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377614Y - 带有外组接电池匣的笔记本电脑 - Google Patents
带有外组接电池匣的笔记本电脑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377614Y CN2377614Y CN 99200911 CN99200911U CN2377614Y CN 2377614 Y CN2377614 Y CN 2377614Y CN 99200911 CN99200911 CN 99200911 CN 99200911 U CN99200911 U CN 99200911U CN 2377614 Y CN2377614 Y CN 2377614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connection
- connection socket
- battery
- notebook computer
- depressed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带有外组接电池匣的笔记本电脑,包括一笔记本电脑本体和至少一个可分离的电池匣,该电池匣内容置有可提供电脑电源的电池,该电脑本体与电池匣是以凹凸镶嵌的方式结合固定在一起,二者在结合处均设有可相互导接的电连接座,并且在其中一侧所设凹陷部的周缘还设有至少一个活动扣合体,本实用新型电池匣的高度不受电脑本体厚度的限制,并且,一台电脑可同时接有一个以上的电池匣,更加增加电脑的电量供应。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外组接电池匣的笔记本电脑,藉由在笔记本电脑本体的一侧直接接设电池匣的方式,以增加所接设之电池容量,再者,电池匣并可再扩充接设另一电池匣,更增加了笔记本电脑可使用的电池容量。
请参阅图1所示,习知的笔记本电脑100与电池匣102结合的结构,均为在笔记本型电脑100的一侧或底侧设置一容置空间108,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3,籍由该容置空间108容置该电池匣102,但该笔记本电脑100内容设一容置空间108的方式,需占用笔记本电脑100一侧的厚度,否则该电池匣102即无法容置于该笔记本电脑100内,但因该电池匣102是容置于该笔记本电脑100内,故,电池匣102本身的厚度就受到限制,而无法作到与该笔记本电脑100厚度相同,故电池匣102的容量即因厚度受限而较少,再者,该电池匣102容置于该笔记本电脑100内,其再接设另一电池匣102的扩充性亦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外组接电池匣的笔记本电脑,针对笔记本电脑本体与所接设电池匣的结构作调整,藉由在笔记本电脑本体的一侧直接接设电池匣的方式,解决电池匣因容置于笔记本电脑的容置空间内部,以致于电池匣的厚度必需受到限制的缺点,再者,电池匣因接设在笔记本电脑的外部,且配合相关的结构设计,电池匣的可扩充性亦得到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设计方案来实现:一种带有外组接电池匣的笔记本电脑,包括一笔记本电脑本体和至少一个可分离的电池匣,其特征在于,该电池匣内容置有可提供电脑电源的电池,该笔记本电脑本体与电池匣是以凹凸镶嵌的方式结合固定在一起,其中电脑本体和电池匣在结合处分别设有可相互导接的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座,并且在其中一侧所设凹陷部的周缘还设有至少一个活动扣合体。
其中,设于凹陷部周缘的至少一个活动扣合体为一扣合板体,该扣合板体上方设有一扳动部。
其中,该笔记本电脑本体一侧设有一第一扣合部,且电池匣与该第一扣合部的对应处设有一第二扣合部;俾当该电池匣与该笔记本电脑本体卡合后,该第一扣合部即与该第二扣合部卡合,以增进电池匣与该笔记本电脑本体间嵌合的力量。
其中,该所述凹凸镶嵌方式是于电脑本体的一侧设有一凹陷部,该凹陷部内设有一第一电连接座,且在该凹陷部周缘设有至少一个活动扣合体;而该电池匣的一侧设有一第二电连接座,该第二电连接座与该第一电连接座电连接。
上述设计方案还可包括以下措施:该第一电连接座设于凹陷部的底部,且该第二电连接座是凸出于电池匣的侧缘,该第二电连接座以上、下式的套设方式与第一电连接座导接,第二电连接座与第一电连接座导接后,该第二电连接座上方并形成有间隙,当扣合板体受扳动部扳至该第二电连接座上方的间隙时,该第二电连接座即稳固地被锁设在该凹陷部内;
其中,该第一电连接座是设于该凹陷部的侧面,且该第二电连接座是凸出电池匣的侧缘,该第二电连接座以正向式的套设方式与第一电连接座导接,该第二电连接座的外缘并设有一套体,该套体的外缘设有至少一凹槽,第二电连接座与第一电连接座导接后,当活动扣合体的扣合板体受扳动部扳至与该凹槽卡合时,则该第二电连接座即稳固地被锁设在该凹陷部内;
