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2477961U - 光伏屋面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伏屋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477961U
CN222477961U CN202323578921.XU CN202323578921U CN222477961U CN 222477961 U CN222477961 U CN 222477961U CN 202323578921 U CN202323578921 U CN 202323578921U CN 222477961 U CN222477961 U CN 222477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along
side group
assembled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5789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毅
汪雅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5789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477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477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4779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伏屋面系统,属于光伏屋面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多个檩条,多个檩条沿第一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且檩条沿第二方向延伸:多个装配式光伏一体板,多个装配式光伏一体板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装配式光伏一体板覆盖于檩条且与檩条可拆卸地连接;装配式光伏一体板包括平行于第一方向的长边组,以及,平行于第二方向的短边组;相邻两个檩条之间的间距为d,檩条的宽度为h,长边组的边长为L,且L≥m*d+(m+1)h,m≥,m为正整数;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

Description

光伏屋面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光伏屋面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屋面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在的逐渐枯竭,能源转型势在必行,光伏建筑一体化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光伏建筑一体化一般包括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集成型光伏建筑)和BAPV(Building Attached Photovoltaic,附着型光伏建筑),BIPV是指与建筑物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安装并与建筑物形成完美结合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既具有发电功能,又具有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功能。BAPV是指附着在建筑物上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发电,与建筑物功能不发生冲突,不破坏或削弱原有建筑物的功能。
现有技术中,BAPV通过在金属屋面打孔安装TPO(热塑性聚烯烃类)支座,并逐个对TPO支座进行热风焊接实现防水,再在TPO支座上安装导轨以连接光伏组件。BIPV通过把光伏组件的短边两侧的TPO条和复合在金属屋面上的TPO卷材通过热风焊结合在一起。
然而,目前市场上融合瓦类解决方案多采用BAPV方案,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打孔破坏原有屋面,且工序繁琐存在失效风险。而BIPV方案的产品则是发展不够成熟,在安全可靠性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光伏屋面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屋面系统,包括: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多个檩条,多个檩条沿第一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且檩条沿第二方向延伸:多个装配式光伏一体板,多个装配式光伏一体板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装配式光伏一体板覆盖于檩条且与檩条可拆卸地连接;装配式光伏一体板包括平行于第一方向的长边组,以及,平行于第二方向的短边组;相邻两个檩条之间的间距为d,檩条的宽度为h,长边组的边长为L,且L≥m*d+(m+)h,m≥,m为正整数;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檩条沿第一方向均匀间隔的设置用于为多个装配式光伏一体板提供支撑,以使得装配式光伏一体板板阵列排布形成建筑物的屋顶,均匀间隔设置的檩条可以提高支撑装置的稳固性。具体的,多个装配式光伏一体板可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装配式光伏一体板之间相互搭接,相互搭接的装配式光伏一体板具有减少间隙防止外界水分渗入屋面光伏系统的作用。进一步的,装配式光伏一体板包括平行于第一方向的长边组,以及,相对设置且平行于第二方向的短边组,可以理解的,长边组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长边和短边组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短边,长边组和短边组围合形成装配式光伏一体板的外周边,当装配式光伏一体板安装于檩条上时,长边组沿第一方向至少覆盖两个或两个以上檩条以实现檩条对装配式光伏一体板支撑的稳固性。具体的,相邻两个檩条之间的间距为d,长边组的边长为L,其中,且L≥m*d+(m+1)h,m≥1,m为正整数,可以理解的,m=1、2、3、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檩条之间的间隔可以是1400mm至1800mm,檩条的宽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具体的可以是30mm至60mm。在实际应用中,长边组的边长L随两个檩条之间的间距以及檩条的宽度变化而变化,进而实现檩条对装配式光伏一体板稳定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同时在装配式光伏一体板和檩条上打钉实现装配式光伏一体板和檩条之间的固定连接,还可以通过螺钉穿过装配式光伏一体板和檩条后与螺母连接的方式实现装配式光伏一体板与檩条之间的固定连接,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本申请提供的光伏屋面系统的建筑物,不再需要提前安装建筑屋面,而是可以直接将光伏屋面系统架设在不具有建筑屋面的建筑物上以形成建筑物的建筑屋面。