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683209U - 一种卸车泵及具有其的卸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卸车泵及具有其的卸车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683209U CN221683209U CN202323534632.XU CN202323534632U CN221683209U CN 221683209 U CN221683209 U CN 221683209U CN 202323534632 U CN202323534632 U CN 202323534632U CN 221683209 U CN221683209 U CN 2216832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unloading
- pump
- gas phase
-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4
- 239000012071 phas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7791 liqu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UHOVQNZJYSORNB-UHFFFAOYSA-N Benze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1 UHOVQNZJYSORN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391944 Commicarpus scand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907 glan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827703 Homo sapiens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3591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37 ann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7 dry gr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卸车泵,包括支架、设置于支架的储存罐、设置于储存罐底端的出液管、设置于支架的支座、设置于支座上侧的电机、设置于支座下侧的轴承座、设置于轴承座下侧的密封函体、设置于密封函体下侧的泵盖、设置于泵盖下侧的泵体、转轴。本实用新型的卸车泵能够实现干运转,不易磨损,自排气效果好。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卸车系统,包括的卸车泵、具有运输罐的槽车,运输罐上侧设置有出气口,运输罐下部设置有卸液口,出气口连通有气相管线,排气管连通有气相支管,出液口连通有液相管线,气相管线、气相支管和液相管线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开合的阀门。本实用新型的卸车系统能够快速卸下槽车上装载的介质,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卸车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卸车泵及具有其的卸车系统。
背景技术
槽车上设置有运输罐,运输罐内装有易挥发、有污染的介质,比如笨、汽油、柴油等,当槽车达到指定地点后,需要卸车泵将介质卸至指定容器。目前的卸车泵采用滑片泵,滑片泵是容积泵的一种,它是靠泵体、泵盖、偏心转子和滑片之间形成的容积的周期性变化吸、排液体的泵,泵转子为圆柱形,转子上有若干个槽,每个槽内置有滑片,转子在泵壳内偏心安装,其偏心距为e,滑片可在转子的槽内径向滑动,滑片靠离心力、弹簧力或液体压力压向壳体,使滑片端部紧贴壳体而保证密封,吸入、排出口靠转子与壳体之间很小的间隙密封分开。当转子旋转时,在吸入侧的基元容积不断增大,将液体吸入基元容积,当基元容积达最大值时,基元容积与吸入口脱离而与排出口连通,转子继续旋转,基元容积逐渐变小,将液体排出,转子旋转一周,滑片在槽内往复一次,各基元容积变大、变小一次,完成一次吸入、排出过程。
滑片泵有以下缺点:1)泵体工作面容易磨损,尤其在汽液混输时或无液体时,会造成干磨现象;2)滑片两侧受力不等,特别是滑片由低压区进入高压区的瞬间,滑片一边是高压(排出压力),一边是低压(吸入压力),滑片受力很大,容易断裂;3)滑片在径向压力作用下,滑片与泵体的接触处产生局部高温,会引起局部退火,致使滑片迅速磨损;4)由于滑片的特性,自排气效果差。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卸车泵,能够实现干运转,不易磨损,自排气效果好。本实用新型另一个目的提供一种卸车系统,能够快速卸下槽车上装载的介质,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卸车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储存罐、设置于所述储存罐底端的出液管、设置于所述支架的支座、设置于所述支座上侧的电机、设置于所述支座下侧的轴承座、设置于所述轴承座下侧的密封函体、设置于所述密封函体下侧的泵盖、设置于所述泵盖下侧的泵体、转轴;
其中,所述储存罐外周侧设置有入口,所述电机输出轴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泵体内限定有腔体,所述转轴下部设置有叶轮,所述转轴与所述轴承座可旋转连接,所述叶轮可旋转设置于所述腔体中,所述叶轮下侧圆周设置有多个第一叶片,所述叶轮上侧圆周设置多个第二叶片,所述密封函体外周侧设置有所述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泵体外周侧设置有出液口,所述泵体下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出液管外周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出液支管,所述出液支管与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出液管与所述储存罐连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储存罐上端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排气上管,所述排气口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排气上管连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叶片的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第一叶片圆周均匀设置于所述叶轮下侧,所述腔体的下腔壁与所述第一叶片的斜面相匹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叶片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叶片圆周均匀设置于所述叶轮上侧,所述腔体的上腔壁与所述第二叶片的上侧相匹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轴承座包括从上至下依序设置的上连接板、第一筒体、中连接板、第二筒体,所述上连接板中心嵌设有2个层叠设置的第一轴承,所述中连接板中心嵌设有第二轴承,所述转轴可旋转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连接板上侧同轴设置有第一压盖,所述中连接板下侧同轴设置有第二压盖。