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909817U - 一种双主轴直y轴动力刀塔的数控车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主轴直y轴动力刀塔的数控车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909817U CN221909817U CN202322837893.2U CN202322837893U CN221909817U CN 221909817 U CN221909817 U CN 221909817U CN 202322837893 U CN202322837893 U CN 202322837893U CN 221909817 U CN221909817 U CN 2219098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indle
- power tool
- transfer
- straight
-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ur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主轴直Y轴动力刀塔的数控车床,包括车床机座,数控车床还包括设置在车床机座上的第一主轴机构、第二主轴机构、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设置在第一主轴机构、第二主轴机构一侧并可对第一主轴机构和/或第二主轴机构上的工件进行加工,第二主轴机构在车床机座上可相对于第一主轴机构移动,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上设有位置调节结构,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通过位置调节结构可沿Y轴方向移动。具体地,通过双主轴机构可对零件的同步的两面加工;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通过位置调节结构可避免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上的部件与第一主轴机构、第二主轴机构干涉,提高数控车床使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车床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主轴直Y轴动力刀塔的数控车床。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是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主要用于加工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和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孔、扩孔、铰孔及镗孔等,数控车床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自动地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加工;
其中,传统的数控机床一般采用单主轴结构和单独的动力头,其为单通道控制,只能实现单台机床的单轴加工,若需要实现不同工序的同时加工,则需要借助机械手来抓取相邻工序的工件才能实现多台机床的配合而达到同时加工的效果。
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7571033A于2017年公开了一种斜Y轴动力刀塔尾顶数控车床,具体公开了包括车床基座,车床基座上安装有主轴箱,主轴箱端部安装有加工主轴,所述车床基座上还设置有与主轴箱相对的支架座,该支架座上具有倾斜的支承面,支承面上安装有十字工作台,十字工作台的活动滑板上安装有多工位伺服刀塔。上述公开的专利文献,采用单主轴结构加工工件,当产品两端都需要加工时,加工完一端后,再来通过人力或自动化将零件从主轴夹头上取出来,转动180度以后再装夹主轴上,其加工效率低、成本高、浪费人力。
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双主轴直Y轴动力刀塔的数控车床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双主轴机构可对零件的同步的两面加工,且直Y轴动力刀塔可使车削加工速度快,机床回转大精度高。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双主轴直Y轴动力刀塔的数控车床,包括车床机座,所述数控车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床机座上的第一主轴机构、第二主轴机构、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所述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轴机构、所述第二主轴机构一侧并可对所述第一主轴机构和/或所述第二主轴机构上的工件进行加工,所述第二主轴机构在所述车床机座上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轴机构移动,所述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上设有位置调节结构,所述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通过所述位置调节结构可沿Y轴方向移动。
所述车床机座上设置有倾斜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倾斜度β为45°;所述第一主轴机构与所述第二主轴机构为同一轴心线对称设置。
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的第一工作区域、用于安装所述第一主轴机构和第二主轴机构的第二工作区域;所述第一主轴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车床机座上,所述第二工作区域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主轴机构横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一滑动组件,所述第二主轴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工作时,所述第一固定座在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作用下在所述第二工作区域上横向移动。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螺杆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螺杆连接,所述第一螺母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且与所述第一螺杆螺接;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块以及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一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二工作区域上,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工作时,所述第一滑块沿着所述第一滑轨滑动,以实现所述第一固定座带动所述第一主轴机构横向移动。