该套体的上缘设有至少一固定孔,而该活动扣合体设有一勾合部,且该勾合部并延伸设有一扳动部,第二电连接座与第一电连接座导接后,当勾合部受扳动至与该固定孔卡合时,该第二电连接座即稳固地被锁设在该凹陷部内。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还可包括:该笔记本电脑本体一侧底部突设有一端缘部,且该电池匣与该端缘部的对应处设有一缺陷部,当该电池匣与该笔记本电脑本体卡合后,该端缘部即与该缺陷部卡合,以增进电池匣与该笔记本电脑本体上、下嵌合的力量。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该电池匣的另侧并设有一凹陷部,该凹陷部内设有一第三电连接座,该第三电连接座可与一电池匣的第二电连接座导接,且该凹陷部周缘并设有至少一活动扣合体;俾该笔记本电脑本体接设一电池匣后,该电池匣可再接设至少一个电池匣,以增力加笔记本电脑的电池供应量。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电脑本体与电池匣之间以凹凸镶嵌的方式结合固定在一起,所以二者间的结合构造可根据需要变化,即上述的凹陷部亦可改设于电池匣上,且与其相对应导接的凸伸电连接座则改设于电脑本体一侧,其他特征亦可依此变化,同样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与功效。
故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该所述凹凸镶嵌方式是于笔记本电脑本体的一侧设有一第一电连接座,而于该电池匣的一侧设有一凹陷部,且在该凹陷部周缘设有至少一个活动扣合体,该凹陷部内设有一第二电连接座,该第二电连接座与该第一电连接座电连接;
该第二电连接座设于该凹陷部的底部,且该第一电连接座是凸出笔记本电脑本体的侧缘,该第一电连接座以上、下式的套设方式与第二电连接座导接,第一电连接座与第二电连接座导接后,该第一电连接座上方并形成有间隙,当扣合板体受扳动部扳至该第一电连接座上方的间隙时,该第一电连接座即稳固地被锁设在该凹陷部内;
该第二电连接座是设于该凹陷部的侧面,且该第一电连接座是凸出电脑本体的侧缘,该第一电连接座以正向式的套设方式与第二电连接座导接,该第一电连接座的外缘并设有一套体,该套体的外缘设有至少一凹槽,第一电连接座与第二电连接座导接后,当活动扣合体的扣合板体受扳动部扳至与该凹槽卡合时,则该第一电连接座即稳固地被锁设在该凹陷部内;
该第二电连接座亦可设于该凹陷部的侧面,且该第一电连接座是凸出电脑本体的侧缘,该第一电连接座以正向式的套设方式与第二电连接座导接,该第一电连接座的外缘并设有一套体,该套体的外缘设有至少一凹槽,其中第一电连接座与第二电连接座导接后,当活动扣合体的扣合板体受扳动部扳至与该凹槽卡合时,则该第一电连接座即稳固地被锁设在该凹陷部内;又,该套体的外缘设有至少一固定孔,而该活动扣合体设有一勾合部,且该勾合部并延伸设有一扳动部,第一电连接座与第二电连接座导接后,当勾合部受扳动至与该固定孔卡合时,该第一电连接座即稳固地被锁设在该凹陷部内。
同样地,该电池匣的另侧凸设有第三连接座,该第三连接座可与一电池匣的第二电连接座导接;俾该笔记本电脑本体接设一电池匣后,该电池匣可再接设至少一个电池匣,以增力加笔记本电脑的电池供应量。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在于,电池匣是以外组接的方式与电脑本体结合,所以电池匣的高度不受电脑本体厚度的限制,并且,一台电脑可同时接有一个以上的电池匣,更可增加电脑的电量供应。
附图图面说明
图1为习知笔记本电脑本体与电池匣的固定结合实施例图一。
图2为习知笔记本电脑本体与电池匣的固定结合实施例图二。
图3为习知笔记本电脑本体与电池匣的固定结合实施例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脑本体与电池匣固定结合实施例之一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脑本体与电池匣固定结合实施例之一的立体组合图。
图6为图5实施例组合的剖面图一。
图7为图5实施例组合的剖面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脑本体与二个电池匣组合的实施例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脑本体与电池匣组合的另一实施例图。
图10为图9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电脑本体与电池匣的再一实施例图。
图12为图11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和特点。
请参阅图4所示的一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外组接电池匣的笔记本电脑,包括一笔记本电脑本体10和可分离的外接电池匣30,该电脑本体10的一侧设有一凹陷部12,该凹陷部12内设有一第一电连接座14,该笔记本电脑本体10在凹陷部12周缘并设有一活动扣合体20;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电连接座14是突设出该凹陷部12底部形式的连接座,该活动扣合体20框设于该凹陷部12一侧的空间内,并由一扳动部22及一扣合板体24所组成,且该扳动部22突设出电脑本体10的一沟槽200外,该扳动部22可沿该沟槽200被扳动至该凹陷部12上方。
一电池匣30供与该笔记本电脑本体10相导接,该电池匣30内容置有电池可提供电力至该电脑本体10,该电池匣30的一侧设有一第二电连接座32,供与第一电连接座14电连接,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电连接座32为突出于该电池匣30的一侧,且该第二电连接座32的下方设有插接孔320可供与第一电连接座14呈上下套式导接。
