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084640U - 气推活塞杆组件及连续式活塞泵 - Google Patents
气推活塞杆组件及连续式活塞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084640U CN222084640U CN202323518110.0U CN202323518110U CN222084640U CN 222084640 U CN222084640 U CN 222084640U CN 202323518110 U CN202323518110 U CN 202323518110U CN 222084640 U CN222084640 U CN 2220846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ston
- chamber
- air
- air passage
-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推活塞杆组件及连续式活塞泵,气推活塞杆组件设置在活塞泵内,该连续式活塞泵包括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气推活塞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的第一气推活塞,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的第二气推活塞,且所述第一气推活塞与所述第二气推活塞分别连通有第一气道与第二气道,以能够经由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二气道分别对所述第一气推活塞与所述第二气推活塞加压或降压,以驱动第一气推活塞与第二气推活塞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的进料口。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气道与第二气道来独立控制第一气推活塞与第二气推活塞内形成正压或负压,进而控制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的开闭,以此来适配活塞泵的连续出料节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柱塞推杆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推活塞杆组件。另外,还涉及一种连续式活塞泵。
背景技术
活塞泵是一种常见的液压泵,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机械设备中。用于处理原料桶包装的高粘度灌封材料,采用活塞泵高压输送液体。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活塞泵是高压活塞泵,其通过立柱气缸提供供胶压力,物料由活塞泵上下提拉进入供料腔体,供料腔体中上下体积差以及单向流动结构实现泵体不间断出胶,但出料过程中,供料腔体由于其出料阀口的压差不同,从而导致在进出料过程中,不同腔体的进出料口无法快速稳定的打开或闭合,进而容易导致泵体在进出料时的不稳定,影响到活塞泵连续出料的节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推活塞杆组件,能够通过气压控制气推活塞杆组件快速实现对于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的开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推活塞杆组件,包括气推活塞、气道以及开设于所述气推活塞与所述气道之间的活塞腔,所述气道与所述活塞腔相连,以能够经由所述气道加压或降压所述活塞腔,以驱动所述气推活塞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连续式活塞泵,所述气推活塞杆组件设置在所述连续式活塞泵内,该连续式活塞泵包括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气推活塞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的第一气推活塞,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的第二气推活塞,且所述第一气推活塞与所述第二气推活塞分别连通有第一气道与第二气道,
其中,所述第一气道适于对所述第一气推活塞加压,以驱动所述第一气推活塞关闭所述第一腔室的进料口,且所述第一气道适于对所述第一气推活塞降压,以驱动所述第一气推活塞打开所述第一腔室的进料口;
所述第二气道适于对所述第二气推活塞加压,以驱动所述第二气推活塞打开所述第二腔室的进料口,且所述第二气道适于对所述第二气推活塞降压,以驱动所述第二气推活塞关闭所述第二腔室的进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内分别设置第一气推活塞与第二气推活塞,且能够通过第一气道/第二气道来驱动第一气推活塞/第二气推活塞的开闭,当通过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向第一气推活塞/第二气推活塞内输入气压时,此时即形成为正压,进而推动第一气推活塞/第二气推活塞朝向活塞泵的进料口移动以关闭进料口;而当第一气道/第二气道抽吸第一气推活塞/第二气推活塞内的气压时,此时即形成为负压,进而推动第一气推活塞/第二气推活塞远离活塞泵进料口以打开进料口;因此,通过第一气道与第二气道来独立控制第一气推活塞/第二气推活塞内形成正压或负压,以此来稳定活塞泵的连续出料节奏。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推活塞适于分隔所述第一腔室以形成第一进料腔和第一出料腔,所述第一气推活塞包括第一密封球、第一活塞座和活塞推杆,所述第一活塞座适于嵌入至所述活塞推杆内,且所述第一活塞座与所述活塞推杆之间形成有第一活塞腔,所述第一活塞腔适于连通所述第一气道,
其中,所述第一气道对所述第一活塞腔抽气,以使所述第一活塞腔内形成负压;
