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2634646U - 油烟机 - Google Patents

油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634646U
CN222634646U CN202420889982.3U CN202420889982U CN222634646U CN 222634646 U CN222634646 U CN 222634646U CN 202420889982 U CN202420889982 U CN 202420889982U CN 222634646 U CN222634646 U CN 2226346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oke
outlet
range hood
cavity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8899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东巧
王中妮
马园林
慕缘鹏
王岩
谷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8899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6346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6346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6346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油烟机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油烟机。油烟机包括:壳体,限定出具有吸烟口、内排烟口和外排烟口的排烟腔,外排烟口与室外或者公共烟道相连通,内排烟口与室内相连通;净化装置,位于排烟腔内,并位于吸烟口和内排烟口之间,用于对吸烟口流向内排烟口的油烟进行净化;风机,数量为一个,风机位于排烟腔内;其中,吸烟口与内排烟口和外排烟口均连通,风机工作时,风机能够驱动吸烟口的油烟经内排烟口和外排烟口同时排出。本公开实施例的油烟机仅需要设置一个风机就能够同时实现油烟的内循环和外排,而且油烟能够根据公共烟道的排烟阻力自动分配外排和内循环的排烟量,避免油烟无法排出的情况发生,提高油烟机的吸净率。

Description

油烟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烟机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油烟机。
背景技术
目前,油烟机作为净化厨房空气环境的重要的厨房电器,它能够吸走厨房内的油烟和有害废物,并将油烟和有害废物经过公共烟道排到室外环境中,减少环境污染,净化空气。但是,在烹饪高峰期时,各个楼层的吸油烟机会同时向公共烟道排烟,导致公共烟道内整体压力过大,影响用户的排烟,导致吸油烟机无法将油烟迅速排至公共烟道,排烟效果较差;另外,当公共烟道出现故障时,用户也无法利用吸油烟机有效排放油烟,用户体验较差。
相关技术中公开一种吸油烟机,包括箱体,箱体内形成有内循环风道和外排风道,外排风道的排风口用于连通楼宇的公共烟道,内循环风道的排风口连通至室内,内循环风道的吸风口和外排风道的吸风口均连通至室内;内循环风道内设有子风机和过滤组件,子风机引入的气流经过过滤组件后由内循环风道的排风口送出。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相关技术中的吸油烟机,吸油烟机配置两个风机进行排烟,这样增加了吸油烟机的成本,不利于吸油烟机的普及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吸油烟机,以减少油烟机的成本,便于油烟机的普及使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油烟机,油烟机包括:壳体,限定出具有吸烟口、内排烟口和外排烟口的排烟腔,外排烟口与室外或者公共烟道相连通,内排烟口与室内相连通;净化装置,位于排烟腔内,并位于吸烟口和内排烟口之间,用于对吸烟口流向内排烟口的油烟进行净化;风机,数量为一个,风机位于排烟腔内;其中,吸烟口与内排烟口和外排烟口均连通,风机工作时,风机能够驱动吸烟口的油烟经内排烟口和外排烟口同时排出。
可选地,风机具有一个出风口,一个出风口与内排烟口和外排烟口均连通,以使风机的出风口流出的油烟能够同时流向内排烟口和外排烟口;或者,风机具有多个出风口,多个出风口中的至少两个出风口分别与内排烟口和外排烟口相连通。
