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543029U - 一种皮带式的带式输送机用自移机尾 - Google Patents
一种皮带式的带式输送机用自移机尾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543029U CN221543029U CN202420294019.0U CN202420294019U CN221543029U CN 221543029 U CN221543029 U CN 221543029U CN 202420294019 U CN202420294019 U CN 202420294019U CN 221543029 U CN221543029 U CN 2215430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il
- bevel gear
- tail frame
- fixedly connected
-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Framework For Endless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带式的带式输送机用自移机尾,包括输送机本体,所述输送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倾斜组件,所述倾斜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运输组件,所述运输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动力组件,本申请通过设置有倾斜组件、运输组件和动力组件,在使用时启动第一液压杆能够带动机尾框架的倾斜角度进行改变,提高实用性,启动动力电机,带动连接杆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双向螺杆转动,带动双向螺杆上的两个第一滑动块反向滑动,带动运输滚轮倾斜,从而使得方便改变机尾框架的倾斜角度方便装载货物,同时能够对运输滚轮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使得能够运输不同大小的装载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移机尾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皮带式的带式输送机用自移机尾。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用自移机尾是煤矿掘进工作面主要的运输设备,安装在转载输送机机头和带式输送机机尾之间,其中转载机机头搭接在自移机尾机身导轨上,煤炭通过转载机机头卸载到自移机尾上,再转运给带式输送机,输送至地面。
传统的,带式输送机用自移机尾为迈步式自移机尾,采用滑靴结构,完全靠绞车拖拽或油缸伸缩完成在煤矿巷道中的滑行,受推移油缸伸缩行程的限制而无法实现整机大行程快速推进的目的,此方法移动缓慢且麻烦,另外煤矿井下巷道地面条件恶劣导致机尾运动方向不易精;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3975853U)一种带式输送机用自移机尾,此实用新型中,由于在机尾架的底部设置有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能够对此实用新型进行大行程快速推进,提高了移动速度和降低了移动难度;同时,由于将滑动改为滚动,因此不需要在煤矿巷道中进行滑行,不受巷道地面条件影响,对于自移机尾的移动方向能够精确掌握,提高了精确性。
针对于上述问题,现有专利给出了解决方案,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机尾框架仅通过底部以及导轨进行支撑,当掘进平面平整不一时,导致机尾框架容易有所滑移,稳定性较差,同时不能对机尾框架的角度进行调节,导致不方便机头在高处进行卸货。
为此,提出一种皮带式的带式输送机用自移机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带式的带式输送机用自移机尾,能够解决现有皮带式的带式输送机用自移机尾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机尾框架仅通过底部以及导轨进行支撑,当掘进平面平整不一时,导致机尾框架容易有所滑移,稳定性较差,同时不能对机尾框架的角度进行调节,导致不方便机头在高处进行卸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皮带式的带式输送机用自移机尾,包括输送机本体,所述输送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倾斜组件,所述倾斜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运输组件,所述运输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动力组件,所述倾斜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倾斜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组件;
所述倾斜组件包括机尾框架、连接块和第一液压杆,所述机尾框架铰接于输送机本体的一侧,两个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于机尾框架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一液压杆分别铰接于输送机本体的一侧和两个连接块之间。
优选的,所述运输组件包括双向螺杆、第一滑动块、滑动仓、第二滑动块和运输滚轮,多个所述双向螺杆转动连接于机尾框架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一滑动块螺纹连接于双向螺杆的两端,多个所述滑动仓栓接于机尾框架的顶部,所述第二滑动块滑动连接于滑动仓的内部,所述运输滚轮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之间。
优选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加强板、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连接杆和动力电机,多个所述加强板固定连接于机尾框架的内部,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于双向螺杆的一侧,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连接于加强板的一侧并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锥齿轮转动连接于加强板的一侧并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于机尾框架和加强板的内部并与第三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电机栓接于机尾框架的一侧且输出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仓、第二液压杆和万向轮,两个所述移动仓固定连接于机尾框架的两侧,所述第二液压杆固定连接于移动仓的内部,所述万向轮设置于第二液压杆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仓、第三液压杆和支撑底座,多个所述支撑仓固定连接于机尾框架的一侧,所述第三液压杆固定连接于支撑仓的内部,所述支撑底座铰接于第三液压杆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机尾框架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的,所述机尾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撞块,所述防撞块的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的,所述加强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转动连接于限位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通过设置有倾斜组件、运输组件和动力组件,在使用时启动第一液压杆能够带动机尾框架的倾斜角度进行改变,提高实用性,启动动力电机,带动连接杆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双向螺杆转动,带动双向螺杆上的两个第一滑动块反向滑动,带动运输滚轮倾斜,带动第二滑动块在滑动仓的内部滑动,从而使得方便改变机尾框架的倾斜角度方便装载货物,同时能够对运输滚轮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使得能够运输不同大小的装载物。
