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2672853U - 防护开关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防护开关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672853U
CN222672853U CN202420242724.6U CN202420242724U CN222672853U CN 222672853 U CN222672853 U CN 222672853U CN 202420242724 U CN202420242724 U CN 202420242724U CN 222672853 U CN222672853 U CN 222672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protective
support column
cap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2427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强
何亮
倪银前
卢玉良
武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24272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6728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672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6728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护开关及电子设备,该防护开关包括依次设置的帽体组件、开关按键及基座,开关按键包括轴向连接的柔性导电体和刚性导电体,柔性导电体连接于基座,刚性导电体连接于帽体组件。本申请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传统防护开关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使用噪音大,使用体验感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防护开关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护开关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被广泛应用到电子产品中。然而,随着集成度的不断提高,集成电路中的内绝缘层越来越薄,其连线间距越来越小,相互击穿的电压也越来越小,集成电路的防静电能力也越来越差。
相关技术中,一般通过在电子产品的开关按钮内部增设弹簧,使其在开关按钮内部形成闭合回路,及时释放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静电,达到保护集成电路的目的。但是,额外增设弹簧,还需配置增设弹簧后的检验工序,这使得开关按钮的生产成本高昂,生产效率低;同时,弹簧在使用过程中会收缩震动,造成开关按钮的使用噪音大,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护开关及电子设备,以解决传统防护开关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使用噪音大,使用体验感差的技术问题。
为此,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开关,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帽体组件、开关按键及基座,开关按键包括轴向连接的柔性导电体和刚性导电体,柔性导电体连接于基座,刚性导电体连接于帽体组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刚性导电体的厚度为0.1mm~0.3mm。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柔性导电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导电盘和导电柱,导电盘贴合于基座,刚性导电体设于导电柱远离导电盘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电盘的径向尺寸大于或者等于导电柱的径向尺寸,导电盘的轴向尺寸小于导电柱的轴向尺寸。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帽体组件包括顶帽、支撑柱及平衡梁,支撑柱设于顶帽和平衡梁之间,平衡梁远离顶帽的一侧连接于刚性导电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帽体组件还包括保护套,保护套套设于支撑柱的外侧,且保护套位于平衡梁和顶帽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支撑柱设有两个,保护套包括连接部和两个套接部,两个套接部分别设置在连接部的相对两侧,套接部上设有套接孔,一个支撑柱穿设于一个套接孔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帽体组件还包括设有活动孔的限位梁,限位梁通过活动孔套接在支撑柱的外侧,且限位梁位于顶帽和保护套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顶帽包括本体、连接折边及筒套,连接折边围设于本体朝向支撑柱一侧的周缘,筒套设于本体且与连接折边同侧设置,支撑柱插接于筒套内。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防护开关。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护开关及电子设备,该防护开关包括依次设置的帽体组件、开关按键及基座,开关按键包括轴向连接的柔性导电体和刚性导电体,柔性导电体连接于基座,刚性导电体连接于帽体组件。本申请技术方案,将开关按键配置成至少包括柔性导电体和刚性导电体的组合构件,一方面,可通过柔性导电体和刚性导电体的配合实现帽体组件与基座之间的电连接,规避了传统防护开关需通过配置在开关按键外侧的弹簧实现帽体组件和基座的电导通的情形,简化了防护开关的结构,有利于防护开关的小型化布局。另一方面,该柔性导电体用于给帽体组件提供按压方向的柔性缓冲力,避免外部按压力使开关按键直接撞击/抵撞在基座的导电位点上,提高按压操作安全性,延长防护开关的使用寿命;该刚性导电体使开关按键具备一定的刚性,使盖帽组件与开关按键之间的连接更紧固,更稳定。如此,通过优化开关按键的具体配置,使开关按键同时兼具柔性、刚性及导电性,以在给帽体组件提供缓冲力的同时,确保开关按键与帽体组件的连接稳定性,及实现对帽体组件和基座的电导通。