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408077U - 汽车、汽车尾门外板总成及贯穿灯安装板 - Google Patents
汽车、汽车尾门外板总成及贯穿灯安装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408077U CN222408077U CN202421188961.5U CN202421188961U CN222408077U CN 222408077 U CN222408077 U CN 222408077U CN 202421188961 U CN202421188961 U CN 202421188961U CN 222408077 U CN222408077 U CN 2224080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nting plate
- wall
- automobile
- outer panel
- flan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汽车尾门外板总成及贯穿灯安装板,该汽车设有汽车尾门外板总成,该汽车尾门外板总成设有用于安装贯穿灯的贯穿灯安装板。贯穿灯安装板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安装板及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设有第一壁及自第一壁远离第二安装板的一侧朝向第一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翻边,第二安装板设有平行于第一壁的第二壁及自第二壁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一侧朝向第一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翻边。第一壁与第二壁相互连接,以使第一壁、第一翻边、第二壁及第二翻边共同形成U形槽。本申请中,第一安装板及第二安装板分开加工后再连接,避免了完整U形槽的冲压成型,可降低加工难度,可提供具有更深槽深的U形槽以适配深度更大的贯穿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汽车尾门外板总成及贯穿灯安装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尾门外板总成包括尾门上外板、尾门下外板以及两个尾灯安装板,尾门上外板、尾门下外板及尾灯安装板均为钣金件,尾门上外板、尾门下外板上下相对设置,并且尾门上外板与尾门下外板的中间部分相互连接,相对两端间隔形成凹槽,尾灯安装板固定在凹槽内。尾灯安装板形成有容纳腔,尾灯固定至尾灯安装板上。尾灯安装板设有位于容纳腔上下两侧的上翻边及下翻边,其中上翻边与尾门上外板焊接连接,下翻边与尾门下外板焊接连接,进而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流行,汽车尾灯更多地采用整体贯穿的形式,可称为贯穿灯,相应的用于安装贯穿灯的贯穿灯安装板沿汽车宽度方向横向贯穿设置于尾门上外板、尾门下外板之间。采用上述汽车尾门外板总成的制造工艺,贯穿灯安装板被设计为截面为“U”字型的一体件,设有向汽车后侧开口用于容纳贯穿灯的“U”字型的容纳槽,容纳槽的上侧与尾门上外板焊接连接,下侧与尾门下外板焊接连接。
但是,这种贯穿灯安装板的“U”字型结构是由冲压工艺整体冲压形成,由于冲压面在冲压之后会有回弹现象,导致容纳槽的深度越深越难成型,导致现有的这种“U”字型结构的贯穿灯安装板的容纳槽的深度设计不能太大,无法适配深度更深的贯穿灯。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汽车、汽车尾门外板总成及贯穿灯安装板,其能够适配深度更深的贯穿灯。
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贯穿灯安装板,用于安装汽车尾门的贯穿灯,所述贯穿灯安装板包括分体式设置的第一安装板及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设有第一壁及自所述第一壁远离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朝向第一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二安装板设有平行于所述第一壁的第二壁及自所述第二壁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相互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一翻边、第二壁及所述第二翻边共同形成U形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叠置并焊接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壁与第二壁采用焊接的方式能够可靠连接彼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二安装板均通过冲压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二安装板均为L型。
可以理解的是,L型的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二安装板相互连接可形成U形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二安装板均通过冲压成型。
本申请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尾门外板总成,包括尾门第一外板及尾门第二外板,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贯穿灯安装板,所述贯穿灯安装板设于所述尾门第一外板、所述尾门第二外板之间并沿汽车宽度方向贯穿所述汽车尾门外板总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尾门第一外板、所述尾门第二外板及所述贯穿灯安装板共同围设形成用于容纳贯穿灯的安装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尾门第一外板设有第一边沿,所述第一边沿与所述第一翻边叠置并焊接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边沿与第一翻边采用焊接的方式能够可靠连接彼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尾门第二外板设有第二边沿,所述第二边沿与所述第二翻边叠置并焊接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边沿与第二翻边采用焊接的方式能够可靠连接彼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尾门第一外板与所述尾门第二外板沿汽车高度方向上下设置。