所述第一主轴机构包括第一主轴电机、第一主轴箱体和第一机械主轴,所述第一机械主轴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轴箱体上,所述第一机械主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轴电机的输出轴之间设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一主轴电机通过所述第一皮带与所述第一机械主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机械主轴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第一夹具;
所述第二主轴机构包括第二主轴电机、第二主轴箱体和第二机械主轴,所述第二机械主轴设置于所述第二主轴箱体上且所述第二机械主轴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主轴箱体自由转动,所述第二机械主轴一端上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第二夹具。
所述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包括第一动力刀搭装置、第二固定座和以及可滑动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的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一动力刀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座上,所述位置调节结构包括连接座、连接轴、第一驱动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连接轴安装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连接座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连接座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固定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连接轴之间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工作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可带动所述连接轴转动,以实现所述第三固定座可相对所述第二固定座移动;所述位置调节结构还包括固定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固定架安装在所述第三固定座上。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轮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连接轴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之间设有第二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和所述第三固定座之间设有第二滑动组件,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第二滑块以及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座上,所述第二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工作时在所述连接轴的作用下,所述第二滑块沿着所述第二滑轨滑动,以实现所述第三固定座带动所述第一动力刀搭装置相对所述第一主轴机构和/或所述第二主轴机构移动。
所述第二固定座和所述第一工作区域之间设有第一移载机构,所述第一移载机构包括第一移载电机、第一移载螺杆、第一移载螺母和第三滑动组件,所述第一移载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移载螺杆连接,所述第一移载螺母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且与所述第一移载螺杆螺接;所述第三滑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底部的第三滑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区域上的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三滑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移载电机工作时,所述第一移载螺杆驱动所述第三滑块沿着所述第三滑轨滑动,以实现所述第二固定座带动所述第一动力刀搭装置在所述第一工作区域横向移动。
所述第一动力刀搭装置包括第一动力刀塔盘以及驱动所述第一动力刀塔盘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动力刀塔盘环周设有若干个刀具工位,每一所述刀具工位对应安装有车刀座和/或铣刀座;
所述第一动力刀搭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载机构,所述第一动力刀塔盘安装在所述第一移动座上;
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一移动座配合连接以形成用于安装所述第二移载机构的安装空间,所述第二移载机构包括第二移载电机、第二移载螺杆和第二移载螺母,所述第二移载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移载螺杆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移载螺杆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二移载螺母套设在所述第二移载螺杆上并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座上,所述第二移载电机工作时驱动所述第二移载螺母转动,在螺纹作用下,所述第二移载螺母带动所述第一移动座相对所述第一安装座移动。
所述数控车床还包括第二直Y轴动力刀搭,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直Y轴动力刀搭的第三工作区域,所述第二直Y轴动力刀搭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轴机构、所述第二主轴机构另一侧并可对所述第一主轴机构和/或所述第二主轴机构上的工件进行加工。