可选地,壳体的顶壁设有外排烟口,壳体的至少一个侧壁设有内排烟口。
可选地,壳体包括:集烟壳体,限定出具有吸烟口的集烟腔;排烟壳体,限定出排烟通道,排烟通道与集烟腔相连通,排烟腔包括排烟通道和集烟腔,风机位于排烟通道内;其中,排烟壳体的顶壁设有外排烟口,排烟壳体的侧壁设有内排烟口,内排烟口的顶端贴靠排烟壳体的顶壁设置。
可选地,油烟机还包括:隔板,位于排烟腔内,隔板与壳体相连接,且隔板与壳体围合出具有通风口的出风腔;外排烟口位于出风腔的顶壁,内排烟口位于出风腔的侧壁和/或出风腔的侧壁,通风口位于出风腔的底壁,且通风口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
可选地,风机包括:蜗壳,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叶轮,可转动地设于蜗壳内;隔板与蜗壳相连接,且通风口与出风口相匹配。
可选地,净化装置位于出风腔内,净化装置包括:第一过滤件,位于通风口和内排烟口之间,第一过滤件的一端与外排烟口朝向内排烟口的内缘相连接;其中,第一过滤件的另一端与通风口朝向内排烟口的外缘相连接,或者,第一过滤件的另一端与蜗壳朝向内排烟口的内侧壁相连接。
可选地,第一过滤件的另一端与通风口朝向内排烟口的外缘相连接时,通风口的外缘凹陷形成安装部,蜗壳的外缘和第一过滤件的另一端分别贴靠在安装部的两侧,且安装部与第一过滤件和蜗壳均相连接。
可选地,净化装置还包括:第二过滤件,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位于第一过滤件和内排烟口之间。
可选地,隔板与蜗壳可拆卸连接;和/或,净化装置与出风腔的腔壁可拆卸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烟机,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烟机,油烟机的壳体开设有吸烟口、内排烟口和外排烟口。油烟机配置一个风机,风机工作时,风机在排烟腔内转动,使得排烟腔内形成负压,室内的油烟能够经过吸烟口流入排烟腔内,吸烟口与内排烟口和外排烟口均连通,这样吸烟口的油烟能够同时流向内排烟口和外排烟口流出,以使室内的油烟能够同时经过内排烟口和外排烟口排出排烟腔,避免油烟仅能从公共烟道排出时公共烟道堵塞或者损坏导致无法排烟的情况发生。具体地,在外排烟口的排烟阻力大于内排烟口的排烟阻力时,排烟腔的大部分油烟会经过净化装置净化后从内排烟口排至室内进行内循环,少部分油烟经过外排烟口排入公共烟道。当外排烟口的排烟阻力小于内排烟口的排烟阻力时,排烟腔的大部分油烟会经过外排烟口排至公共烟道内,然后排至室外,同时少部分油烟经过内排烟口和净化装置流回室内进行循环。本公开实施例的油烟机仅需要设置一个风机就能够同时实现油烟的内循环和外排,而且油烟能够根据公共烟道的排烟阻力自动分配外排和内循环的排烟量,避免油烟无法排出的情况发生,提高油烟机的吸净率。而且,仅需要设置一个风机,能够降低油烟机的成本,便于油烟机的普及使用。
本公开实施例的油烟机的油烟根据公共烟道的阻力自动选择排烟口,这样无需设置各种控制阀门和传感器,进一步降低了油烟机的成本,也降低了油烟机的故障率,提高了油烟机的使用寿命。
另外,本公开实施例的油烟机能够自动调节排烟量和排烟口,且仅需要设置一个烟机,能够有效降低油烟机的工作噪音,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油烟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油烟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油烟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油烟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油烟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壳体;101、排烟腔;1011、集烟腔;1012、排烟通道;102、吸烟口;103、内排烟口;104、外排烟口;105、集烟壳体;106、排烟壳体;20、风机;201、叶轮;202、蜗壳;203、进风口;204、出风口;30、隔板;301、出风腔;302、通风口;303、安装部;40、净化装置;401、第一过滤件;402、第二过滤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本公开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前后上下方向如图1所示。
