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897019U - 一种汽车减震器的缓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减震器的缓冲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897019U CN221897019U CN202420464595.5U CN202420464595U CN221897019U CN 221897019 U CN221897019 U CN 221897019U CN 202420464595 U CN202420464595 U CN 202420464595U CN 221897019 U CN221897019 U CN 2218970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ck absorber
- top plate
- bottom plate
- piston rod
- damp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震器的缓冲装置,涉及汽车减震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减震器本体和缓冲组件,减震器本体包括缸筒和活塞杆,活塞杆活动安装在缸筒的内部,活塞杆的顶端安装有顶板,缸筒的底端安装有底板,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减振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震器本体和缓冲组件,在减震器本体工作时,顶板下移,使减振弹簧受力形变,配合减震垫,形成缓冲力,利用阻尼器吸收减振弹簧产生的势能,从而减轻冲击力,起到对减震器本体缓冲的作用,顶板下移的同时带动配合挤压杆下移压缩气囊,进而通过连通管向阻尼器内通入气体,调节了减震阻尼的大小,避免在使用时阻尼值固定导致减振弹簧受影响,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减震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的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易损配件,减震器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它机件的寿命,因此应使减震器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汽车减震器的功能是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减震器是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易损配件,减震器的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它机件的寿命。车辆在颠簸行驶时,减震器内的活塞杆在缸体内不断做伸缩运动,缸体内的减震油不断来回流动,缓冲冲击力,减缓颠簸度起到减震作用,增加车辆行驶的平稳性。
现有的汽车减震器缓冲装置,通常都是单一在缸筒与活塞杆的外壁套上一个弹簧,用于对减震器进行缓冲,这样的缓冲较为单一,缓冲效果一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的缓冲装置,解决现有的汽车减震器缓冲装置,通常都是单一在缸筒与活塞杆的外壁套上一个弹簧,用于对减震器进行缓冲,这样的缓冲较为单一,缓冲效果一般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汽车减震器的缓冲装置,包括减震器本体和缓冲组件,所述减震器本体包括缸筒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活动安装在缸筒的内部,所述活塞杆的顶端安装有顶板,所述缸筒的底端安装有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减振弹簧,所述减振弹簧设置于缸筒和活塞杆的外侧,所述缓冲组件设置于顶板与底板之间,所述缓冲组件用于对减震器本体进行配合缓冲。
所述缓冲组件包括配合挤压杆和阻尼器,所述配合挤压杆设置有两组,且两组配合挤压杆分别设置于顶板底表面的两侧,所述配合挤压杆一端的外侧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底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阻尼器设置有多组,且分别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所述阻尼器设置于减振弹簧的外侧。
所述气囊的外侧面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所述单向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阻尼器的空腔连通。
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耳,所述底板的底表面固定连接有底耳。
所述顶板的底表面和底板的上表面均设有减震垫,所述减振弹簧的上下两端均贴合在减震垫的表面上;通过设置减震垫,当减振弹簧受到冲击时,吸收一部分的冲击力,从而减轻减振弹簧受到的冲击。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震器本体和缓冲组件,在减震器本体工作时,顶板下移,使减振弹簧受力形变,配合减震垫,形成缓冲力,利用阻尼器吸收减振弹簧产生的势能,从而减轻冲击力,起到对减震器本体缓冲的作用,顶板下移的同时带动配合挤压杆下移压缩气囊,进而通过连通管向阻尼器内通入气体,调节了减震阻尼的大小,避免在使用时阻尼值固定导致减振弹簧受影响,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减震器本体;101、缸筒;102、活塞杆;103、减振弹簧;104、顶板;105、底板;106、减震垫;107、顶耳;108、底耳;2、缓冲组件;21、配合挤压杆;201、气囊;202、阻尼器;203、连通管;204、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汽车减震器的缓冲装置,包括减震器本体1和缓冲组件2,减震器本体1包括缸筒101和活塞杆102,活塞杆102活动安装在缸筒101的内部,活塞杆102的顶端安装有顶板104,缸筒101的底端安装有底板105,顶板104和底板105之间设置有减振弹簧103,减振弹簧103设置于缸筒101和活塞杆102的外侧,缓冲组件2设置于顶板104与底板105之间,缓冲组件2用于对减震器本体1进行配合缓冲。
缓冲组件2包括配合挤压杆21和阻尼器202,配合挤压杆21设置有两组,且两组配合挤压杆21分别设置于顶板104底表面的两侧,配合挤压杆21一端的外侧设置有气囊201,气囊201的底表面与底板10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阻尼器202设置有多组,且分别设置于底板105的上表面,阻尼器202设置于减振弹簧103的外侧。