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双主轴直Y轴动力刀塔的数控车床,包括车床机座,数控车床还包括设置在车床机座上的第一主轴机构、第二主轴机构、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设置在第一主轴机构、第二主轴机构一侧并可对第一主轴机构和/或第二主轴机构上的工件进行加工,第二主轴机构在车床机座上可相对于第一主轴机构移动,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上设有位置调节结构,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通过位置调节结构可沿Y轴方向移动。具体地,通过双主轴机构可对零件的同步的两面加工,且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可针对更复杂零件可以一次成型,可使车削加工速度快,机床回转大精度高;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通过位置调节结构可避免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上的部件与第一主轴机构、第二主轴机构干涉,提高数控车床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车床机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车床机座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主轴机构、第二主轴机构和车床机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主轴机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主轴机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主轴机构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动力刀塔机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动力刀塔机构分解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动力刀塔机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10所示,提供了一种双主轴直Y轴动力刀塔的数控车床,包括车床机座1,数控车床还包括设置在车床机座1上的第一主轴机构2、第二主轴机构3、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4,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4设置在第一主轴机构2、第二主轴机构3一侧并可对第一主轴机构2和/或第二主轴机构3上的工件进行加工,第二主轴机构3在车床机座1上可相对于第一主轴机构2移动,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4上设有位置调节结构5,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4通过位置调节结构5可沿Y轴方向移动。
具体地,通过双主轴机构可对零件的同步的两面加工,且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4可针对更复杂零件可以一次成型,可使车削加工速度快,机床回转大精度高;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4通过位置调节结构5可避免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4上的部件与第一主轴机构2、第二主轴机构3干涉,提高数控车床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来说,如图2-图4所示,车床机座1上设置有倾斜的工作台101,工作台101的倾斜度β为45°;第一主轴机构2与第二主轴机构3为同一轴心线对称设置。
具体地,倾斜设置的工作台可使在加工产生的废料能快速排流,利于排屑,避免切削出的垃圾堆积在丝杆和导轨上
进一步来说,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工作台101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4的第一工作区域1011、用于安装第一主轴机构2和第二主轴机构3的第二工作区域1012;第一主轴机构2固定设置在车床机座1上,第二工作区域1012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主轴机构3横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6,第一驱动装置6包括第一固定座601、第一驱动组件602和第一滑动组件603,第二主轴机构3安装在第一固定座601上,第一驱动组件602、第一滑动组件603与第一固定座601连接,第一驱动组件602工作时,第一固定座601在第一滑动组件603作用下在第二工作区域1012上横向移动。
进一步来说,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第一驱动组件602包括第一电机6021、第一螺杆6022和第一螺母6023,第一电机6021的输出轴与第一螺杆6022连接,第一螺母6023固定于第一固定座601上且与第一螺杆6022螺接;第一滑动组件603包括第一滑块6031以及第一滑轨6032,第一滑块6031设置在第一固定座601上,第一滑轨6032设置在第二工作区域1012上,第一滑块6031与第一滑轨6032配合连接,第一电机6021工作时,第一滑块6031沿着第一滑轨6032滑动,以实现第一固定座601带动第一主轴机构2横向移动。
进一步来说,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主轴机构2包括第一主轴电机201、第一主轴箱体202和第一机械主轴203,第一机械主轴203设置于第一主轴箱体202上,第一机械主轴203的一端与第一主轴电机201的输出轴之间设有第一皮带204,第一主轴电机201通过第一皮带204与第一机械主轴203传动连接,第一机械主轴203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第一夹具205;
进一步来说,如图5、图7和图8所示,第二主轴机构3包括第二主轴电机301、第二主轴箱体302和第二机械主轴303,第二机械主轴303设置于第二主轴箱体302上且第二机械主轴303能够相对于第二主轴箱体302自由转动,第二机械主轴303一端上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第二夹具304。
进一步来说,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4包括第一动力刀搭装置401、第二固定座402和以及可滑动在第二固定座402上的第三固定座403,第一动力刀搭装置401设置在第三固定座403上,位置调节结构5包括连接座501、连接轴502、第一驱动电机503和传动组件504,连接轴502安装设置在第二固定座402上,连接座501一端固定在连接轴502上,连接座501另一端与第三固定座403连接,第一驱动电机503和连接轴502之间通过传动组件504传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503工作时,第一驱动电机503通过传动组件504可带动连接轴502转动,以实现第三固定座403可相对第二固定座402移动;位置调节结构5还包括固定架505,第一驱动电机503通过固定架505安装在第三固定座403上。
进一步来说,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传动组件504包括第一传动轮5041和第二传动轮5042,第一驱动电机503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轮5041连接,第二传动轮5042与连接轴502一端连接,第一传动轮5041和第二传动轮5042之间设有第二皮带5043传动连接;第二固定座402和第三固定座403之间设有第二滑动组件404,第二滑动组件404包括第二滑块4041以及第二滑轨4042,第二滑块4041设置在第三固定座403上,第二滑轨4042设置在第二固定座402上,第二滑块4041与第二滑轨4042配合连接,第一驱动电机503工作时在连接轴502的作用下,第二滑块4041沿着第二滑轨4042滑动,以实现第三固定座403带动第一动力刀搭装置401相对第一主轴机构2和/或第二主轴机构3移动。
