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886706U - 一种三防智能移动终端和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防智能移动终端和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886706U CN221886706U CN202420410993.9U CN202420410993U CN221886706U CN 221886706 U CN221886706 U CN 221886706U CN 202420410993 U CN202420410993 U CN 202420410993U CN 221886706 U CN221886706 U CN 2218867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audio
- circuit
- dual
- earpho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三防智能移动终端和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包括耳机插座母座、监测电路、音频输出驱动电路、双声道连接电路和单声道连接电路。耳机插座母座用于连接双声道有线耳机,监测电路用于监测耳机插座母座右声道连接端的高低电位变化,并当发生变化时输出声道转换启动电信号,音频输出驱动电路响应转换启动电信号通过单声道连接电路或双声道连接电路向耳机插座母座输出单声道音频电信号或双声道音频电信号。由于依据实际需求自由切换三防智能移动终端的单双通道音频信号的输出,可以在不更换耳机的操作下实现三防智能移动终端的音频播放功能和对讲机功能的切换,进而大大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三防智能移动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防智能移动终端和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三防智能移动终端适用于户外或相对复杂的工作条件下,它们通常有较高的防水、防尘和防摔等级,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使用。例如普通户外运动、建筑施工、野外探险等具有一定耐用性和可靠性的情境。由于工作环境和应用场景的特殊性,三防智能移动终端对应的附件设备和装置也有一定的特殊要求,例如三防手机,需设置有连接有线耳机的音频插孔,外置三防保护壳和特殊固定装置(夹臂或车夹)等。其中,音频插孔的设置是为了在噪音较大的场景中,保证正常的语音通话,虽然无线耳机已被广泛应用,但其电池容量、通讯距离和信号干扰等诸多原因,还不能完全替代有线耳机,因此连接有线耳机的音频插孔还是三防智能移动通讯设备标配。
现阶段三防手机都支持立体声双音频输出,在特殊应用场景中,三防手机要工作在对讲机模式下,即要能保证正常的语音通话,又要能监听周围环境,这就需要准备两种有线耳机(单声道耳机和双声道耳机),这就需要随时配备两种有线耳机,还需要进行拔插交替使用操作,大大降低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三防智能移动通讯设备的单双音频通道输出的切换功能。
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包括耳机插座母座、监测电路、音频输出驱动电路、双声道连接电路和单声道连接电路;
所述耳机插座母座用于连接双声道有线耳机,所述耳机插座母座包括左声道连接端HP_L、右声道连接端HP_R、接地端GND和连接检测端DET;
所述监测电路分别与所述耳机插座母座和所述音频输出驱动电路连接,用于向所述耳机插座母座的右声道连接端HP_R输入一预设电压值的高电位,并当所述耳机插座母座的右声道连接端HP_R由高电位转变为低电位时向所述音频输出驱动电路发送声道转换启动电信号;
所述音频输出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双声道连接电路和所述单声道连接电路连接,用于响应所述声道转换启动电信号输出单声道音频电信号或双声道音频电信号;
所述单声道连接电路与所述耳机插座母座的左声道连接端HP_L和连接检测端DET连接;所述音频输出驱动电路通过所述单声道连接电路将所述单声道音频电信号输出给所述耳机插座母座;
所述双声道连接电路与所述耳机插座母座的左声道连接端HP_L、右声道连接端HP_R和连接检测端DET连接;所述音频输出驱动电路通过所述双声道连接电路将所述双声道音频电信号输出给所述耳机插座母座。
一实施例中,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还包括切换开关,连接在所述耳机插座母座的右声道连接端HP_R和接地端GND之间;所述切换开关用于将所述耳机插座母座的右声道连接端HP_R由高电位转变为低电位,或将所述耳机插座母座的右声道连接端HP_R由低电位转变为高电位。
一实施例中,所述监测电路包括电阻R,电阻R的一端与所述耳机插座母座的右声道连接端HP_R连接,另一端用于输入一直流电压源,所述直流电压源的输入电压值为所述预设电压值。
一实施例中,所述耳机插座母座还包括麦克连接端MIC,所述麦克连接端MIC用于与所述双声道有线耳机的麦克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耳机插座母座适配的所述双声道有线耳机的音频公头的直径为6.5mm、3.5mm或2.5mm。
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三防智能移动终端,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
一种实施例中,三防智能移动终端还包括外壳,所述耳机插座母座的插孔和所述切换开关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一种实施例中,三防智能移动终端还包括适配所述耳机插座母座的双声道有线耳机,当所述音频输出驱动电路输出单声道音频电信号时,只由所述双声道有线耳机的左声道耳机播放所述单声道音频电信号。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开关设置在所述双声道有线耳机上。