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油烟机,油烟机包括壳体10和风机20,壳体10限定出具有吸烟口102、内排烟口103和外排烟口104的排烟腔101,风机20的数量为一个,风机20位于排烟腔101内,风机20能够驱动室内的油烟经过吸烟口102流入排烟腔101内,然后从排烟腔101流至内排烟口103和外排烟口104处,油烟在风机20的驱动下,能够同时从内排烟口103和外排烟口104排出,从内排烟口103排出的油烟能够流入室内后再进行循环,从外排烟口104排出的油烟能够从外排烟口104排入公共烟道内然后再排入室外。
如图2至图5所示,油烟机还包括净化装置40,净化装置40位于排烟腔101内,风机20驱动气流从吸烟口102流向内排烟口103时,净化装置40能够对从吸烟口102流向内排烟口103的油烟进行净化后再流入室内进行循环。这样净化装置40能够净化油烟里含有的杂质、异味、有害物质等废物,然后净化后的油烟再流回室内,实现内循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烟机,油烟机设置一个风机20,风机20能够驱动排烟腔101内的油烟同时流向内排烟口103和外排烟口104。当外排烟口104的排烟阻力大于内排烟口103的排烟阻力时,排烟腔101的大部分油烟从内排烟口103排出,少部分油烟从外排烟口104排至公共烟道,这样能够避免公共烟道损坏或者公共烟道阻力较大,导致油烟无法排出的情况的发生。当外排烟口104的排烟阻力小于内排烟口103的阻力时,排烟腔101内的大部分油烟经过外排烟口104排入公共烟道内,少部分油烟经过内排烟口103排至室内,这样能够提高油烟机的排烟量,减小风机20的负载和压力。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内排烟口103和外排烟口104的设置,增加了油烟机的排烟面积和排烟量,提高了排烟效果,同时能够避免内排烟口103或者外排烟口104损坏或者堵塞导致无法排烟的情况发生。而且通过设置一个风机20就能够同时实现油烟的内循环和外排,降低了油烟机的成本,也降低了油烟机损坏的概率,提高了油烟机的普及和使用寿命。另外,本公开实施例的油烟机能够自动调节排烟量和排烟口,且仅需要设置一个烟机,能够有效降低油烟机的工作噪音,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如图2所示,沿排烟腔101内的气流流动方向,内排烟口103和外排烟口104均位于风机20的下游。
本公开实施例中,内排烟口103和外排烟口104位于风机20的下游,这样便于风机20驱动吸烟口102的气流同时流向内排烟口103和外排烟口104,能够提高油烟的排出量和排出效果。
可选地,风机20具有一个出风口204,一个出风口204与内排烟口103和外排烟口104均连通,以使风机20的出风口204流出的油烟能够同时流向内排烟口103和外排烟口104。
本公开实施例中,风机20具有一个出风口204,一个出风口204与内排烟口103和外排烟口104均连通,这样无需改变风机20自身的结构,就能够实现油烟机内的气流同时外排和内循环。
可选地,风机20也可以设置多个出风口204,多个出风口204包括第一出风口204和第二出风口204,第一出风口204与内排烟口103连通,第二出风口204与外排烟口104相连通,这样能够从风机20就对油烟进行分流,提高排烟效率。
可选地,如图3所示,壳体10的顶壁设有外排烟口104,壳体10的至少一个侧壁设有内排烟口103。
本公开实施例中,外排烟口104位于壳体10的顶壁,这样便于外排烟口104与公共烟道连接。壳体10的侧壁设有内排烟口103,这样内排烟口103能够与室内直接连通,避免外排烟口104向室内漏烟,避免外排和内循环的油烟在壳体10外互相影响。内排烟口103也可以设置多个,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排烟量,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油烟机工作时的噪音。
可选地,内排烟口103的上端部延伸至壳体10的顶部,这样使得内排烟口103的出风尽量靠上,减少对吸烟口102的气流和用户的影响。
可选地,壳体10的至少两个侧壁设有内排烟口103。
本公开实施例中,壳体10的至少两个侧壁设有内排烟口103,这样能够增加内排烟口103的开口面积,提高排烟量,避免大部分油烟从内排烟口103排除时发生堵塞或者阻力太大。
可选地,壳体10的至少两个相邻的侧壁设有内排烟口103,这样油烟能够根据两个侧壁的内排烟口103的阻力自动分配排烟量,提高排烟效果。
可选地,壳体10相对的两个侧壁设有内排烟口103,这样能够提高内排烟口103流出的油烟的流动方向,提高室内气流的流动均匀性。