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液管尾端设置有尾盖,所述尾盖背离所述出液管一侧设置有放液阀。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包括矩形框、设置于所述矩形框底部的底板,所述储存罐固定设置于所述矩形框一侧,所述矩形框背离所述储存罐一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座与所述支撑板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卸车系统,包括所述的卸车泵、具有运输罐的槽车,所述运输罐上侧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运输罐下部设置有卸液口,所述出气口连通有气相管线,所述排气管连通有气相支管,所述卸液口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出液口连通有液相管线,所述气相管线、气相支管和液相管线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开合的阀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卸车系统,包括所述的卸车泵、具有运输罐的槽车,所述排气管上端设置有排气阀,所述运输罐上侧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运输罐下部设置有卸液口,所述出气口连通有气相管线,所述排气阀连通有气相支管,所述卸液口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出液口连通有液相管线,所述气相管线、气相支管和液相管线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开合的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电机带动叶轮转动,叶轮在旋转时第一叶片吸入储存罐内的气体,第二叶片旋转排气,通过排气口将储存罐的气体排走,使储存罐内液位上升,叶轮是双叶片结构,在输送液体时能够挤压空气,带走空气,使储存罐形成一定的真空度,这样泵液速度加快,卸车效率提高,而且叶轮转动较为平稳,能够实现干转动,叶轮不易断裂;
2)优选的,排气管与排气上管连通,排期效果更好,排气更加集中;
3)优选的,直角梯形的第一叶片与腔体配合吸液效果好,第二叶片排气效果好;
4)优选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提升转轴转动稳定性,从而提升叶轮转动稳定性;
5)优选的,储存罐会有部分液体残留,设置放液阀能够排放残留的液体,防止能源浪费,回收效率高;
6)卸车系统能够快速卸下槽车上装载的介质,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卸车泵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卸车系统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提供的卸车系统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提供的卸车系统的第一个工作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提供的卸车系统的第二个工作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提供的卸车系统的第三个工作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提供的卸车系统的第四个工作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提供的卸车系统的第五个工作图。
在图1-图9中,1、支架;101、矩形框;102、底板;103、支撑板;2、储存罐;201、入口;202、出液管;203、出液支管;204、排气上管;3、支座;4、电机;5、轴承座;501、上连接板;502、第一筒体;503、中连接板;504、第二筒体;505、第一轴承;506、第二轴承;507、第一压盖;508、第二压盖;6、密封函体;601、排气口;7、泵盖;8、泵体;801、腔体;802、进液口;803、出液口;9、转轴;10、叶轮;1001、第一叶片;1002、第二叶片;11、尾盖;12、放液阀;13、排气阀;14、槽车;15、运输罐;16、气相管线;17、液相管线;18、气相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头”、“尾”、“顶”、“底”、“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请请参阅图1-图9,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卸车泵,包括支架1、设置于所述支架1的储存罐2、设置于所述储存罐2底端的出液管202、设置于所述支架1的支座3、设置于所述支座3上侧的电机4、设置于所述支座3下侧的轴承座5、设置于所述轴承座5下侧的密封函体6、设置于所述密封函体6下侧的泵盖7、设置于所述泵盖7下侧的泵体8、转轴9,所述储存罐2外周侧设置有入口201,所述电机4输出轴与所述转轴9连接,所述泵体8内限定有腔体801,所述转轴9下部设置有叶轮10,所述转轴9与所述轴承座5可旋转连接,所述叶轮10可旋转设置于所述腔体801中,所述叶轮10下侧圆周设置有多个第一叶片1001,所述叶轮10上侧圆周设置多个第二叶片1002,所述密封函体6外周侧设置有所述排气口601,所述排气口601与所述腔体801连通,所述泵体8外周侧设置有出液口803,所述泵体8下端设置有进液口802,所述出液管202外周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出液支管203,所述出液支管203与所述进液口802连接,所述出液管202与所述储存罐2连通。
电机4带动叶轮10转动,叶轮10在旋转时第一叶片1001吸入储存罐2内的气体,第二叶片1002旋转排气,通过排气口601将储存罐2的气体排走,使储存罐2内液位上升,叶轮10是双叶片结构,在输送液体时能够挤压空气,带走空气,使储存罐2形成一定的真空度,这样泵液速度加快,卸车效率提高,储存罐2在卸车过程中储有介质,以防止卸车时瞬时断流,而且叶轮10转动较为平稳,能够实现干转动,叶轮10不易断裂。
卸车泵内的各个密封件符合API682标准,具体构造和安装不再赘述。