一种实施例中,当所述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更换为单声道音频电信号输出或双声道音频电信号输出时,通过所述双声道有线耳机播放声道切换提示音。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由于依据实际需求自由切换三防智能移动终端的单双通道音频信号的输出,可以在不更换耳机的操作下实现三防智能移动终端的音频播放功能和对讲机功能的切换,进而大大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例中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2为一种实施例中耳机插座母座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为一种实施例中三防智能移动终端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为一种实施例中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的结构框图,包括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1、双声道有线耳机2和切换开关3。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1包括耳机插座母座10、监测电路11、音频输出驱动电路12、双声道连接电路13和单声道连接电路14。请参考图2,为一种实施例中耳机插座母座的电路连接示意图,耳机插座母座10用于连接双声道有线耳机1,耳机插座母座10包括左声道连接端HP_L、右声道连接端HP_R、接地端GND和连接检测端DET。监测电路11分别与耳机插座母座10和音频输出驱动电路12连接,监测电路11用于向耳机插座母座10的右声道连接端HP_R输入一预设电压值的高电位,并当耳机插座母座10的右声道连接端HP_R由高电位转变为低电位时向音频输出驱动电路12发送声道转换启动电信号。音频输出驱动电路12分别与双声道连接电路13和单声道连接电路14连接,用于响应声道转换启动电信号输出单声道音频电信号或双声道音频电信号。单声道连接电路14与耳机插座母座10的左声道连接端HP_L和连接检测端DET连接,音频输出驱动电路12通过单声道连接电路14将单声道音频电信号输出给耳机插座母座10。双声道连接电路13与耳机插座母座10的左声道连接端HP_L、右声道连接端HP_R和连接检测端DET连接。音频输出驱动电路12通过双声道连接电路13将双声道音频电信号输出给耳机插座母座10。一实施例中,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还包括切换开关3,切换开关3连接在耳机插座母座10的右声道连接端HP_R和接地端GND之间,切换开关3用于将耳机插座母座10的右声道连接端HP_R由高电位转变为低电位,或将耳机插座母座10的右声道连接端HP_R由低电位转变为高电位。
一实施例中,监测电路11包括电阻R,电阻R的一端与耳机插座母座10的右声道连接端HP_R连接,另一端用于输入一直流电压源Vcc,直流电压源Vcc的输入电压值为预设电压值。一实施例中,耳机插座母座10还包括麦克连接端MIC,麦克连接端MIC用于与双声道有线耳机10的麦克连接。一实施例中,耳机插座母座10适配的双声道有线耳机2的音频公头的直径为6.5mm、3.5mm或2.5mm。
请参考图3,为一种实施例中三防智能移动终端的外观示意图,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三防智能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和外壳100,耳机插座母座10的插孔和切换开关3设置在外壳100上。
一实施例中,三防智能移动终端还包括适配耳机插座母座的双声道有线耳机,当音频输出驱动电路输出单声道音频电信号时,只由双声道有线耳机的左声道耳机播放单声道音频电信号。一实施例中,当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更换为单声道音频电信号输出或双声道音频电信号输出时,通过双声道有线耳机播放声道切换提示音,以标识当前音频播放是单声道还是双声道。
一实施例中,切换开关设置在双声道有线耳机上,以便于单双音频通道切换的操作。
一实施例中,具有单双音频切换功能的三防智能移动终端适用大功率单耳耳机,多按键区分。普通3.5mm耳机只能通过麦克的电压区分识别按键。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方式可以支持单独按键不需要通过麦克电压区分按键类型。适合躁杂环境下,只能带单耳耳机情况,需要单独对讲时,只需按键控制对讲模块,及时响应,不需要通过复杂检测后控制对讲模块。另外,一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外挂双声道有线耳机控制对讲模块实现语音发送。
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包括耳机插座母座、监测电路、音频输出驱动电路、双声道连接电路和单声道连接电路。耳机插座母座用于连接双声道有线耳机,监测电路用于监测耳机插座母座右声道连接端的高低电位变化,并当发生变化时输出声道转换启动电信号,音频输出驱动电路响应转换启动电信号通过单声道连接电路或双声道连接电路向耳机插座母座输出单声道音频电信号或双声道音频电信号。由于依据实际需求自由切换三防智能移动终端的单双通道音频信号的输出,可以在不更换耳机的操作下实现三防智能移动终端的音频播放功能和对讲机功能的切换,进而大大提高用户体验。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插座母座、监测电路、音频输出驱动电路、双声道连接电路和单声道连接电路;
所述耳机插座母座用于连接双声道有线耳机,所述耳机插座母座包括左声道连接端HP_L、右声道连接端HP_R、接地端GND和连接检测端DET;
所述监测电路分别与所述耳机插座母座和所述音频输出驱动电路连接,用于向所述耳机插座母座的右声道连接端HP_R输入一预设电压值的高电位,并当所述耳机插座母座的右声道连接端HP_R由高电位转变为低电位时向所述音频输出驱动电路发送声道转换启动电信号;
所述音频输出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双声道连接电路和所述单声道连接电路连接,用于响应所述声道转换启动电信号输出单声道音频电信号或双声道音频电信号;
所述单声道连接电路与所述耳机插座母座的左声道连接端HP_L和连接检测端DET连接;所述音频输出驱动电路通过所述单声道连接电路将所述单声道音频电信号输出给所述耳机插座母座;