可选地,壳体10的三个侧壁设有内排烟口103,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排烟效果。可以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壳体10的尺寸、形状和安装位置设置内排烟口103的数量和位置,能够实现内排烟口103和外排烟口104同时排烟的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
可选地,壳体10包括排烟壳体106和集烟壳体105,集烟壳体105位于排烟壳体106的下方,集烟壳体105限定出集烟腔1011,排烟壳体106限定出排烟通道1012,排烟腔101包括集烟腔1011和排烟通道1012,集烟腔1011和排烟通道1012相连通,风机20位于排烟通道1012内。集烟壳体105开设有吸烟口102,吸烟口102与集烟腔1011相连通,排烟壳体106开设有内排烟口103和外排烟口104。其中,排烟壳体106的顶壁开设有外排烟口104,排烟壳体106的侧壁开设有内排烟口103。
本公开实施例中,集烟腔1011与吸烟口102相连通,吸烟口102吸入的油烟首先进入集烟腔1011内,集烟腔1011能够容纳一定量的油烟。风机20位于排烟通道1012内,排烟通道1012具有内排烟口103和外排烟口104,这样风机20驱动集烟腔1011的油烟流入排烟通道1012内后,从内排烟口103和外排烟口104排出。
可选地,内排烟口103的顶端贴靠(贴合或靠近)排烟壳体106的顶壁设置。这样能够保证排烟口的出风面积,保证排烟量。
可选地,内排烟口103的下端与风机20的上端部相平齐,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内排烟口103在高度方向的尺寸,提高排烟量。
可选地,内排烟口103的长度与对应的壳体10的侧壁相匹配,也就是说,内排烟口103的长度与内排烟口103设置的壳体10的侧壁的长度相同,这样能够保证内排烟口103的长度方向的尺寸,进一步提高排烟量。
可选地,排烟壳体106的横截面呈矩形,矩形至少两个侧壁开设有内排烟口103。
可选地,排烟壳体106的右侧壁和后侧壁开设有内排烟口103,以提高排烟量。
可选地,内排烟口103和外排烟口104位于风机20的上方,以使内排烟口103和外排烟口104位于风机20的下游。
可选地,多个侧壁的内排烟口103的下端部在同一水平面,和/或,多个侧壁的内排烟口103的上端部在同一水平面,这样便于多个侧壁的内排烟口103的设置,也便于内排烟口103的排烟。
可选地,如图2、4和图6所示,油烟机还包括隔板30,隔板30位于排烟腔101内,隔板30与壳体10相连接,且隔板30与壳体10围合出具有通风口302的出风腔301;外排烟口104位于出风腔301的顶壁,内排烟口103位于出风腔301的侧壁和/或,出风腔301的顶壁,通风口302位于出风腔301的底壁,且通风口302与风机20的出风口204相连通。
本公开实施例中,壳体10内设置隔板30,隔板30将壳体10分隔出出风腔301,出风腔301与排烟口104和内排烟口103相连通,且出风腔301的通风口302与风机20的出风口204相连通,这样风机20先驱动油烟从风机20的出风口204流入出风腔301内,然后在出风腔301内再分别流向内排烟口103和外排烟口104。出风腔301的设置使得油烟能够有缓冲空间,以使油烟能够根据内排烟口103的排烟阻力和外排烟口104的排烟阻力调整排烟量。
本公开实施例中,内排烟口103可以设在出风腔的顶壁,也可以设在侧壁。能够提高排烟效果的设置方式均属于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
可选地,风机20包括蜗壳202和叶轮201,蜗壳202具有进风口203和出风口204,出风口204位于蜗壳202的上端部;叶轮201转动位于蜗壳202内;隔板30与蜗壳202相连接,且出风口204与通风口302相匹配。
本公开实施例中,叶轮201转动位于蜗壳202内,叶轮201能够驱动油烟从进风口203流向出风口204,然后从出风口204流出风机20。隔板30与蜗壳202相连接,且风机20的出风口204与通风口302相匹配,这样使得流入风机20的气流能够从出风口204大部分或者全部流入通风口302,然后从通风口302流入出风腔301。隔板30与蜗壳202的上端部相连接,能够避免出风口204的气流朝向壳体10其他的部位漏风,以保证壳体10内的油烟能够全部或者大部分从内排烟口103和外排烟口104流出。
应当说明的是:出风口204与通风口302相匹配,指的是:出风口204和通风口302的形状和尺寸相同或者相近。
可选地,净化装置40位于出风腔301内,净化装置40与内排烟口103相对应,以使通风口302的油烟流经净化装置40后再流至内排烟口103处。
