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331820Y - 接合栓 - Google Patents
接合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331820Y CN2331820Y CN 97221452 CN97221452U CN2331820Y CN 2331820 Y CN2331820 Y CN 2331820Y CN 97221452 CN97221452 CN 97221452 CN 97221452 U CN97221452 U CN 97221452U CN 2331820 Y CN2331820 Y CN 2331820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ak
- connecting body
- proof gasket
- proof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nch Pipes, Ben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合栓,其主要是由一衔接体、接管体及迫紧体所组成。其中于衔接体一端形成有一与需水物体相螺合的螺纹端,于接管体一端形成有一与水管接合的接管端,并且接管体可相对于衔接体转动,并且迫紧体可封闭衔接体的开口,并将接管体限制于衔接体内,另外于各构件间设置有多道的防漏垫圈,藉由上述结构可让接合栓达到方便螺锁设置,并具良好防漏功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合栓,尤指一种组装方便并且可以确实防止漏水现象的接合栓。
当前一般需水物体接设水管处大都会设置有一如图6所示的接合栓90,该接合栓90主要是设置有一个中空管体,于接合栓90一端外缘设置有倒齿状的接管端92,可与水管96的内缘卡制固定,而另端外缘则设置有螺纹94,可与需水物体98的入水口99相互螺接,如此可让水经由水管96及接合栓90而进入需水物体98中。
然而上述现有的接合栓90结构在使用时仍存在有下列各项缺失:
1.当接合栓90螺接于需水物体98的入水口99后,为保持接合栓90与需水物体98间的密水性,接合栓90与需水物体98接合后便不再旋松,然而在许多的加工场合会需要有换置需水物体98的过程,诸如:一般射出成型模具必需与水管连接作为冷却模具之用,而模具在成型一批产品之后,要生产不同的产品时,必须换置模具,此时水管必须拔离该结合栓90,方可更换模具,如此换置的过程,久而久之,水管96与接合栓90接合的内缘,会被接合栓90接管端92的倒齿所破坏,自然会影响水管96与接合栓90接管端92的接合状态,必须经常更换水管96,造成换置作业上的不便。
2.另外也可以将接合栓90直接旋离需水物体98,水管96并不必拔离接合栓90,但是此种方法虽可减少水管96与接合栓90接合处的损坏,但是接合栓90无论在旋离或组装于需水物体98上时,水管96必需随接合栓90的旋转而生成扭曲,而且扭曲的水管96也会增加扭动接合栓90的抗力,会使接合栓90的扭动不易,直接影响接合栓90的分离或组装,另外接合栓90与需水物体98间并无任何可封水的结构,因此在每一次组装过程中,必须于接合栓90的螺纹94处上胶或绕设止漏胶带,再予以螺锁,每换装一次即要作一次防漏的工作,实在有改良的必要。
为改进上述接合栓结构及使用上的缺失,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合栓,可以在不破坏水管及需水物体结构的状态下,方便而快速的将两者结合分离,并且于衔接体、接管体及迫紧体间设置有多道的防漏垫圈,可提高接合栓与需水物体间的封水性,提高接合栓整体使用方便性。并可藉由限止环来防止防漏垫圈受挤压而生成纵向的形变,而能提高该防漏垫圈防漏性。
为达到上述各项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合栓,包括一衔接体、一接管体及一迫紧体,其中衔接体是一中央形成有贯穿孔的中空管体,于衔接体一端形成有一内径及外径都较小的螺纹端,于衔接体与螺纹端间套设有一防漏垫圈,又于衔接体的贯穿孔内缘形成有一道至数道的防漏垫圈槽,于防漏垫圈槽内设置有防漏垫圈;
接管体是套设于衔接体之内的一中空管体,接管体的一端伸出衔接体之外侧,并且于接管体伸出衔接体外侧的一端形成有呈多道倒齿状的接管端,于接管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道至数道的防漏垫圈槽,于防漏垫圈槽内设置有防漏垫圈;
迫紧体为一封闭于衔接体开口处的中空管体,于迫紧体内缘面形成有一道至数道的防漏垫圈槽,于防漏垫圈槽内设置有防漏垫圈。
所述的接合栓,其特征在于:于接管体异于形成接管端的另端处形成有一凸部,于凸部的两侧各套设有一防漏垫圈。
所述的接合栓,其特征在于:接管体的管体外径呈阶级状,于接管体形成阶级状的外壁上套设有一防漏垫圈。
