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796684U - 一种轿顶爬梯装置及电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轿顶爬梯装置及电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796684U CN221796684U CN202323668533.0U CN202323668533U CN221796684U CN 221796684 U CN221796684 U CN 221796684U CN 202323668533 U CN202323668533 U CN 202323668533U CN 221796684 U CN221796684 U CN 2217966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dder
- upper beam
- roof
- cat ladder
- beam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41000282326 Felis catus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16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193 craw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轿顶爬梯装置及电梯,轿顶爬梯装置包括主上梁组件和两组第一爬梯;所述主上梁组件用于架设在电梯轿顶的上方;两组第一爬梯分别位于所述上梁组件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爬梯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电梯轿顶,所述第一爬梯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主上梁组件的顶面边沿。该轿顶爬梯装置通过在上梁组件和轿顶之间设置爬梯,维保人员从轿顶一边过去另一边时,可以借助爬梯攀爬,爬梯搭建具有灵活性,制造成本低,且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轿顶爬梯装置及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梯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日常的生活场景中,住宅、学校、医院、地铁站、购物中心等。
现有大吨位的轿架设计,不设置轿顶爬梯,当上梁离轿顶过高时,维保人员跨过上梁时安全系数低,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轿顶爬梯装置及电梯。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轿顶爬梯装置,包括:
主上梁组件和两组第一爬梯;
所述主上梁组件用于架设在电梯轿顶的上方;两组第一爬梯分别位于所述上梁组件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爬梯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电梯轿顶,所述第一爬梯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主上梁组件的顶面边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爬梯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护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护栏的底部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爬梯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爬梯的长度大于所述主上梁组件的顶面到所述电梯轿顶之间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组副上梁组件和四组第二爬梯;
所述副上梁组件用于架设在所述电梯轿顶的上方,并且所述主上梁组件位于两组所述副上梁组件之间;每两组所述第二爬梯分别位于一组所述副上梁组件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爬梯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电梯轿顶,所述第二爬梯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副上梁组件的顶面边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爬梯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护栏。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护栏的底部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二爬梯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爬梯的长度大于所述副上梁组件的顶面到所述电梯轿顶之间的垂直距离。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轿顶爬梯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轿顶爬梯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轿顶爬梯装置通过在上梁组件和轿顶之间设置爬梯,维保人员从轿顶一边过去另一边时,可以借助爬梯攀爬,爬梯搭建具有灵活性,制造成本低,且安全可靠。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轿顶爬梯装置在爬梯上设置有护栏,可以方便维保人员上落,防止维保人员从高处坠落,保障维保人员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轿顶爬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轿顶爬梯装置的侧向示意图;
图中:10、主上梁组件;11、副上梁组件;12、第一爬梯;13、第一护栏;14、第二爬梯;15、第二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轿顶爬梯装置,如图1至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轿顶爬梯装置包括主上梁组件10和两组第一爬梯12。主上梁组件10用于架设在电梯轿顶的上方,并用于安装导向轮;两组第一爬梯12分别位于上梁组件的相对两侧,第一爬梯12的一端设置于电梯轿顶,第一爬梯12的另一端设置于主上梁组件10的顶面边沿。在实际中维保人员在电梯轿顶活动时,通过攀爬第一爬梯12,从主上梁组件10的一侧翻越到主上梁组件10的另一侧,方便维保人员作业,同时安全可靠。
优选的,第一爬梯12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护栏13。第一护栏13可以提供支撑点,防止维保人员在爬梯过程中不慎摔倒,从爬梯上滑落引发安全事故,两侧的第一护栏13保证了第一爬梯12的安全性能。
更优选的,第一护栏13的底部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第一爬梯12的两侧,第一护栏13能够牢固地固定在第一爬梯12上而不能被移动,并且不易滑动或翻转,这样可以方便维保人员上落,防止维保人员从高处坠落,保障维保人员人身安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爬梯12的长度大于主上梁组件10的顶面到电梯轿顶之间的垂直距离。第一爬梯12通过以一定倾斜角度架设在电梯轿顶上方,增加第一爬梯12的稳定性,并且便于维保人员攀爬。
在一些大吨位的电梯中,电梯上方还会架设有副上梁组件11,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轿顶爬梯装置还包括两组副上梁组件11和四组第二爬梯14。副上梁组件11用于架设在电梯轿顶的上方,并且主上梁组件10位于两组副上梁组件11之间;每两组第二爬梯14分别位于一组副上梁组件11的相对两侧,第二爬梯14的一端设置于电梯轿顶,第二爬梯14的另一端设置于副上梁组件11的顶面边沿。在实际中维保人员在电梯轿顶活动时,通过攀爬第一爬梯12和第二爬梯14,可以方便地从主上梁组件10到副上梁组件11之间来回攀爬,方便维保人员作业,同时安全可靠。
优选的,第二爬梯14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护栏15。第二护栏15可以提供支撑点,防止维保人员在爬梯过程中不慎摔倒,从爬梯上滑落引发安全事故,两侧的第二护栏15保证了第二爬梯14的安全性能。
