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441515Y - 三折式高尔夫球车的改进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三折式高尔夫球车的改进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441515Y CN2441515Y CN 00249055 CN00249055U CN2441515Y CN 2441515 Y CN2441515 Y CN 2441515Y CN 00249055 CN00249055 CN 00249055 CN 00249055 U CN00249055 U CN 00249055U CN 2441515 Y CN2441515 Y CN 2441515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pivotal
- pivot
- adjustment
- end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三折式高尔夫球车的改进结构,其把手可视个人不同需求而做预定的角度调整,操作相当简便,该把手是以其两支杆分别与两调整块套合再由调整杆与调整座、压杆以及上支架连结定位,因此,其把手的稳固性相对较佳,且该把手可连同上带座向上支架收合再连同上支架向下支架收合,以完成体积较小的折叠收合,方便于收存或包装运输。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尔夫球车,尤指一种三折式高尔夫球车。
习用的高尔夫球车如附图1~附图2所示,其中把手7的杆体71虽可在上支架8内上下伸缩调整,而上支架8也可向下支架9收叠收合以减少材积,但是,其仍然存在有如下缺失:
1、把手杆7的杆体71是伸入上支架8内部再由调整螺丝70锁固,但是经查承载装有高尔夫球杆的高尔夫球袋的负载相当沉重,相对使此一部位的稳固性较差,而使用一段时间后更容易产生松动的情形,相对也降低了使用寿命。
2、把手杆7无法做角度的调整以配合不同使用者需求。
3、当高尔夫球袋80置放在上带座81与下带座91时,由于所有杆体71、82、92是呈一直线,因此高尔夫球袋内所放置的各高尔夫球杆90的杆头901很容易碰到把手杆7下方的杆体71而产生噪音或磨损的情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折式高尔夫球车的改进结构,其把手方便地做预定角度调整,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并且把手的强固性较好,又可以完成较小体积的折叠收合,方便收存或运输,还可避免因球杆杆头碰触把手支杆而产生的噪音或磨损的产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三折式高尔夫球车包括:一把手,固设有两支杆,该两支杆的下方是分别套入调整块所预设槽孔,且两支杆的下方另设有轴向槽孔;两调整块,是为塑胶材质,分别在其内侧面具有一齿状面可供与调整座的两侧的齿状面啮合,且该两调整块具有轴向槽孔,而其中一调整块的侧端面具有适当大小的凸块,该凸块恰好位于轴向槽孔的上方;一调整座,是为塑胶材质,其下方具有一槽孔可供套设在上支架的上方,且该调整座具有一轴向槽孔,另外该调整座的两侧各为齿状面;一枢转块,是枢设在压柄的枢接槽,乃一体成形而具有一金属块,该金属块具有内螺牙孔;一调整杆,是穿过两支杆的轴向槽孔、调整块的轴向槽孔、调整座的轴向槽孔以及上支架的轴向槽孔,再由其一侧的螺牙部旋锁入压柄枢设的枢转块的内牙螺孔,并使压柄的上端面大致位于其中的一调整块的凸块的下方;一压柄,是塑胶材质,其上方具枢接槽可供枢设前述枢转块,该枢接槽与其后侧预设的沟槽连通,且该沟槽形成有一止挡部,而该压柄的上端面与内侧上方则是可供贴靠在调整块的凸块下端面以及调整块的侧端面,当压柄被向外扳开时,压柄的上端面与其中一调整块的侧端面形成较大的间隙,且压柄的外侧面的上方与凸块的下端面也形成间隙,当压柄向内扳时,压柄的上端面与内侧的上方恢复紧靠在调整块凸块的下端面与侧端面,两调整块的齿状面也恢复与调整座的两侧齿状面啮合定位的状态;一上支架,其上端具轴向槽孔可供套设调整座以供调整杆的穿设,而其上方另由枢轴枢设有一可收合的上带座,而该上支架的下方则锁固有一上枢接座;一上带座;一上枢接座,其两侧上方具有一对突耳可分别供与两连杆的上方钩卡枢接,再分别由两连杆的下方分别与轮架座的两侧脚架组的下支杆下方枢接,而其下方则具有一对接近圆形的枢接片,由该两枢接片预设轴孔可由一枢轴与定位座以及下枢接座枢接,另外该其中的一枢接片预设有两定位孔,且该枢接片的轴孔较大于另一枢接片的轴孔;一定位座,是具有对应于上枢接座的枢接片的较小轴孔的穿孔,可被穿套弹簧的枢轴穿设,且该穿孔两侧具有突柱,该两突柱可伸入上枢接座的枢接片的两定位孔以及下枢接座的枢接片的两定位孔;一下枢接座,其两侧下方是与下支架的上方锁固连结,而其上方则具一对接近圆形的枢接片,该两枢接片预设轴孔可