气囊201的外侧面设置有单向阀204,单向阀204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单向阀2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通管203,连通管203的一端与阻尼器202的空腔连通。
顶板10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耳107,底板105的底表面固定连接有底耳108。
顶板104的底表面和底板105的上表面均设有减震垫106,减振弹簧103的上下两端均贴合在减震垫106的表面上;通过设置减震垫106,当减振弹簧103受到冲击时,吸收一部分的冲击力,从而减轻减振弹簧103受到的冲击。
需要进行补充说明的是,在具体使用时,顶板104或底板105受到冲击会使活塞杆102向下收缩,在活塞杆102向下收缩时带动减振弹簧103压缩,配合减震垫106,形成缓冲力,利用阻尼器202吸收减振弹簧103产生的势能,从而减轻冲击力,起到对减震器本体1缓冲的作用,顶板104下移的同时带动配合挤压杆21下移压缩气囊201,进而通过连通管203向阻尼器202内通入气体,调节了减震阻尼的大小,避免在使用时阻尼值固定导致减振弹簧103受影响,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做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汽车减震器的缓冲装置,包括减震器本体(1)和缓冲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本体(1)包括缸筒(101)和活塞杆(102),所述活塞杆(102)活动安装在缸筒(101)的内部,所述活塞杆(102)的顶端安装有顶板(104),所述缸筒(101)的底端安装有底板(105),所述顶板(104)和底板(105)之间设置有减振弹簧(103),所述减振弹簧(103)设置于缸筒(101)和活塞杆(102)的外侧,所述缓冲组件(2)设置于顶板(104)与底板(105)之间,所述缓冲组件(2)用于对减震器本体(1)进行配合缓冲,所述缓冲组件(2)包括配合挤压杆(21)和阻尼器(202),所述配合挤压杆(21)设置有两组,且两组配合挤压杆(21)分别设置于顶板(104)底表面的两侧,所述配合挤压杆(21)一端的外侧设置有气囊(201),所述气囊(201)的底表面与底板(10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202)设置有多组,且分别设置于底板(105)的上表面,所述阻尼器(202)设置于减振弹簧(103)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01)的外侧面设置有单向阀(204),所述单向阀(204)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所述单向阀(2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通管(203),所述连通管(203)的一端与阻尼器(202)的空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0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耳(107),所述底板(105)的底表面固定连接有底耳(10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板(104)的底表面和底板(105)的上表面均设有减震垫(106),
所述减振弹簧(103)的上下两端均贴合在减震垫(106)的表面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464595.5U CN221897019U (zh) | 2024-03-11 | 2024-03-11 | 一种汽车减震器的缓冲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464595.5U CN221897019U (zh) | 2024-03-11 | 2024-03-11 | 一种汽车减震器的缓冲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897019U true CN221897019U (zh) | 2024-10-25 |
Family
ID=93134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464595.5U Active CN221897019U (zh) | 2024-03-11 | 2024-03-11 | 一种汽车减震器的缓冲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897019U (zh) |
-
2024
- 2024-03-11 CN CN202420464595.5U patent/CN22189701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164461U (zh) | 一种氮气弹簧减震器 | |
CN218094023U (zh) | 一种自适应汽车悬架减震器 | |
CN221897019U (zh) | 一种汽车减震器的缓冲装置 | |
CN206983659U (zh) | 车辆用悬架装置 | |
CN116989088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器 | |
CN207989626U (zh) | 一种浮动活塞减振器 | |
CN208503339U (zh) | 一种高密封性的汽车双筒式液压减振器 | |
CN212177744U (zh) | 一种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器 | |
CN108488297A (zh) | 一种油气弹簧 | |
CN213176623U (zh) | 一种气囊外置可调阻尼减震器 | |
CN213870882U (zh) | 一种减振器压缩缓冲结构 | |
CN111457048A (zh) | 一种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器 | |
CN210318304U (zh) | 电磁控制阻尼可调减震器 | |
CN210318306U (zh) | 气动控制阻尼可调减振器 | |
CN221723312U (zh) | 一种高性能金属橡胶减震垫块 | |
CN213451468U (zh) | 一种汽车减震器压缩阀总成 | |
CN220540194U (zh) | 一种汽车减震器 | |
CN221838789U (zh) | 一种汽车悬挂减震器减压盖装置 | |
CN222596643U (zh) | 用于空悬磁变减震器的活塞杆 | |
CN111692262A (zh) | 一种油气悬挂 | |
CN112431898B (zh) | 一种矿用自卸车悬架弹性橡胶减震器 | |
CN222102626U (zh) | 高压氮气阻尼可调减震器 | |
CN222559075U (zh) | 一种带有阻尼的汽车减振器 | |
CN222315770U (zh) | 一种减振器用的油液补偿结构 | |
CN218000265U (zh) | 一种发动机耐高温的橡胶减振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