进一步来说,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第二固定座402和第一工作区域1011之间设有第一移载机构7,第一移载机构7包括第一移载电机701、第一移载螺杆702、第一移载螺母703和第三滑动组件704,第一移载电机701的输出轴与第一移载螺杆702连接,第一移载螺母703固定于第二固定座402上且与第一移载螺杆702螺接;第三滑动组件704包括设置在第二固定座402底部的第三滑块7041以及设置在第一工作区域1011上的第三滑轨7042,第三滑块7041与第三滑轨7042配合连接,第一移载电机701工作时,第一移载螺杆702驱动第三滑块7041沿着第三滑轨7042滑动,以实现第二固定座402带动第一动力刀搭装置401在第一工作区域1011上横向移动。
进一步来说,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第一动力刀搭装置401包括第一动力刀塔盘4011以及驱动第一动力刀塔盘4011转动的第一驱动件4012,第一动力刀塔盘4011环周设有若干个刀具工位,每一刀具工位对应安装有车刀座和/或铣刀座;
具体地,第一动力刀塔盘4011环周设有若干个刀具工位,可安装不同尺寸、型号的刀具。
进一步来说,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第一动力刀搭装置401还包括第一安装座4013、第一移动座4014和第二移载机构4015,第一动力刀塔盘4011安装在第一移动座4014上;
进一步来说,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第一安装座4013和第一移动座4014配合连接以形成用于安装第二移载机构4015的安装空间,第二移载机构4015包括第二移载电机40151、第二移载螺杆40152和第二移载螺母40153,第二移载电机40151的输出轴与第二移载螺杆40152一端传动连接,第二移载螺杆40152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座4013上,第二移载螺母40153套设在第二移载螺杆40152上并安装于第一移动座4014上,第二移载电机40151工作时驱动第二移载螺母40153转动,在螺纹作用下,第二移载螺母40153带动第一移动座4014相对第一安装座4013移动。
进一步来说,如图11所示,数控车床还包括第二直Y轴动力刀搭8,工作台101上还设有用于安装第二直Y轴动力刀搭8的第三工作区域1013,第二直Y轴动力刀搭8设置在第一主轴机构2、第二主轴机构3另一侧并可对第一主轴机构2和/或第二主轴机构3上的工件进行加工。
进一步来说,如图11所示,第二直Y轴动力刀搭8包括第二动力刀搭装置801、第四固定座802和第三移载机构803,第二动力刀搭装置801安装设置在第四固定座802上,第三移载机构803与第四固定座802连接,第四固定座802通过第三移载机构803可移动在第三工作区域1013上,以实现第二动力刀搭装置801可对第一主轴机构2和/或第二主轴机构3上的工件进行加工;
进一步来说,第三移载机构803包括第三移载电机8031、第三移载螺杆8032、第三移载螺母8033和第四滑动组件8034,第三移载电机8031的输出轴与第三移载螺杆8032连接,第三移载螺母8033固定于第四固定座802上且与第三移载螺杆8032螺接;第四滑动组件8034包括设置在第四固定座802底部的第四滑块80341以及设置在第三工作区域1013上的第四滑轨80342,第四滑块80341与第四滑轨80342配合连接,第三移载电机8031工作时,第三移载螺杆8032驱动第四滑块80341沿着第四滑轨80342滑动,以实现第四固定座802带动第二动力刀搭装置801在第三工作区域1013上横向移动;
第二动力刀搭装置801包括第二动力刀塔盘8011以及驱动第二动力刀塔盘8011转动的第二驱动件8012,第二动力刀塔盘8011环周设有若干个刀具工位,每一刀具工位对应安装有车刀座和/或铣刀座;
第二动力刀搭装置801还包括第二安装座8013、第二移动座8014和第四移载机构8015,第二动力刀塔盘8011安装在第二移动座8014上,第二安装座8013上设有用于带动第二动力刀塔盘8011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8016;
第二安装座8013和第二移动座8014配合连接以形成用于安装第四移载机构8015的安装空间,第四移载机构8015包括第四移载电机80151、第四移载螺杆80152和第四移载螺母80153,第四移载电机80151的输出轴与第四移载螺杆80152一端传动连接,第四移载螺杆80152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座8013上,第四移载螺母80153套设在第四移载螺杆80152上并安装于第二移动座8014上,第四移载电机80151工作时驱动第四移载螺母80153转动,在螺纹作用下,第四移载螺母80153带动第二移动座8014相对第二安装座8013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解释元件的连接关系或位置关系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该误差范围应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确定的特定值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例如,“大约”、“近似”或“基本上”可以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在此不作限定。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双主轴直Y轴动力刀塔的数控车床,包括车床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车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床机座(1)上的第一主轴机构(2)、第二主轴机构(3)、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4),所述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4)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轴机构(2)、所述第二主轴机构(3)一侧并可对所述第一主轴机构(2)和/或所述第二主轴机构(3)上的工件进行加工,所述第二主轴机构(3)在所述车床机座(1)上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轴机构(2)移动,所述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4)上设有位置调节结构(5),所述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4)通过所述位置调节结构(5)可沿Y轴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主轴直Y轴动力刀塔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床机座(1)上设置有倾斜的工作台(101),所述工作台(101)的倾斜度β为45°;所述第一主轴机构(2)与所述第二主轴机构(3)为同一轴心线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主轴直Y轴动力刀塔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1)