本公开实施例中,净化装置40位于出风腔301内,且净化装置40与内排烟口103相对应,这样使得风机20出风口204流入出风腔301的气流经过净化装置40后再从内排烟口103流出,这样既便于净化装置40的设置,也能够保证内排烟口103排出的油烟的净化效果。
可选地,沿油烟的流动方向,净化装置40在内排烟口103的投影覆盖内排烟口103。
本公开实施例中,沿油烟的流动方向,净化装置40在内排烟口103的投影完全覆盖内排烟口103,且净化装置40在内排烟口103的投影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内排烟口103的面积,这样能够保证经过内排烟口103流出的气流均能够经过净化装置40进行净化。
可选地,如图5所示,净化装置40包括第一过滤件401,第一过滤件401位于通风口302和内排烟口103之间,第一过滤件401的一端与外排烟口104朝向内排烟口103的内缘相连接;其中,第一过滤件401的另一端与通风口302朝向内排烟口103的外缘相连接,或者,第一过滤件401的另一端与蜗壳202朝向内排烟口103的内侧壁相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过滤件401的一端与外排烟口104朝向内排烟口103的内缘相连接,这样经过外排烟口104流出的油烟不会流经第一过滤件401,这样第一过滤件401仅需要对流向内排烟口103的油烟净化过滤,提高第一过滤件401的使用寿命。第一过滤件401的另一端可以与通风口302朝向内排烟口103的外缘相连接,也就是说,第一过滤件401的另一端与隔板30相连接,这样经过通风口302流出的油烟,一部分无需流经净化装置40直接从外排烟口104流出,另一部分油烟必须流经净化装置40净化过滤后再流向内排烟口103,然后从内排烟口103流出。
第一过滤件401的另一端与蜗壳202的内侧壁相连接,也就是说,第一过滤件401可以伸入蜗壳202内,第一过滤件401与蜗壳202的内侧壁相连接,这样能够提高第一过滤件401对油烟的净化作用。
可选地,净化装置40还包括第二过滤件402,第二过滤件402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位于第一过滤件401和内排烟口103之间。
本公开实施例中,净化装置40设置多个过滤件,多个过滤件能够实现对油烟的多层净化,提高油烟的净化效果。
可选地,第一过滤件401为初级过滤网。初级过滤网由金属丝网或类似的多孔材料制成,能有效捕捉直径较大的油滴和颗粒物,显著减少了排放到大气中的油脂和颗粒物,有助于满足环保要求。另外,初级过滤网通过去除较大的污染物,有助于保护更为精细的第二过滤件402,延长第二过滤件402的使用寿命。另外,初级过滤网去除了较大颗粒,它减少了空气流动的阻力,从而降低了整个油烟机的能耗。
可选地,第二过滤件402为吸附材料,第二过滤件402可以为亲油性的高分子复合材料,比如,第二过滤件402可以为海绵或者无纺布等。这样能够吸附油烟中的较小颗粒物和油滴,同时去除大部分油烟气味。
可选地,第二过滤件402还可以为HEPA(高效颗粒空气)过滤网,HEPA过滤器能够去除非常细小的颗粒物,进一步提高空气净化效果,保护室内人员的健康。
可选地,第二过滤件402可以为静电净化件。静电净化件利用电晕放电使油粒子带电,然后通过电场力将带电油粒子吸引到收集板上,从而实现油烟的分离。这种方法对亚微米级的油烟颗粒非常有效。
可选地,第二过滤件402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第二过滤件402的数量为一个时,第二过滤件402可以为上述的任一项实施例的类型。第二过滤件402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第二过滤件402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设置第二过滤件402的类型和数量。
可选地,隔板30与蜗壳202可拆卸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中,隔板30与蜗壳202可拆卸连接,这样便于隔板30或者蜗壳202的拆卸,以便于对风机20进行检修和清洗,也便于对隔板30进行更换和清洗。
可选地,隔板30与蜗壳202可以采用螺钉或者卡接的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第一过滤件401的另一端与通风口302朝向内排烟口103的外缘相连接时,通风口302的外缘朝向风机20的方向凹陷形成安装部303,蜗壳202的外缘和第一过滤件401的另一端分别贴靠在安装部303的两侧,安装部303与第一过滤件401和蜗壳202均相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中,蜗壳202的外缘和第一过滤件401的另一端分别贴靠在安装部303的两侧,且安装部303与第一过滤件401和蜗壳202均相连接,这样进一步保证第一过滤件401的连接稳定性,避免第一过滤件401受到气流冲击发生变形或者脱离,也能够提高蜗壳202与隔板30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漏风。
