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022654U - 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防撞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防撞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022654U CN222022654U CN202421263018.6U CN202421263018U CN222022654U CN 222022654 U CN222022654 U CN 222022654U CN 202421263018 U CN202421263018 U CN 202421263018U CN 222022654 U CN222022654 U CN 2220226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lision
- collision beam
- energy
- beam body
- energy absorp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851 Alloy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821 foam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防撞梁,包括有防撞梁主体、支撑杆、移动板、缓冲板、橡胶块、支撑板、导向杆、弹簧和吸能盒,所述防撞梁主体上设置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防撞梁主体的一端固接有移动板,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多个缓冲板和多组橡胶块,所述吸能盒上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接有若干导向杆,而若干导向杆滑动贯穿所述移动板将所述吸能盒与所述防撞梁主体连接。本专利通过在防撞梁主体上增加缓冲板和橡胶块吸收车辆在碰撞中第一阶段的撞击能量,再通过防撞梁主体移动压缩弹簧来吸收在碰撞过程中第二阶段的能量,最后通过吸能盒吸收剩余能量,以此提高防撞梁的吸能能力,可有效吸收和分散撞击能量,最大程度降低车身损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防撞梁。
背景技术
防撞梁是在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撞击能量的装置,一般设置在车辆的前后保险杠、侧门等处,用于保护乘员安全和减少车辆损伤,是车身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汽车的防撞梁由主梁、吸能盒和连接汽车的安装板组成,其结构较为简单,对于碰撞过程中产生的撞击能量吸收有限,吸能效果较差,无法够满足汽车高速碰撞时被动安全性能要求。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吸能效果较好的用于汽车的新型防撞梁。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目前汽车的防撞梁结构较为简单,对于碰撞过程中产生的撞击能量吸收有限,其吸能效果较差,无法够满足汽车高速碰撞时被动安全性能要求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能效果较好的用于汽车的新型防撞梁。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防撞梁,包括有防撞梁主体、支撑杆、移动板、缓冲板、橡胶块、支撑板、导向杆、弹簧和吸能盒,所述防撞梁主体上设置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防撞梁主体的一端固接有移动板,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多个缓冲板和多组橡胶块,所述吸能盒上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接有若干导向杆,而若干导向杆滑动贯穿所述移动板将所述吸能盒与所述防撞梁主体连接,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弹簧。
优选地,还包括有防护框,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保护所述弹簧的防护框。
优选地,还包括有加强筋,所述防撞梁主体内部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地,还包括有所述加强筋采用高强度合金钢制成。
优选地,还包括有防撞壳,所述防撞梁主体外部设置有防撞壳。
优选地,还包括有发泡胶,所述防撞壳内部填充有发泡胶。
工作原理: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先通过缓冲板和橡胶块吸收车辆在碰撞中的第一阶段的撞击能量,再通过防撞梁主体在吸能盒上移动压缩弹簧来吸收在碰撞过程中的第二阶段的能量,最后碰撞过程中的剩余能量通过吸能盒吸收,如此可最大程度降低车身损害。
通过加大前保险杠和防撞梁之间的布置空间,在此空间内增加塑料加强支架或EPP吸能发泡,从而吸收车辆在碰撞中的第一阶段的能量;增大防撞梁结构尺寸和钢材的抗冲击强度和吸能盒的径向长度等,并且通过防撞梁折弯和吸能盒的溃缩来吸收在碰撞过程中的第二阶段的能量;将碰撞过程中的剩余能量通过前纵梁分散,从而减少对成员的伤残指数
加强筋采用高强度的合金钢制成,用于增强防撞梁主体刚度。
防撞壳用于保护防撞梁主体,并提高防撞梁主体防撞能力,
发泡胶起缓冲作用,缓解碰撞力,减少对防撞壳和防撞梁主体的损伤,并保证防撞壳在碰撞过程中吸收更多能量
(3)有益效果
1、本专利通过在防撞梁主体上增加缓冲板和橡胶块吸收车辆在碰撞中第一阶段的撞击能量,再通过防撞梁主体移动压缩弹簧来吸收在碰撞过程中第二阶段的能量,最后通过吸能盒吸收剩余能量,以此提高防撞梁的吸能能力,可有效吸收和分散撞击能量,最大程度降低车身损害。
3、通过设置防撞壳保护防撞梁主体,以此提高防撞梁主体防撞能力。
2、通过防撞壳内填充发泡胶进行缓冲,以此缓解碰撞力,减少对防撞壳和防撞梁主体的损伤,并保证防撞壳在碰撞过程中吸收更多能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撞梁主体、支撑杆和移动板等零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向杆、弹簧和吸能盒等零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和移动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橡胶块和缓冲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防撞梁主体,2-支撑杆,201-移动板,3-缓冲板,4-橡胶块,5-支撑板,6-导向杆,7-弹簧,8-防护框,9-吸能盒,10-加强筋,11-防撞壳,12-发泡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7,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防撞梁,包括有防撞梁主体1、支撑杆2、移动板201、缓冲板3、橡胶块4、支撑板5、导向杆6、弹簧7、防护框8、吸能盒9、加强筋10、防撞壳11和发泡胶12,所述防撞梁主体1上设置有呈纵向排列的三根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远离所述防撞梁主体1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接有移动板201,所述支撑杆2上设置有两个缓冲板3和三组橡胶块4,三组橡胶块4等距布置,两个缓冲板3分别穿插至三组橡胶块4之间,所述吸能盒9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上固接有四根导向杆6,而四根导向杆6滑动贯穿相近的所述移动板201将所述吸能盒9与所述防撞梁主体1连接,所述导向杆6上套设有弹簧7,所述支撑板5上设有用于保护所述弹簧7的防护框8,所述防撞梁主体1内部设置有加强筋10,加强筋10采用高强度的合金钢制成,用于增强防撞梁主体1刚度,所述防撞梁主体1外部设置有防撞壳11,防撞壳11用于保护防撞梁主体1,并提高防撞梁主体1防撞能力,所述防撞壳11内部填充有发泡胶12,发泡胶12起缓冲作用,缓解碰撞力,减少对防撞壳11和防撞梁主体1的损伤,并保证防撞壳11在碰撞过程中吸收更多能量。