所述第一气道对所述第一活塞腔放气,以使所述第一活塞腔内形成正压。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活塞推杆的侧边开设有过料流道,且在所述活塞腔内形成负压时,所述第一气推活塞打开所述活塞泵的进料口,所述过料流道适于连通所述第一腔室所形成的所述第一进料腔与所述第一出料腔。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道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活塞推杆外部,且所述第一气道的另一端外接有第一控压装置,以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控压装置控制所述第一活塞腔内的压强。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塞座的侧壁与所述活塞推杆之间还设有第一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适于分隔所述第一活塞腔与所述第一腔室,以能够限制所述第一腔室内的物料流入所述第一活塞腔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气推活塞包括入口座、第二密封球和第二活塞座,所述第二密封球与所述第二活塞座相连,且所述第二活塞座嵌入至所述入口座内,且所述入口座与所述第二活塞座之间形成有第二活塞腔,所述第二气道与所述第二活塞腔相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气道对所述第二活塞腔抽气,以使所述第二活塞腔内形成负压;
所述第二气道对所述第二活塞腔放气,以使所述第二活塞腔内形成正压。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气道适于延伸出所述入口座,且所述第二气道连接有第二控压装置,所述第二控压装置适于控制所述第二活塞腔内形成正压或负压。
优选地,所述第二活塞座与所述入口座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二密封组件适于隔绝所述第二活塞腔与所述活塞泵进料口,以限制经由所述活塞泵进料口所输入的物料流入所述第二活塞腔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组件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均为双向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推活塞杆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腔室;11、第一进料腔;12、第一出料腔;
2、第二腔室;
3、第一气推活塞;31、第一气道;32、第一密封球;33、第一活塞座;34、活塞推杆;35、第一活塞腔;36、过料流道;37、第一密封组件;
4、第二气推活塞;41、第二气道;42、入口座;43、第二密封球;44、第二活塞座;45、第二活塞腔;46、第二密封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气推活塞杆组件包括气推活塞、气道以及开设于所述气推活塞与所述气道之间的活塞腔,所述气道与所述活塞腔相连,以能够经由所述气道加压或降压所述活塞腔,以驱动所述气推活塞往复运动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具体地实施方式的一种连续式活塞泵,采用了上述气推活塞杆组件,该气推活塞杆组件设置在连续式活塞泵内,该连续式活塞泵包括第一腔室1和第二腔室2,通过气推活塞杆组件能够独立控制第一腔室1以及第二腔室2进料口的开闭,进而在活塞泵往复运动的过程中,通过对第一腔室1以及第二腔室2的进料控制,使得活塞泵能够连续稳定的定量出料。
具体地,气推活塞包括设置在第一腔室1内的第一气推活塞3,以及设置在第二腔室2内的第二气推活塞4,并且第一气推活塞3与第二气推活塞4分别连通有第一气道31与第二气道41,通过第一气道31与第二气道41能够分别推动第一气推活塞3与第二气推活塞4向着靠近或远离相对应的第一腔室1以及第二腔室2的进料口移动,以此来控制第一腔室1以及第二腔室2的开闭,且在控制第一气推活塞3以及第二气推活塞4移动时,两者均为独立工作,即可实现第一腔室1与第二腔室2的单独开闭,也可实现同时开闭。
更具体地,第一气推活塞3适于分隔第一腔室1以形成第一进料腔11和第一出料,第一进料腔11用于输入物料,第一出料腔12用于输出物料,且第一进料腔11与第一出料腔12在第一气推活塞3打开第一腔室1的进料口时,第一进料腔11与第一出料腔12相连通,以此来实现将第一进料腔11中所输入的物料传输至第一出料腔12内后输出。
第一气推活塞3包括第一密封球32、第一活塞座33和活塞推杆34,第一密封球32与第一活塞座33相连,第一活塞座33适于嵌入至活塞推杆34内,且在第一活塞座33与活塞推杆34之间形成有第一活塞腔35,第一活塞腔35与第一气道31相连通,因此,通过第一气道31能够对第一活塞腔35进行抽气或放气,以此来让第一活塞腔35内形成正压或负压。当第一活塞腔35内形成正压时,活塞推杆34向着靠近第一腔室1进料口的方向移动,同步带动与其相连的第一活塞座33以及第一密封球32移动,直至第一密封球32将第一腔室1完全封堵,以此来实现对于第一腔室1的关闭;而当第一活塞腔35内形成负压时,活塞推杆34带动第一活塞座33以及第一密封球32向着远离第一腔室1进料口的方向移动,当第一密封球32不与第一腔室1的进料口相接触时,此时第一密封球32同步打开进料流道,从而实现了对于第一腔室1的打开。
另外,活塞推杆34的侧边还开设有过料流道36,且在第一活塞腔35内形成为负压时,活塞推杆34向着远离第一腔室1进料口的方向移动以打开第一腔室1进料口,此时的过料流道36能够连通第一进料腔11与第一出料腔12,进而实现了将进料腔内的物料传输至第一出料腔12后输出。
具体地,第一气道31开设在活塞推杆34内,且第一气道31的一端与第一活塞腔35相连通后,第一气道31的另一端延伸出活塞推杆34外部,并且延伸出第一气道31外部的部分外界有第一控压装置,第一控压装置能够通过第一气道31向第一活塞腔35内进行抽气或充气操作,以此来提高第一活塞腔35内的压强或降低第一活塞腔35内的压强,并能够通过对第一活塞腔35内的压强变化来控制第一密封球32以及第一活塞座33的移动,且在将第一腔室1关闭时,此时的第一密封球32的侧壁还同步将进料流道以及第一腔室1进料口封堵,以此来实现对于第一腔室1的完全关闭。