由枢轴与定位座以及上枢接座枢接,另外该其中的一枢接片乃邻接定位座,并预设有两对应定位座的两突柱的定位孔,且该枢接片的轴孔较大于另一枢接片的轴孔;一枢轴,是包括有轴部以及外径大于上枢接座的较小轴孔以及下枢接座的较小轴孔的顶靠部,该顶靠部的外侧连接外径最大的按压部,当枢轴的轴部穿设上、下枢接座的轴孔以及弹簧之后并于轴部的尾端连结一侧挡块以防止轴部脱离,而由该枢轴所套设的弹簧,两突柱可伸入上枢接座的枢接片的两定位孔以及下枢接座的枢接片的定位孔而呈卡掣状态,而当枢接轴被向内按压时,两突柱脱离上枢接座的枢接片的两定位孔,上枢接座呈可枢转状态;一下支架,是上端锁固连结下枢接座并另固设一轮架座,而其下方则由枢接元件枢设一可收合的下带座;一轮架座,其两侧各具脚架组,可分别由脚架组的下方枢设车轮;一下带座。
另外该上支架的上方接近上带座的部位以及下支架的下方部位皆是向前侧方向弯折,而把手的两支杆的上方则是向后侧方向弯折。
由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把手可视个人的不同需求而做预定的角度调整,且只要将压柄向外扳即可进行调整,反之再将压柄向内扳回则又恢复定位状态,操作相当简便。
2、把手是以其两支杆分别与两调整块套合再由调整杆与调整座、压柄以及上支架连结定位,因此其把手的稳固性相对较佳。
3、把手可连同上带座向上支架收合再连同上支架向下支架收合,以完成体积较小的折叠收合,方便于收存或包装运输。
4、上带座与下带座承置高尔夫球袋时,该高尔夫球袋的上方的高尔夫球杆的杆头恰好可与把手的两支杆相距较大的间距,因此使该高尔夫球袋内部的高尔夫球杆的杆头不会碰触把手的支杆,从而可避免因撞击产生噪音或磨损的情形产生。
现配合图式给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详细说明如后:
图1是习用美国专利第RE33,939号专利的侧面图。
图2是图1的部分侧面图。
图3是图1的另一角度部分侧面图。
图4是图1的折叠状态部分侧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立体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构件立体分解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压柄的另一角度放大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上支架与下支架展开状态的部分断面示意示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上支架与下支架展开状态的另一角度断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上支架与下支架展开状态时枢轴被按压后的部分断面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上支架与下支架展开状态时枢轴被按压后的另一角度断面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上支架与下支架折叠状态的部分立体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上支架与下支架折叠状态时枢轴被按压后的部分立体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部分平面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压柄向外扳开状态的另一角度部分平面示意图。
图19是图18其中压柄与枢转块以及调整杆的组合断面放大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把手调整至另一角度的侧视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把手向上支架收合后的侧视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把手向上支架收合后的部分立体放大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把手连同上支架向下支架方向收合的平面放大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把手连同上支架向下支架方向收合后的侧视放大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把手连同上支架向下支架方向收合后的立体放大图。
如图5~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三折式高尔夫球车的改进结构,其包括有:
一把手1,乃固设有两支杆11、12,该两支杆11、12的下方是分别套入调整块21、22所预设槽孔214、224,且两支杆11、12的下方另设有轴向槽孔111、121;