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先通过缓冲板3和橡胶块4吸收车辆在碰撞中的第一阶段的撞击能量,再通过防撞梁主体1在吸能盒9上移动压缩弹簧7来吸收在碰撞过程中的第二阶段的能量,最后碰撞过程中的剩余能量通过吸能盒9吸收,如此可最大程度降低车身损害。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防撞梁,包括有防撞梁主体(1)、支撑杆(2)和移动板(201),所述防撞梁主体(1)上设置有若干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远离所述防撞梁主体(1)的一端固接有移动板(2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缓冲板(3)、橡胶块(4)、支撑板(5)、导向杆(6)、弹簧(7)和吸能盒(9),所述支撑杆(2)上设置有多个缓冲板(3)和多组橡胶块(4),所述吸能盒(9)上固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上固接有若干导向杆(6),而若干导向杆(6)滑动贯穿所述移动板(201)将所述吸能盒(9)与所述防撞梁主体(1)连接,所述导向杆(6)上套设有弹簧(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防撞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防护框(8),所述支撑板(5)上设有用于保护所述弹簧(7)的防护框(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防撞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加强筋(10),所述防撞梁主体(1)内部设置有加强筋(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防撞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所述加强筋(10)采用高强度合金钢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防撞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防撞壳(11),所述防撞梁主体(1)外部设置有防撞壳(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防撞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发泡胶(12),所述防撞壳(11)内部填充有发泡胶(1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263018.6U CN222022654U (zh) | 2024-06-04 | 2024-06-04 | 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防撞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263018.6U CN222022654U (zh) | 2024-06-04 | 2024-06-04 | 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防撞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022654U true CN222022654U (zh) | 2024-11-19 |
Family
ID=93436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1263018.6U Active CN222022654U (zh) | 2024-06-04 | 2024-06-04 | 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防撞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022654U (zh) |
-
2024
- 2024-06-04 CN CN202421263018.6U patent/CN22202265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790589U (zh) | 一种具有多重减震结构的汽车保险杠 | |
CN108340863A (zh) | 一种具有多重缓冲机构的汽车保险杠 | |
CN219904278U (zh) | 汽车逐级吸能保险杠 | |
CN113263999A (zh) | 一种汽车前端防撞结构 | |
CN210618070U (zh) | 一种汽车防撞梁 | |
CN222022654U (zh) | 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防撞梁 | |
CN110654335A (zh) | 汽车防撞缓冲结构 | |
CN210760623U (zh) | 一种双大梁高抗碰撞汽车 | |
CN220742958U (zh) | 一种车辆防撞缓冲装置 | |
CN113771788A (zh) | 一种汽车后支撑架 | |
CN217705724U (zh) | 一种suv汽车保险杠 | |
CN217320289U (zh) | 一种新型碰撞偏移多级缓冲吸能防撞梁 | |
CN212022563U (zh) | 一种防撞保险杠 | |
CN110606036B (zh) | 一种双大梁高抗碰撞汽车 | |
KR101890855B1 (ko) | 프론트 엔드 모듈 | |
CN207374300U (zh) | 一种机动车多级缓冲吸能装置 | |
CN219565010U (zh) | 一种汽车前门吸能防撞梁总成 | |
CN215553006U (zh) | 一种缓冲性能良好的发泡汽车保险杠 | |
CN221457557U (zh) | 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前保险杠总成 | |
CN218198184U (zh) | 一种变曲率变截面的汽车防撞梁 | |
CN216994220U (zh) | 一种汽车防撞底盘 | |
CN220721002U (zh) |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保护装置 | |
CN218367692U (zh) | 一种抗震型汽车保险杠 | |
CN220924049U (zh) | 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汽车车门防撞杆 | |
CN214164916U (zh) | 一种抗冲击性的汽车保险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