所述的接合栓,其特征在于:于接管体异于形成接管端的另端面与衔接体内缘面间设置有一防漏垫圈。
所述的接合栓,其特征在于:于衔接体异于螺纹端的一端形成有内螺纹,又于迫紧体的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并且于迫紧体之一端形成有一高凸于迫紧体表面的环状肩部。
所述的接合栓,其特征在于:于衔接体异于螺纹端的一端的外表上形成有螺纹,又于迫紧体的内缘面上形成有内螺纹,并且于迫紧体异于形成内螺纹的一端形成有一环状的封闭环。
所述的接合栓,其特征在于:于衔接体与螺纹端间套设形成有一限止环,于限止环的周缘形成有朝向螺纹端的垂直弯折。
所述的接合栓,其特征在于:于衔接体朝向螺纹端处一体延伸形成有一限止环部。
本实用新型可达到以下各项优点,诸如:
1.不会破坏结构:因为衔接体与接管体间可相对的转动,所以当要将接合栓装设于需水物体上或自需水物体上取下时,不会影响到接管体与水管的结合,也不会因旋紧或旋松而对水管生成任何的扭动力量,并且水管也不会在整个接合或分离的过程中脱离接管体,所以可延长整个接合栓及水管的使用寿命。
2.能快速接合或分离:在将接合栓设置于需水物体上或者自需水物体上取下时,仅需转动衔接体即可达成,可增快接合栓的换置作业,节省整体的操作时间。
3.防漏性佳:因为于接合栓的各构件间设置有多道的防漏垫圈,所以可提高接合栓与需水物体间的封水性,另外限止环及限止环部的设置或形成,可防止防漏垫圈产生过多的纵向变形,可进一步地达到提高接合栓整体防漏性的效果。
4.可忍受较大的尺寸误差:当各构件间生成有一定的尺寸误差量,以致各构件在尺寸上无法完全配合时,可藉由各防漏垫圈的弹性变形而自动填补各构件间的尺寸误差,以确实让接合栓达到防漏的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状态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状态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状态的组合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状态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状态的组合剖面图。
图6为现有接合栓的立体分解图。
请参看图1,由图中可看到本实用新型所称的接合栓主要是由一衔接体10、接管体20及一迫紧体30所组成,其中于衔接体10一端形成有一螺纹端12,而于接管体20异于衔接体10螺纹端12的一端则形成有一呈倒齿状的接管端22,而衔接体10的螺纹端12可与需水物体相互结合,而接管体20的接管端22则与水管相互结合,又迫紧体30则是用来封闭衔接体10的开口,并将接管体20限制在衔接体10之内。
再请参看图1、2,由图中可看到,衔接体10是一个中央设置有贯穿孔的中空圆柱体,于衔接体10一端形成有一个外径截面较小并且于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的中空螺纹端12,于螺纹端12与较大外径的衔接体10间套设有一防漏垫圈40,于防漏垫圈40与较大外径衔接体10间另套设有一限止环18,其中于限止环18的周缘朝向防漏垫圈40形成有一垂直弯折,并且防漏垫圈40是被限制于限止环18的垂直弯折之内,另外于衔接体10异于形成螺纹端12的一端形成有一内螺纹14,并于较大外径的衔接体10内缘形成有一道至多道的防漏垫圈槽16,于防漏垫圈槽16内则设置有防漏垫圈42。
又接管体20则是一个也形成有中央贯穿孔并且外径小于衔接体10贯穿孔内径的中空管体,并且接管体20的贯穿孔与衔接体10螺纹端12的贯穿孔相对,接管体20的一端形成有一呈多道倒齿状的接管端22,于接管体20异于形成接管端22的近另端处则凸设形成有一外径相当于衔接体10较大内径贯穿孔的凸部24,而于凸部24与接管体20的一端则形成有一个凹槽部26,于凸部24两侧的凹槽部26及接管体20上分别套设有一防漏垫圈41、43,另外于接管体20的外表面上凹设有一道至数道的防漏垫圈槽28,于防漏垫圈槽28内也设置有防漏垫圈45。
另外迫紧体30也是一个中空的管体,其中迫紧体30的外径与衔接体10较大内径的贯穿孔相等,而迫紧体30的内径则与接管体20的外径相等,于迫紧体30的一端形成有一高凸于迫紧体30外表面的环状肩部34,于迫紧体30的外表面上则形成有一可与衔接体10内螺纹14相螺合的螺纹32,并且于迫紧体30的内缘面上设置有一道至多道的防漏垫圈槽36,于防漏垫圈槽36内则也设置有防漏垫圈44。
在组合时,请配合参看图1、3,先将各防漏垫圈40、41、42、43、44、45设于各相对的位置上后,然后将接管体20由形成凸部24的一端自衔接体10较大内外径的一端开口中套入,并且让接管体20的接管端22伸出衔接体10外,再将迫紧体30沿接管体20的接管端22套入,并藉由迫紧体30的螺纹32与衔接体10的内螺纹14相螺锁旋紧,而让衔接体10的开口为迫紧体30的肩部34所封闭,同时将接管体20限制于衔接体10与迫紧体30之间,而完成接合栓的组合,此时当迫紧体30与衔接体10相螺合时,可以利用迫紧体30的端缘抵压接管体20凸部24一侧的防漏垫圈43,进而抵压凸部24,使接管体20的端缘与衔接体10的内缘面能确实予以密接贴合,而可让衔接体10与接管体20间达到良好的封水性,并且因接管体20与衔接体10间并无任何固接状态,所以接管体20与衔接体10间可相对的转动。