两调整块21、22,是塑胶材质,乃分别在其内侧面具有一齿状面210、220(参阅图6)可供与调整座23的两侧齿状面231、232啮合,且该两调整块21、22具有轴向槽孔211、221,而其中之一调整块21的侧端面212具有适当大小的凸块213,该凸块213恰好位于轴向槽孔211的上方;
一调整座23,是塑胶材质,其下方具有一槽孔230(参阅图8虚线部位)可供套设在上支架41的上方,且其具有一轴向槽孔234,另外该调整座23的两侧则各为齿状面231、232;
一枢转块30,是枢设在压柄3的枢接槽31,乃一体成形而具有一金属块301,该金属块301具有内螺牙孔3011;
一调整杆20(参阅图8),是穿过两支杆11、12的轴向槽孔111、121、调整块21、22的轴向槽孔211、212、调整座23的轴向槽孔234以及上支架41的轴向槽孔411,再由其一侧的螺牙部201旋锁入压柄3枢设的枢转块30的内牙螺孔3011(另参阅图19所示),并使压柄3的上端面33大致位于其中之一调整块21的凸块213的下方;
一压柄3,是塑胶材质,其上方具枢接槽31可供枢设前述枢转块30,该枢接槽31与其后侧预设的沟槽32连通(另参阅图9所示),且该沟槽32形成有一止挡部321,而该压柄3的上端面33与内侧35上方351则是可供贴靠在调整块21的凸块213的下端面2131以及调整块21的侧端面212,当压柄3被向外扳开时可以枢转块31作为支点并顺着沟槽32移动,一直到沟槽32的止挡部321被调整杆20的螺牙部201的预定部位止挡,进而使压柄3的上端面33与其中之一调整块21的侧端面212形成较大的间隙18001(参阅图18),且使压柄3的外侧面34的上方341与凸块213的下端面2131也形成间隙18002,相对使两调整块21、22的齿状面210、220可脱离啮合调整座23的两侧齿状面231、232,而使把手1的两支杆11、12可连同两调整块21、22做预定角度的旋转调整;又当压柄3向内扳时可顺着其沟槽32枢转,并使该压柄3的外侧面34的上方341挤迫通过调整块21的侧端面212,而使压柄3的上端面33与内侧35的上方351又恢复紧靠在调整块21的凸块213的下端面2131与侧端面212,相对使两调整块21、22的齿状面210、220也恢复与调整座23的两侧齿状面啮合定位的状态(参阅图17、7所示);
一上支架41,其上端具轴向槽孔411可供套设调整座23以供调整杆20的穿设,而其上方另由枢轴410枢设有一可收合的上带座43,而该上支架41的下方则锁固有一上枢接座51;
一上带座43;
一上枢接座51(参阅图10~图14所示),其两侧上方具一对突耳511可分别供与两连杆60的上方601钩卡枢接,再分别由两连杆60的下方分别与轮架座6的两侧脚架组61的下支杆611下方枢接,而其下方则具有一对接近圆形的枢接片512、513,由该两枢接片512、513预设轴孔5121、5131(参阅图10~图13所示)可由一枢轴53与定位座50以及下枢接座52枢接,另外该其中的一枢接片512预设有两定位孔5122,且该枢接片512的轴孔5121是较大于另一枢接片513的轴孔5131(参阅图13)。
一定位座50,是具有对应在上枢接座51的枢接片513的较小轴孔5131的穿孔503,可被穿套弹簧55的枢轴53穿设,且该穿孔503两侧具有突柱504,该两突柱504可伸入上枢接座51的枢接片512的两定位孔5122以及下枢接座52的枢接片522的两定位孔5222;
一下枢接座52,其两侧下方是与下支架42的上方锁固连结,而其上方则具一对接近圆形的枢接片522、523,由该两枢接片522、523预设轴孔5221、5231可通过由枢轴53与定位座50以及上枢接座51枢接,另外该其中之一枢接片522邻接定位座50,并预设有两对应在定位座50的两突柱504的定位孔5222,且该枢接片522的轴孔5221较大于另一枢接片523的轴孔5231;
一枢轴53,包括有轴部531以及外径大于上枢接座51的较小轴孔5131以及下枢接座52的较小轴孔5231以及下枢接座52的较小轴孔5231的顶靠部532,该顶靠部532的外侧连接外径最大的按压部533,当枢轴53的轴部531穿设上、下枢接座51、52的轴孔5121、5131、5221、5231以及弹簧55之后并在轴部531的尾端连结一侧挡块534以防止轴部531脱离,而通过由该枢轴53所套设的弹簧55可给予定位座50压力,使其两突柱504可伸入上枢接座51的枢接片512的两定位孔5122以及下枢接座52的枢接片522的定位孔5222而呈卡掣状态,而当枢轴53被向内按压时(参阅图12、图13所示)即可由其顶靠部532挤压定位座50,使其两突柱504脱离上枢接座51的枢接片512的两定位孔5122,并使上枢接座51呈可枢转状态;
一下支架42,是上端锁固连结下枢接座52并另固设一轮架座6,而其下方则由枢接元件420枢设一可收合的下带座44;
一轮架座6,其两侧各具脚架组61,可分别由脚架组61的下方枢设车轮64;
一下带座44;