请参阅图5,该第二电连接座32的厚度较该凹陷部12的高度小,当第二电连接座32插入第一电连接座14导接后,该凹陷部12上方仍留有一空间,而当扳动部22沿沟槽200被扳动至该凹陷部12上方时,请参阅图6、7图,该扣合板体24即占住凹陷部12上方的空间,而令第二电连接座32的上、下部份被卡合,再者,为加强电池匣30与笔记本电脑本体10间的结合力,于笔记本电脑本体10一侧底部突设有一端缘部16,且电池匣30上与该端缘部16的对应处设有一缺陷部38,当电池匣30与电脑本体10卡合后,端缘部16即与缺陷部38卡合,以增进电池匣30与电脑本体10上、下嵌合的力量。
请参阅图8,电池匣30在设有该第二电连接座32的另侧可并设有一凹陷部340,该凹陷部340内设有第三电连接座342,该第三连接座342可与一电池匣30的第二电连接座32导接,且该凹陷部340周缘并设有至少一个活动扣合体34;即该电脑本体10接设一电池匣30后,该电池匣30可再接设至少一个电池匣30,以增加笔记本电脑可携带的电池供应量;再者,为加强电池匣30与电脑本体10的卡合力量,该笔记本电脑本体10一侧可设有一第一扣合部102,且电池匣30上与该第一扣合部102的对应处设有一第二扣合部36,以增进电池匣30与电脑本体10间嵌合的力量。
请参阅图9的实施例,第一电连接座140在本实施例中为突出于凹陷部12的侧面,且电脑本体10在凹陷部12二侧缘分别并设有一活动扣合体20、20′,该活动扣合体20、20′和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相同,该电池匣30一侧设有一第二电连接座322,而该第二电连接座322在本实施例中于外缘并设有一套体320,该套体320的外缘设有至少一凹槽3200,且第二电连接座322与该套体320间并形成有一间隙324,而该间隙324恰可供第二电连接座322插设在第一电连接座140,请参图10所示,当该第二电连接座322插设在第一电连接座140后,再扳动该活动扣合体20、20′的扣合板体24与该凹槽3200扣合,则电池匣30即与电脑本体10相嵌合。
请参阅图11,该第一电连接座140设于该凹陷部12的侧面,且该第二电连接座322是凸出于电池匣30的侧缘,即该第二电连接座322以正向式的套设方式与第一电连接座140导接,该第二电连接座322的外缘并设有一套体326,该套体326的上缘设有至少二固定孔328,而该活动扣合体20设有一勾合部240,且该勾合部240并延伸设有一杆动部242,请参阅图12,第二电连接座322与第一电连接座140导接后,当勾合部240受扳动至与该固定孔328卡合时,则第二电连接座322即稳固地被锁设在该凹陷部12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在实际实施中,为可能的变化需要,亦可采用与上述实施例相对称的结构设计,即凹陷部12亦可改设于电池匣30上,且与其相对应导接的凸伸电连接座则改设于电脑本体10一侧,其他特征亦可依此变化,同样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与功效。该等变化均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和附图而想到,所以也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和保护范畴内,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除此之外,凡本领域的技艺人士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轻易思及的等效变化,亦均应属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Claims (15)
1、一种带有外组接电池匣的笔记本电脑,包括一笔记本电脑本体和至少一个可分离的电池匣,其特征在于,该电池匣内容置有可提供电脑电源的电池,该笔记本电脑本体与电池匣是以凹凸镶嵌的方式结合固定在一起,其中电脑本体和电池匣在结合处分别设有可相互导接的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座,并且在其中一侧所设凹陷部的周缘还设有至少一个活动扣合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外组接电池匣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设于凹陷部周缘的至少一个活动扣合体为一扣合板体,该扣合板体上方设有一扳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外组接电池匣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该所述凹凸镶嵌方式是于电脑本体的一侧设有一凹陷部,该凹陷部内设有一第一电连接座,且在该凹陷部周缘设有至少一个活动扣合体;而该电池匣的一侧设有一第二电连接座,该第二电连接座与该第一电连接座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外组接电池匣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该所述凹凸镶嵌方式是于电脑本体的一侧设有一第一电连接座,而于该电池匣的一侧设有一凹陷部,且在该凹陷部周缘设有至少一个活动扣合体,而该凹陷部内设有一第二电连接座,该第二电连接座与该第一电连接座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