由于光伏屋面系统的设置并未破坏原有的建筑屋面,因此不在存在原有的建筑屋面的失效风险,在实现建筑屋面可以实现发电功能的同时,提高了具有光伏屋面系统的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光伏屋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装配式光伏一体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装配式光伏一体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装配式光伏一体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装配式光伏一体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融合瓦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方向的融合瓦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支撑装置;11、檩条;21、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1、长边组;212、短边组;213、融合瓦;2131、第一边组;2132、第二边组;2133、本体;2134、防水层;21341、主体;21342、第一飞边;21343、第二飞边;214、光伏组件;2141、第三边组;2142、第四边组;22、连接件;221、第五边组;222、第六边组;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屋面系统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见图1至图7,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屋面系统,包括:支撑装置10,支撑装置10包括多个檩条11,多个檩条11沿第一方向X均匀间隔设置,且檩条11沿第二方向Y延伸:多个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多个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沿第一方向X依次设置,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覆盖于檩条11且与檩条11可拆卸地连接;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包括平行于第一方向X的长边组211,以及,平行于第二方向Y的短边组212;相邻两个檩条11之间的间距为d,檩条的宽度为h,长边组211的边长为L,且L≥m*d+(m+1)h,m≥1,m为正整数;其中,第一方向X垂直于第二方向Y。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檩条11沿第一方向X均匀间隔的设置用于为多个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提供支撑,以使得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板阵列排布形成建筑物的屋顶,均匀间隔设置的檩条11可以提高支撑装置10的稳固性。具体的,多个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可沿第一方向X依次设置,沿第一方向X依次设置的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之间相互搭接,相互搭接的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具有减少间隙防止外界水分渗入屋面光伏系统的作用。进一步的,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包括平行于第一方向X的长边组211,以及,相对设置且平行于第二方向Y的短边组212,可以理解的,长边组211包括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的两个长边和短边组212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两个短边,长边组211和短边组212围合形成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的外周边,当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安装于檩条11上时,长边组211沿第一方向X至少覆盖两个或两个以上檩条11以实现檩条11对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支撑的稳固性。具体的,相邻两个檩条11之间的间距为d,长边组211的边长为L,其中,且L≥m*d+(m+1)h,m≥1,m为正整数,可以理解的,m=1、2、3、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檩条11之间的间隔可以是1400mm至1800mm,檩条11的宽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具体的可以是30mm至60mm。在实际应用中,长边组211的边长L随两个檩条11之间的间距以及檩条11的宽度变化而变化,进而实现檩条11对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稳定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同时在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和檩条11上打钉实现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和檩条11之间的固定连接,还可以通过螺钉穿过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和檩条11后与螺母连接的方式实现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与檩条11之间的固定连接,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本申请提供的光伏屋面系统的建筑物,不再需要提前安装建筑屋面,而是可以直接将光伏屋面系统架设在不具有建筑屋面的建筑物上以形成建筑物的建筑屋面。由于光伏屋面系统的设置并未破坏原有的建筑屋面,因此不在存在原有的建筑屋面的失效风险,在实现建筑屋面可以实现发电功能的同时,提高了具有光伏屋面系统的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短边组212的边长为K,其中,K<L。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安装于檩条11上时,短边组212至少沿第二方向Y覆盖檩条11一定长度,以实现檩条11对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支撑的稳固性。