可选地,安装部303设有第一螺孔,出风口204的外缘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设有第二螺孔,紧固件穿过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以连接隔板30和蜗壳202。
可选地,第一过滤件40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第二连接板与安装部303相适配,第二连接板设有第三螺孔,紧固件能够同时穿过第三螺孔、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实现第一过滤件401、蜗壳202和隔板30的连接,并且保证第一过滤件401的安装强度,并且避免出风口204出现漏风。
可选地,第一螺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螺孔沿通风口302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二螺孔的数量与第一螺孔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这样能够提高隔板30与蜗壳202的连接强度。可选地,第三螺孔的数量与第一螺孔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以提高第一过滤件401与隔板30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净化装置40与出风腔301的腔壁可拆卸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中,净化装置40与出风腔301的腔壁可拆卸连接,这样便于净化装置40的拆卸、清洗和更换。
可选地,净化装置40与出风腔301的腔壁可以通过螺钉或者卡接方式进行连接。
可选地,净化装置40与壳体10和隔板30均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第一过滤件401的上端部与壳体10的顶壁通过螺钉连接,第二过滤件402的下端部与隔板30或者蜗壳202通过螺钉连接。
可选地,第二过滤件402的上端部与壳体10的顶壁通过螺钉连接,第二过滤件402的下端部与隔板30通过螺钉相连接。
可选地,沿从上到下的方向,第一过滤件401朝靠近通风口302的方向倾斜,这样使得通风口302流出的气流能够及时流经第一过滤件401,避免油烟中的杂质等堆积在隔板30。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限定出具有吸烟口、内排烟口和外排烟口的排烟腔,外排烟口与室外或者公共烟道相连通,内排烟口与室内相连通;
净化装置,位于排烟腔内,并位于吸烟口和内排烟口之间,用于对吸烟口流向内排烟口的油烟进行净化;
风机,数量为一个,风机位于排烟腔内;
其中,吸烟口与内排烟口和外排烟口均连通,风机工作时,风机能够驱动吸烟口的油烟经内排烟口和外排烟口同时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
风机具有一个出风口,一个出风口与内排烟口和外排烟口均连通,以使风机的出风口流出的油烟能够同时流向内排烟口和外排烟口;或者,
风机具有多个出风口,多个出风口中的至少两个出风口分别与内排烟口和外排烟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
壳体的顶壁设有外排烟口,壳体的至少一个侧壁设有内排烟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
集烟壳体,限定出具有吸烟口的集烟腔;
排烟壳体,限定出排烟通道,排烟通道与集烟腔相连通,排烟腔包括排烟通道和集烟腔,风机位于排烟通道内;
其中,排烟壳体的顶壁设有外排烟口,排烟壳体的侧壁设有内排烟口,内排烟口的顶端贴靠排烟壳体的顶壁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板,位于排烟腔内,隔板与壳体相连接,且隔板与壳体围合出具有通风口的出风腔;
外排烟口位于出风腔的顶壁,内排烟口位于出风腔的侧壁和/或出风腔的侧壁,通风口位于出风腔的底壁,且通风口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风机包括:
蜗壳,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叶轮,可转动设于蜗壳内;
隔板与蜗壳相连接,且通风口与出风口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净化装置位于出风腔内,净化装置包括:
第一过滤件,位于通风口和内排烟口之间,第一过滤件的一端与外排烟口朝向内排烟口的内缘相连接;
其中,第一过滤件的另一端与通风口朝向内排烟口的外缘相连接,或者,第一过滤件的另一端与蜗壳朝向内排烟口的内侧壁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
第一过滤件的另一端与通风口朝向内排烟口的外缘相连接时,通风口的外缘凹陷形成安装部,蜗壳的外缘和第一过滤件的另一端分别贴靠在安装部的两侧,且安装部与第一过滤件和蜗壳均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净化装置还包括:
第二过滤件,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位于第一过滤件和内排烟口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
隔板与蜗壳可拆卸连接;和/或,净化装置与出风腔的腔壁可拆卸连接。
CN202420889982.3U 2024-04-26 2024-04-26 油烟机 Active CN2226346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889982.3U CN222634646U (zh) 2024-04-26 2024-04-26 油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889982.3U CN222634646U (zh) 2024-04-26 2024-04-26 油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634646U true CN222634646U (zh) 2025-03-18

Family

ID=94966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889982.3U Active CN222634646U (zh) 2024-04-26 2024-04-26 油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6346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35963B (zh) 一种整体式厨房结构
JP3892387B2 (ja) 換気装置
CN102451595A (zh) 循环型集尘装置
CN106765825A (zh) 一种嵌入式新风机
CN222634646U (zh) 油烟机
CN210189351U (zh) 一种实木打磨除尘设备
CN213237689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2253105U (zh) 过滤组件、壳体和空气处理设备
CN215311228U (zh) 一种大型工业净化过滤器
CN212132667U (zh) 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及空调器
CN213421209U (zh) 一种静电除油烟装置、净化抽油烟装置及系统
KR100519301B1 (ko) 환기기능을 겸비한 벽걸이형 공기청정기
CN100374786C (zh) 空气净化器
CN208735802U (zh) 家用复合型空气净化器
CN209026893U (zh) 一种高效除油烟的环保型吸油烟机
CN118856391B (zh) 一种风道结构、吸油烟机及烟灶一体机
CN206488412U (zh) 一种嵌入式新风机
CN222298011U (zh) 无烟管油烟机
CN220017595U (zh) 一种方便拆洗的新风机
CN222239247U (zh) 气体处理系统和充电系统
CN212253104U (zh) 过滤组件和空气处理设备
CN113685902B (zh) 一种空气净化系统、方法及空调器
CN213421356U (zh) 一种热交换芯体竖向放置的全热交换器
CN205560990U (zh) 一种高效空气过滤净化机
CN220531105U (zh) 一种双风机型大功率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