如图1-图9所示,所述储存罐2上端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排气上管204,所述排气口601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排气上管204连通,排气管与排气上管204连通,排期效果更好,排气更加集中。
如图1-图9所示,所述第一叶片1001的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第一叶片1001圆周均匀设置于所述叶轮10下侧,所述腔体801的下腔壁与所述第一叶片1001的斜面相匹配,所述第二叶片1002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叶片1002圆周均匀设置于所述叶轮10上侧,所述腔体801的上腔壁与所述第二叶片1002的上侧相匹配,直角梯形的第一叶片1001与腔体801配合吸液效果好,第二叶片1002排气效果好。
如图1-图9所示,所述轴承座5包括从上至下依序设置的上连接板501、第一筒体502、中连接板503、第二筒体504,所述上连接板501中心嵌设有2个层叠设置的第一轴承505,所述中连接板503中心嵌设有第二轴承506,所述转轴9可旋转穿过所述第一轴承505和第二轴承506,第一轴承505和第二轴承506提升转轴9转动稳定性,从而提升叶轮10转动稳定性,具体的,所述第一轴承为角接触球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为圆柱滚子轴承,由于第一轴承靠近电机,选用角接触球轴承,驱动稳定性更好,第二轴承位于转轴中部,选用圆柱滚子轴承提升其旋转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板501上侧同轴设置有第一压盖507,所述中连接板503下侧同轴设置有第二压盖508,第一压盖507压住第一轴承505,防止第一轴承505脱落,第二压盖508压住第二轴承506,防止第二轴承506脱落。
如图1-图9所示,所述出液管202尾端设置有尾盖11,所述尾盖11背离所述出液管202一侧设置有放液阀12,储存罐2会有部分液体残留,设置放液阀12能够排放残留的液体,防止能源浪费,回收效率高。
如图1-图9所示,所述支架1包括矩形框101、设置于所述矩形框101底部的底板102,所述储存罐2固定设置于所述矩形框101一侧,储存罐2上设置有至少2个连接法兰端,2个连接法兰端与矩形框101紧固连接,所述矩形框101背离所述储存罐2一侧中部设置有支撑板103,所述支座3与所述支撑板103紧固连接,支架1结构简单,支架1上能同时安装储存罐2和支座3,无需再另外设置支架,布局更合理,安装灵活性好,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实现整体轻量化。
请参阅图1-图9,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卸车系统,包括所述的卸车泵、具有运输罐15的槽车14,所述运输罐15上侧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运输罐15下部设置有卸液口,所述出气口连通有气相管线16,所述排气管连通有气相支管18,所述卸液口与所述入口201连通,所述出液口803连通有液相管线17,所述气相管线16、气相支管18和液相管线17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开合的阀门。
如图1-图9所示,具体的卸车工作过程如下:
S1、将卸液口与储存罐2上的入口201连接好,液相管线17与指定容器连接好,气相管线16和气相支管18连通并打开,关闭液相管线17上的阀门,预启动卸车泵进行排气,当储存罐2内的液位达到设定的工作液面后,关闭卸车泵以及气相支管18上的阀门,气相管线16上的阀门再卸车时常开;
S2、启动卸车泵,打开液相管线17上的阀门,调整到正常的压力和流量,开始将运输罐15内的介质泵入指定容器;
S3、卸车泵将运输罐15内的大部分介质已经卸下,运输罐15内的气体进入泵体8内,导致压力和流量不稳定,严重时会发生故障,储存罐2中的液体就会补入泵体8,以减轻气体对流量的影响;
S4、当卸车泵将运输罐15内的介质全部卸下后,由于储存罐2内仍然有部分液体,卸车泵继续工作,当卸车泵不再出量时,干转动30秒后,停止工作;
S5、储存罐2的液体低于工作液面,然后打开出液管202,放出残留的液体。
请参阅图1-图9,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卸车系统,包括所述的卸车泵、具有运输罐15的槽车14,所述排气管上端设置有排气阀13,所述运输罐15上侧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运输罐15下部设置有卸液口,所述出气口连通有气相管线16,所述排气阀13连通有气相支管18,所述卸液口与所述入口201连通,所述出液口803连通有液相管线17,所述气相管线16、气相支管18和液相管线17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开合的阀门,卸车系统能够快速卸下槽车14上装载的介质,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卸车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储存罐、设置于所述储存罐底端的出液管、设置于所述支架的支座、设置于所述支座上侧的电机、设置于所述支座下侧的轴承座、设置于所述轴承座下侧的密封函体、设置于所述密封函体下侧的泵盖、设置于所述泵盖下侧的泵体、转轴;
其中,所述储存罐外周侧设置有入口,所述电机输出轴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泵体内限定有腔体,所述转轴下部设置有叶轮,所述转轴与所述轴承座可旋转连接,所述叶轮可旋转设置于所述腔体中,所述叶轮下侧圆周设置有多个第一叶片,所述叶轮上侧圆周设置多个第二叶片,所述密封函体外周侧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泵体外周侧设置有出液口,所述泵体下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出液管外周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出液支管,所述出液支管与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出液管与所述储存罐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卸车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罐上端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排气上管,所述排气口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排气上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卸车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的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