具体的,短边组212的边长为K,短边组212的边长K小于长边组211的边长L。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短边组212的边长K可以是n*300mm,且n≥2,可以理解的,n=2、3、4、5、6……。上述短边组212的边长与目前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中设置的光伏组件214的尺寸具有一定的尺寸关系,在实际应用中,短边组212的边长可以根据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中设置的光伏组件214的尺寸确定。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包括融合瓦213和至少一个光伏组件214,光伏组件214覆盖于部分的融合瓦213,且光伏组件214的背光面粘接于融合瓦21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融合瓦213的设置一方面用于支撑光伏组件214,另一方面融合瓦213也承担了建筑屋面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本申请提供的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的建筑物,在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出厂前通过粘接件将融合瓦213以及光伏组件214粘接连接,然后再将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运输至施工现场并安装于建筑物,具有缩短在施工现场安装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的时间,简化安装过程,提高施工效率的有益效果。另外,将光伏组件214粘接于融合瓦213的过程可以在相较于施工环境更为稳定的车间环境内进行,粘接质量受环境影响具有明显提高。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融合瓦213包括平行于第一方向X的第一边组2131,以及,平行于第二方向Y的第二边组2132;光伏组件214包括平行于第一方向X的第三边组2141,以及,平行于第二方向Y的第四边组2142;第一边组2131的边长为L1,第二边组2132的边长为L2,第三边组2141的边长为L3,第四边组2142的边长为L4,其中,L1≥NL3,N≥1,且N为正整数,L2>L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融合瓦213需要为光伏组件214提供一定的支撑强度,且为了保护光伏组件214,融合瓦213的面积尺寸至少需要略大于光伏组件214的面积尺寸。具体的,融合瓦213的第一边组2131和光伏组件214的第三边组2141均沿第一方向X平行。其中,第一边组2131的边长L1可以是NL3,N≥1,且N为正整数,可以理解的,N=1、2、3、4、5、6……。融合瓦213的第二边组2132和光伏组件214的第四边组2142均与第二方向Y平行,可以理解的,第二边组2132的边长L2至少大于第四边组2142的边长L1。上述第一边组2131、第二边组2132、第三边组2141和第四边组2142的长度关系可以实现融合瓦213的面积大于光伏组件214的面积,在光伏组件214覆盖于融合瓦213的情况下,光伏组件214的四周均未暴露于融合瓦213之外,具有防止磕碰导致光伏组件214损伤的有益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融合瓦213的尺寸可以是3000mm*1200mm,或者,4500mm*1200mm,也就是说,第一边组2131的边长L1可以是3000mm或者4500mm,第二边组2132的边长可以是1200mm。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光伏组件214的尺寸可以是1128mm*2088mm,也就是说,第三边组2141的边长L3可以是2088mm,第四边组2142的边长L4可以是1128mm。
在实际应用中,当融合瓦213的尺寸为3000mm*1200mm的情况下,可以设置有一个尺寸为1128mm*2088mm的光伏组件214。融合瓦213的尺寸为4500mm*1200mm的情况下,可以设置有两个尺寸为1128mm*2088mm的光伏组件214。
进一步的,融合瓦213的具体尺寸可以根据光伏组件214的尺寸以及设置在融合瓦上光伏组件的数量而定,本实施例对具体的融合瓦213的第一边组的第一边组2131的边长和第二边组2132的边长不作任何限定。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融合瓦213包括本体2133和防水层2134,防水层2134设置于本体2133面向光伏组件214的一面,部分的防水层2134和本体2133固定连接,且防水层2134贴合于本体2133的型面;防水层2134包括主体21341,主体21341覆盖于本体213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体2133为具有一定支撑强度的材质,以为光伏组件214提供支撑力并为建筑物形成屋顶。防水层2134的设置用于防止自然环境中的雨水等流入建筑物内。防水层2134设置于本体2133靠近光伏组件214的一面,可以理解的,光伏组件214、防水层2134和本体2133依次设置。防水层2134贴合于本体2133的型面结构,可以理解的,也就是说防水层2134和本体2133的型面一致。在实际应用中,贴合于本体2133型面的防水层2134使得本体2133和防水层2134之间的间隙较小,便于防水层2134保护型面,也便于光伏组件214连接于融合瓦213。防水层2134还包括主体21341,主体21341的设置用于覆盖本体2133,以提高防水层2134和本体2133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可以理解的主体21341的设置用于保护本体2133实现本体2133的防水,同时还可以减缓本体2133的腐蚀。
需要说明的是,防水层2134可以是TPO(热塑性聚烯烃类)防水卷材,防水层2134可以通过热压或粘接的方式连接于本体2133。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水层2134还包括第一飞边21342,主体21341和本体2133固定连接,主体21341包括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的第一外围边和第二外围边,第一飞边21342连接于第一外围边的外侧,且第一飞边21342沿第二方向Y向远离主体21341的方向延伸,第一飞边21342覆盖于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其中,第一飞边21342的延伸长度为Q1,Q1≥30mm。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飞边21342的设置可以用于覆盖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进而提高相邻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之间的缝隙处的防水性。