本申请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包括前述汽车尾门外板总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的贯穿灯安装板采用分体的第一安装板及第二安装板共同形成,这样贯穿灯安装板可以分开加工,避免了完整U形槽的冲压成型,如此降低了难度,从而可以提供更深的U形槽以适配深度更大的贯穿灯。另外,由于加工难度的降低了,可选用刚度更好地材料以提升贯穿灯的安装稳定性;同时,第一安装板及第二安装板分体加工后再连接,故可根据需求灵活调整U形槽的尺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汽车尾门外板总成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图1中的汽车尾门外板总成的前视平面图。
图3为图1中的汽车尾门外板总成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图2中的汽车尾门外板总成的立体爆炸图。
图5为汽车尾门外板总成的另一立体爆炸图。
图6为汽车尾门外板总成的贯穿灯安装板的立体组合图。
各元件附图标记如下:
100、汽车尾门外板总成;101、安装空间;1、尾门第一外板;11、第一边沿;2、尾门第二外板;21、第二边沿;3、贯穿灯安装板;31、安装部;32、第一翻边;33、第二翻边;3A、第一安装板;3B、第二安装板;34、第一壁;35、第二壁;351、安装孔;352、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尾门外板总成100,其包括尾门第一外板1及尾门第二外板2,在本实施方式中,尾门第一外板1及尾门第二外板2沿汽车高度方向Z(即图中3中的Z方向)上下相对设置。该汽车尾门外板总成100还包括位于尾门第一外板1及尾门第二外板2之间的贯穿灯安装板3,尾门第一外板1、尾门第二外板2及贯穿灯安装板3共同围设形成安装空间101,该安装空间101用于安装贯穿灯(未图示)。
参考图4至图6所示,贯穿灯安装板3包括安装部31、第一翻边32及第二翻边33,安装部31大体沿汽车的高度方向Z设置,第一翻边32及第二翻边33分别位于安装部31的相对两侧。其中,贯穿灯安装板3为分体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板3A及第二安装板3B,第一安装板3A包括第一壁34及自第一壁34远离第二安装板3B的一侧朝向第一方向弯折延伸的前述第一翻边32;第二安装板3B包括第二壁35及自第二壁35的远离第一安装板3A的一侧朝向第一方向弯折延伸的前述第二翻边3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与汽车的长度方向(即图中3中的X方向)呈角度设置,第一安装板3A及第二安装板3B沿汽车高度方向z上下设置,即第一翻边32自第一壁34的顶侧向后延伸,第二翻边33自第二壁35的底侧向汽车的后侧延伸。
需要解释的是,第一方向与汽车的长度方向X之间夹角为0度时,此时第一方向即为汽车的长度方向X。当然,第一方向与汽车的长度方向X之间夹角也可以设置为5度、10度、15度等,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相关技术中,贯穿灯安装板3是一体式冲压成型,其在冲压完整U形槽时,冲压成型的工艺会更难些,因为材料回弹的因素,U形槽越深则成型难度越大,导致U形槽不能太深,不能选用刚性较强(材质硬不好冲压)的材料,还很难控制成型后的冲压面的位置精度。
而本申请的贯穿灯安装板3采用分体加工再连接的方式,则避免了槽深对冲压工艺的约束。如此降低了加工难度,从而可以提供更深的U形槽以适配深度更大的贯穿灯。另外,由于加工难度的降低了,可选用刚度更好地材料以提升贯穿灯的安装稳定性;同时,第一安装板3A及第二安装板3B分体加工后再连接,故可根据需求灵活调整U形槽的尺寸。
在这里,第一安装板3A及第二安装板3B可以分别通过冲压成型、浇铸一体成型等进行加工。
作为优选地,第一安装板3A及第二安装板3B均通过冲压成型,如此不仅加工方便且成本低。同时,在冲压的过程中,当需要设计槽深较深的U形槽30时,可选择尺寸更小的一侧边作为冲压面,进而降低冲压成型的难度。故,本申请贯穿灯安装板3可提供X方向槽深较深的U形槽30,以适配深度更大深的贯穿灯(未图示)。相应的,还可选用刚性较好的材料以更好地支撑贯穿灯(未图示),提升贯穿灯(未图示)的安装稳定性;又能更好地控制作为焊接面使用的第一翻边32及第二翻边33的极差,提高尺寸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板3A及第二安装板3B之间具体的连接位置可以根据要求调整,即U形槽30的在汽车竖直方向Z的尺寸可以调整,如此能够更好地配合贯穿灯(未图示)的尺寸。
第一壁34及第二壁35相互平行设置并相互连接,第一壁34及第二壁35共同形成前述安装部31,并且第一翻边32与第二翻边33沿汽车的高度方向z面对面相对设置,以使第一壁34、第一翻边32、第二壁35及第二翻边33共同形成容纳贯穿灯(未图示)的U形槽30。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壁34及第二壁35前后叠置并在叠置处进行激光点焊,可将第一安装板3A及第二安装板3B可靠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的贯穿灯安装板3。当然,第一壁34及第二壁35也可以通过钎焊、弧焊等方式焊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板3A及第二安装板3B均为L型。第一安装板3A及第二安装板3B相互连接形成容纳贯穿灯(未图示)的U形槽30。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壁35的整体高度较高,接近安装部31的整体高度,第一壁34基本整体贴设在第二壁35的后侧。第二壁35设有一些用于安装贯穿灯(未图示)的安装孔351及一些加强筋352。
回到图1至图3所示,尾门第一外板1及尾门第二外板2均为钣金件,尾门第一外板1的底侧设有第一边沿11,第一边沿11贴设在第一翻边32的下表面上,第一边沿11与第一翻边32叠置并焊接连接,使尾门第一外板1与第一安装板3A可靠连接。