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4)的第一工作区域(1011)、用于安装所述第一主轴机构(2)和第二主轴机构(3)的第二工作区域(1012);所述第一主轴机构(2)固定设置在所述车床机座(1)上,所述第二工作区域(1012)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主轴机构(3)横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6),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包括第一固定座(601)、第一驱动组件(602)和第一滑动组件(603),所述第二主轴机构(3)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座(601)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602)、所述第一滑动组件(603)与所述第一固定座(601)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602)工作时,所述第一固定座(601)在所述第一滑动组件(603)作用下在所述第二工作区域(1012)上横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主轴直Y轴动力刀塔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602)包括第一电机(6021)、第一螺杆(6022)和第一螺母(6023),所述第一电机(6021)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螺杆(6022)连接,所述第一螺母(6023)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座(601)上且与所述第一螺杆(6022)螺接;所述第一滑动组件(603)包括第一滑块(6031)以及第一滑轨(6032),所述第一滑块(6031)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601)上,所述第一滑轨(6032)设置在所述第二工作区域(1012)上,所述第一滑块(6031)与所述第一滑轨(6032)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6021)工作时,所述第一滑块(6031)沿着所述第一滑轨(6032)滑动,以实现所述第一固定座(601)带动所述第一主轴机构(2)横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双主轴直Y轴动力刀塔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轴机构(2)包括第一主轴电机(201)、第一主轴箱体(202)和第一机械主轴(203),所述第一机械主轴(203)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轴箱体(202)上,所述第一机械主轴(20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轴电机(201)的输出轴之间设有第一皮带(204),所述第一主轴电机(201)通过所述第一皮带(204)与所述第一机械主轴(203)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机械主轴(203)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第一夹具(205);
所述第二主轴机构(3)包括第二主轴电机(301)、第二主轴箱体(302)和第二机械主轴(303),所述第二机械主轴(303)设置于所述第二主轴箱体(302)上且所述第二机械主轴(303)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主轴箱体(302)自由转动,所述第二机械主轴(303)一端上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第二夹具(3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双主轴直Y轴动力刀塔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Y轴动力刀搭(4)包括第一动力刀搭装置(401)、第二固定座(402)和以及可滑动在所述第二固定座(402)上的第三固定座(403),所述第一动力刀搭装置(401)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座(403)上,所述位置调节结构(5)包括连接座(501)、连接轴(502)、第一驱动电机(503)和传动组件(504),所述连接轴(502)安装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402)上,所述连接座(501)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轴(502)上,所述连接座(501)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固定座(403)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03)和所述连接轴(502)之间通过所述传动组件(504)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03)工作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03)通过所述传动组件(504)可带动所述连接轴(502)转动,以实现所述第三固定座(403)可相对所述第二固定座(402)移动;所述位置调节结构(5)还包括固定架(505),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03)通过所述固定架(505)安装在所述第三固定座(40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双主轴直Y轴动力刀塔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504)包括第一传动轮(5041)和第二传动轮(504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03)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轮(5041)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5042)与所述连接轴(502)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5041)和所述第二传动轮(5042)之间设有第二皮带(504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402)和所述第三固定座(403)之间设有第二滑动组件(404),所述第二滑动组件(404)包括第二滑块(4041)以及第二滑轨(4042),所述第二滑块(4041)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座(403)上,所述第二滑轨(4042)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402)上,所述第二滑块(4041)与所述第二滑轨(4042)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03)工作时在所述连接轴(502)的作用下