由上述构件的组成,当欲调整把手1的角度时则将压柄3向外扳开(参阅图18所示),使压柄3的上端面33与其中之一调整块21的侧端面212形成较大的间隙18001,而压柄3的外侧面34上方则与调整块21的凸块213的下端面2131形成间隙18002,进而使两个调整块21、22的齿状面210、220可与调整座23的两侧齿状面231、232脱离啮合,相对使把手1可连同其两调整块21、22做预定的角度调整,且当压柄3被向内扳时可顺着其沟槽32枢转,并使该压柄3的外侧面34的上端缘341挤迫连通调整块21的侧端面212,而使压柄3的上端面33与内侧35上方351又恢复紧靠在调整块21的凸块213的下端面2131与侧端面212,相对使两调整块21、22的齿状面210、220也恢复与调整座23的两侧齿状面231、232啮合定位的状态(参阅图17、图7所示);再有,当欲折叠收合时则可将上带座43向上支架41方向收合再扳开压柄3,使把手1可枢转而向上支架41收合靠拢完成初步收合动作(参阅图21、图22所示),随即可再压挤枢轴53的按压部533,通过由其顶靠部532挤压定位座50(参阅图12),使定位座50的两突柱504脱离上枢接座51的枢接片512的两定位孔5122(参阅图12所示),随即可再将前述已收合的把手1与上支架41连同上枢接座51向下支架42方向枢转收合(参阅图23所示),并由两连杆60连动轮架座6的两侧所设脚架组61连同车轮64同时向内收合而完成最后收合折叠动作(参阅图24、图25所示);而又当欲恢复展开状态时则先按压枢轴53(参阅图15),使定位座50的两突柱504脱离上枢接座51的两定位孔5122即可依相反顺序展开高尔夫球车。
再有,前述上支架41的上方接近上带座43的部位413以及下支架42的下方部位423都是向前侧方向弯折,而把手1的两支杆11、12的上方113、123则是向后侧方向弯折(另参阅图16所示),相对使上带座43与下带座44承置高尔夫球袋40时,该高尔夫球袋40的上方恰可与把手1的两支杆11、12相距较大的间距,因此使该高尔夫球袋40内部的高尔夫球杆的杆头401不会碰触把手1的支杆11、12而可避免因撞击产生噪音或磨损的情形产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归纳具有下列增进功效:
1、把手1可视个人的不同需求而做预定的角度调整,且只要将压柄3向外扳即可进行调整,反之再将压柄3向内扳回则又恢复定位状态,操作相当简便。
2、把手1是以其两支杆11、22分别与两调整块21、22套合再由调整杆20与调整座23、压柄3以及上支架41连结定位,因此其把手1的稳固性相对较佳。
3、把手1可连同上带座43向上支架41收合再连同上支架41向下支架42收合,以完成体积较小的折叠收合,方便于收存或包装运输。
4、上带座43与下带座44承置高尔夫球袋40时,该高尔夫球袋40的上方的高尔夫球杆的杆头401恰可与把手1的两支杆11、12相距较大的间距,因此使该高尔夫球袋40内部的高尔夫球杆的杆头401不会碰触把手1的支杆11、12,从而可避免因撞击产生噪音或磨损的情形产生。
Claims (2)
1、一种三折式高尔夫球车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
一把手,固设有两支杆,该两支杆的下方是分别套入调整块所预设槽孔,且两支杆的下方另设有轴向槽孔;
两调整块,是为塑胶材质,分别在其内侧面具有一可供与调整座的两侧的齿状面啮合的齿状面,且该两调整块具有轴向槽孔,而其中一调整块的侧端面具有凸块,该凸块恰好位于轴向槽孔的上方;
一调整座,是为塑胶材质,其下方具有一可供套设在上支架的上方的槽孔,且该调整座具有一轴向槽孔,另外该调整座的两侧各为齿状面;
一枢转块,是枢设在压柄的枢接槽,乃一体成形而具有一金属块,该金属块具有内螺牙孔;
一调整杆,是穿过两支杆的轴向槽孔、调整块的轴向槽孔、调整座的轴向槽孔以及上支架的轴向槽孔,再由其一侧的螺牙部旋锁入压柄枢设的枢转块的内牙螺孔,并使压柄的上端面大致位于其中的一调整块的凸块的下方;
一压柄,是塑胶材质,其上方具有可供枢设前述枢转块的枢接槽,该枢接槽与其后侧预设的沟槽连通,且该沟槽形成有一止挡部,而该压柄的上端面与内侧上方则是可供贴靠在调整块的凸块下端面以及调整块的侧端面,当压柄被向外扳开时,压柄的上端面与其中一调整块的侧端面形成较大的间隙,且压柄的外侧面的上方与凸块的下端面也形成间隙,当压柄向内扳时,压柄的上端面与内侧的上方恢复紧靠在调整块凸块的下端面与侧端面,两调整块的齿状面也恢复与调整座的两侧齿状面啮合定位的状态;
一上支架,其上端具有可供套设调整座以供调整杆的穿设的轴向槽孔,而其上方另由枢轴枢设有一可收合的上带座,而该上支架的下方则锁固有一上枢接座;
一上带座;
一上枢接座,其两侧上方具有一对可分别供与两连杆的上方钩卡枢接的突耳,再分别由两连杆的下方分别与轮架座的两侧脚架组的下支杆下方枢接,而其下方则具有一对接近圆形的枢接片,由该两枢接片预设轴孔可由一枢轴与定位座以及下枢接座枢接,另外该其中的一枢接片预设有两定位孔,且该枢接片的轴孔大于另一枢接片的轴孔;
一定位座,是具有对应于上枢接座的枢接片的较小轴孔的穿孔,可被穿套弹簧的枢轴穿设,且该穿孔两侧具有突柱,该两突柱可伸入上枢接座的枢接片的两定位孔以及下枢接座的枢接片的两定位孔;
