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852026U - 一种拖拉机及运输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拖拉机及运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852026U
CN221852026U CN202420223378.7U CN202420223378U CN221852026U CN 221852026 U CN221852026 U CN 221852026U CN 202420223378 U CN202420223378 U CN 202420223378U CN 221852026 U CN221852026 U CN 221852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culated body
connecting rod
steering
steering arm
tr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2233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震霖
李靖
蒋艳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Sanglaite Agricultural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Sanglaite Agricultural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Sanglaite Agricultural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Sanglaite Agricultural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2233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852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852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8520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拖拉机,包括第一铰接体,以及与所述第一铰接体活动连接的第二铰接体,所述第二铰接体背离所述第一铰接体的一端还设有转向桥,所述转向桥的两端设有可转向的前轮,所述第一铰接体和第二铰接体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向桥连接,所述前轮转向时,可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带动所述第二铰接体绕所述第一铰接体的一端转动。此结构的拖拉机,行进过程中,在前轮转向的同时,还可实施折腰转向,因此,其具有转弯半径较小,通过性较好,以及适合在较小块的农田中作业的优点。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运输车辆。

Description

一种拖拉机及运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拖拉机及运输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农业机械,如拖拉机等,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已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
拖拉机,包括履带式拖拉机和轮式拖拉机,主要用于农田耕种及运输等,种类繁多,或大或小,运用较为普遍,然而,在我国的云南、贵州等大部分地区,由于大部分土地并不平整,常带有较大的坡度,每个地块的面积也相对较小,且上下两个地块之间通常还有较高的田埂或地埂,现有的农业机械,作业时,存在机械设备调头困难,以及地块之间机械设备更换作业难度较大等问题,进而导致这些地区的机械化耕种水平低下,目前仍然以人工作业为主,近几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抛荒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转弯半径较小,通过性更好,适合于小块农田或山地作业的拖拉机,以及包括此拖拉机的运输车辆,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弯半径较小,通过性更好,适合于小块农田或山地作业的拖拉机,以及包括此拖拉机的运输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拖拉机,包括第一铰接体,以及与所述第一铰接体活动连接的第二铰接体,所述第二铰接体背离所述第一铰接体的一端还设有转向桥,所述转向桥的两端设有可转向的前轮,所述第一铰接体和第二铰接体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向桥连接,所述前轮转向时,可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带动所述第二铰接体绕所述第一铰接体的一端转动。此结构的拖拉机,行进过程中,当前轮转向时,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二铰接体绕第一铰接体的左端旋转,即前轮转向的同时,还可实施折腰转向,因此,其具有转弯半径较小,通过性较好,以及适合在较小块的农田中作业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第二铰接体的一侧还设有过渡臂,所述第一铰接体的一端还设有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过渡臂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转向桥上还设有第三转向臂,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转向臂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渡臂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转向桥上还设有第一转向臂和第二转向臂,所述第一转向臂和第二转向臂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转向臂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向臂的一侧,且所述第三转向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向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臂动作时,带动所述第三转向臂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拖拉机还包括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向臂活动连接,所述伸缩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向臂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伸缩件为转向油缸,所述转向油缸包括缸筒和设置于所述缸筒内的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