所述双声道连接电路与所述耳机插座母座的左声道连接端HP_L、右声道连接端HP_R和连接检测端DET连接;所述音频输出驱动电路通过所述双声道连接电路将所述双声道音频电信号输出给所述耳机插座母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换开关,连接在所述耳机插座母座的右声道连接端HP_R和接地端GND之间;所述切换开关用于将所述耳机插座母座的右声道连接端HP_R由高电位转变为低电位,或将所述耳机插座母座的右声道连接端HP_R由低电位转变为高电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电路包括电阻R,电阻R的一端与所述耳机插座母座的右声道连接端HP_R连接,另一端用于输入一直流电压源,所述直流电压源的输入电压值为所述预设电压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插座母座还包括麦克连接端MIC,所述麦克连接端MIC用于与所述双声道有线耳机的麦克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插座母座适配的所述双声道有线耳机的音频公头的直径为6.5mm、3.5mm或2.5mm。
6.一种三防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防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所述耳机插座母座的插孔和所述切换开关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防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适配所述耳机插座母座的双声道有线耳机,当所述音频输出驱动电路输出单声道音频电信号时,只由所述双声道有线耳机的左声道耳机播放所述单声道音频电信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防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开关设置在所述双声道有线耳机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防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更换为单声道音频电信号输出或双声道音频电信号输出时,通过所述双声道有线耳机播放声道切换提示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410993.9U CN221886706U (zh) | 2024-03-04 | 2024-03-04 | 一种三防智能移动终端和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410993.9U CN221886706U (zh) | 2024-03-04 | 2024-03-04 | 一种三防智能移动终端和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886706U true CN221886706U (zh) | 2024-10-22 |
Family
ID=93093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410993.9U Active CN221886706U (zh) | 2024-03-04 | 2024-03-04 | 一种三防智能移动终端和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886706U (zh) |
-
2024
- 2024-03-04 CN CN202420410993.9U patent/CN22188670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81479B (zh) | 一种可拆卸式无线耳机系统 | |
JP2010527541A (ja) | 周囲雑音減少機能を備えた通信装置 | |
CN112235692B (zh) | 音频切换电路、电子设备和音频切换方法 | |
JP5158593B2 (ja) | 携帯端末、オーディオ機器判別方法、オーディオ機器判別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 |
JP2004120313A (ja) | ワイヤレスヘッドセットシステム | |
US10645477B2 (en) | Audio systems | |
JP3398699B2 (ja) | 携帯端末装置 | |
CN221886706U (zh) | 一种三防智能移动终端和单双音频通道输出切换电路 | |
CN221886695U (zh) | 一种双声道有线耳机和音频转接线 | |
CN113411703B (zh) | 音频播放方法以及耳机盒、无线耳机和耳机套件 | |
JP2002101491A (ja) | 音声信号処理装置、及び携帯電話機 | |
JP5399652B2 (ja) | 充電装置及び充電システム | |
CN113923564B (zh) | 音频处理装置及终端设备 | |
US7502478B2 (en) | Stereo audio headset interface and method that is compatible with mono headsets | |
CN211017626U (zh) | 具有切换功能的耳机充电数据线 | |
CN110401900B (zh) | 耳机连接器 | |
JP2003282199A (ja) | 接続装置 | |
CN222128274U (zh) | 无线耳机 | |
CN112511954A (zh) | 立体声组件及终端设备 | |
CN110248271A (zh) | 应用无线耳机无线传输的播放方法 | |
JP3878884B2 (ja) | ジャック回路、これを利用する携帯型電子機器および電話機 | |
KR200180377Y1 (ko) | 휴대용 오디오 이어폰 겸용 휴대폰의 핸즈프리장치 | |
JP2004153614A (ja) | 音声信号中継装置 | |
CN213783552U (zh) | 一种可拆卸式头戴耳机 | |
GB2387979A (en) | A connector interface for a mobile phon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