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32523Y - 电脑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电脑散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532523Y CN2532523Y CN 02201650 CN02201650U CN2532523Y CN 2532523 Y CN2532523 Y CN 2532523Y CN 02201650 CN02201650 CN 02201650 CN 02201650 U CN02201650 U CN 02201650U CN 2532523 Y CN2532523 Y CN 2532523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radiating
- radiating fin
- radiating fins
- computer radi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脑散热器,是于一底座的周边向上延伸多个散热鳍片,该底座中央部位形成一以固定风扇的容置空间,其特征是两相邻的散热鳍片顶部距离底座中心位置具有一位差,该散热鳍片顶部与底座中心线的垂直相交线呈一倾斜角度;该风扇运转时产生的流动空气由散热鳍片之间的间隙通过时,可使散热鳍片与空气产生热交换作用,以及由该倾斜角度的导流作用的加速通过,而达到提高散热效率;特别适用于电脑运作时会产生高热的各类芯片组或处理器的散热,具有散热效率佳及制造成本低廉的特点与功效,而具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散热器,特别涉及一种散热效率高的电脑散热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脑的芯片组或处理器在运作时会产生高热,而且运作速度超快,驱动电力功率越高,其产生的温度也就越高,若芯片组或处理器温度太高时,就会影响到其运作,造成电脑当机;因此,散热问题若无法解决,就会限制芯片组或处理器的运作速度,使芯片组或处理器无法朝向更高的速度发展。
已知的电脑散热器如图1所示,其主要结构体是于一块叠在芯片组或处理器顶端的铝材底座1顶面的周边,向上延伸许多间隔排列的多个散热鳍片2,并于底座1顶面的中间位置设置一风扇3,底座1吸收芯片组或处理器的热量后传导到多个散热鳍片2上,再由风扇3鼓风使空气流经多个散热鳍片2之间的间隙而驱散热量,能降低芯片组或处理器的温度。
上述已知电脑散热器的底座1与多个散热鳍片2是利用一铝材挤制成型件A,再切削加工成一具散热鳍片2的件体B,除了加工程序较复杂外,在材料的运用上也造成浪费,且散热鳍片2的数量因受铝材挤制成型的加工条件限制,使其数量少、散热面积亦较小。
如图2所示,第二种已知电脑散热器亦为铝材挤制成型件A’再切削加工,与图1所示的电脑散热器不同之处是在多个散热鳍片2呈一弯弧形,如此可增加空气的流通效果,以此已知电脑散热器仍然有加工程序复杂、浪费材料及散热鳍片数量受限的缺点。
如图3所示,第三种已知的电脑散热器是利用铝板C预先冲压出底座1与多个散热鳍片2的形状后,再将多个散热鳍片2向上弯折,以形成竖立在底座1上的多个散热鳍片2,这种已知结构可避免材料的浪费,但其缺点是在多个散热鳍片2的内侧面对空气的流通形成一垂直的阻挡面,使空气无法很快速的由多个散热鳍片2之间的间隙逸出,散热效果不佳。
如图4所示,第四种已知的电脑散热器与图3所示类似,但不同的是多个散热鳍片2之间的间隙并非以切削掉部分材料来形成,而是由相邻的两散热鳍片2距离底座1中心的位置长短不同而形成,相较于第三种已知的电脑散热器,其散热鳍片2的数量增加,但空气无法很快速的由多个散热鳍片2之间的间隙逸出的缺点仍未改善。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根据其多年从事各类散热器设计制造的实务经验,针对上述已知散热器的缺点加以改进,并各取其优点而设计出本实用新型,以能提高电脑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电脑散热器,以解决使其提高散热效率,并具加工方便,成本低的技术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电脑散热器,是于一底座的周边向上延伸多个散热鳍片,该底座中央部位形成一以固定风扇的容置空间,其特征是:两相邻的散热鳍片顶部距离底座中心位置具有一位差,该散热鳍片顶部与底座中心线的垂直相交线呈一倾斜角度;
该多个散热鳍片与底座一体成型;
该位差是由相邻的两散热鳍片由底座向上弯折的不同仰角形成;
该倾斜角度是由扭曲的散热鳍片的底端与顶端之间的角度差形成;
该散热鳍片的侧边厚度渐薄,该散热鳍片的侧边表面形成倾斜的导引面;
该底座的侧边预设有固定风扇的扣孔。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一底座的周边向上延伸有多个散热鳍片,使底座中央部位形成一容置空间以固定风扇,风扇运转时产生的流动空气由散热鳍片之间的间隙通过时,可使散热鳍片与空气产生热交换作用而达致散热的效果;其特征是该两相邻的散热鳍片顶部距离底座中心位置具有位差,以增加两者之间的间隙,且散热鳍片顶部与底座中心线的垂直相交线呈一倾斜角度,使流动空气通过散热鳍片之间的间隙时,由该倾斜角度的导流作用而加速通过,以提高散热效率;根据上述结构特征,当风扇鼓风时由于两相邻的散热鳍片顶部具有位差,且散热鳍片顶部与底座中心线的垂直相交线呈一倾斜角度,使流动空气通过散热鳍片之间的间隙时得以加速通过,以达到提高散热效率的功效;该散热鳍片顶部与底座的成型方式可先以铝材制成片状体,并在其周边预先冲压切割出多个散热鳍片,使多个散热鳍片皆呈倾斜的放射状排列,然后仍可利用冲压加工将多个散热鳍片全部向上弯折即可完成,具有加工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上述的倾斜角度可以由扭曲多个散热鳍片,使散热鳍片的底端与顶端之间形成一角度差而简易完成;实施时可将散热鳍片侧边加以冲压,令该散热鳍片侧边向外延展而形成厚度渐缩的状态,不但可增加散热面积,对流通空气的导引作用亦有助益,能加速空气的流通;从而解决了使其提高散热效率,并具加工方便,成本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是提供一种电脑散热器,其两相邻的散热鳍片顶部距离底座中心位置具有位