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48618U - 一种便捷连体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捷连体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748618U CN211748618U CN202020466216.8U CN202020466216U CN211748618U CN 211748618 U CN211748618 U CN 211748618U CN 202020466216 U CN202020466216 U CN 202020466216U CN 211748618 U CN211748618 U CN 2117486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nient
- chopsticks
- chopstick
- conjoined
- cla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捷连体筷,包括一对并列布置的筷子本体,两筷子本体前端设有夹持部、两筷子本体后端设有连体组件;连体组件包括能够发生塑性形变的定型连接部,两定型连接部之间还设有防滑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捷连体筷两筷子更方便用手指操纵来控制筷子本体的张合、筷子本体夹持部的吻合及夹持力度;与定型连接部相连的防滑机构可防止筷子在放置时发生滑落,更加干净卫生;提高使用的卫生程度,一体连接的筷子本体不仅可作为筷子使用还可以作为夹持工具使用,从而达到一物多用,节省资源和方便卫生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功能多样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捷连体筷。
背景技术
流传至今延用了几千年的筷子,延伸传承着深厚的文化,也是数以亿计中国人每天用以辅助进食的必要工具,它作为工具而需要长久练习才得以娴熟使用,尽管这需要技巧,但对于国人来说使用两只筷子辅助进食已得心应手毫无难度。然而随着时代进步,人们的卫生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当亲朋戚友欢聚围餐之时,往往因各人使用筷子有不同习惯或不良习惯,令不少人会感到不卫生或产生尴尬。而每人用筷子吃一口饭再夹一下菜,带点米饭或黏着唾液的筷子头部经常反复于每碟肉菜之中,客观存在着诸多不卫生的问题。这也是一直被西方国家指出的缺点。因此近年来,国家也在以各种方式提倡围餐使用公共筷子,以改善此缺点以及能有效减少因此的疾病传播途径。但是因长期的习惯,在餐桌上所使用的公筷很容易被当成自己使用的那双筷子直接用来进食而造成尴尬场面。
此外,筷子的使用是需要经过一定练习后才能学会的,学习使用筷子时会比较难以掌握,特别是对于初学者和手部不便者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筷子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如下难题:1.在使用筷子的初始阶段掌握困难;2.筷子在夹取圆滑食物时难以胜任;3.筷子的造型单调乏味,功能单一。尽管人们想出了许多办法,设计了许多新型筷子,但上述难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捷连体筷,不仅方便初学者使用并且具有多种功能,并且在使用时更加干净卫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捷连体筷,包括一对并列布置的筷子本体,两筷子本体前端设有夹持部、两筷子本体后端设有连体组件;所述连体组件包括能够发生塑性形变的定型连接部,所述定型连接部与筷子本体后端相连,定型连接部能够调节筷子本体之间的距离,两定型连接部之间还设有防滑机构,所述定型连接部与防滑机构固定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两筷子本体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为一体,对于初学者来说更方便将两筷子本体相互配合的一体,由于连接组件的定型连接部能够发生塑性形变,可用于调整筷子本体的之间的距离、角度等,使用者在使用者时更方便用手指操纵来控制筷子本体的张合、筷子本体夹持部的吻合及夹持力度;与传统筷子头相比使用起来更灵巧、方便,不仅可以用筷子本体的夹持部夹和挑起食物,还可以像使用餐叉那样扎起食物。与定型连接部相连的防滑机构可防止筷子在放置时发生滑落,更加干净卫生;提高使用的卫生程度,一体连接的筷子本体不仅可作为筷子使用还可以作为夹持工具使用,从而达到一物多用和节省资源的目的,是一种集多种功能的餐具新产品。
优选的,所述防滑机构位于两定型连接部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成型有防滑体,两防滑体与相应一个定型连接部上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防滑体呈球体布置,所述防滑体与定型连接部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为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弹性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夹持部呈扁平状布置,两筷子本体的夹持部相对的表面成型有夹持面,所述夹持面上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夹持部前端设有夹持叉头,所述夹持叉头前端截面呈锥形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捷连体筷具有更高的使用便捷性,在使用时更加干净卫生;一体连接的筷子本体不仅可作为筷子使用还可以作为夹持工具使用,从而达到一物多用和节省资源的目的,针对性的连体设计充分考虑使用者的习惯,突出使用便捷以及易于清洗。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功能多样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提供的便捷连体筷的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提供的便捷连体筷的结构示意图2。
附图标记:筷子本体100、夹持部110、夹持叉头111、防滑纹112、定型连接部200、防滑体300、连接杆400。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方法本身,也即本实用新型虽然涉及一点功能、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捷连体筷,包括一对并列布置的筷子本体100,两筷子本体100前端设有夹持部110、两筷子本体100后端设有连体组件;所述连体组件包括能够发生塑性形变的定型连接部200,由于定型连接部能够发生形变,定型连接部200受外力后可变形进而能够调节筷子本体100之间的距离。所述定型连接部200与筷子本体100后端相连,两定型连接部之间还设有防滑机构,所述定型连接部与防滑机构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两筷子本体100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为一体,对于初学者来说更方便将两筷子本体100相互配合的一体,由于连接组件的定型连接部能够发生塑性形变,可用于调整筷子本体100的之间的距离、角度等,使用者在使用者时更方便用手指操纵来控制筷子本体100的张合、筷子本体100夹持部110的吻合及夹持力度;与传统筷子相比使用起来更灵巧、方便,可以用筷子本体100的夹持部110夹和挑起食物,还可以像使用餐叉那样扎起食物。与定型连接部相连的防滑机构可防止筷子在放置时发生滑落,更加干净卫生;提高使用的卫生程度,一体连接的筷子本体100不仅可作为筷子使用还可以作为夹持工具使用,从而达到一物多用,节省资源和方便卫生的目的。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实现对两筷子本体100之间的连接并起到防滑作用,本实施例中的防滑机构位于两定型连接部之间的连接杆400,所述连接杆400两端成型有防滑体300,两防滑体300与相应一个定型连接部上端相连。