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903951U - 盘状磨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盘状磨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903951U
CN221903951U CN202323493702.1U CN202323493702U CN221903951U CN 221903951 U CN221903951 U CN 221903951U CN 202323493702 U CN202323493702 U CN 202323493702U CN 221903951 U CN221903951 U CN 221903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grinding
grinding device
fixed shaft
wor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4937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长江
陈博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oyu Qingda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oyu Qingda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oyu Qingda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oyu Qingda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4937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903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903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903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所述的盘状磨削装置,提出新型工作磨盘结构以及基于外管与内芯的套装管路创新,以其有效地实施脊柱融合手术全程的多种处理手段,从而实现提高器械通用性与操作便利性、提高手术效率和缩短时间手术,减少患者疼痛的目的。盘状磨削装置包括两者轴向中心重合且套装为一体结构的内芯和外管;所述的内芯包括芯体,在芯体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头和固定轴,在固定轴上穿套有工作磨盘;所述工作磨盘的前端具有环形的外切割边和内打磨边,内打磨边与位于中心的固定轴之间呈中心对称地排列有数组排渣槽和排渣孔;所述的外管具有中空的管体和连接于管体后端的限位部。

Description

盘状磨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颈椎前路镜下融合手术(EndoACDF)的新型盘状磨削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从2000年以后脊柱内窥镜技术进入中国后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普及,已从引进、学习追赶到现在赶超国外同期技术,无论在手术量还是适应症方面,中国脊柱内窥镜技术都已经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所有脊柱内窥镜手术大都为解决腰椎胸椎及颈椎后路的同轴内窥镜,器械通过内窥镜的器械通道,在内窥镜提供的视野下开展手术,手术微创效果很好,目前年手术量已经达到十三万台左右。但是在颈椎前路的融合手术及颈椎后路多节段减压手术中,现有的同轴内窥镜因尺寸、形态及部分工具的原因尚无法适用与满足当前临床的实际需求。
在颈椎前路融合手术时,医生为了能通过前路直视观察椎体后缘神经硬膜的压迫情况,需将内窥镜深入椎间隙以到达椎体后缘位置去观察并及时处理相关病灶。但在颈椎前路的融合手术中因器械通道较小,现有技术尚未公开有适用于此类手术的专用盘状磨削装置,因而无法快速、安全并微创地打磨椎体,固定融合固定片较为费时费力且固定效果并不稳定,还无法有效地满足颈椎前路融合手术临床需求。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所述的盘状磨削装置,基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问题和需求而提出新型工作磨盘结构以及基于外管与内芯的套装管路创新,以其有效地实施脊柱融合手术全程的多种处理手段,从而实现提高器械通用性与操作便利性、提高手术效率和缩短时间手术,减少患者疼痛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的盘状磨削装置包括两者轴向中心重合且套装为一体结构的内芯和外管;所述的内芯包括芯体,在芯体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头和固定轴,在固定轴上穿套有工作磨盘;所述工作磨盘的前端具有环形的外切割边和内打磨边,内打磨边与位于中心的固定轴之间呈中心对称地排列有数组排渣槽和排渣孔;所述的外管具有中空的管体和连接于管体后端的限位部。
进一步地,工作磨盘的整个前端为内凹结构,从外切割边所处的圆周至固定轴所在圆心,磨盘表面厚度逐渐地减小。
进一步地,在连接头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动力手柄的十字型定位槽。
进一步地,连接头与芯体通过内外螺纹连接加焊接方式、或通过整体注塑工艺加工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连接头与固定轴通过内外螺纹连接紧固,固定轴与工作磨盘通过整体注塑工艺加工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限位部的内腔的结构与形状与连接头的外部轮廓相一致;
进一步地,在管体的外侧设置有刻度。
综上内容,本申请提出的盘状磨削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申请能够与内窥镜等器械组合使用而适用于镜下开展微创颈椎前路融合手术,填补了现有国内相关手术的技术空白。
2、本申请提出的盘状磨削装置能够有效地满足微创、可视、安全高效的临床需求,显著提高了器械的操作便利性与手术效率,与其他器械组合使用后能够处理各种类型的病灶组织,降低学习曲线,确保手术疗效。
3、本申请设计的工作磨盘无需过高的转数,即可达到手术室常规动力而实现有效地手术目的,相应地减少设备投入和节约病人的手术费用。
4、本申请提出的盘状磨削装置在充分利用工作套管内腔空间的基础上,能够一次性解决两个椎体成型的形态与深度问题,减少对其他组织的破坏,并可显著地节约手术时间和降低手术难度,增加手术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所述盘状磨削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外管与内芯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工作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如图2所示结构的另一侧面示意图;
图3为盘状磨削装置连接动力主机示意图;
图4为进行颈椎前路镜下融合手术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上述手术结束后的椎体融合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地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设计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现结合附图提出以下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提出的盘状磨削装置适用于EndoACDF方式开展脊柱颈椎前路融合手术,该盘状磨削装置包括两者轴向中心重合且套装为一体结构的内芯1和外管2;
所述的内芯1包括芯体11,在芯体11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头12和固定轴13,在固定轴13上穿套有工作磨盘14;
所述工作磨盘14的前端具有环形的较为尖锐的外切割边14-1、以及较为粗钝的内打磨边14-2,外切割边14-1主要用于切割筋膜等软组织,内打磨边14-2主要用于打磨骨性组织;内打磨边14-2与位于中心的固定轴13之间呈中心对称地排列有数组排渣槽14-3和排渣孔14-4,排渣槽14-3和排渣孔14-4用于将外切割边14-1、内打磨边14-2切割打磨下的各类组织从工作磨盘14中排出,以及时地清理椎间盘表面和降低打磨工作时的阻力。
为提高打磨效果和进一步地降低打磨过程中的阻力,工作磨盘14的整个前端为内凹结构,即从外切割边14-1所处的圆周至固定轴13所在圆心,磨盘表面厚度逐渐地减小。由此,打磨后的椎间盘组织形态为凸圆状态,以更为方便稳定地固定工作套管5的前端,为融合手术创造稳定的内环境和保证手术疗效。
进一步地,在连接头1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动力手柄3的十字型定位槽12-1;
为提高两者连接的稳固性能,连接头12与芯体11通过内外螺纹连接加焊接方式、或通过整体注塑工艺加工为一体式结构。
连接头12与固定轴13通过内外螺纹连接紧固,固定轴13与工作磨盘14通过整体注塑工艺加工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的外管2用于保护内芯1,其具有中空的管体21和连接于管体21后端的限位部22,限位部22的内腔23的结构与形状与连接头12的外部轮廓相一致;
当内芯1套装于外管2中时,内芯1的连接头12完全地填充于限位部22的内腔23中,从而实现外管2与内芯1后端的相互限位;同时,管体21完全地容纳芯体11,管体21的前端抵靠于工作磨盘14的后端,从而实现外管2与内芯1前端的相互限位;
因此,通过外管2可以有效地保护内芯1以防止打磨过程中,因内芯1高速旋转而缠绕软组织或者其他器械。
进一步地,为便于观察盘状磨削装置的工作深度和保证手术安全,在管体21的外侧设置有刻度24,以直观地向医生告知盘状磨削装置已伸入人体的深度值。
如图3至4所示,应用上述结构设计的盘状磨削装置用于颈椎前路融合手术时,首先,放入撑开器并将其植入椎体以撑开椎间隙;
再放入工作套管5,将用于颈椎前路融合手术的内窥镜6放入工作套管5的内管中,通过工作套管5的观察窗观察椎间隙的病灶;
然后,在不多占用操作空间的基础上,将内芯1和外管2套装限位后的盘状磨削装置放入工作套管5中;
随后,将连接头12连接至动力主机4的动力手柄3,在内窥镜4直视条件下,开启动力主机4,通过盘状磨削装置处理各种软组织和骨性组织。
如图5所示,上述手术开展之后,在椎体处植入融合器7并打入固定片8以固定椎体,使此节段处于稳定状态,有利于融合器的融合。