更具体地,第一活塞座33的侧壁与活塞推杆34之间还设有第一密封组件37,第一密封组件37适于分隔第一活塞腔35与第一腔室1,进而能够有效限制第一腔室1内的物料流入第一活塞腔35内。另外,第一密封组件37采用双向密封件,该双向密封件包括两个泛塞密封圈,且两个泛塞密封圈的开口方向相反,具体为两个泛塞密封圈的开口方向分别为朝向第一腔室1的进料口和与第一腔室1进料口相反方向。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气推活塞杆组件的第二气推活塞4包括入口座42、第二密封球43和第二活塞座44,其中,第二密封球43的直径大于第一密封球32的直径,第二密封球43与第二活塞座44相连,第二活塞座44嵌入至入口座42内,且入口座42与第二活塞座44之间形成有第二活塞腔45,第二气道41与第二活塞腔45相连通,从而能够通过第二气道41对第二活塞腔45内进行抽放气,以使得第二活塞腔45内能够形成正压或负压。其中,对于第二活塞腔45内的充放气通过第二气道41外界的第二控压装置来实现,第二气道41设置在入口座42内,且第二气道41的另一端延伸出入口座42以与第二控压装置相连,通过第二控压装置能够实现对于第二活塞腔45内的充放气。并且,第二活塞座44与入口座4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组件46,第二密封组件46能够隔绝开第二活塞腔45与第二腔室2的进料口,以此来限制经由第二腔室2的进料口所输入的物料流入第二活塞腔45内。且第二密封组件46与第一密封组件37一致均为双向开口的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连续式活塞泵,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气推活塞杆组件,该连续式活塞泵包括第一腔室1和第二腔室2,气推活塞杆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腔室1与第二腔室2内,通过气推活塞杆组件内的气压变化来独立控制第一腔室1以及第二腔室2进料口的开闭,以此来适配连续式活塞泵的连续出料需求。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如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推活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推活塞、气道以及开设于所述气推活塞与所述气道之间的活塞腔,所述气道与所述活塞腔相连,以能够经由所述气道加压和降压所述活塞腔,以驱动所述气推活塞往复运动。
2.一种连续式活塞泵,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推活塞杆组件,所述气推活塞杆组件设置在所述连续式活塞泵内,该连续式活塞泵包括第一腔室(1)和第二腔室(2),所述气推活塞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1)内的第一气推活塞(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2)内的第二气推活塞(4),所述气道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气推活塞(3)与所述第二气推活塞(4)相连通的第一气道(31)与第二气道(41),
其中,所述第一气道(31)适于对所述第一气推活塞(3)加压,以驱动所述第一气推活塞(3)关闭所述第一腔室(1)的进料口,且所述第一气道(31)适于对所述第一气推活塞(3)降压,以驱动所述第一气推活塞(3)打开所述第一腔室(1)的进料口;
所述第二气道(41)适于对所述第二气推活塞(4)加压,以驱动所述第二气推活塞(4)打开所述第二腔室(2)的进料口,且所述第二气道(41)适于对所述第二气推活塞(4)降压,以驱动所述第二气推活塞(4)关闭所述第二腔室(2)的进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式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推活塞(3)适于分隔所述第一腔室(1)以形成第一进料腔(11)和第一出料腔(12),所述第一气推活塞(3)包括第一密封球(32)、第一活塞座(33)和活塞推杆(34),所述第一活塞座(33)适于嵌入至所述活塞推杆(34)内,且所述第一活塞座(33)与所述活塞推杆(34)之间形成有第一活塞腔(35),所述第一活塞腔(35)适于连通所述第一气道(31)的一端,
其中,所述第一气道(31)对所述第一活塞腔(35)抽气,以使所述第一活塞腔(35)内形成负压;
所述第一气道(31)对所述第一活塞腔(35)放气,以使所述第一活塞腔(35)内形成正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式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推杆(34)的侧边开设有过料流道(36),且在所述第一活塞腔(35)内形成负压时,所述第一气推活塞(3)打开所述第一腔室(1)的进料口,所述过料流道(36)适于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所形成的所述第一进料腔(11)与所述第一出料腔(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式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31)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活塞推杆(34)外部,且所述第一气道(31)的另一端外接有第一控压装置,以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控压装置控制所述第一活塞腔(35)内的压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式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