外组接电池匣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连接座设于凹陷部的底部,且该第二电连接座是凸出于电池匣的侧缘,该第二电连接座以上、下式的套设方式与第一电连接座导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外组接电池匣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连接座设于该凹陷部的底部,且该第一电连接座是凸出笔记本电脑本体的侧缘,该第一电连接座以上、下式的套设方式与第二电连接座导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外组接电池匣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连接座是设于该凹陷部的侧面,且该第二电连接座是凸出电池匣的侧缘,该第二电连接座以正向式的套设方式与第一电连接座导接,该第二电连接座的外缘并设有一套体,该套体的外缘设有至少一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外组接电池匣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连接座是设于该凹陷部的侧面,且该第一电连接座是凸出电脑本体的侧缘,该第一电连接座以正向式的套设方式与第二电连接座导接,该第一电连接座的外缘并设有一套体,该套体的外缘设有至少一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外组接电池匣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连接座是设于该凹陷部的侧面,且该第二电连接座是凸出电池匣的侧缘,该第二电连接座以正向式的套设方式与第一电连接座导接,该第二电连接座的外缘并设有一套体,该套体的上缘设有至少一固定孔,而该活动扣合体设有一勾合部,且该勾合部并延伸设有一扳动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外组接电池匣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连接座是设于该凹陷部的侧面,且该第一电连接座是凸出笔记本电脑本体的侧缘,该第一电连接座以正向式的套设方式与第二电连接座导接,该第一电连接座的外缘并设有一套体,该套体的外缘设有至少一固定孔,而该活动扣合体设有一勾合部,且该勾合部并延伸设有一扳动部。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外组接电池匣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该笔记本电脑本体一侧底部突设有一端缘部,且该电池匣上与该端缘部的对应处设有一可与端缘部卡合的缺陷部。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外组接电池匣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该电池匣一侧底部突设有一端缘部,且该笔记本电脑本体与该端缘部的对应处设有一可与端缘部卡合的缺陷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外组接电池匣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该笔记本电脑本体一侧设有一第一扣合部,且电池匣与该第一扣合部的对应处设有一第二扣合部。
14、根据权利要求3、5、7、9、11所述的一种带有外组接电池匣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该电池匣的另侧并设有一凹陷部,该凹陷部内设有一第三连接座,该第三连接座可与一电池匣的第二电连接座导接,且该凹陷部周缘并设有至少一活动扣合体。
15、根据权利要求4或6或8或10或12所述的一种带有外组接电池匣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该电池匣的另侧凸设有第三连接座,该第三连接座可与一电池匣的第二电连接座导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9200911 CN2377614Y (zh) | 1999-01-25 | 1999-01-25 | 带有外组接电池匣的笔记本电脑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9200911 CN2377614Y (zh) | 1999-01-25 | 1999-01-25 | 带有外组接电池匣的笔记本电脑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377614Y true CN2377614Y (zh) | 2000-05-10 |
Family
