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51405Y - 具有啮合结构的管路用棘齿扳手 - Google Patents
具有啮合结构的管路用棘齿扳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551405Y CN2551405Y CN 02217851 CN02217851U CN2551405Y CN 2551405 Y CN2551405 Y CN 2551405Y CN 02217851 CN02217851 CN 02217851 CN 02217851 U CN02217851 U CN 02217851U CN 2551405 Y CN2551405 Y CN 2551405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tchet
- elastic component
- holding division
- pipeline
- brake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具有啮合结构的管路用棘齿扳手,其包含一扳手本体、调动棘轮及弹性制动结构,该调动棘轮与弹性制动结构容设在该扳手本体一端呈C字型的颚部内,使该二构件配合可作卡制掣动的运转,而该弹性制动结构由一制动块及弹性件组成,该制动块一端凸设一卡固部,该卡固部恰可与该弹性件一端组接,而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在狭小空间中作连续扳动操作的优点的同时能增加该掣动棘轮与弹性制动结构作卡制掣动时的稳固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棘齿扳手,特别指一种管路用的扳手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扳手的结构形态,因使用标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图1所示,一般的开口扳手用于螺锁处于开放空间的螺杆、螺帽等螺件,故其一端头部的开口为ㄇ字型,以方便扳手直接套持螺件,但,若位于狭小空间的螺件,则因为开口二侧的颚边较厚,而往往使该颚边与螺件邻侧的物件相碰触,此一情形以管件与管件间的接设最为明显,而因为管件与管件间螺锁的空间较为狭小,因此用以锁设管件的扳手结构亦有所改变,如图2所示,管路用扳手其一端的头部略呈C字型,因为头部二侧的颚边较为扁薄,故扳动螺件的效率可较传统习用的开口扳手为佳,但,因为此种管路用扳手扳动螺件时,必须将扳手转动一角度后,使扳手脱离螺件,以调整扳手套持螺件的角度,方能再进行下一扳动行程,而因为管路的空间狭小,故,若使扳手反覆脱离螺件再套设,则往往因操作上的不便,而造成效率上的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管路用棘齿扳手,其啮合结构使管路用扳手可在狭小空间中作连续扳动操作,同时,该棘齿掣动的传统稳固性可更为确实,以提升工作效率及扳手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啮合结构的管路用棘齿扳手,其包含有一扳手本体,该扳手本体至少一端具有一呈C字型的颚部,于该颚部内容置一调动棘轮,其中:该调动棘轮对应该颚部的C字型,而具有一棘轮开口,其可配合一弹性制动结构作卡制掣动的运转,该弹性制动结构设于该颚部内的一容置空间内,由一制动块及弹性件组成,该制动块一端凸设卡固部,该卡固部与该弹性件一端组接,而能增加弹性制动结构动作时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包含一扳手本体与扳手盖体,该扳手本体一端具有一开放的C字型颚部与一容置空间,在该颚部内可供容置一调动棘轮,而容置空间中则设置一弹性制动结构,并由该扳手盖体盖固,其中:该调动棘轮形成对应该颚部的C字型,其外周面环设有棘齿,且,轴向二端分别形成有高于棘齿的调动端,使该调动棘轮可以手动驱转;
该弹性制动结构由一制动块、弹性件及定位杆组成,其中,制动块呈契字型,其对应该调动棘轮的外周面形成有卡齿,而另一外侧面则凸设有卡固部,该卡固部卡套该弹性件一端,而该弹性件的另端则形成一圆状的供该定位杆套穿而定位于该容置空间内的套孔;
经由上述的构件组成,可使本实用新型具备在狭小空间中作连续扳动操作的优点,同时,更能确保调动棘轮于弹性制动结构掣动时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种习用创作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第二种习用创作的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调动棘轮的调整拨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卡制掣动结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卡制掣动结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卡制掣动结构剖视图。
图9是是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卡制掣动结构剖视图。
图10是是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卡制掣动结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制动块、螺塞与弹性件卡固的组合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制动块、螺塞与弹性件卡固的组合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制动块、螺塞与弹性件卡固的组合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顶推件与弹性件卡固的组合剖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顶推件与弹性件卡固的组合剖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顶推件与弹性件卡固的组合剖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顶推件与弹性件卡固的组合剖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最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先参阅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啮合结构的管路用棘齿扳手,其包含一扳手本体10、调动棘轮20及弹性制动结构30,其中:
该扳手本体10具有一颚部11及柄部12,该颚部11呈C字型而具有一开口13,内缘可供该调动棘轮20容置,又,一环沟14开设于该颚部11的内壁面适处,用以供一C型扣环40卡设其中,以定位该调动棘轮20,一容置空间15为贯穿设于该颚部11外侧面适处,而与该颚部11内缘相连通,该容置空间15恰可供该弹性制动结构30容设。
该调动棘轮20为形成对应该颚部11的C字型,具有一棘轮开口21,其内缘形成有用以卡套螺件的套持座22,外周面则于适当处环设有棘齿23与一环形凹沟24,且轴向的二端另分别形成有一略高于棘齿23端部的调动端25,使该调动棘轮20可以手动驱转(如图5所示)。
该弹性制动结构30为由一制动块31及弹性件32组成,其中,该制动块31呈契形状,容置在该容置空间15内,其对应该调动棘轮20的外周面形成有卡齿311,可与该调动棘轮20的棘齿23啮合,而其一外侧面另形成一卡固部312,可用以接套该弹性件32一端,该制动块31容设在该容置空间15内时,其卡固部312一端受该弹性件32顶推,并利用一螺塞33固设,且,为防止该制动块31不当脱离该容置空间15,更使该容置空间15相连该颚部11内缘的开口长度,小于该制动块31靠棘齿一侧的长度。
而再如图11至13所示,该卡制块31的卡固部312可呈凸字型,或在呈凸字型的卡固部312末端开设一剖沟,使该卡固部312与弹性件32一端套接,或者,使该卡固部312呈侧向的内凹构造,以扣接该弹性件32的一端;同时,为确实防止该制动块31脱离容置空间15,该螺塞33相对应的端缘也形成一卡固部331,通过该弹性件32二端同时与该制动块31及螺塞33的卡固部312、331卡扣,使制动块30的定位更为稳固。
因而,由上述的构件组成,可使本实用新型的扳手在扳动位于管路空间的螺件时,可方便且迅速的在狭小空间连续扳动操作,同时,更能迅速且方便的使扳手脱离螺件,而本实用新型扳手操作使用的方式则为使该套持座21沿管路的路径而套持螺件后,即可依一般的操作方式连续扳动扳手,而由于本实用新型调动棘轮20的棘轮开口21在螺锁(或螺松)作业完成时,会因扳手的扳动而与该颚部11的开口13错开,如此,可利用拨转该调动端25而使该棘轮开口21对齐该颚部11的开口13,以使扳手得以脱离螺件。
须进一步说明的是,当该C形扣环40设置在该环沟14处时,另可在该环沟14的近外端处设置黏胶、或卡梢等定位构件(图中未显示),用以限制该C形扣环40,以防止该C形扣环40随着该调动棘轮20旋转,而造成扳手脱离螺件时的不便。
再者,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该制动块31另可设计呈杆柱状,而该容置空间15则设在该颚部11深处的内壁面处,且,顶推在该制动块31一端的弹性件32另端,并设计一呈圆形状的套孔321,使一定位杆70穿套该套孔321后,将该弹性件32枢设在该容置空间15内。
其次,再如图6、图8所示,该扳手本体10的容置空间15内壁面适处,另可形成一容置孔16,该容置孔16并与该容置空间15相连,其内缘可供一顶推件81及一弹性体84设置,使该顶推件81受弹性体84顶抵,使其一端向外凸出而抵接、定位该制动块31。
或者,如图9、图10所示,该颚部11另可在其上适处设置一拨动块82或拨动杆83,该拨动块82或拨动杆83并与该顶推件81作连动配合,借以带动该制动块31作不同卡制方向的变换,而为避免该制动块31脱离该容置空间15,该制动块31其卡齿311一侧的长度,必须大于该调动棘轮20其棘轮开口21的长度,或者,如图14至17所示,在该顶推件81对应该弹性体84的端面形成卡固部811,使其与该弹性体84一端卡套。
另外,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最佳实施例结构为该扳手本体10的颚部11与容置空间15中设置的制动块31、弹性件32,利用一定位杆70加以枢固后,再利用一扳手盖体17盖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管路用棘齿扳手,确实是一件极具实用性及进步性的设计。
Claims (9)
1.一种具有啮合结构的管路用棘齿扳手,其包含一扳手本体,该扳手本体至少一端具有一呈C字型的颚部,在该颚部内容置一调动棘轮,其特征在于:
该调动棘轮对应该颚部的C字型,而具有一棘轮开口,与一弹性制动结构作卡制掣动的运转配合,该弹性制动结构设于该颚部内的一容置空间内,由一制动块及弹性件组成,该制动块一端凸设卡固部,该卡固部与该弹性件一端组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啮合结构的管路用棘齿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空间呈封闭或向外贯穿形态设于该颚部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啮合结构的管路用棘齿扳手,其特征在于,一螺塞螺设于向外贯穿的容置空间的末端,且,该螺塞对应该弹性件的端面凸设另一卡固部,该卡固部卡扣该弹性件另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啮合结构的管路用棘齿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卡固部呈凸字型,在呈凸字型的卡固部末端开设一使该卡固部与弹性件一端套接的剖沟,或者,该卡固部呈侧向的内凹构造,扣接该弹性件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啮合结构的管路用棘齿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空间形成在该颚部内缘深处的壁面,该壁面另凹设一容置孔,分别设置该制动块、弹性件及一顶推件,容设于该容置空间处的制动块,其卡齿一侧的长度,大于该调动棘轮其棘轮开口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啮合结构的管路用棘齿扳手,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一拨动块,该拨动块由外向内套置于该容置孔处,同时,该顶推件及弹性件容设于该拨动块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啮合结构的管路用棘齿扳手,其特征在于,该顶推件对应该弹性体的端面形成卡固部,该卡固部卡扣该弹性件一端。