如此当要将本实用新型的接合栓接设于需水物体上时,请参看图3,先将水管套设于接管体20的接管端22上,然后让衔接体10的螺纹端12与需水物体的入水口相对,再转动衔接体10,因为衔接体10与接管体20间呈可以相对转动的状态,所以仅需转动衔接体10便可将整个接合栓逐渐的结合于需水物体上,因此在将接合栓结合于需水物体上时接管端20及水管并不会受到任何扭转力量,可防止水管发生扭曲变形的现象,可保持水管结构的完整性及与接管体20接管端22良好的套接状态。
而在将接合栓结合于需水物体上时,因为于衔接体10较大截面与其螺纹端12间设置有一个防漏垫圈40,所以可藉由该防漏垫圈40来确保需水物体入水口与衔接体10螺纹端12间的密水性,又于接管体20凸部24两端的凹槽部26及外表面上也分别套设有防漏垫圈41、43,如此可让接管体20与衔接体10间也具有良好的防漏性,另外于接管体20及迫紧体30的防漏垫圈槽28、36内也各设置有防漏垫圈45、44,所以可进一步的确保接管体20与迫紧体30间的防漏性,使接合栓的整体具有相当良好的防漏效果。
其次因于衔接体10与防漏垫圈40间设置有一限止环18,所以当衔接体10螺锁于需水物体上时,因衔接体10与需水物体间会因相互螺合而生成一压迫的力量,如此会同时挤压防漏垫圈40而使其生成变形,而限止环18正可防止该防漏垫圈40生成太大的纵向变形,而确实封闭衔接体10与需水物体,可以达到更为良好的密水性。
并且当各构件间因制作时生成有尺寸上的误差时,此时因各防漏垫圈40、41、43会因受力挤压而变形,所以可利用防漏垫圈40、41、43的变形而自动填补各构件的尺寸误差,以确保接合栓能确实具有良好的防漏效果。
再则请参看图4、5,其系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组合剖面图,由图中可看到,于衔接体50朝向螺纹端52处一体形成有一包覆于防漏垫圈80外周缘的限止环部56,而于衔接体50异于形成螺纹端52的另端则形成有一外螺纹54,另外接管体60的管体外径则呈阶级状,于接管体60形成阶级状的外壁上套设有一防漏垫圈82,于接管体60的外表面上则设置有数道设置有防漏垫圈81、83的防漏垫圈槽62、64,另外于迫紧体70一端形成有一供接管体60贯穿的封闭环72,而于迫紧体70异于形成封闭环72的一侧内缘面上则形成有一与衔接体50外螺纹54相螺合的内螺纹74,如此可提供另一种形态的接合栓形态,于迫紧体内缘面则形成有防漏垫圈槽76,于防漏垫圈槽内套设有防漏垫圈84。
当接合栓结合后,可利用迫紧体70的封闭环72提供封闭衔接体50开口的效果,并且可同时将接管体60限制于衔接体50内,另外于接管体60端缘与衔接体50内缘面间则可设置一防漏垫圈85,可让衔接体50与接管体60间达到相当良好的防漏效果。
Claims (8)
1.一种接合栓,包括一衔接体、一接管体及一迫紧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衔接体是一中央形成有贯穿孔的中空管体,于衔接体一端形成有一内径及外径都较小的螺纹端,于衔接体与螺纹端间套设有一防漏垫圈,又于衔接体的贯穿孔内缘形成有一道至数道的防漏垫圈槽,于防漏垫圈槽内设置有防漏垫圈;
接管体是套设于衔接体之内的一中空管体,接管体的一端伸出衔接体之外侧,并且于接管体伸出衔接体外侧的一端形成有呈多道倒齿状的接管端,于接管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道至数道的防漏垫圈槽,于防漏垫圈槽内设置有防漏垫圈;
迫紧体为一封闭于衔接体开口处的中空管体,于迫紧体内缘面形成有一道至数道的防漏垫圈槽,于防漏垫圈槽内设置有防漏垫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栓,其特征在于:于接管体异于形成接管端的另端处形成有一凸部,于凸部的两侧各套设有一防漏垫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栓,其特征在于:接管体的管体外径呈阶级状,于接管体形成阶级状的外壁上套设有一防漏垫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合栓,其特征在于:于接管体异于形成接管端的另端面与衔接体内缘面间设置有一防漏垫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栓,其特征在于:于衔接体异于螺纹端的一端形成有内螺纹,又于迫紧体的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并且于迫紧体之一端形成有一高凸于迫紧体表面的环状肩