下檐上,且令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之各侧边环圈形成一水平方向的开口。
其中,该第一盖板系盖设於该U型框板的第一侧檐及第二侧檐上,且该第一盖板上之各穿孔的位置系与该第一侧檐及第二侧檐之螺固孔相对应;另该第二盖板则盖设於该U型框板的第一下檐及第二下檐上,且该第二盖板上之各穿孔的位置,系与该第一下檐及第二下檐之各螺固孔相对应;将该数个螺固元件先穿过该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的各穿孔後,再分别螺入至该第一侧檐、第二侧檐、第一下檐及第二下檐的各螺固孔中;则由该第一盖板、第一侧板之第一上檐、第二侧板之第二上檐及该U型框板之面板其中一长侧边四者间,即可环圈形成一风向朝垂直向下的开口。
其中,该第一盖板系盖设於该U型框板的第一上檐及第二上檐上,且相对於该第一上檐之螺固孔及第二上檐之螺固孔的位置处设有相同数量的穿孔;另该第二盖板则盖设於该U型框板的第一侧檐及第二侧檐上,且该第二盖板上之各穿孔的位置,系与该第一侧檐及第二侧檐之各螺固孔相对应;将该数个螺固元件先穿过该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之各穿孔後,再分别螺入至该第一上檐、第二上檐、第一侧檐及第二下檐的各螺固孔中;则由该第二盖板、第一侧板之第一下檐、第二侧板之第二下檐及该U型框板之面板另一长侧边四者间,即可环圈形成一风向朝垂直向下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组装配合多种施工样态之中央空调送风机组结构,其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中之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可依据现场空调配置施工的要求,将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选配组装於第一上檐及第二上檐、或第一下檐及第二下檐、或第一侧檐及第二侧檐上,使本实用新型能以一相同的结构组装出开口向左而排风口朝右、开口向左而排风口朝下及开口向右而排风口朝下等三种不同方向的组装样态,从而能完全满足各种不同开口配置方向的施工需求,且能有效地简化现场施工人员估算送风机组的数量,因而完全革除习用送风机组经常被误订的缺失,并避免因误订造成工期延误而被罚款的损失,再者对於制作送风机组的业者而言,无需再另行制作出多种不同开口及排风口位置的送风机组,使业者的制作成本及库存量得以降至最低,进而增加商场竞争力,结构简单,使用安全。
(四)附图说明:
图1:系习用中央空调系统中室内设备之立体示意图。
图2:系图1中之A-A剖面示意图。
图3:系习用中央空调系统中室内设备的各组件组装之剖面示意图之一。
图4:系习用中央空调系统中室内设备的各组件组装之剖面示意图之二。
图5:系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分解图之一。
图6:系本实用新型之立体组合图之一。
图7:系本实用新型另一组装样态之立体分解图。
图8:系本实用新型另一组装样态之立体组合图。
图9:系本实用新型再一组装样态之立体分解图。
图10:系本实用新型再一组装样态之立体组合图。图号说明:
10、10′、10″-室内设备    11-回风箱    12-蒸发器
13、13′、13″-送风机组    131、131′、131″、211-排风口
132、135、136-垂向长侧壁面
133、133′、133″、24、24′、24″-开口
134、134′、134″、B-鼓风叶轮
135、136-水平向长侧壁面    14-出风箱    141-出风口
20-U型框板      21-面板    211-排风口   22-第一侧板
23-第二侧板     221-第一上檐
222-第一下檐    223-第一侧檐
224、225、226、234、235、236-螺固孔
231-第二上檐    232-第二下檐    233-第二侧檐
30-第一盖板     31、41-穿孔     40-第二盖板
A1-出风口       P-螺固元件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组装配合多种施工样态之中央空调送风机组结构,系由一U型框板20、一第一盖板30及一第二盖板40所组成,其中,该U型框板20具有一面板21、一第一侧板22及一第二侧板23,该面板21上穿设至少有一个排风口211,而该排风口211周围的面板21上固设有一鼓风叶轮B,该鼓风叶轮B的出风口A1系朝向该排风口211;该第一侧板22系接续於该面板21之其中一垂直短边上,并与固定有鼓风叶轮B面板21之板面相成90度,且该第一侧板22未与该面板21相连接的三个侧边上系各自平伸出一第一上檐221、一第一下檐222及一第一侧檐223,而该第一上檐221、第一下檐222及第一侧檐223的板面上均设有多个螺固孔224、225与226;而该第二侧板23系与该面板21之另一垂直短边相接连,并与该第一侧板22呈相对平行对置,且与该第一侧板22之第一上檐221、第一下檐222及第一侧檐223相对应的三个侧边上亦各自平伸出一第二上檐231、一第二下檐232及一第二侧檐233,而该第二上檐231、第二下檐232及第二侧檐233之板面上,亦设有数个螺固孔234、235及236;