更优选的,第二护栏15的底部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第二爬梯14的两侧,第二护栏15能够牢固地固定在第二爬梯14上而不能被移动,并且不易滑动或翻转,这样可以方便维保人员上落,防止维保人员从高处坠落,保障维保人员人身安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爬梯14的长度大于副上梁组件11的顶面到电梯轿顶之间的垂直距离。第二爬梯14通过以一定倾斜角度架设在电梯轿顶上方,增加第二爬梯14的稳定性,并且便于维保人员攀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保护了一种电梯,该电梯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轿顶爬梯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轿顶爬梯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轿顶爬梯装置通过在上梁组件和轿顶之间设置爬梯,维保人员从轿顶一边过去另一边时,可以借助爬梯攀爬,爬梯搭建具有灵活性,制造成本低,且安全可靠。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轿顶爬梯装置在爬梯上设置有护栏,可以方便维保人员上落,防止维保人员从高处坠落,保障维保人员人身安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轿顶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上梁组件和两组第一爬梯;
所述主上梁组件用于架设在电梯轿顶的上方;两组第一爬梯分别位于所述上梁组件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爬梯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电梯轿顶,所述第一爬梯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主上梁组件的顶面边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顶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爬梯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护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轿顶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护栏的底部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爬梯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顶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爬梯的长度大于所述主上梁组件的顶面到所述电梯轿顶之间的垂直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轿顶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两组副上梁组件和四组第二爬梯;
所述副上梁组件用于架设在所述电梯轿顶的上方,并且所述主上梁组件位于两组所述副上梁组件之间;每两组所述第二爬梯分别位于一组所述副上梁组件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爬梯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电梯轿顶,所述第二爬梯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副上梁组件的顶面边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轿顶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爬梯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护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轿顶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护栏的底部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二爬梯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轿顶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爬梯的长度大于所述副上梁组件的顶面到所述电梯轿顶之间的垂直距离。
9.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轿顶爬梯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668533.0U CN221796684U (zh) | 2023-12-29 | 2023-12-29 | 一种轿顶爬梯装置及电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668533.0U CN221796684U (zh) | 2023-12-29 | 2023-12-29 | 一种轿顶爬梯装置及电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796684U true CN221796684U (zh) | 2024-10-01 |
Family
ID=92885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668533.0U Active CN221796684U (zh) | 2023-12-29 | 2023-12-29 | 一种轿顶爬梯装置及电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796684U (zh) |
-
2023
- 2023-12-29 CN CN202323668533.0U patent/CN22179668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1796684U (zh) | 一种轿顶爬梯装置及电梯 | |
CN208732381U (zh) | 无机房电梯检修平台 | |
CN202175917U (zh) | 安全爬梯 | |
CN204608601U (zh) | 安装在桥梁检查车桁架内的可升降检查平台 | |
CN206607828U (zh) | 一种安全建筑施工平台 | |
CN206680149U (zh) | 一种网络通信施工登高装置 | |
CN107472259A (zh) | 一种兼顾空中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上下车用车站 | |
CN205891018U (zh) | 用于接触网检修作业平台的伸缩防护栏杆 | |
CN205892416U (zh) | 一种带有升降系统的通讯塔 | |
CN201610632U (zh) | 一种自爬式施工平台 | |
CN217999471U (zh) | 一种新型变压器梯子结构 | |
CN203116641U (zh) | 一种扶梯桁架检测工装 | |
CN214996382U (zh) | 高速安全屋 | |
CN210216166U (zh) | 一种t梁浇筑安全防护平台 | |
CN111439673B (zh) | 一种建筑吊运系统 | |
CN219906801U (zh) | 一种具有双电梯系统的行走式塔机 | |
CN209583557U (zh) | 一种自行式升降吊装平台专用移动平衡装置 | |
CN216380484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移动登高平台 | |
CN221778298U (zh) | 一种便于桥侧桥架施工的移动型小车 | |
CN218714973U (zh) | 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爬架 | |
CN222296125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功能脚架 | |
CN216380499U (zh) | 一种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建筑施工架 | |
CN219528532U (zh) | 一种钢结构建筑施工用简易爬梯 | |
CN215565675U (zh) | 一种电力工程用登高支架 | |
CN209293379U (zh) | 一种移动操作平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 1-3 Changchun Road, Yangmei, Yanghe Town, Gaoming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ddress Declaration) Patentee after: Zhufu Elevator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3 Changchun Road, Yangmei Town, Gaoming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OMEFRIEND & FUJI ELEVATO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