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栓,其特征在于:于衔接体异于螺纹端的一端的外表上形成有螺纹,又于迫紧体的内缘面上形成有内螺纹,并且于迫紧体异于形成内螺纹的一端形成有一环状的封闭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栓,其特征在于:于衔接体与螺纹端间套设形成有一限止环,于限止环的周缘形成有朝向螺纹端的垂直弯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栓,其特征在于:于衔接体朝向螺纹端处一体延伸形成有一限止环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7221452 CN2331820Y (zh) | 1997-07-22 | 1997-07-22 | 接合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7221452 CN2331820Y (zh) | 1997-07-22 | 1997-07-22 | 接合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331820Y true CN2331820Y (zh) | 1999-08-04 |
Family
ID=33936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722145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331820Y (zh) | 1997-07-22 | 1997-07-22 | 接合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331820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59469A (zh) * | 2011-11-07 | 2012-02-22 | 苏州工业园区新凯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 一种倒齿连接螺钉 |
-
1997
- 1997-07-22 CN CN 97221452 patent/CN2331820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59469A (zh) * | 2011-11-07 | 2012-02-22 | 苏州工业园区新凯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 一种倒齿连接螺钉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914056B1 (en) | Electronic box and cable adaptor assembly thereof | |
CN2331820Y (zh) | 接合栓 | |
CN201246554Y (zh) | 波纹管接头 | |
CN111288230A (zh) | 一种螺纹管接头的双密封结构 | |
CN201973408U (zh) | 一种抗高压管道快速抢修器 | |
CN209195919U (zh) | 一种防松的楔合型异径反旋螺丝紧固组件 | |
CN222363037U (zh) | 一种油底壳密封结构 | |
CN209913424U (zh) | 一种防水型格兰头 | |
CN222355936U (zh) | 一种双锁紧金属电缆固定头 | |
CN219611326U (zh) | 金属蛇管及线缆双锁紧内线缆防水连体式固定接头 | |
CN2643124Y (zh) | 管件连接管箍 | |
CN210487836U (zh) | 用于电表箱的防水接头 | |
CN219606340U (zh) | 内螺纹衔接防水型波纹管接头 | |
CN210830856U (zh) | 一种一体式卡环硬密封燃气接头 | |
CN2228590Y (zh) | 一种改良的出水阀 | |
CN2241807Y (zh) | 快速牙管路接合构造 | |
CN219420196U (zh) | 线缆及波纹管双防水型连体固定接头 | |
CN103016777B (zh) | 偏心半球阀 | |
CN2420483Y (zh) | 卡环式管接头 | |
CN212991941U (zh) | 一种电缆接头密封结构 | |
CN212455587U (zh) | 一种螺纹连接左右阀体的浮动球阀 | |
CN2878872Y (zh) | 管类封盖 | |
CN220706190U (zh) | 一种汽车螺栓锁紧装置 | |
CN213236568U (zh) | 管道修补器 | |
CN220366388U (zh) | 防拉防水接头、驱动电源及照明灯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