避免了传统防护开关结构中需增设弹簧构件及检验的制程,精简了防护开关的结构和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生产成本。并且,由于本实施例中未使用弹簧,因此,不会在防护开关的使用过程中出现震动,噪音低,静音效果佳,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护开关的爆炸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护开关的装配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护开关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护开关的保护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护开关的顶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帽体组件;110、顶帽;111、本体;112、连接折边;113、筒套;120、支撑柱;130、平衡梁;140、保护套;141、连接部;142、套接部;143、套接孔;150、限位梁;151、活动孔;
200、开关按键;210、柔性导电体;211、导电盘;212、导电柱;220、刚性导电体;
300、基座;
Z、按压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相对位置关系或运动情况,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前”、“后”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发生了位置翻转或者姿态变化或者运动状态变化,那么这些方向性的指示也相应的随着变化,例如: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参见图1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开关,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帽体组件100、开关按键200及基座300,开关按键200包括轴向连接的柔性导电体210和刚性导电体220,柔性导电体210连接于基座300,刚性导电体220连接于帽体组件100。
本实施例中,将开关按键200配置成至少包括柔性导电体210和刚性导电体220的组合构件,一方面,可通过柔性导电体210和刚性导电体220的配合实现帽体组件100与基座300之间的电连接,规避了传统防护开关需通过配置在开关按键200外侧的弹簧实现帽体组件100和基座300的电导通的情形,简化了防护开关的结构,有利于防护开关的小型化布局。另一方面,该柔性导电体210用于给帽体组件100提供按压方向Z的柔性缓冲力,避免外部按压力使开关按键200直接撞击/抵撞在基座300的导电位点上,提高按压操作安全性,延长防护开关的使用寿命;该刚性导电体220使开关按键200具备一定的刚性,使盖帽组件与开关按键200之间的连接更紧固,更稳定。如此,通过优化开关按键200的具体配置,使开关按键200同时兼具柔性、刚性及导电性,以在给帽体组件100提供缓冲力的同时,确保开关按键200与帽体组件100的连接稳定性,及实现对帽体组件100和基座300的电导通。避免了传统防护开关结构中需增设弹簧构件及检验的制程,精简了防护开关的结构和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生产成本。并且,由于本实施例中未使用弹簧,因此,不会在防护开关的使用过程中出现震动,噪音低,静音效果佳,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具体而言,将防护开关配置为至少包括帽体组件100、开关按键200及基座300的组合构件,该基座300可以为倒置的U型板件,包括电路板和设置在电路板两侧且向下延伸的两个支脚,开关按键200设置在电路板上,其和支脚分别位于电路板的两侧。该帽体组件100可以为金属材料构件,具有导电性,可将测试治具或者人体等形成的外部静电导入开关按键200中。该开关按键200可以为塔柱状结构,其可以通过粘接或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基座300上;开关按键200被配置成至少包括柔性导电体210和刚性导电体220的组合构件,该柔性导电体210可以为导电硅胶等带有较大柔性的构件,用于给开关按键200提供防护开关按压方向Z上的缓冲力,避免外部施力直接将开关按键200抵撞至基座300上造成开关按键200和基座300上电路的损坏,提高作业安全性;该刚性导电体220可以为导电金属构件,如具有一定厚度的铝箔,其用于给开关按键200提供一定刚性,使其能够与帽体组件100良好接触且稳定连接,同时还可避免开关按键200在外力的作用下被挤压过度而损坏,延长开关按键200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刚性导电体220的厚度为0.1mm~0.3mm。如此设置,即能够使开关按键200具备一定的刚性支撑力,又可避免开关按键200在按压方向Z上的强度过大而导致按压费力,使防护开关易作业,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例如但不限于,刚性导电体220的厚度为0.2mm。
参见图1至图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柔性导电体210包括相互连接的导电盘211和导电柱212,导电盘211贴合于基座300,刚性导电体220设于导电柱212远离导电盘211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对柔性导电体210的具体配置进行优化。具体而言,将柔性导电体210配置为至少包括导电盘211和导电柱212的组合构件,该导电盘211可以为吸盘状导电硅胶体,其大尺寸端与基座300接触,用于增大开关按键200与基座300的接触面积,提高开关按键200与基座300的连接稳固性;其小尺寸端与导电柱212连接。该导电柱212可以为圆柱状导电硅胶体,其径向尺寸与导电盘211小尺寸端的径向尺寸相当,其可以与导电盘211一体成型,以提高开关按键200的美观性和结构稳定性,减少后续装配工序,提高装配效率;也可以与导电盘211分体设置,后续再通过焊接或粘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方便维修更换。
参见图1至图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电盘211的径向尺寸大于或者等于导电柱212的径向尺寸,导电盘211的轴向尺寸小于导电柱212的轴向尺寸。如此设置,即可通过导电盘211增大开关按键200与基座300的接触面积,提高开关按键200与基座300的连接稳固性;又可通过导电柱212提高开关按键200在按压方向Z上的缓冲力,增强开关按键200的防护性和安全性。需要解释的是,导电盘211的轴向与按压方向Z同向,导电盘211的径向与导电盘211的轴向相互垂直。