2.本申请通过设置有移动组件和支撑组件,在使用时启动第二液压杆,带动万向轮下降并顶住地面,能够使机尾框架在移动中更加稳定,启动第三液压杆,带动支撑底座下移并顶住地面能够对正在运输货物的机尾框架进行支撑,能够适用打的不平的地面进行支撑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A处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输送机本体;2、倾斜组件;3、运输组件;4、动力组件;5、移动组件;6、支撑组件;201、机尾框架;202、连接块;203、第一液压杆;301、双向螺杆;302、第一滑动块;303、滑动仓;304、第二滑动块;305、运输滚轮;401、加强板;402、第一锥齿轮;403、第二锥齿轮;404、第三锥齿轮;405、连接杆;406、动力电机;501、移动仓;502、第二液压杆;503、万向轮;601、支撑仓;602、第三液压杆;603、支撑底座;7、防护罩;8、防撞块;9、限位板;10、限位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皮带式的带式输送机用自移机尾,包括输送机本体1,输送机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倾斜组件2,倾斜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运输组件3,运输组件3的一侧设置有动力组件4,倾斜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移动组件5,倾斜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组件6;
倾斜组件2包括机尾框架201、连接块202和第一液压杆203,机尾框架201铰接于输送机本体1的一侧,两个连接块202固定连接于机尾框架201的一侧,两个第一液压杆203分别铰接于输送机本体1的一侧和两个连接块202之间。
具体的,如图3所示,运输组件3包括双向螺杆301、第一滑动块302、滑动仓303、第二滑动块304和运输滚轮305,多个双向螺杆301转动连接于机尾框架201的内部,两个第一滑动块302螺纹连接于双向螺杆301的两端,多个滑动仓303栓接于机尾框架201的顶部,第二滑动块304滑动连接于滑动仓303的内部,运输滚轮305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滑动块302和第二滑动块304之间。
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动力组件4包括加强板401、第一锥齿轮402、第二锥齿轮403、第三锥齿轮404、连接杆405和动力电机406,多个加强板401固定连接于机尾框架201的内部,第一锥齿轮402固定连接于双向螺杆301的一侧,第二锥齿轮403转动连接于加强板401的一侧并与第一锥齿轮402相啮合,第三锥齿轮404转动连接于加强板401的一侧并与第二锥齿轮403相啮合,连接杆405转动连接于机尾框架201和加强板401的内部并与第三锥齿轮404固定连接,动力电机406栓接于机尾框架201的一侧且输出端与连接杆405固定连接。
在使用时启动第一液压杆203能够带动机尾框架201的倾斜角度进行改变,提高实用性,启动动力电机406,带动连接杆405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404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403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402转动,带动双向螺杆301转动,带动双向螺杆301上的两个第一滑动块302反向滑动,带动运输滚轮305倾斜,带动第二滑动块304在滑动仓303的内部滑动,从而使得方便改变机尾框架201的倾斜角度方便装载货物,同时能够对运输滚轮305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使得能够运输不同大小的装载物。
具体的,如图5所示,移动组件5包括移动仓501、第二液压杆502和万向轮503,两个移动仓501固定连接于机尾框架201的两侧,第二液压杆502固定连接于移动仓501的内部,万向轮503设置于第二液压杆502的底部。
具体的,如图5所示,支撑组件6包括支撑仓601、第三液压杆602和支撑底座603,多个支撑仓601固定连接于机尾框架201的一侧,第三液压杆602固定连接于支撑仓601的内部,支撑底座603铰接于第三液压杆602的底部。
在使用时启动第二液压杆502,带动万向轮503下降并顶住地面,能够使机尾框架201在移动中更加稳定,启动第三液压杆602,带动支撑底座603下移并顶住地面能够对正在运输货物的机尾框架201进行支撑,能够适用打的不平的地面进行支撑使用。
具体的,如图5所示,机尾框架201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罩7,防护罩7的材质为不锈钢。
具体的,如图5所示,机尾框架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撞块8,防撞块8的材质为不锈钢。
具体的,如图5所示,加强板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9,两个限位板9之间转动连接于限位滚轮10。
在使用时防护罩7能够对动力电机406进行保护,防撞块8能够增加机尾框架201的强度,两个限位板9之间的限位滚轮10能够对运输的装载物进行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现有皮带式的带式输送机用自移机尾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机尾框架201仅通过底部以及导轨进行支撑,当掘进平面平整不一时,导致机尾框架201容易有所滑移,稳定性较差,同时不能对机尾框架201的角度进行调节,导致不方便机头在高处进行卸货的问题。
工作原理:本申请在使用时,首先启动第一液压杆203能够带动机尾框架201的倾斜角度进行改变,提高实用性,启动动力电机406,带动连接杆405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404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403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402转动,带动双向螺杆301转动,带动双向螺杆301上的两个第一滑动块302反向滑动,带动运输滚轮305倾斜,带动第二滑动块304在滑动仓303的内部滑动,从而使得方便改变机尾框架201的倾斜角度方便装载货物,同时能够对运输滚轮305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使得能够运输不同大小的装载物,启动第二液压杆502,带动万向轮503下降并顶住地面,能够使机尾框架201在移动中更加稳定,启动第三液压杆602,带动支撑底座603下移并顶住地面能够对正在运输货物的机尾框架201进行支撑,能够适用打的不平的地面进行支撑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皮带式的带式输送机用自移机尾,包括输送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倾斜组件(2),所述倾斜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运输组件(3),所述运输组件(3)的一侧设置有动力组件(4),所述倾斜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移动组件(5),所述倾斜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组件(6);