这样,连接杆400一方面可形成对筷子本体100的连接、另一方面设置在连接杆400两端的防滑体300可起到防滑作用。例如,当筷子本体100倾斜放置在餐具边缘时,防滑体300可与餐具边缘面接触,提高筷子本体100的接触面积,防止筷子滑落,本实施例中的防滑体300呈球体布置,所述防滑体300与定型连接部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连接。呈球形布置的防滑体300防滑效果更好,并且便于用户拿持,防滑体300与定型连接部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连接具有更高的美观度和拿持的舒适度。在某些实施例中,防滑体300也可采用其它规格形状,为了便于手持筷子本体100夹持物品,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杆400为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弹性连接杆400。弹性连接杆400具有一定的弹性模量,使筷子本体100张开后可自行恢复原状,本实施例中连接杆400与防滑体300可选用橡胶或金属等材质一体成型,防滑体300与定型连接部可选用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便于拆装筷子本体100而固定连接体可增加整体结构的一体性。
在实际应用中,便捷连体筷在作为公筷使用时尤其能发挥其最大的优势,既能让围餐人员以最大感观区别这是一双公筷,又能因它是连体设计不会分散,而让使用者很轻易的拿起来使用和放稳回去原位。让人们更容易接受使用公筷、乐于并养成使用公筷的习惯,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这样更能减少公筷私用的问题,从而助力推行公筷行动。当然除了用作公筷其还有很多可应用之处,对于初学者比如小孩也能助其轻松使用,对于外国人用来吃中餐或寿司等方面也是有很好的辅助作用。针对性的一体成型,充分考虑使用者的习惯,突出使用便捷以及易于清洗。
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初学者或手部不便人士不易通过筷子本体100夹持物体,本实施例中夹持部110呈扁平状布置,两筷子本体100的夹持部110相对的表面为夹持面,所述夹持面上设有防滑纹112。呈扁平状布置的夹持部110可增加与物体的接触面积,可提高对物体夹持的稳定性,并且在夹持面防滑纹112的作用下能够防止物体夹持后滑落。本实施例中还针对夹持部110前端做了优化,即在夹持部110前端设有夹持叉头111,所述夹持叉头111前端截面呈锥形布置。这样夹持叉头111可作为餐叉使用,利用夹持叉头111还可以像使用餐叉那样扎起食物,使得筷子具有多种使用方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系统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便捷连体筷,包括一对并列布置的筷子本体(100),两筷子本体(100)前端设有夹持部(110)、两筷子本体(100)后端设有连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体组件包括能够发生塑性形变的定型连接部(200),所述定型连接部(200)与筷子本体(100)后端相连,定型连接部(200)能够调节筷子本体(100)之间的距离,两定型连接部(200)之间还设有防滑机构,所述定型连接部(200)与防滑机构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连体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机构位于两定型连接部(200)之间的连接杆(400),所述连接杆(400)两端成型有防滑体(300),两防滑体(300)与相应一个定型连接部(200)上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捷连体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体(300)呈球体布置,所述防滑体(300)与定型连接部(200)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捷连体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00)为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弹性连接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连体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110)呈扁平状布置,两筷子本体(100)的夹持部(110)相对的表面成型有夹持面,所述夹持面上设有防滑纹(1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连体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110)前端设有夹持叉头(111),所述夹持叉头(111)前端截面呈锥形布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66216.8U CN211748618U (zh) | 2020-04-02 | 2020-04-02 | 一种便捷连体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66216.8U CN211748618U (zh) | 2020-04-02 | 2020-04-02 | 一种便捷连体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748618U true CN211748618U (zh) | 2020-10-27 |
Family
ID=72958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46621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48618U (zh) | 2020-04-02 | 2020-04-02 | 一种便捷连体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748618U (zh) |
-
2020
- 2020-04-02 CN CN202020466216.8U patent/CN21174861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672377B2 (en) | Eating utensil | |
CN211748618U (zh) | 一种便捷连体筷 | |
US20090172949A1 (en) | Spork | |
CN104856534B (zh) | 具有限位功能的一种可快拆式筷子 | |
CN222303598U (zh) | 一种公用筷 | |
CN201528945U (zh) | 筷子 | |
CN209789407U (zh) | 防震颤夹持型餐具 | |
CN201234819Y (zh) | 具有筷子功能的匙羹 | |
CN206025930U (zh) | 一体化筷子的加工装置 | |
CN208541051U (zh) | 一种助于儿童养成就餐习惯的餐具结构 | |
CN219680291U (zh) | 一种悬浮筷子 | |
CN217338146U (zh) | 一种新型筷子 | |
CN201234922Y (zh) | 多用途饭勺 | |
CN211673619U (zh) | 筷子 | |
CN201248590Y (zh) | 分餐食品夹 | |
CN2243837Y (zh) | 筷、匙及叉组合的卫生餐具 | |
CN207912520U (zh) | 一种防抖落的餐叉 | |
CN202714231U (zh) | 一种防止油渍手指套 | |
TWM619105U (zh) | 手部無障礙餐具組 | |
CN201248591Y (zh) | 火锅分餐食品夹 | |
CN201115574Y (zh) | 叉匙组合 | |
CN2920070Y (zh) | 一种改进的筷夹 | |
CN2691409Y (zh) | 合餐时个人使用的菜夹 | |
JP3214453U (ja) | 箸 | |
CN2870664Y (zh) | 多功能卫生筷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