座(33)的侧壁与所述活塞推杆(34)之间还设有第一密封组件(37),所述第一密封组件(37)适于分隔所述第一活塞腔(35)与所述第一腔室(1),以能够限制所述第一腔室(1)内的物料流入所述第一活塞腔(35)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续式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推活塞(4)包括入口座(42)、第二密封球(43)和第二活塞座(44),所述第二密封球(43)与所述第二活塞座(44)相连,且所述第二活塞座(44)嵌入至所述入口座(42)内,且所述入口座(42)与所述第二活塞座(44)之间形成有第二活塞腔(45),所述第二气道(41)与所述第二活塞腔(45)相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气道(41)对所述第二活塞腔(45)抽气,以使所述第二活塞腔(45)内形成负压;
所述第二气道(41)对所述第二活塞腔(45)放气,以使所述第二活塞腔(45)内形成正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式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道(41)适于延伸出所述入口座(42),且所述第二气道(41)连接有第二控压装置,所述第二控压装置适于控制所述第二活塞腔(45)内形成正压或负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式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座(44)与所述入口座(4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组件(46),所述第二密封组件(46)适于隔绝所述第二活塞腔(45)与所述第二腔室(2)的进料口,以限制经由所述第二腔室(2)的进料口所输入的物料流入所述第二活塞腔(45)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续式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组件(46)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37)均为双向密封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518110.0U CN222084640U (zh) | 2023-12-21 | 2023-12-21 | 气推活塞杆组件及连续式活塞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518110.0U CN222084640U (zh) | 2023-12-21 | 2023-12-21 | 气推活塞杆组件及连续式活塞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084640U true CN222084640U (zh) | 2024-11-29 |
Family
ID=93598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518110.0U Active CN222084640U (zh) | 2023-12-21 | 2023-12-21 | 气推活塞杆组件及连续式活塞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084640U (zh) |
-
2023
- 2023-12-21 CN CN202323518110.0U patent/CN22208464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127114B2 (ja) | 圧電空圧バルブ駆動型ディスペンシングポンプ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溶液ディスペンシング方法 | |
EP1369585A3 (en) | Pump | |
CN110594117B (zh) | 一种单头双作用气液增压泵 | |
CN214368097U (zh) | 一种可切换气动增压泵自动换向阀门控制系统 | |
CN222084640U (zh) | 气推活塞杆组件及连续式活塞泵 | |
CN105317666A (zh) | 气动隔膜泵 | |
CN212337589U (zh) | 一种节能外控式气动隔膜泵 | |
CN211448917U (zh) | 无气缸双作用气动注射泵 | |
CN205819605U (zh) | 一种乳化炸药定量输送机 | |
CN109667610B (zh) | 一种吸排液结构、乳化液泵及液压系统 | |
CN1070988C (zh) | 靠压力介质运转的往复式活塞马达 | |
US20190383279A1 (en) | Fluid pump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 |
WO2017190625A1 (zh) | 拖板滑阀及具有其的输送泵 | |
JP3962716B2 (ja) | ベローズを有する流体機器及びその流体機器内の残留空気排出方法 | |
CN210769171U (zh) | 一种单头双作用气液增压泵 | |
CN110173478B (zh) | 中药生产用驱动机构 | |
CN222254293U (zh) | 活塞泵过料结构及连续式活塞泵 | |
KR200169166Y1 (ko) | 액체이송용왕복펌프 | |
CN111706495A (zh) | 一种节能外控式气动隔膜泵 | |
CN219176544U (zh) | 一种气动液压泵 | |
CN216588973U (zh) | 一种新型柱塞泵及喷涂机 | |
CN106122142B (zh) | 集成式液控单向阀 | |
CN114320847B (zh) | 一种实现自动憋压的气动计量泵 | |
CN222084697U (zh) | 连续式活塞泵进出料结构 | |
CN117803548A (zh) | 连续式活塞泵及其出料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