一下枢接座,其两侧下方是与下支架的上方锁固连结,而其上方则具一对接近圆形的枢接片,该两枢接片预设轴孔可由枢轴与定位座以及上枢接座枢接,另外该其中的一枢接片乃邻接定位座,并预设有两对应定位座的两突柱的定位孔,且该枢接片的轴孔大于另一枢接片的轴孔;
一枢轴,是包括有轴部以及外径大于上枢接座的较小轴孔以及下枢接座的较小轴孔的顶靠部,该顶靠部的外侧连接外径最大的按压部,当枢轴的轴部穿设上、下枢接座的轴孔以及弹簧之后并于轴部的尾端连结一以防止轴部脱离的侧挡块,而由该枢轴所套设的弹簧,两突柱可伸入上枢接座的枢接片的两定位孔以及下枢接座的枢接片的定位孔而呈卡掣状态,而当枢接轴被向内按压时,两突柱脱离上枢接座的枢接片的两定位孔,上枢接座呈可枢转状态;
一下支架,是上端锁固连结下枢接座并另固设一轮架座,而其下方则由枢接元件枢设一可收合的下带座;
一轮架座,其两侧各具脚架组,可分别由脚架组的下方枢设车轮;
一下带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折式高尔夫球车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支架的上方接近上带座的部位以及下支架的下方部位皆是向前侧方向弯折,而把手的两支杆的上方则是向后侧方向弯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0249055 CN2441515Y (zh) | 2000-09-01 | 2000-09-01 | 三折式高尔夫球车的改进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0249055 CN2441515Y (zh) | 2000-09-01 | 2000-09-01 | 三折式高尔夫球车的改进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441515Y true CN2441515Y (zh) | 2001-08-08 |
Family
ID=33607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024905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41515Y (zh) | 2000-09-01 | 2000-09-01 | 三折式高尔夫球车的改进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441515Y (zh) |
-
2000
- 2000-09-01 CN CN 00249055 patent/CN2441515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848697B2 (en) | Foldable and positioning device of scooter controlled by driver's leg | |
CN201099319Y (zh) | 一种改良的折叠接头及其锁紧装置 | |
CN103303415A (zh) | 折叠车 | |
CN2441515Y (zh) | 三折式高尔夫球车的改进结构 | |
CN104210598B (zh) | 一种折叠自行车 | |
CN204056145U (zh) | 一种折叠自行车 | |
TWI357386B (zh) | ||
WO2016029787A1 (zh) | 一种折叠车辆鞍座调节装置 | |
CN205396363U (zh) | 超小型便携式折叠滑板车 | |
US20130149032A1 (en) | Fixing member for vehicle frame joint of scooter | |
CN207346018U (zh) | 一种滑板车折叠结构及滑板车 | |
WO2000029277A1 (en) | Foldable bicycle | |
CN2446034Y (zh) | 可折叠的避震式自行车 | |
CN2748364Y (zh) | 折叠式自行车架 | |
CN2671940Y (zh) | 折叠自行车的隐藏式折叠结构 | |
CN200978852Y (zh) | 折合器结构改良 | |
CN2217449Y (zh) | 可拆式高尔夫球袋车 | |
WO2013016958A1 (zh) | 一种折叠车架 | |
CN2880644Y (zh) | 自行车的折叠装置 | |
TWM589672U (zh) | 滑板車之收折機構 | |
CN222488013U (zh) | 一种具有防脱机构的二次折叠四轮车 | |
CN216834096U (zh) | 用于电动滑板车的折叠器防脱结构 | |
CN2501786Y (zh) | 自行车折叠装置 | |
AU732893B3 (en) | Scooter with shock absorber | |
CN2790864Y (zh) | 能自动保持在收合状态的婴儿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