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303598U - 一种公用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公用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303598U CN222303598U CN202421593124.0U CN202421593124U CN222303598U CN 222303598 U CN222303598 U CN 222303598U CN 202421593124 U CN202421593124 U CN 202421593124U CN 222303598 U CN222303598 U CN 2223035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opsticks
- chopstick
- public
- shaped elastic
- p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1247 coat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06010011409 Cross infection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06010029803 Nosocomial infection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3296 saliv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5473 Communicable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700605 Virus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公用筷,包括第一筷子和第二筷子,在所述第一筷子和第二筷子的外表面上设有软质包覆层,所述软质包覆层和延长部将第一筷子和第二筷子的尾端连为一体。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保留传统的筷子使用方法,外观反差大易区分,用餐时可以自觉区分公筷,从而达到公共而又有预防个人卫生交叉感染的效果,解决了传统公筷与人们使用的筷子颜色形状较类似,不易区分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筷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易于区分的公用筷。
背景技术
筷子是中国人常用的饮食工具,通常由竹、木、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筷子相对于西方的刀叉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功能多样,使用方便,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生活习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筷子在使用上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按照中国人的餐饮习惯,菜肴都是盛放在公盘中,利用筷子夹取后直接送入口内,使得筷子难免沾染唾液。而沾染唾液后的筷子又直接到公盘里夹取菜肴,公盘中的菜肴被唾液污染后又被其他人夹取食用。一旦同桌进食的人中患有传染性疾病,细菌和病毒很容易通过上述方式进行传播。
为解决上述问题,卫生专家提出了多人聚餐时应使用公筷,用颜色区分公筷,但是人们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很容易混乱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向社会提供一种公用筷,具有保留传统的筷子使用方法,外观反差大易区分,用餐时可以自觉区分公筷,从而达到公共而又有预防个人卫生交叉感染的效果,解决了传统公筷与人们使用的筷子颜色形状较类似,不易区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公用筷,包括第一筷子和第二筷子,在所述第一筷子和第二筷子的外表面上设有软质包覆层,所述软质包覆层和延长部将第一筷子和第二筷子的尾端连为一体。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软质包覆层是用食用级硅胶制成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延长部内设有U形弹性件,所述U形弹性件的两自由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筷子和第二筷子的尾端固定连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U形弹性件是用不锈钢材料制作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U形弹性件与所述第一筷子和第二筷子的尾端向同一侧弯曲构成弧形筷尾。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筷子和第二筷子尾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筷子和第二筷子的前端的直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筷子和第二筷子尾端到前端的直径是逐渐变小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所述第一筷子和第二筷子的外表面上设有软质包覆层,所述软质包覆层和延长部将第一筷子和第二筷子的尾端连为一体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保留传统的筷子使用方法,外观反差大易区分,用餐时可以自觉区分公筷,从而达到公共而又有预防个人卫生交叉感染的效果,解决了传统公筷与人们使用的筷子颜色形状较类似,不易区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展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图4,图1至图4揭示的是一种公用筷的第一实施例,包括第一筷子1和第二筷子2(图中虚线部分),在所述第一筷子1和第二筷子2的外表面上设有软质包覆层3,所述软质包覆层3和延长部31将第一筷子1和第二筷子2的尾端连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软质包覆层3是用食用级硅胶制成的。
优选的,所述第一筷子1和第二筷子2尾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筷子1和第二筷子2的前端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筷子1和第二筷子2尾端到前端的直径是逐渐变小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保留传统的筷子使用方法,外观反差大易区分,用餐时可以自觉区分公筷,从而达到公共而又有预防个人卫生交叉感染的效果,解决了传统公筷与人们使用的筷子颜色形状较类似,不易区分的问题。
请参见图5和图6,图5和图6揭示的是一种公用筷的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图5和图6所示实施例与图1-图4所示实施例,其大体结构相同,所不同的是在所述延长部31内设有U形弹性件311,所述U形弹性件311的两自由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筷子1和第二筷子2的尾端固定连接。这里所述的固定连接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所述第一筷子1和第二筷子2是独立的,所述第一筷子1和第二筷子2的两端与所述U形弹性件311的相应端焊接;另一种方式是所述第一筷子1、第二筷子2和所述U形弹性件311是由同一根材料弯曲而成的,不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U形弹性件311是用不锈钢材料制作的,所述U形弹性件311的截面为矩形(见图6)或椭圆形。
优选的,所述U形弹性件311与所述第一筷子1和第二筷子2的尾端向同一侧弯曲构成弧形筷尾312,便于放置在筷架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公用筷,包括第一筷子(1)和第二筷子(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筷子(1)和第二筷子(2)的外表面上设有软质包覆层(3),所述软质包覆层(3)的延长部(31)将第一筷子(1)和第二筷子(2)的尾端连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用筷,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包覆层(3)是用食用级硅胶制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公用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延长部(31)内设有U形弹性件(311),所述U形弹性件(311)的两自由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筷子(1)和第二筷子(2)的尾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用筷,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弹性件(311)是用不锈钢材料制作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用筷,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弹性件(311)与所述第一筷子(1)和第二筷子(2)的尾端向同一侧弯曲构成弧形筷尾(31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用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筷子(1)、第二筷子(2)和所述U形弹性件(311)是由同一根材料弯曲而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公用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筷子(1)和第二筷子(2)尾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筷子(1)和第二筷子(2)的前端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公用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筷子(1)和第二筷子(2)尾端到前端的直径是逐渐变小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593124.0U CN222303598U (zh) | 2024-07-08 | 2024-07-08 | 一种公用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593124.0U CN222303598U (zh) | 2024-07-08 | 2024-07-08 | 一种公用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303598U true CN222303598U (zh) | 2025-01-07 |
Family
ID=94085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1593124.0U Active CN222303598U (zh) | 2024-07-08 | 2024-07-08 | 一种公用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303598U (zh) |
-
2024
- 2024-07-08 CN CN202421593124.0U patent/CN22230359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2303598U (zh) | 一种公用筷 | |
CN201253089Y (zh) | 公用饭菜夹 | |
CN211748618U (zh) | 一种便捷连体筷 | |
CN221865390U (zh) | 一种新型筷子 | |
CN214484142U (zh) | 一种新型防细菌卫生筷子 | |
CN2261201Y (zh) | 带垫块的一体式竹筷 | |
CN217338146U (zh) | 一种新型筷子 | |
CN101385605A (zh) | 双头筷子 | |
CN202604420U (zh) | 一种双头卫生筷子 | |
CN201316100Y (zh) | 简易卫生筷子 | |
CN218683615U (zh) | 一种轻便型宴规 | |
CN219680291U (zh) | 一种悬浮筷子 | |
CN201248590Y (zh) | 分餐食品夹 | |
CN201337257Y (zh) | 一种筷子架 | |
CN2620512Y (zh) | 餐具 | |
CN214127975U (zh) | 两用卫生筷 | |
CN222032032U (zh) | 多功能一次性餐具 | |
CN2173559Y (zh) | 一次性方便筷子 | |
CN201528945U (zh) | 筷子 | |
CN213248223U (zh) | 分餐公用筷子 | |
CN211559638U (zh) | 一种新型筷子 | |
CN2870662Y (zh) | 拨叉式分餐餐具 | |
CN209528792U (zh) | 一种多功能餐具 | |
CN2613205Y (zh) | 一种菜夹 | |
CN202489700U (zh) | 多功能筷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