主体21341和本体2133固定连接,以提高防水层2134和本体2133之间的连接紧密性,主体21341包括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的第一外围边和第二外围边,第一飞边21342设置于第一外围边的外侧,且第一飞边21342向远离主体21341的方向延伸,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飞边21342可以覆盖于相邻的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的边缘,以提高相邻两个融合瓦213之间缝隙的防水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飞边21342沿远离主体21341的方向的延伸长度为Q1,Q1大于等于30mm。具体的,当Q1小于30mm的情况下,第一飞边21342可能无法较好的遮盖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两个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之间连接处的间隙,导致外界的水分从间隙处进入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两个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之间,造成光伏屋面系统漏水。当Q1大于等于30mm的情况下,第一飞边21342可以覆盖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两个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之间的间隙,并且在间隙沿第二方向Y两侧还留有一定余量,具有防止外界的水分从间隙处进入的有益效果。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还包括防水件,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两个融合瓦213的第二边组2132相互搭接形成连接部,连接部与檩条固定连接,防水件完全覆盖于连接部;其中,防水件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为a,a≥100mm。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水件的设置可以用于覆盖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进而提高相邻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之间的缝隙处的防水性。主体21341和本体2133固定连接,以提高防水层2134和本体2133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当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相互搭接后,搭接处存在搭接间隙,在实际应用中,防水件可以覆盖于相邻的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的边缘,具有防止外界水封从搭接间隙处进入光伏屋面系统,提高相邻两个融合瓦213之间搭接间隙的防水性。需要说明的是,防水件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为a,a≥100mm,具体的,当a小于100mm的情况下,防水件可能无法较好的遮盖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两个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之间连接处的间隙,导致外界的水分从间隙处进入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两个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之间,造成光伏屋面系统漏水。当a大于等于100mm的情况下,防水件可以覆盖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两个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之间的间隙,并且在间隙沿第一方向X两侧还留有一定余量,具有防止外界的水分从间隙处进入光伏屋面系统的有益效果。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水层2134还包括第二飞边21343,主体21341还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第三外围边和第四外围边,第二飞边21343连接于第三外围边的外侧,且第二飞边21343沿第一方向X向远离主体21341的方向延伸,第二飞边21343覆盖于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其中,第二飞边21343的延伸长度为Q2,Q2≥30mm。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飞边21343的设置可以用于覆盖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融合瓦213,进而提高相邻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之间的缝隙处的防水性。主体21341和本体2133固定连接,以提高防水层2134和本体2133之间的连接紧密性,主体21341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第三外围边和第四外围边,第二飞边21343设置于第三外围边的外侧,且第二飞边21343向远离主体21341的方向延伸,在实际应用中,第二飞边21343可以覆盖于相邻的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的边缘,以提高相邻两个融合瓦213之间缝隙的防水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飞边21343沿远离主体21341的方向的延伸长度为Q2,Q2大于等于30mm。具体的,当Q2小于30mm的情况下,第二飞边21343可能无法较好的遮盖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两个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之间的间隙,导致外界的水分进入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两个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之间,造成光伏屋面系统漏水。当Q2大于等于30mm的情况下,第二飞边21343可以覆盖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两个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之间的间隙,并且在间隙沿第一方向X两侧还留有一定余量,具有防止外界的水分进入的有益效果。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光伏屋面系统还包括连接件22,连接件22沿第一方向X延伸,连接件22固定连接于檩条11;连接件22搭接于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的长边组211,或者,连接件22搭接于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的短边组212;其中,连接件22可沿第二方向Y伸长或缩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件22的设置用于沿光伏屋面系统沿第二方向Y或第一方向X余量处理,在实际应用中,当在檩条11上安装完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后,如果檩条11上沿第二方向Y或第一方向X还留有余量未形成完整的建筑屋面,余量可以使用连接件22弥补。