差,以增加两者之间的间隙,且散热鳍片顶部与底座中心线的垂直相交线呈一倾斜角度,使流动空气通过散热鳍片之间的间隙时,由该倾斜角度的导流作用而加速通过,以提高散热效率;特别适用于电脑运作时会产生高热的各类芯片组或处理器,例如电脑VGA卡上的芯片组及中央处理器CPU的散热,具有散热效率佳及制造成本低廉的特点与功效,而具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散热器一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已知散热器二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已知散热器三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已知散热器四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安装风扇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底座及多个散热鳍片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工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弯折多个散热鳍片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扭曲其中一散热鳍片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散热鳍片侧边表面形成导引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一底座10的周边向上延伸有多个散热鳍片20、20′,使底座10中央部位的上方形成一容置空间11以固定风扇30,风扇30运转时产生的流动空气由多个散热鳍片20、20′之间的间隙通过时,可使散热鳍片20、20′与空气产生热交换作用而达致散热的效果;其特征是两相邻的散热鳍片20、20′顶部距离底座10中心位置具有位差H,以增加两者之间的间隙,且多个散热鳍片20、20′顶部与底座10中心线X的垂直相交线Y呈一倾斜角度θ,使流动空气通过散热鳍片20、20′之间的间隙时,由该倾斜角度的导流作用而加速通过,并能提高散热效率。
请同时参阅图7,该多个散热鳍片20、20′可与底座10一体成型,成型的方式是先以铝材制成片状体A”,并在其周边预先冲压切割出多个散热鳍片20、20′,使多个散热鳍片20、20′,皆呈倾斜的放射状排列,然后仍可利用冲压加工将多个散热鳍片20、20′全部向上弯折,弯折后,由于多个散热鳍片20、20′皆呈倾斜的放射状排列,故可使多个散热鳍片20、20′顶部形成上述的倾斜角度θ,而片状体A”的中央位置则形成底座10,该多个散热鳍片20、20′环绕在底座10的周边,使底座10中央部位的上方由多个散热鳍片20、20′的环绕而形成容置空间11。当然,将多个散热鳍片20、20′向上弯折时,可利用工具使两相邻的散热鳍片20、20′顶部距离底座10中心位置具有位差H(如图8所示)。
除了上述利用铝材制成片状体A”再冲压加工之外,上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形成亦可以利用模具一体压铸成型,也是可行的实施例之一。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底座10并不限于圆形,例如,图示中片状体A”为圆形,使底座10形成圆形;当片状体为矩形时,底座亦形成矩形。
如图8所示,该两相邻的散热鳍片20、20′顶部距离底座10中心位置具有位差H,位置差H的形成可以在将多个散热鳍片20、20′向上弯折时完成;例如弯折加工时,将第一片散热鳍片20向上弯折成90度垂直,而相邻的第二片散热鳍片20′仅向上弯折60度,如此两散热鳍片20、20′因为仰角的不同而形成与底座10中心位置的距离不同,故可形成上述的位置差H。
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散热鳍片20、20′顶部与底座10中心线X的垂直相交线Y呈一倾斜角度θ,此倾斜角度θ的形成可以如图7所示,在预先冲压切割出多个散热鳍片20、20′时,使相邻的散热鳍片20、20′之间切割线Z与底座10的中心线X形成一夹角θ’,如此将多个散热鳍片20、20′向上弯折后,多个散热鳍片20、20′顶部与底座10中心线X的垂直相交线Y间,即形成前述的倾斜角度θ。
如图9所示,前述的倾斜角度θ亦可由扭曲多个散热鳍片而形成;以其中一片散热鳍片20为例,散热鳍片20底端21与底座10中心线X的垂直相交线Y平行,而将该散热鳍片20顶端扭曲后,散热鳍片20的底端21与顶端22之间形成一角度差,此角度差即形成上述的倾斜角度θ。
如图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为了加速流动空气通过相邻的两散热鳍片20、20′(如图6所示)的间隙,进而提升散热效果,使多个散热鳍片20、20′呈一倾斜角度θ,以对流动空气形成一导流作用;而实施时,亦可使多个散热鳍片20、20′形成厚薄渐层,使导流效果更佳。例如图10所示为其中一散热鳍片20,该散热鳍片20的侧边厚度渐缩,使散热鳍片20的侧边表面形成倾斜的导引面23,如此即可在流动空气通过时形成更佳的导流作用。另外,所述的散热鳍片20侧边厚度渐缩,其加工方法可以利用冲压加工,将原本厚度均匀的散热鳍片20侧边加以冲压,令该散热鳍片20侧边向外延展而形成厚度渐缩的状态;此时,该散热鳍片20除了导流效果较佳之外,其侧面的面积亦可因此而增加而扩大散热面积,使该散热鳍片20与流通空气的热交换作用更为加速,并提高散热效果。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底座10的侧边可预设扣孔12,以方便将底座10固定于待散热物体(芯片组或处理器)上。
上述各元件名称是为方便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定,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精神所做的等效转换替代,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已具先进性、实用性,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要件,故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Claims (6)