与第二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伸出时,第二活塞杆回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第一活塞杆背离所述缸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向臂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背离所述缸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向臂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第二铰接体上还设有支座,所述过渡臂的一端与所述支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过渡臂的连接部置于所述过渡臂的两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第一连接杆可拆卸,所述第一铰接体和第二铰接体的连接处还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可设置插件,所述插件置于所述插孔内时,所述第一铰接体和第二铰接体之间被锁定。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运输车辆,包括拖拉机,所述拖拉机的一端还设有可拆卸的半挂车,所述拖拉机为如上所述的拖拉机。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拖拉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应关系为:
1第一铰接体 2第二铰接体 3第一制动毂
4第一转向臂 5转向油缸 6第二转向臂
7第三转向臂 8第一连接杆 9过渡臂
10支座 11第二连接杆 12连接座
13插孔 14后轮 15转向桥
16固定座 17第一活塞杆 18第二活塞杆
19取力器传动轴 20取力器输出轴 21悬架
22主变速箱 23副变速箱 24第二制动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下,请参见图1所示的拖拉机,具体包括置于左端的第一铰接体1,以及与第一铰接体1活动连接的第二铰接体2,第二铰接体2背离第一铰接体1的一端,即图中所示的左端还设有转向桥15,转向桥15的两端设有可转向的轮毂3,前轮套设于轮毂3上。此外,第二铰接体2上还设有车轮14,第一铰接体1和第二铰接体2的一侧,即图1所示的下侧还设有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11,第一连接杆8的一端,即图中所示的右端与第一铰接体1连接,第二连接杆11的一端,即图中所示的左端与转向桥15连接,前轮转向时,可通过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11带动第二铰接体2绕所述第一铰接体1的一端转动。此结构的拖拉机,行进过程中,当前轮转向时,通过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11带动第二铰接体2绕第一铰接体1的左端旋转,即前轮转向的同时,还可实施折腰转向,因此,其具有转弯半径较小,通过性较好,以及适合在较小块的农田中作业的优点。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铰接体2的一侧还设有过渡臂9,第一铰接体1的一端,即图中所示的左端还设有连接座12,第一连接杆8的一端与过渡臂9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8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12活动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转向桥15上还设有第三转向臂7,第二连接杆11的一端,即图中所示的左端与第三转向臂7活动连接,第二连接杆11的另一端,即图中所示的右端与过渡臂9活动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转向桥15上还设有第一转向臂4和第二转向臂6,第一转向臂4和第二转向臂6相对设置,分别设置于转向桥15的上下两端,第三转向臂7设置于第一转向臂4的一侧,且第三转向臂7的一端与第一转向臂4的一端连接,当第一转向臂4动作时,可带动第三转向臂7动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拖拉机还包括伸缩件,连伸缩件的一端,即图1中的下端与第一转向臂4活动连接,伸缩件的另一端,即图1中的上端与第二转向臂6活动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伸缩件具体为转向油缸5,转向油缸5包括缸筒和设置于所述缸筒内的第一活塞杆17和第二活塞杆18,第一活塞杆17的一端与第二活塞杆18的一端连接,第一活塞杆17伸出时,第二活塞杆18回缩。需要说明的是,转向油缸5亦可为单活塞杆转向油缸,工作原理如上,不再赘述。工作时,动力从转向油缸5传递至第一转向臂4和第二转向臂6,从而带动前轮转向。同时,第一转向臂4经第三转向臂7把动力传递至第二连接杆11和第一连接杆8,从而实现拖拉机折腰转向。转向桥15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制动毂3和第二制动毂24,前轮分别设置于第一制动毂3和第二制动毂24,后轮14则设置于第一铰接体1的两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活塞杆17背离缸筒的一端,即图中所示的下端与第一转向臂4活动连接,第二活塞杆18背离缸筒的一端,即图中所示的上端与第二转向臂6活动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铰接体2上还设有支座10,所述过渡臂9的一端与所述支座10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1与所述过渡臂9的连接部置于过渡臂9的两端之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杆8可根据需要进行拆卸,第一铰接体1和第二铰接体2的连接处还设有插孔13,插孔13内可设置插件,插件置于插孔13内时,第一铰接体1和第二铰接体2之间被锁定,即第二铰接体2不可再绕第一铰接体1旋转,拖拉机不再具有折腰转向功能。此外,第一铰接体1上还设有主变速箱22,第二铰接体2上还设有副变速箱23,主变速箱22和副变速箱23之间还设有取力器传动轴20,副变速箱23的右端还设有取力器输出轴20。拖拉机的右端还设有用于连接各种农机具的悬架21。
上述结构的拖拉机,行进过程中,当前轮转向时,第三转向臂通过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11的作用下带动第二铰接体2绕第一铰接体1的左端旋转,即前轮转向的同时,还可实施折腰转向,因此,其具有转弯半径较小,通过性较好,以及适合在较小块的农田中作业的优点。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运输车辆,包括拖拉机,拖拉机的一端还设有可拆卸半挂车,拖拉机为如上所述的拖拉机。机具可以为旋耕机等,设置于拖拉机的悬架21上。需要说明的是,当把半挂车置于拖拉机的右端时,需把第一连接杆8取下,同时,还需把插件置于插孔13内,锁定第一铰接体1和第二铰接体2,防止两者之间相对转动,即已不再具有折腰转向功能。