续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该第一盖板30系盖设於该U型框板20的第一上檐221及第二上檐231上,且相对於该第一上檐221之螺固孔224及第二上檐231之螺固孔234的位置处设有相同数量的穿孔31;而该第二盖板40则盖设於该U型框板20的第一下檐222及第二下檐232上,相对於该第一下檐222之螺固孔226及第二下檐232之螺固孔236的位置处,设有相同数量的穿孔41;而该第一盖板30及第二盖板40藉由数个螺固元件P,分别穿过各穿孔31及穿孔41後,再螺固於该U型框板20的第一上檐221、第二上檐231上,及第一下檐222、第二下檐232上,且令该第一侧板22、第二侧板23、第一盖板30及第二盖板40之各侧边环圈形成一水平方向的开口24(如图6所示),则该开口24即能供衔接组装於该蒸发器12及出风箱14上,使经该回风箱11及蒸发器12热交换而来的冷空气,能经该开口24而由鼓风叶轮B吹向该U型框板20之排风口211,并输出一水平风向的冷气至空调现场中,此种组装样态之开口24与排风口211因同位在一水平线上,故能提供一空气左进右出、或右进左出室内设备10所需之送风机组。
再如图7及图8所示,系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其中,该第一盖板30系盖设於该U型框板20的第一侧檐223及第二侧檐233上,且该第一盖板30上之各穿孔31的位置系与该第一侧檐223及第二侧檐233之螺固孔225与235相对应;另该第二盖板40则盖设於该U型框板20的第一下檐222及第二下檐232上,且该第二盖板40上之各穿孔41的位置,系与该第一下檐222及第二下檐232之各螺固孔226及236相对应;将该数个螺固元件P先穿过该第一盖板30及第二盖板40的各穿孔31及41後,再分别螺入至该第一侧檐223、第二侧檐233、第一下檐222及第二下檐232的各螺固孔225、235、226与236中;则由该第一盖板30、第一侧板22之第一上檐221、第二侧板23之第二上檐231及该U型框板20之面板21其中一长侧边四者间,即可环圈形成一风向朝垂直向下的开口24′(如图8所示);则该开口24′即能供衔接组装於该蒸发器12及出风箱14上,使经该回风箱11及蒸发器12热交换而来的冷空气,能经该开口24′而由鼓风叶轮B吹向该U型框板20之排风口211,并输出一垂直朝下风向的冷气至空调现场中,此种组装样态之开口24′朝左而排风口211朝下,故能提供一空气左进下出之室内设备10所需的送风机组。
又如图9及图10所示,系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其中,该第一盖板30系盖设於该U型框板20的第一上檐221及第二上檐231上,且相对於该第一上檐221之螺固孔224及第二上檐231之螺固孔234的位置处设有相同数量的穿孔31;另该第二盖板40则盖设於该U型框板20之第一侧檐223及第二侧檐233上,且该第二盖板40上之各穿孔41的位置,系与该第一侧檐223及第二侧檐233之各螺固孔225及235相对应;将该数个螺固元件P先穿过该第一盖板30及第二盖板40之各穿孔31及41後,再分别螺入至该第一上檐221、第二上檐231、第一侧檐223及第二下檐233之各螺固孔224、234、225与235中;则由该第二盖板40、第一侧板22之第一下檐222、第二侧板23之第二下檐232及该U型框板20之面板21另一长侧边四者间,即可环圈形成一风向朝垂直向下的开口24″(如图10所示);则该开口24″即能供衔接组装於该蒸发器12及出风箱14上,使经该回风箱11及蒸发器13热交换而来的冷空气,能经该开口24″而由鼓风叶轮B吹向该U型框板20之排风口211,并输出一垂直朝下风向的冷气至空调现场中,此种组装样态之开口24″朝右而排风口211朝下,故能提供一空气右进下出之室内设备10所需的送风机组。

Claims (3)

1.一种可组装配合多种施工样态之中央空调送风机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系由U型框板、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所组成,其中,该U型框板具有一面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该面板上穿设至少有一个排风口,而该排风口周围的面板上固设有鼓风叶轮,该鼓风叶轮的出风口系朝向该排风口;该第一侧板系接续於该面板之其中一垂直短边上,并与固定有鼓风叶轮面板之板面相成90度,且该第一侧板未与该面板相连接的三个侧边上系各自平伸出第一上檐、第一下檐及第一侧檐,而该第一上檐、第一下檐及第一侧檐的板面上均分别设有螺固孔;而该第二侧板系与该面板的另一垂直短边相接连,并与该第一侧板呈相对平行对置,且与该第一侧板的第一上檐、第一下檐及第一侧檐相对应的三个侧边上亦各自平伸出第二上檐、第二下檐及第二侧檐,而该第二上檐、第二下檐及第二侧檐的板面上,亦分别设有螺固孔;该第一盖板系盖设於该U型框板的第一上檐及第二上檐上,且相对於该第一上檐之螺固孔及第二上檐之螺固孔的位置处设有相同数量的穿孔;而该第二盖板则盖设於该U型框板的第一下檐及第二下檐上,相对於该第一下檐之螺固孔及第二下檐之螺固孔的位置处,设有相同数量的穿孔;而该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藉由螺固元件,分别穿过该第一盖板之穿孔及该第二盖板之穿孔後,再螺固於该U型框板的第一上檐、第二上檐上,及第一下檐、第二下檐上,且令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