1、一种电脑散热器,是于一底座的周边向上延伸多个散热鳍片,该底座中央部位形成一以固定风扇的容置空间,其特征是:两相邻的散热鳍片顶部距离底座中心位置具有一位差,该散热鳍片顶部与底座中心线的垂直相交线呈一倾斜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散热器,其特征是:该多个散热鳍片与底座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散热器,其特征是:该位差是由相邻的两散热鳍片由底座向上弯折的不同仰角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散热器,其特征是:该倾斜角度是由扭曲的散热鳍片的底端与顶端之间的角度差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散热器,其特征是:该散热鳍片的侧边厚度渐薄,该散热鳍片的侧边表面形成倾斜的导引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散热器,其特征是:该底座的侧边预设有固定风扇的扣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2201650 CN2532523Y (zh) | 2002-01-18 | 2002-01-18 | 电脑散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2201650 CN2532523Y (zh) | 2002-01-18 | 2002-01-18 | 电脑散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532523Y true CN2532523Y (zh) | 2003-01-22 |
Family
ID=33684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220165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32523Y (zh) | 2002-01-18 | 2002-01-18 | 电脑散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532523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26773A (zh) * | 2012-05-17 | 2013-12-04 | 东莞永腾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 散热片的制造方法 |
CN104051375A (zh) * | 2014-01-03 | 2014-09-17 | 深圳市核创新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肋线式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
CN104582452A (zh) * | 2015-02-05 | 2015-04-29 | 张立 | 一种散热模组 |
-
2002
- 2002-01-18 CN CN 02201650 patent/CN2532523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26773A (zh) * | 2012-05-17 | 2013-12-04 | 东莞永腾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 散热片的制造方法 |
CN104051375A (zh) * | 2014-01-03 | 2014-09-17 | 深圳市核创新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肋线式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
CN104582452A (zh) * | 2015-02-05 | 2015-04-29 | 张立 | 一种散热模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752958Y (zh) | 带导流结构的散热装置 | |
CN2532523Y (zh) | 电脑散热器 | |
US6640883B2 (en) | Computer heat sink | |
US20080011452A1 (en) | Heat sink | |
CN201490183U (zh) | 兼具有散热功能的整合型扣具 | |
CN101166406A (zh) | 鳍片组及具有该鳍片组的散热装置 | |
CN207992914U (zh) | 基于草鱼鱼鳞微观表面的微型散热器 | |
CN2694488Y (zh) | 散热装置 | |
CN203165876U (zh) | 液冷型cpu散热器及其散热块 | |
TWI477731B (zh) | Heat sink manufacturing method | |
CN103426773A (zh) | 散热片的制造方法 | |
JP3087902U (ja) | コンピュータ冷却装置 | |
JP2552828Y2 (ja) | 放熱板 | |
CN2643483Y (zh) | 散热鳍片 | |
CN1681112A (zh) | 热管式散热器 | |
CN212367779U (zh) | 散热器及其散热片 | |
CN2609184Y (zh) | 散热鳍片组装构造 | |
CN1411924A (zh) | 堆叠式散热器及其制法 | |
CN1095407C (zh) | 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2575851Y (zh) | 具有增加散热面积的散热片 | |
CN2478162Y (zh) | 散热器 | |
CN101267724B (zh) | 散热装置 | |
CN2478158Y (zh) | 改进的电脑散热装置 | |
CN2533311Y (zh) | 改进的散热器 | |
CN2370465Y (zh) | 散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