第一叶片圆周均匀设置于所述叶轮下侧,所述腔体的下腔壁与所述第一叶片的斜面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卸车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片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叶片圆周均匀设置于所述叶轮上侧,所述腔体的上腔壁与所述第二叶片的上侧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卸车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包括从上至下依序设置的上连接板、第一筒体、中连接板、第二筒体,所述上连接板中心嵌设有2个层叠设置的第一轴承,所述中连接板中心嵌设有第二轴承,所述转轴可旋转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卸车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上侧同轴设置有第一压盖,所述中连接板下侧同轴设置有第二压盖。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卸车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尾端设置有尾盖,所述尾盖背离所述出液管一侧设置有放液阀。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卸车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矩形框、设置于所述矩形框底部的底板,所述储存罐固定设置于所述矩形框一侧,所述矩形框背离所述储存罐一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座与所述支撑板可拆卸连接。
9.一种卸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卸车泵、具有运输罐的槽车,所述运输罐上侧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运输罐下部设置有卸液口,所述出气口连通有气相管线,所述排气管连通有气相支管,所述卸液口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出液口连通有液相管线,所述气相管线、气相支管和液相管线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开合的阀门。
10.一种卸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卸车泵、具有运输罐的槽车,所述排气管上端设置有排气阀,所述运输罐上侧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运输罐下部设置有卸液口,所述出气口连通有气相管线,所述排气阀连通有气相支管,所述卸液口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出液口连通有液相管线,所述气相管线、气相支管和液相管线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开合的阀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534632.XU CN221683209U (zh) | 2023-12-25 | 2023-12-25 | 一种卸车泵及具有其的卸车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534632.XU CN221683209U (zh) | 2023-12-25 | 2023-12-25 | 一种卸车泵及具有其的卸车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683209U true CN221683209U (zh) | 2024-09-10 |
Family
ID=92624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534632.XU Active CN221683209U (zh) | 2023-12-25 | 2023-12-25 | 一种卸车泵及具有其的卸车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683209U (zh) |
-
2023
- 2023-12-25 CN CN202323534632.XU patent/CN22168320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825372B2 (ja) | ターボ圧縮機 | |
JP2020531738A (ja) | 気体状の媒体を圧送および/または圧縮するための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サイドチャネル圧縮機 | |
US5102297A (en) | Centrifugal pump with cavitation reducing propeller | |
CN221683209U (zh) | 一种卸车泵及具有其的卸车系统 | |
TWM589241U (zh) | 再生式泵 | |
US9028203B2 (en) | Air diffuser system for industrial pumps | |
JP4009322B2 (ja) | 遠心ポンプ装置 | |
JPH03199693A (ja) | 円周流式液体ポンプ | |
CN112682329B (zh) | 一种燃料电池高速电动空气压缩机 | |
CN209212574U (zh) | 一种用于高海拔无密封立式自吸泵 | |
CN111836969B (zh) | 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用于输送和/或压缩气态介质的侧通道压缩机 | |
JPS63314392A (ja) | 燃料タンク内蔵式燃料ポンプ装置 | |
CN107816450B (zh) | 一种用于车载介质卸出的泵型系统 | |
CN118309666A (zh) | 一种离心泵的高效率自吸方法 | |
JP2000297775A (ja) | 自吸式ポンプ | |
CN215333449U (zh) | 一种外回流无密封高效自吸泵 | |
CN219711788U (zh) | 一种大流量油泵泵头组件及燃油泵 | |
JPS5824637B2 (ja) | 自吸式ポンプ | |
CN2231329Y (zh) | 自吸节能水泵 | |
CN105822563A (zh) | 带助吸机构的真空自吸泵 | |
CN206801892U (zh) | 一种船用自吸式立式离心泵 | |
CN117514831A (zh) | 一种紧凑型高扬程自吸泵 | |
JPH0244076Y2 (zh) | ||
CN2660173Y (zh) | 大排量双作用滑片自吸泵 | |
CN119163609A (zh) | 一种低液位自平衡高温液下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