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84096Y - 功夫茶防烫卫生夹 - Google Patents
功夫茶防烫卫生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584096Y CN2584096Y CN 02285763 CN02285763U CN2584096Y CN 2584096 Y CN2584096 Y CN 2584096Y CN 02285763 CN02285763 CN 02285763 CN 02285763 U CN02285763 U CN 02285763U CN 2584096 Y CN2584096 Y CN 2584096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ip hold
- hold arc
- tea
- arc
- sca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功夫茶防烫卫生夹。它选用无毒高强度的塑料或不锈钢等材料制作,利用机械上的杠杆原理做成的圆弧形活动夹,其特征是:有一个带有翘起手柄的右夹弧,右夹弧上连接有带开口钮的左夹弧,右夹弧与左夹弧连接处设置有连接轴,左右夹弧的连接处还设有弹簧。使用时只要将开口对准茶蛊、茶杯用手指将左夹弧上的开口钮按下,即可将开口张大,这样套入蛊或杯的外径就可以使用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中防烫的夹具,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的功夫茶防烫卫生夹。
背景技术
在人们日常生活的用品中,由于食品及其装食品的盛器在加热后会发烫,因此,人们发明了许多形式的铲子或夹具等用于解决防烫的问题。同样,人们在泡茶时往往也会遇到会被茶具烫手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功夫茶风靡神州,喝功夫茶的人日趋增多,其中乌龙茶讲究的是沸水冲泡才能体现其色、香、味三韵,但茶好喝手怕烫。特别是茶艺、茶道已成为一种文化,显示的是一种风雅,千百年来,无论倒茶、端茶,杯,盏都直接与手部接触,既烫手又不礼貌也不卫生,无法切实防止病从口入。至今尚未见到解决这个问题的辅助茶具。
从包括中国专利在内的相关资料检索表明,目前尚未有作为泡茶的茶具上专用防烫且卫生夹具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生活中泡茶茶具中缺少防烫卫生夹具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功夫茶防烫卫生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选用无毒高强度的塑料或不锈钢等材料制作,利用机械上的杠杆原理做成的圆弧形活动夹,其特征是:有一个带有翘起手柄的右夹弧,右夹弧上连接有带开口钮的左夹弧,右夹弧与左夹弧连接处设置有连接轴,左右夹弧的连接处还设有弹簧。所述的左右夹弧连接后可以形成一个设有开口的蛋状、圆形状、椭圆形状和腰圆状的形状;所述的左右夹弧的内侧表面设有防滑的齿纹。使用时只要将开口对准茶蛊、茶杯用手指将左夹弧上的开口钮按下,即可将开口张大,这样套入蛊或杯的外径就可以使用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使用了弹性夹具,且又采取了防滑的措施,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依据人们的使用习惯将左右夹弧,调换方向来进行制造。所以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夹住茶蛊,茶杯进行工作,而且有效地防烫,又十分卫生。所以,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拟定的目的。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右夹弧1,左夹弧2,连接轴3,弹簧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有一个带有翘起手柄的右夹弧(1),右夹弧(1)上连接有带开口钮的左夹弧(2),右夹弧(1)与左夹弧(2)连接处设置有连接轴(3),左右夹弧的连接处还设有弹簧(4)。使用时只要将开口对准茶蛊、茶杯用手指将左夹弧上的开口钮按下,即可将开口张大,这样套入蛊或杯的外径就可以使用了。
Claims (3)
1.一种选用无毒高强度的塑料或不锈钢等材料制作,利用机械上的杠杆原理做成的圆弧形活动夹的功夫茶防烫卫生夹,其特征是:有一个带有翘起手柄的右夹弧,右夹弧上连接有带开口钮的左夹弧,右夹弧与左夹弧连接处设置有连接轴,左右夹弧的连接处还设有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夫茶防烫卫生夹,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右夹弧连接后可以形成一个设有开口的蛋状、圆形状、椭圆形状和腰圆状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夫茶防烫卫生夹,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右夹弧的内侧表面设有防滑的齿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2285763 CN2584096Y (zh) | 2002-11-19 | 2002-11-19 | 功夫茶防烫卫生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2285763 CN2584096Y (zh) | 2002-11-19 | 2002-11-19 | 功夫茶防烫卫生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584096Y true CN2584096Y (zh) | 2003-11-05 |
Family
ID=33746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228576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84096Y (zh) | 2002-11-19 | 2002-11-19 | 功夫茶防烫卫生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584096Y (zh) |
-
2002
- 2002-11-19 CN CN 02285763 patent/CN2584096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584096Y (zh) | 功夫茶防烫卫生夹 | |
CN201519001U (zh) | 卫生筷子 | |
CN201223323Y (zh) | 新型食物罩 | |
CN213940393U (zh) | 一种可做公勺的组合餐具 | |
CN211883274U (zh) | 一种可拆卸的防烫茶杯 | |
CN2620512Y (zh) | 餐具 | |
CN201798451U (zh) | 带弹簧的汤勺 | |
CN2582498Y (zh) | 方便炒锅 | |
CN211748618U (zh) | 一种便捷连体筷 | |
CN214484142U (zh) | 一种新型防细菌卫生筷子 | |
CN218419274U (zh) | 助食碗 | |
CN212591496U (zh) | 一种多功能公勺 | |
CN2798762Y (zh) | 一种壶盖 | |
CN202191199U (zh) | 圆形丸子速成器 | |
CN201929558U (zh) | 两用水壶 | |
CN2870664Y (zh) | 多功能卫生筷子 | |
CN201798449U (zh) | 带弹簧的漏勺 | |
CN201153810Y (zh) | 一种杯托 | |
CN2870662Y (zh) | 拨叉式分餐餐具 | |
CN2691409Y (zh) | 合餐时个人使用的菜夹 | |
CN2510062Y (zh) | 勺筷消毒杯 | |
CN2261201Y (zh) | 带垫块的一体式竹筷 | |
CN200963034Y (zh) | 饺子专用盘 | |
CN2369585Y (zh) | 茶叶夹子 | |
CN2604122Y (zh) | 筷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