ID=33996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920091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377614Y (zh) | 1999-01-25 | 1999-01-25 | 带有外组接电池匣的笔记本电脑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377614Y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95305B2 (en) | 2001-09-18 | 2004-09-21 | Fujitsu Limited | Battery pack for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
CN100359430C (zh) * | 2005-03-11 | 2008-01-02 |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 笔记本电脑的热插拔更换电池模块的方法 |
CN100390762C (zh) * | 2002-12-27 | 2008-05-2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光盘驱动器 |
CN100559633C (zh) * | 2003-06-26 | 2009-11-11 | 张人堂 | 外接工具电源供应器结构 |
CN102253693A (zh) * | 2010-05-18 | 2011-11-2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设备 |
-
1999
- 1999-01-25 CN CN 99200911 patent/CN2377614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95305B2 (en) | 2001-09-18 | 2004-09-21 | Fujitsu Limited | Battery pack for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
CN100390762C (zh) * | 2002-12-27 | 2008-05-2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光盘驱动器 |
CN100559633C (zh) * | 2003-06-26 | 2009-11-11 | 张人堂 | 外接工具电源供应器结构 |
CN100359430C (zh) * | 2005-03-11 | 2008-01-02 |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 笔记本电脑的热插拔更换电池模块的方法 |
CN102253693A (zh) * | 2010-05-18 | 2011-11-2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设备 |
CN102253693B (zh) * | 2010-05-18 | 2013-06-0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80002346A1 (en) | Stackable modular personal computer structure | |
WO2009088833A1 (en) | A system for coupling interfacing parts | |
US20020106933A1 (en) |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universal serial bus cables | |
US20080305683A1 (en) | Structure for hdmi connector | |
CN2377614Y (zh) | 带有外组接电池匣的笔记本电脑 | |
US20120264319A1 (en) | Solar cell panel connector and panel coupling body | |
CN1450674A (zh) | 移动终端的电池和电池锁定装置 | |
KR200442350Y1 (ko) | 일체형 이중 결합 커넥터 | |
CN214411631U (zh) | 一种车用开关电源转接头 | |
CN200983449Y (zh) | 高密度多媒体接口的连接器插座 | |
CN2882002Y (zh) | 电源连接器 | |
CN200953410Y (zh) | 插头连接器 | |
CN217283784U (zh) | 理线组件及机箱 | |
CN216210844U (zh) | 内支撑支架 | |
CN218301885U (zh) | 一种电梯控制柜 | |
CN214564718U (zh) | 一种安装底座以及充电桩 | |
CN2819381Y (zh) | 一种防电磁波及防震的硬盘接地构件 | |
CN2404201Y (zh) | 开关盒体结构 | |
CN2622882Y (zh) | 具抽屉式匣座的记忆卡连接插座 | |
CN209882328U (zh) | 一种扣位结构及其电子设备 | |
CN2624454Y (zh) | 连接器结构改良 | |
CN2480892Y (zh) | 防止电线盖脱落的装置 | |
CN2749227Y (zh) | 一种带有抠手门盖的电源模块 | |
CN2888689Y (zh) | 电连接器插座接地装置 | |
CN2674657Y (zh) | 可扩充充电槽的电池充电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