尾门第二外板2的顶侧设有第二边沿21,第二边沿21贴设在第二翻边33的上表面上,第二边沿21与第二翻边33叠置并焊接连接,使尾门第二外板2与第二安装板3B可靠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汽车尾门外板总成10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贯穿灯安装板,用于安装贯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灯安装板包括分体式设置的第一安装板及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设有第一壁及自所述第一壁远离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朝向第一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二安装板设有平行于所述第一壁的第二壁及自所述第二壁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相互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一翻边、第二壁及所述第二翻边共同形成U形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穿灯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叠置并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穿灯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二安装板均为L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穿灯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二安装板均通过冲压成型。
5.一种汽车尾门外板总成,包括尾门第一外板及尾门第二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贯穿灯安装板,所述贯穿灯安装板设于所述尾门第一外板及所述尾门第二外板之间并沿汽车宽度方向贯穿所述汽车尾门外板总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尾门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第一外板、所述尾门第二外板及所述贯穿灯安装板共同围设形成用于容纳贯穿灯的安装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尾门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第一外板设有第一边沿,所述第一边沿与所述第一翻边叠置并焊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尾门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第二外板设有第二边沿,所述第二边沿与所述第二翻边叠置并焊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尾门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第一外板与所述尾门第二外板沿汽车高度方向上下设置。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汽车尾门外板总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188961.5U CN222408077U (zh) | 2024-05-28 | 2024-05-28 | 汽车、汽车尾门外板总成及贯穿灯安装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188961.5U CN222408077U (zh) | 2024-05-28 | 2024-05-28 | 汽车、汽车尾门外板总成及贯穿灯安装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408077U true CN222408077U (zh) | 2025-01-28 |
Family
ID=94361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1188961.5U Active CN222408077U (zh) | 2024-05-28 | 2024-05-28 | 汽车、汽车尾门外板总成及贯穿灯安装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408077U (zh) |
-
2024
- 2024-05-28 CN CN202421188961.5U patent/CN22240807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127704A (en) | Automobile lower body structure | |
CN101415598A (zh) | 车辆车架和横梁附件 | |
US20080164743A1 (en) | Vehicle Seat Structure and Seat Comprising Such a Structure | |
JP5140093B2 (ja) | バンパー構造 | |
CN222408077U (zh) | 汽车、汽车尾门外板总成及贯穿灯安装板 | |
JP4844065B2 (ja) | 車体構造 | |
JP2009190639A (ja) | 車両ドア用ガラスガイド構造 | |
JP6624098B2 (ja) | 車両下部構造 | |
CN217532749U (zh) | 装饰组件、车门和车辆 | |
CN215863200U (zh) | 尾灯组合灯罩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9208868U (zh) | 一种车辆顶盖后横梁连接结构及具有该连接结构的车辆 | |
CN201176119Y (zh) | 汽车用发动机右安装支架总成 | |
CN210062636U (zh) | 汽车尾门锁加强板及具有该加强板的尾门结构 | |
CN219487566U (zh) | 一种分载梁支架、门槛总成及车辆 | |
JP4367944B2 (ja) | 車両の制振材保持構造 | |
CN219115329U (zh) | 尾灯盒、背门总成及车辆 | |
CN217804927U (zh) | 一种b柱护板的配合结构、内饰护板、以及汽车 | |
JP2009120078A (ja) | 車両のテールエンドメンバ接合構造 | |
CN218431159U (zh) | 车辆的中网总成及车辆 | |
CN111155858B (zh) | 一种汽车尾门铰链加强结构 | |
CN219857366U (zh) | 用于车辆衣帽板的横梁、车辆后部结构和车辆 | |
CN217598453U (zh) | 一种汽车后备箱结构及车辆 | |
CN222432238U (zh) | 用于车辆的发动机前罩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20842274U (zh) | 前横梁总成和车辆 | |
CN222162285U (zh) | 后背门锁加强结构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