所述倾斜组件(2)包括机尾框架(201)、连接块(202)和第一液压杆(203),所述机尾框架(201)铰接于输送机本体(1)的一侧,两个所述连接块(202)固定连接于机尾框架(201)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一液压杆(203)分别铰接于输送机本体(1)的一侧和两个连接块(20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式的带式输送机用自移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组件(3)包括双向螺杆(301)、第一滑动块(302)、滑动仓(303)、第二滑动块(304)和运输滚轮(305),多个所述双向螺杆(301)转动连接于机尾框架(201)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一滑动块(302)螺纹连接于双向螺杆(301)的两端,多个所述滑动仓(303)栓接于机尾框架(201)的顶部,所述第二滑动块(304)滑动连接于滑动仓(303)的内部,所述运输滚轮(305)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滑动块(302)和第二滑动块(30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皮带式的带式输送机用自移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4)包括加强板(401)、第一锥齿轮(402)、第二锥齿轮(403)、第三锥齿轮(404)、连接杆(405)和动力电机(406),多个所述加强板(401)固定连接于机尾框架(201)的内部,所述第一锥齿轮(402)固定连接于双向螺杆(301)的一侧,所述第二锥齿轮(403)转动连接于加强板(401)的一侧并与第一锥齿轮(402)相啮合,所述第三锥齿轮(404)转动连接于加强板(401)的一侧并与第二锥齿轮(403)相啮合,所述连接杆(405)转动连接于机尾框架(201)和加强板(401)的内部并与第三锥齿轮(404)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电机(406)栓接于机尾框架(201)的一侧且输出端与连接杆(40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式的带式输送机用自移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5)包括移动仓(501)、第二液压杆(502)和万向轮(503),两个所述移动仓(501)固定连接于机尾框架(201)的两侧,所述第二液压杆(502)固定连接于移动仓(501)的内部,所述万向轮(503)设置于第二液压杆(502)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式的带式输送机用自移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6)包括支撑仓(601)、第三液压杆(602)和支撑底座(603),多个所述支撑仓(601)固定连接于机尾框架(201)的一侧,所述第三液压杆(602)固定连接于支撑仓(601)的内部,所述支撑底座(603)铰接于第三液压杆(602)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式的带式输送机用自移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尾框架(201)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罩(7),所述防护罩(7)的材质为不锈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式的带式输送机用自移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尾框架(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撞块(8),所述防撞块(8)的材质为不锈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皮带式的带式输送机用自移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9),两个所述限位板(9)之间转动连接于限位滚轮(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294019.0U CN221543029U (zh) | 2024-02-18 | 2024-02-18 | 一种皮带式的带式输送机用自移机尾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294019.0U CN221543029U (zh) | 2024-02-18 | 2024-02-18 | 一种皮带式的带式输送机用自移机尾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543029U true CN221543029U (zh) | 2024-08-16 |
Family
ID=92221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294019.0U Active CN221543029U (zh) | 2024-02-18 | 2024-02-18 | 一种皮带式的带式输送机用自移机尾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543029U (zh) |
-
2024
- 2024-02-18 CN CN202420294019.0U patent/CN22154302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3337066A (en) | Vehicle loading and unloading apparatus | |
US3850283A (en) | Air cargo container loader | |
CN208561027U (zh) | 一种托盘货物自动装卸装置 | |
US3945522A (en) | Apparatus for loading goods | |
CN101863387A (zh) | 一种移动式波纹挡边皮带机 | |
CN109368296A (zh) | 一种物料上车系统 | |
CN107165450A (zh) | 传送式搬运车 | |
CN109368301A (zh) | 用于物料装车的推拉装置 | |
CN110406922B (zh) | 一种rgv小车 | |
CN107963439A (zh) | 一种货箱运输提升装置 | |
CN204872930U (zh) | 一种带堆料臂的门式刮板取料机 | |
CN202953505U (zh) | 物料输送机 | |
CN109057836B (zh) | 一种用于双护盾tbm隧道的管片卸载运输器 | |
CN109720776B (zh) | 一种伸缩式仰拱栈桥皮带车 | |
CN107720130B (zh) | 一种行李传送车及行李传送方法 | |
CN109335628A (zh) | 一种实现自动换盘的送料装置 | |
CN110683380B (zh) | 自动装车系统及其装车方法 | |
CN221543029U (zh) | 一种皮带式的带式输送机用自移机尾 | |
CN111924576A (zh) | 移动式多功能装车输送机 | |
CN201703877U (zh) | 一种移动式波纹挡边皮带机 | |
CN215207387U (zh) | 一种用于装载车的拆垛机构 | |
US3474925A (en) | Cargo handling apparatus | |
CN211003656U (zh) | 自动装车系统 | |
CN209009696U (zh) | 一种物料上车系统 | |
CN218988193U (zh) | 一种带有双机头的高效快速自动装车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