Claims (7)

1.一种盘状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者轴向中心重合且套装为一体结构的内芯和外管;
所述的内芯包括芯体,在芯体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头和固定轴,在固定轴上穿套有工作磨盘;
所述工作磨盘的前端具有环形的外切割边和内打磨边,内打磨边与位于中心的固定轴之间呈中心对称地排列有数组排渣槽和排渣孔;
所述的外管具有中空的管体和连接于管体后端的限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状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作磨盘的整个前端为内凹结构,从外切割边所处的圆周至固定轴所在圆心,磨盘表面厚度逐渐地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盘状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连接头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动力手柄的十字型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状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头与芯体通过内外螺纹连接加焊接方式、或通过整体注塑工艺加工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状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头与固定轴通过内外螺纹连接紧固,固定轴与工作磨盘通过整体注塑工艺加工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状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部的内腔的结构与形状与连接头的外部轮廓相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盘状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管体的外侧设置有刻度。
CN202323493702.1U 2023-12-21 2023-12-21 盘状磨削装置 Active CN221903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493702.1U CN221903951U (zh) 2023-12-21 2023-12-21 盘状磨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493702.1U CN221903951U (zh) 2023-12-21 2023-12-21 盘状磨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903951U true CN221903951U (zh) 2024-10-29

Family

ID=93211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493702.1U Active CN221903951U (zh) 2023-12-21 2023-12-21 盘状磨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9039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56153B1 (ko) 양방향 척추 내시경 수술용 시스장치
US20020138091A1 (en) Micro-invasive nucleotomy device and method
CN210124878U (zh) 一种经皮内镜下新型颈椎微创扩张式椎间融合器
CN105310733A (zh) 腔镜下椎体撑开器
CN214966249U (zh) 一种用于双通道微创手术的多功能可视环锯
CN221903951U (zh) 盘状磨削装置
CN210019457U (zh) 一种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辅助椎间融合器置入套管拉钩
CN112336394A (zh) 一种多功能神经拉钩
CN211409238U (zh) 一种医用脊椎微创手术的镜外环锯
CN116035649A (zh) 髋关节置换用微创髋臼锉
CN222341170U (zh) 开放内窥镜
CN213047497U (zh) 一种槽口可换头股骨头打入器
CN214857164U (zh) 一种用于内窥镜下微创全髋关节置换的分体式髋臼锉装置
CN204655016U (zh) 一种腰椎手术时使用的冷光源椎板拉钩
CN112754588A (zh) 一种用于双通道微创手术的多功能可视环锯
CN222237724U (zh) 用于颈椎前路融合手术的工作套管
CN206852635U (zh) 定位型全脊柱微创骨钻及全脊柱微创入路成型工具
CN221013356U (zh) 一种腰椎间盘纤维环破口缝合针具
CN218979245U (zh) 阶梯斜面半齿固定器
CN214382378U (zh) 微型椎间孔针镜
CN219000446U (zh) 一种刮除软骨终板器
CN205181462U (zh) 腔镜下椎体加压器
CN221383699U (zh) 一种乳房旋切刀
CN219147759U (zh) 一种凿切扩孔钻
CN206424181U (zh) 自动螺钉固定的腰椎椎间融合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