参见图1至图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帽体组件100包括顶帽110、支撑柱120及平衡梁130,支撑柱120设于顶帽110和平衡梁130之间,平衡梁130远离顶帽110的一侧连接于刚性导电体220。
本实施例中,对帽体组件100的具体配置进行优化。具体而言,将帽体组件100配置为至少包括顶帽110、支撑柱120及平衡梁130的组合构件,该顶帽110可以为方形板状结构,其外侧用于供测试治具或者人体按压接触,方便按压。该支撑柱120可以为圆柱状结构,连接在顶帽110的内,并用于给顶帽110提供按压方向Z上的支撑力。该平衡梁130可以为方形板状结构,其尺寸与顶帽110尺寸相当或者略小于顶帽110的尺寸,用于固定支撑柱120和接触设置在其下方的开关按键200。如此,近似工字型布局的帽体组件100,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方便按压;并且,整个结构的平衡性强,防护开关灵敏度高,防静电性能优。
参见图1至图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帽体组件100还包括保护套140,保护套140套设于支撑柱120的外侧,且保护套140位于平衡梁130和顶帽110之间。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帽体组件100的具体配置进行优化。具体而言,将帽体组件100配置为至少包括顶帽110、支撑柱120、平衡梁130及保护套140的组合构件,该保护套140可以为套管结构,其套设在支撑柱120外侧,用于保护支撑柱120,避免其遭受外部机械力划伤/撞伤,延长支撑柱120的使用寿命;同时,保护套140配置在平衡梁130和顶帽110之间,可进一步增强帽体组件100的结构一致性和稳定性。
参见图1至图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支撑柱120设有两个,保护套140包括连接部141和两个套接部142,两个套接部142分别设置在连接部141的相对两侧,套接部142上设有套接孔143,一个支撑柱120穿设于一个套接孔143内。
本实施例中,对保护套140的具体配置进行优化。具体而言,将保护套140配置为至少包括连接部141和套接部142的复合结构,该连接部141可以为板状结构,该套接部142可以为套管结构,两个套接部142可以通过粘接或者焊接等方式连接在连接部141的两侧,且连接部141所在平面与两个套接部142的轴心在同一平面上。如此,可通过一个保护套140同时实现对两个支撑柱120的保护,提高帽体组件100的结构一致性;并且,通过连接部141连接两个套接部142,同时将两个支撑柱120分别穿设于对应的套接部142中,以进一步增强两个支撑柱120的导向一致性,使两个支撑部具有相互随动的效果,提高帽体组件100的作业稳定性。
参见图1和图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帽体组件100还包括设有活动孔151的限位梁150,限位梁150通过活动孔151套接在支撑柱120的外侧,且限位梁150位于顶帽110和保护套140之间。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帽体组件100的具体配置进行优化。具体而言,将帽体组件100配置为至少包括顶帽110、支撑柱120、平衡梁130、保护套140及限位梁150的组合构件,该限位梁150可以为方体块状结构,其平面尺寸大于顶帽110的平面尺寸,顶帽110在基座300上的投影完全落入限位梁150在基座300上的投影中,如此,可通过限位梁150提高顶帽110侧的平衡性,提高帽体组件100的作业稳定性;其上设置的活动孔151沿其厚度方向贯穿限位梁150,其底面抵接至保护套140的顶部,如此,可限制保护套140的位置,避免其脱离平衡梁130。需要解释的是,限位梁150的厚度方向与按压方向Z同向。
在一示例中,限位梁150上设有安装沉槽,安装沉槽朝向顶帽110设置,活动孔151从安装沉槽的底部贯穿限位梁150,顶帽110设于安装沉槽内。如此,可充分利用限位梁150的厚度空间,至少减小帽体组件100在限位梁150厚度方向上的占用空间,使整个帽体组件100的竖向布局紧凑,有利于小型化设置。
参见图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顶帽110包括本体111、连接折边112及筒套113,连接折边112围设于本体111朝向支撑柱120一侧的周缘,筒套113设于本体111且与连接折边112同侧设置,支撑柱120插接于筒套113内。
本实施例中,对顶帽110的具体配置进行优化。具体而言,将本体111配置为至少包括本体111、连接折边112及筒套113的组合构件,该本体111可以为近似方形的厚板状结构;该连接折边112可以为围合形成圈的条状结构,其凸出配置在本体111周缘上,并与本体111围合形成安装槽;该筒套113配置在该安装槽内,且筒套113上设有限位孔,支撑柱120的顶端插接在该限位孔中,避免支撑柱120在本体111上窜动/移动,提高顶帽110与支撑柱120的连接稳固性。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防护开关。该防护开关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子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例如但不限于,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电子手表、遥控器、网络电话、收音机、音乐播放器、学习机、游戏机、汽车仪表板等。需要解释的是,此处并不限定电子设备的使用范围,只要该电子设备中使用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护开关均视为落入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保护范围。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护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帽体组件、开关按键及基座,所述开关按键包括轴向连接的柔性导电体和刚性导电体,所述柔性导电体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刚性导电体连接于所述帽体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导电体的厚度为0.1mm~0.