,所述第二滑块(4041)沿着所述第二滑轨(4042)滑动,以实现所述第三固定座(403)带动所述第一动力刀搭装置(401)相对所述第一主轴机构(2)和/或所述第二主轴机构(3)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双主轴直Y轴动力刀塔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固定座(402)和所述第一工作区域(1011)之间设有第一移载机构(7),所述第一移载机构(7)包括第一移载电机(701)、第一移载螺杆(702)、第一移载螺母(703)和第三滑动组件(704),所述第一移载电机(701)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移载螺杆(702)连接,所述第一移载螺母(703)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座(402)上且与所述第一移载螺杆(702)螺接;所述第三滑动组件(704)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402)底部的第三滑块(704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区域(1011)上的第三滑轨(7042),所述第三滑块(7041)与所述第三滑轨(7042)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移载电机(701)工作时,所述第一移载螺杆(702)驱动所述第三滑块(7041)沿着所述第三滑轨(7042)滑动,以实现所述第二固定座(402)带动所述第一动力刀搭装置(401)在所述第一工作区域(1011)上横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双主轴直Y轴动力刀塔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刀搭装置(401)包括第一动力刀塔盘(4011)以及驱动所述第一动力刀塔盘(4011)转动的第一驱动件(4012),所述第一动力刀塔盘(4011)环周设有若干个刀具工位,每一所述刀具工位对应安装有车刀座和/或铣刀座;
所述第一动力刀搭装置(401)还包括第一安装座(4013)、第一移动座(4014)和第二移载机构(4015),所述第一动力刀塔盘(4011)安装在所述第一移动座(4014)上;
所述第一安装座(4013)和所述第一移动座(4014)配合连接以形成用于安装所述第二移载机构(4015)的安装空间,所述第二移载机构(4015)包括第二移载电机(40151)、第二移载螺杆(40152)和第二移载螺母(40153),所述第二移载电机(40151)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移载螺杆(40152)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移载螺杆(40152)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4013)上,所述第二移载螺母(40153)套设在所述第二移载螺杆(40152)上并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座(4014)上,所述第二移载电机(40151)工作时驱动所述第二移载螺母(40153)转动,在螺纹作用下,所述第二移载螺母(40153)带动所述第一移动座(4014)相对所述第一安装座(4013)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主轴直Y轴动力刀塔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车床还包括第二直Y轴动力刀搭(8),所述工作台(101)上还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直Y轴动力刀搭(8)的第三工作区域(1013),所述第二直Y轴动力刀搭(8)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轴机构(2)、所述第二主轴机构(3)另一侧并可对所述第一主轴机构(2)和/或所述第二主轴机构(3)上的工件进行加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837893.2U CN221909817U (zh) | 2023-10-20 | 2023-10-20 | 一种双主轴直y轴动力刀塔的数控车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837893.2U CN221909817U (zh) | 2023-10-20 | 2023-10-20 | 一种双主轴直y轴动力刀塔的数控车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909817U true CN221909817U (zh) | 2024-10-29 |
Family
ID=93191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837893.2U Active CN221909817U (zh) | 2023-10-20 | 2023-10-20 | 一种双主轴直y轴动力刀塔的数控车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909817U (zh) |
-
2023
- 2023-10-20 CN CN202322837893.2U patent/CN22190981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410142B2 (ja) | 複合旋盤 | |
JP4473165B2 (ja) | 工作機械 | |
CN209021706U (zh) | 一种刀具车削车床 | |
CN103921118A (zh) | 一种曲轴箱立卧复合式多工位组合机床 | |
CN204381980U (zh) | 一种多功能龙门车床 | |
CN110961925B (zh) | 一种用于一次性加工多个孔的多角度加工装置 | |
CN110238703A (zh) | 一种立式刀架双主轴复合机床 | |
CN205968196U (zh) | 一种车铣复合的数控车床 | |
CN107855544A (zh) | 一种无人装卸智能车床 | |
CN102001027A (zh) | 一种四轴四联动立式加工中心 | |
CN208005146U (zh) | 一种全自动车铣复合设备 | |
CN209935867U (zh) | 双主轴多刀具车床 | |
CN215147400U (zh) | 一种组合刀具以及多用机床 | |
CN211728271U (zh) | 一种新型数控自动车床 | |
CN221909817U (zh) | 一种双主轴直y轴动力刀塔的数控车床 | |
CN109514352A (zh) | 具有新型夹持机构的机床 | |
CN221639538U (zh) | 一种双主轴三刀塔车铣中心 | |
CN111958263A (zh) | 一种盘类零件加工生产线 | |
CN217096749U (zh) | 一种可实现多工艺加工双主轴式数控车床 | |
CN214979165U (zh) | 一种倾斜式双主轴车铣设备 | |
CN112975521A (zh) | 一种自动机床 | |
CN211991101U (zh) | 一种双头数控车铣一体机 | |
CN202240439U (zh) | 一种多功能机床 | |
CN210255408U (zh) | 一种立式刀架双主轴复合机床 | |
CN108161462A (zh) | 一种全自动车铣复合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