8.一种具有啮合结构的管路用棘齿扳手,其包含一扳手本体与扳手盖体,该扳手本体一端具有一开放的C字型颚部与一容置空间,在该颚部内可供容置一调动棘轮,而容置空间中则设置一弹性制动结构,并由该扳手盖体盖固,其特征在于:
该调动棘轮形成对应该颚部的C字型,其外周面环设有棘齿,且,轴向二端分别形成有高于棘齿的调动端;
该弹性制动结构由一制动块、弹性件及定位杆组成,其中,制动块呈契字型,其对应该调动棘轮的外周面形成有卡齿,而另一外侧面则凸设有卡固部,该卡固部卡套该弹性件一端,而该弹性件的另端则形成一圆状的供该定位杆套穿而定位于该容置空间内的套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啮合结构的管路用棘齿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空间相邻该颚部内缘的开口长度,小于该制动块靠棘齿一侧的长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2217851 CN2551405Y (zh) | 2002-05-31 | 2002-05-31 | 具有啮合结构的管路用棘齿扳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2217851 CN2551405Y (zh) | 2002-05-31 | 2002-05-31 | 具有啮合结构的管路用棘齿扳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551405Y true CN2551405Y (zh) | 2003-05-21 |
Family
ID=33696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2217851 Expired - Lifetime CN2551405Y (zh) | 2002-05-31 | 2002-05-31 | 具有啮合结构的管路用棘齿扳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551405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28746A (zh) * | 2012-03-08 | 2012-07-04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一种玻璃钢管道连接用扳手 |
TWI426003B (zh) * | 2012-01-09 | 2014-02-11 | Kabo Tool Co | c形彈性鋼塊之製法、結構及其應用 |
-
2002
- 2002-05-31 CN CN 02217851 patent/CN2551405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26003B (zh) * | 2012-01-09 | 2014-02-11 | Kabo Tool Co | c形彈性鋼塊之製法、結構及其應用 |
CN102528746A (zh) * | 2012-03-08 | 2012-07-04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一种玻璃钢管道连接用扳手 |
CN102528746B (zh) * | 2012-03-08 | 2014-07-23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一种玻璃钢管道连接用扳手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08209883B2 (en) | Screwdriving tool with free wheel gear | |
US8424421B1 (en) | Jog-shuttle type ratchet wrench | |
TWM310772U (en) | Open-end wrench allowing unidirectional operation | |
WO2012113151A1 (zh) | 工具的扳动装置 | |
CN2551405Y (zh) | 具有啮合结构的管路用棘齿扳手 | |
TWI583508B (zh) | A wrench with an auxiliary grip | |
JP2020179499A (ja) | 延伸可能なレンチ | |
KR102130786B1 (ko) | 래칫형 스패너 | |
CN101323103A (zh) | 铁板型扳手 | |
CN2561556Y (zh) | 管路用的扳手结构 | |
TWM407126U (en) | Wrench tool | |
TWI345510B (zh) | ||
CN2350166Y (zh) | 棘轮驱动机构 | |
CN200978852Y (zh) | 折合器结构改良 | |
CN2717623Y (zh) | 单向扳手卡制结构 | |
JP2006175581A (ja) | スパナ | |
CN2691791Y (zh) | 管道用扳手 | |
CN2574839Y (zh) | 可换向之接头 | |
CN2784138Y (zh) | 棘轮扳手 | |
CN2838861Y (zh) | 棘轮扳手的卡制定位构造 | |
CN2706279Y (zh) | 改进扳转结构的扳手 | |
TWM576087U (zh) | Fast-turning open-end wrench improvement | |
CN200981209Y (zh) | 六角扳手结构 | |
CN2338138Y (zh) | 扳手结构 | |
TWM481100U (zh) | 快轉扳手之驅動結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2053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