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电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导电盘和导电柱,所述导电盘贴合于所述基座,所述刚性导电体设于所述导电柱远离所述导电盘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盘的径向尺寸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导电柱的径向尺寸,所述导电盘的轴向尺寸小于所述导电柱的轴向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组件包括顶帽、支撑柱及平衡梁,所述支撑柱设于所述顶帽和所述平衡梁之间,所述平衡梁远离所述顶帽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刚性导电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组件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套设于所述支撑柱的外侧,且所述保护套位于所述平衡梁和所述顶帽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设有两个,所述保护套包括连接部和两个套接部,两个所述套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相对两侧,所述套接部上设有套接孔,一个所述支撑柱穿设于一个所述套接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组件还包括设有活动孔的限位梁,所述限位梁通过所述活动孔套接在所述支撑柱的外侧,且所述限位梁位于所述顶帽和所述保护套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帽包括本体、连接折边及筒套,所述连接折边围设于所述本体朝向所述支撑柱一侧的周缘,所述筒套设于所述本体且与所述连接折边同侧设置,所述支撑柱插接于所述筒套内。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防护开关。
CN202420242724.6U 2024-01-31 2024-01-31 防护开关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22672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242724.6U CN222672853U (zh) 2024-01-31 2024-01-31 防护开关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242724.6U CN222672853U (zh) 2024-01-31 2024-01-31 防护开关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672853U true CN222672853U (zh) 2025-03-25

Family

ID=95053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242724.6U Active CN222672853U (zh) 2024-01-31 2024-01-31 防护开关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6728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02930B2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KR100715069B1 (ko) 푸시온 스위치, 그것을 장착한 전자기기 및 그 장착 방법
US6388219B2 (en) Computer keyboard key device made from a rigid printed circuit board
TW526505B (en) Pointer apparatus
JP2013093313A (ja) スイッチ
JP5359617B2 (ja) コネクタ及び該コネクタを使用したインターポーザ
JP2001266700A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US20050001822A1 (en) Resilient switch contact for a key switch device
JP2003297175A (ja)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CN222672853U (zh) 防护开关及电子设备
US20040203524A1 (en) Rocker user interface for handheld devices,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same
KR101112211B1 (ko) 전자부품용 택트 스위치
CN212032921U (zh) 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JP2002299859A (ja) プリント基板取り付け構造
CN201387830Y (zh) 防静电按键结构以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JP2001102116A (ja) 電子部品用コネクタ
JP2012212613A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機能付き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JP7369206B2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の押圧機構、及び、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2003060419A (ja) 固定式アンテナ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通信機器
US2014001448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power button module thereof
JP2022043622A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KR101713861B1 (ko) 박형 키보드 커맨드 트리거 구조체
CN112038143B (zh) 按键帽支撑结构、按键和电子设备
CN221486345U (zh) 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749141Y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