需要说明的是,当檩条11上具有沿第二方向Y的余量时,可以使用长度方向尺寸为1500mm*N+100mm(N≥1,N为正整数)尺寸的连接件22进行余量处理,此时,连接件22搭接于相邻的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的长边组211。
需要说明的是,当檩条11上具有沿第一方向X的余量时,可以使用长度为1600mm的连接件22进行余量处理,此时,连接件22搭接于相邻的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的短边组212。上述连接件22的设置用于补足屋面余量,具有提高光伏系统防水性的有益效果。
连接件22搭接于相邻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的短边组212或长边组211,此时,连接件22搭接于相邻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的边缘具有搭接结构,连接部的可以具有沿第二方向的V字形凸起或风琴式结构,V字形凸起或风琴式结构可根据实际余量的宽度通过伸长或缩短改变自身的宽度,从而弥补屋面的余量。
需要说明的是,折叠部伸缩范围为Z,其中430mm≤Z≤680mm。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件22包括平行于第一方向X的第五边组221,以及,平行于第二方向Y的第六边组222;第五边组221的边长为b,第六边组222的边长为c,其中,b>m*d+(m+1)h,m≥1,m为正整数,c≥MK,M≥1,M为正整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连接件22安装于檩条11上时,第五边组221沿第一方向X至少覆盖两个或两个以上檩条11以实现檩条11对连接件22支撑的稳固性。具体的,相邻两个檩条之间的间距为d,第五边组221的长度为b,其中,且b>m*d+(m+1)h,m≥1,m为正整数,可以理解的,m=1、2、3、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檩条之间的间隔可以是1400mm至1800mm,檩条的宽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具体的可以是30mm至60mm。在实际应用中,第五边组221的长度随两个檩条之间的间距以及檩条的宽度变化而变化,进而实现檩条对连接件的稳定支撑。第六边组222的边长为c,第六边组222的边长可以是整数倍的短边组的长度。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两个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错位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两个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之间具有搭接位置,搭接位置具有搭接间隙。如果搭接间隙沿第二方向Y相互连接,会对导光伏屋面系统导致不良影响,例如外界水分会更容易渗入光伏屋面系统中,因此,将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两个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错位设置,可以实现搭接间隙之间的断开,具有提高搭接光伏屋面系统防水性的有益效果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光伏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装置(10),所述支撑装置(10)包括多个檩条(11),多个所述檩条(11)沿第一方向(X)均匀间隔设置,且所述檩条(11)沿第二方向(Y)延伸:
多个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多个所述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沿所述第一方向(X)依次设置,所述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覆盖于所述檩条(11)且与所述檩条(11)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X)的长边组(211),以及,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Y)的短边组(212);
相邻两个所述檩条(11)之间的间距为d,所述檩条的宽度为h,所述长边组(211)的边长为L,且L≥m*d+(m+1)h,m≥1,m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X)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Y)。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边组(212)的边长为K,其中,K<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包括融合瓦(213)和至少一个光伏组件(214),所述光伏组件(214)覆盖于部分的所述融合瓦(213),且所述光伏组件(214)的背光面粘接于所述融合瓦(2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瓦(213)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X)的第一边组(2131),以及,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Y)的第二边组(2132);
所述光伏组件(214)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X)的第三边组(2141),以及,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Y)的第四边组(2142);
所述第一边组(2131)的边长为L1,所述第二边组(2132)的边长为L2,所述第三边组(2141)的边长为L3,所述第四边组(2142)的边长为L4,其中,L1≥NL3,N≥1,且N为正整数,L2>L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瓦(213)包括本体(2133)和防水层(2134),所述防水层(2134)设置于所述本体(2133)面向所述光伏组件(214)的一面,部分的所述防水层(2134)和所述本体(2133)固定连接,且所述防水层(2134)贴合于所述本体(2133)的型面;