此结构的运输车辆,还具有运载能力强,通过性好等方面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拖拉机,包括第一铰接体,以及与所述第一铰接体活动连接的第二铰接体,所述第二铰接体背离所述第一铰接体的一端还设有转向桥,所述转向桥的两端设有可转向的前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体和第二铰接体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向桥连接,所述前轮转向时,可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带动所述第二铰接体绕所述第一铰接体的一端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体的一侧还设有过渡臂,所述第一铰接体的一端还设有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过渡臂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桥上还设有第三转向臂,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转向臂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渡臂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桥上还设有第一转向臂和第二转向臂,所述第一转向臂和第二转向臂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转向臂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向臂的一侧,且所述第三转向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向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臂动作时,可带动所述第三转向臂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拉机还包括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向臂活动连接,所述伸缩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向臂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为转向油缸,所述转向油缸包括缸筒和设置于所述缸筒内的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与第二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伸出时,第二活塞杆回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杆背离所述缸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向臂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背离所述缸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向臂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体上还设有支座,所述过渡臂的一端与所述支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过渡臂的连接部置于所述过渡臂的两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可拆卸,所述第一铰接体和第二铰接体的连接处还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可设置插件,所述插件置于所述插孔内时,所述第一铰接体和第二铰接体之间被锁定。
10.一种运输车辆,包括拖拉机,所述拖拉机的一端还设有可拆卸的半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拉机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拖拉机。
CN202420223378.7U 2024-01-30 2024-01-30 一种拖拉机及运输车辆 Active CN221852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223378.7U CN221852026U (zh) 2024-01-30 2024-01-30 一种拖拉机及运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223378.7U CN221852026U (zh) 2024-01-30 2024-01-30 一种拖拉机及运输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852026U true CN221852026U (zh) 2024-10-18

Family

ID=93047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223378.7U Active CN221852026U (zh) 2024-01-30 2024-01-30 一种拖拉机及运输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8520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9141B (zh) 一种全液压三角履带轮式底盘旋耕机
CN111096113A (zh) 一种履带拖拉机
DE102021203728A1 (de) Tandemradbaugruppe und tandemradsatz
PL158964B1 (pl) Uklad dwóch pojazdów skladajacy sie z kierowanego pojazdu kolowego i pchajacego pojazdu gasienicowego PL PL
EP2181915A1 (de) Dolly-Achse und diese verwendender Fahrzeugverband
DE689264C (de) Als Raupen-, Raeder- und Zwitterfahrzeug betreibbares Kraftfahrzeug
CN221852026U (zh) 一种拖拉机及运输车辆
CN221852027U (zh) 一种拖拉机及运输车辆
CN221954456U (zh) 一种拖拉机及农业机械
CN221938326U (zh) 一种拖拉机及农业机械
CN222663560U (zh) 一种拖拉机及农业机械
CN116834545A (zh) 一种用于丘陵山地拖拉机的折腰扭腰装置
CN206797471U (zh) 一种具有四轮驱动以及四轮转向功能的底盘
CN214852660U (zh) 二轮式可跨垄转向调头的农机具搭载装置
CN222090082U (zh) 一种多功能的农业机械
CN112937679B (zh) 一种四轮转向机构
RU2834933C1 (ru) Мини-трактор "СТАВРОПОЛЕЦ"
CN214355524U (zh) 适用于小地块作业的全时四驱多方式转向拖拉机
CN216134805U (zh) 一种自行式耙田机
CN202608914U (zh) 多用途折腰拖拉机
CN221562736U (zh) 一种拖拉机及农业机械
CN203968609U (zh) 一种高架结构的农用机底盘
CN206797468U (zh) 一种用于拖拉机上的折腰转向机构
CN205987726U (zh) 新型方向盘履带式大葱收获机
CN221757347U (zh) 一种山地四驱轮式玉米收获机行走传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