之各侧边环圈形成一水平方向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组装配合多种施工样态之中央空调送风机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盖板系盖设於该U型框板的第一侧檐及第二侧檐上,且该第一盖板上之各穿孔的位置系与该第一侧檐及第二侧檐之螺固孔相对应;另该第二盖板则盖设於该U型框板的第一下檐及第二下檐上,且该第二盖板上之各穿孔的位置,系与该第一下檐及第二下檐的各螺固孔相对应;将螺固元件先穿过该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的各穿孔後,再分别螺入至该第一侧檐、第二侧檐、第一下檐及第二下檐的各螺固孔中;则由该第一盖板、第一侧板之第一上檐、第二侧板之第二上檐及该U型框板之面板其中一长侧边四者间,即可环圈形成一风向朝垂直向下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组装配合多种施工样态之中央空调送风机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盖板系盖设於该U型框板的第一上檐及第二上檐上,且相对於该第一上檐之螺固孔及第二上檐之螺固孔的位置处设有相同数量的穿孔;另该第二盖板则盖设於该U型框板的第一侧檐及第二侧檐上,且该第二盖板上之各穿孔的位置,系与该第一侧檐及第二侧檐的各螺固孔相对应;将螺固元件先穿过该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的各穿孔後,再分别螺入至该第一上檐、第二上檐、第一侧檐及第二下檐的各螺固孔中;则由该第二盖板、第一侧板之第一下檐、第二侧板之第二下檐及该U型框板之面板另一长侧边四者间,即可环圈形成一风向朝垂直向下的开口。
CNU022858911U 2002-11-21 2002-11-21 可组装配合多种施工样态之中央空调送风机组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9946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022858911U CN2599461Y (zh) 2002-11-21 2002-11-21 可组装配合多种施工样态之中央空调送风机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022858911U CN2599461Y (zh) 2002-11-21 2002-11-21 可组装配合多种施工样态之中央空调送风机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99461Y true CN2599461Y (zh) 2004-01-14

Family

ID=34150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0228589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99461Y (zh) 2002-11-21 2002-11-21 可组装配合多种施工样态之中央空调送风机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99461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73719B1 (ko) 공기조화기용 벽 매입형 실외기
US7997328B2 (en) Air conditioner
KR100681314B1 (ko) 소음저감 케이싱을 갖는 냉각탑
CN2599461Y (zh) 可组装配合多种施工样态之中央空调送风机组结构
JP2001174021A (ja) 熱交換モジュールとその応用装置
CN2814203Y (zh) 窗式空调器的前面板和壳体的连接结构
CN1143102C (zh) 组合式前面板
JPH0444982Y2 (zh)
CN213983782U (zh) 吊顶空调机及空调器
CN1270143C (zh) 空调过滤器的安装装置
KR200424911Y1 (ko) 소음저감 케이싱을 갖는 냉각탑
CN219372930U (zh) 一种风墙空调
CN2684069Y (zh) 新风机
CN222393072U (zh) 一种全对称下检修全热交换器
CN2662124Y (zh) 出风方向可互换的分体空调器室外机
CN222230857U (zh) 空调壳体结构及空调器
JP4845557B2 (ja) 天井カセット形空気調和機
CN216769608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JPH0138434Y2 (zh)
CN1902446A (zh) 天花板悬挂式空调装置
CN210951763U (zh) 一种用于数据机房的模块化机房空调的出风混流装置
CN110966679A (zh) 模块化空调系统
CN213426698U (zh) 一种电控箱箱体
CN215909235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2619104U (zh) 一种墙体嵌入式触摸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