所述防水层(2134)包括主体(21341),所述主体(21341)覆盖于所述本体(21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2134)还包括第一飞边(21342),所述主体(21341)和所述本体(2133)固定连接,所述主体(21341)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的第一外围边和第二外围边,所述第一飞边(21342)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围边的外侧,且所述第一飞边(21342)沿所述第二方向(Y)向远离所述主体(21341)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飞边(21342)覆盖于沿所述第二方向(Y)相邻的所述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
其中,所述第一飞边(21342)的延伸长度为Q1,Q1≥3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还包括防水件,沿所述第一方向(X)相邻的两个所述融合瓦(213)的所述第二边组(2132)相互搭接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檩条固定连接,所述防水件完全覆盖于所述连接部;
其中,所述防水件沿所述第一方向(X)的宽度为a,a≥100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2134)还包括第二飞边(21343),所述主体(21341)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第三外围边和第四外围边,所述第二飞边(21343)连接于所述第三外围边的外侧,且所述第二飞边(21343)沿所述第一方向(X)向远离所述主体(21341)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飞边(21343)覆盖于沿所述第一方向(X)相邻的所述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
其中,所述第二飞边(21343)的延伸长度为Q2,Q2≥3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任一项所述的光伏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屋面系统还包括连接件(22),所述连接件(22)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所述连接件(22)固定连接于所述檩条(11);
所述连接件(22)搭接于沿所述第二方向(Y)相邻的所述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的所述长边组(211),或者,所述连接件(22)搭接于沿所述第一方向(X)相邻的所述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的所述短边组(212);
其中,所述连接件(22)可沿所述第二方向(Y)伸长或缩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2)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X)的第五边组(221),以及,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Y)的第六边组(222);
所述第五边组(221)的边长为b,所述第六边组(222)的边长为c,其中,b>m*d+(m+1)h,m≥1,m为正整数,c≥MK,M≥1,M为正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Y)相邻的两个所述装配式光伏一体板(21)错位设置。
CN202323578921.XU 2023-12-26 2023-12-26 光伏屋面系统 Active CN222477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578921.XU CN222477961U (zh) 2023-12-26 2023-12-26 光伏屋面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578921.XU CN222477961U (zh) 2023-12-26 2023-12-26 光伏屋面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477961U true CN222477961U (zh) 2025-02-14

Family

ID=94494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578921.XU Active CN222477961U (zh) 2023-12-26 2023-12-26 光伏屋面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4779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245405A1 (en) Integrated Solar Cell Roof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20080083176A1 (en) Roofing panel
CA2737265C (en) Cover panel for capturing solar energy
CN101680228A (zh) 防风雨的建筑物外罩
AU2020349748B2 (en) Tile substrate of photovoltaic tiles, photovoltaic tiles and photovoltaic roofing
CN222477961U (zh) 光伏屋面系统
CN104124913A (zh) 新建太阳能屋顶一体化发电系统
KR101569653B1 (ko) 태양광 모듈 설치용 강판 지붕 구조물
CN212562220U (zh) 光伏屋面组件及系统
JP5173304B2 (ja) 光電変換モジュールの設置装置
CN222435722U (zh) 装配式光伏一体板及光伏系统
CN207700562U (zh) 光伏屋面排水系统
CN217656575U (zh) 一种光伏保温一体板发电瓦系统
CN215054632U (zh) 光伏屋顶结构
CN213602584U (zh) 光伏瓦和光伏屋顶
CN211473092U (zh) 一种光伏瓦
CN211691095U (zh) 一种可现场拼装的装配式屋面
JP4738669B2 (ja) 太陽電池屋根材
CN211499531U (zh) 一种屋面结构
JP3398614B2 (ja) ソーラーモジュールの取付方法およびソーラーモジュール付建物。
JP2021123843A (ja) 防火パネル、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および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の施工方法
CN218861931U (zh) 轻型能源屋面系统
CN219918828U (zh) 连接组件
CN214461923U (zh) 一种光伏组件背板、光伏屋面件和屋面结构
CN220122839U (zh) 一种边框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