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418409U - 一种高强度侧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度侧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418409U
CN221418409U CN202322909928.9U CN202322909928U CN221418409U CN 221418409 U CN221418409 U CN 221418409U CN 202322909928 U CN202322909928 U CN 202322909928U CN 221418409 U CN221418409 U CN 221418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ide wall
column
inner plate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099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Longchuang Century Automotive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Longchuang Century Automotiv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Longchuang Century Automotive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Longchuang Century Automotiv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099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418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418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4184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侧围结构,涉及汽车总成领域,包括C柱上内板和D柱上内板,所述C柱上内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C柱下内板,所述D柱上内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D柱下内板,所述C柱上内板与D柱上内板的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C柱下内板与D柱下内板的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后轮罩,连接柱与后轮罩的位置安装有中间支撑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侧围结构,通过设置中间支撑板,中间支撑板保持原有笼式车身的形状,以维持整个车身的整体机械性能,提高连接的稳定性,由于中间支撑板的两端错位安装,当其中间位置受到撞击力时,其中一端具有一定的拉扯力,能够抵消一部分作用力,从而减小撞击的损坏程度,提高安全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度侧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总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侧围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侧围是汽车前杠后杠组成的车裙部,汽车的侧围强调的是外型的美观协调和牢固性,能够减低汽车行驶时所产生的逆向气流,同时增加汽车的下压力,使汽车高速行驶时更加平稳,汽车侧围整体上可以按侧围外板总成,侧围内板总成来划分,或者按A柱,B柱,C柱,门槛等部分,是整个骨架中的重要部件,所以对其刚性,强度方面有着很强的要求。
在车型项目的初期阶段,是把A,B,C柱的里面的加强板,门槛加强板和内板本体先焊接,形成一个封闭的框架结构,再和本身就是一个封闭的框架结构的外板来焊接,然而在侧围的后部位于后轮毂的位置,通常是直接焊接结构较大的支撑部件来提高抗压力,保证整体的强度,然而就会带来安装困难,成本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侧围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强度侧围结构,包括C柱上内板和D柱上内板,所述C柱上内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C柱下内板,所述D柱上内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D柱下内板,所述C柱上内板与D柱上内板的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C柱下内板与D柱下内板的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后轮罩,所述连接柱与后轮罩的位置安装有中间支撑板,所述中间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的通槽,所述中间支撑板的顶部焊接在连接柱的内侧位置,所述中间支撑板焊接在后轮罩的外侧位置。
所述中间支撑板的下端设置有弧形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焊接在后轮罩的外侧位置,所述固定板的表面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焊接在中间支撑板的下端。
所述中间支撑板的两侧设置有侧挡板,所述侧挡板与中间支撑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侧挡板的表面安装有加强结构。
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开设在两个侧挡板对应位置的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其水平位置与通槽的位置相错,所述螺纹槽的内部安装有加固螺栓,所述加固螺栓的一端设置有手持部。
所述中间支撑板的两端向同一侧弯曲,顶部的弯曲距离大于底部的弯曲距离。
所述侧挡板的两端位于中间支撑板的两端弯曲位置以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中间支撑板,中间支撑板保持原有笼式车身的形状,以维持整个车身的整体机械性能,提高连接的稳定性,由于中间支撑板的两端错位安装,当其中间位置受到撞击力时,其中一端具有一定的拉扯力,能够抵消一部分作用力,从而减小撞击的损坏程度,提高安全程度。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加固螺栓和螺纹差,拿住手持部的位置直接转动安装即可,直至加固螺栓连接两侧的侧挡板,加固螺栓的数量安装越多,那么连接的稳固强度也越大,可根据选择进行安装加固,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侧围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侧围结构的中间支撑板位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侧围结构的连接板位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侧围结构的螺栓位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C柱上内板;2、D柱上内板;3、C柱下内板;4、D柱下内板;5、连接柱;6、后轮罩;7、中间支撑板;8、通槽;9、固定板;10、连接板;11、侧挡板;12、螺纹槽;13、加固螺栓;14、手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高强度侧围结构,包括C柱上内板1和D柱上内板2,所述C柱上内板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C柱下内板3,所述D柱上内板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D柱下内板4,C柱上内板1、D柱上内板2、C柱下内板3和D柱下内板4为整个侧围的主体支撑结构,保证整体的强度,所述C柱上内板1与D柱上内板2的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柱5,连接柱5具有一定的支撑能力,横向设置在C柱上内板1与D柱上内板2之间,在水平方向上提供一定的抗压力,提高整体的强度,所述C柱下内板3与D柱下内板4的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后轮罩6,所述连接柱5与后轮罩6的位置安装有中间支撑板7,中间支撑板7竖直安装在连接柱5与后轮罩6之间,在竖直方向上提供一定的支撑力,所述中间支撑板7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的通槽8,可以通过通槽8的内部,方便对其余的零件进行安装,所述中间支撑板7的顶部焊接在连接柱5的内侧位置,所述中间支撑板7焊接在后轮罩6的外侧位置。
当车辆的外侧受到一定的撞击时,中间支撑板7和连接柱5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并且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均能够进行支持,以此提高整体的强度,中间支撑板7保持原有笼式车身的形状,以维持整个车身的整体机械性能,提高连接的稳定性,由于中间支撑板7的两端错位安装,当其中间位置受到撞击力时,其中一端具有一定的拉扯力,能够抵消一部分作用力,从而减小撞击的损坏程度,提高安全程度。
所述中间支撑板7的下端设置有弧形的固定板9,弧形的曲率与后轮罩6的曲率相同,固定板9能够提高后轮毂位置的强度,进一步加强安全性,所述固定板9焊接在后轮罩6的外侧位置,所述固定板9的表面焊接有连接板10,连接板10也可以与固定板9通过浇筑的方式生产,使其成为一体化的结构,提高整体连接牢固度,所述连接板10的顶部焊接在中间支撑板7的下端。
所述中间支撑板7的两侧设置有侧挡板11,所述侧挡板11与中间支撑板7为一体化结构,一次性浇筑生产,提高侧挡板11与中间支撑板7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侧挡板11的表面安装有加强结构,利用加强结构提高中间支撑板7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强度。
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开设在两个侧挡板11对应位置的螺纹槽12,所述螺纹槽12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其水平位置与通槽8的位置相错,由于通槽8的位置可能会安装其他零部件,因此为了保证加固螺栓13的正常安装,因此需要避开通槽8的位置,所述螺纹槽12的内部安装有加固螺栓13,所述加固螺栓13的一端设置有手持部14。
当中间支撑板7安装完毕之后,在螺纹槽12的位置直接安装加固螺栓13,使用者拿住手持部14的位置直接转动安装即可,直至加固螺栓13连接两侧的侧挡板11,加固螺栓13的数量安装越多,那么连接的稳固强度也越大,可根据选择进行安装加固,操作简单方便。
所述中间支撑板7的两端向同一侧弯曲,顶部的弯曲距离大于底部的弯曲距离,方便进行错位安装。
所述侧挡板11的两端位于中间支撑板7的两端弯曲位置以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强度侧围结构,在使用时,将中间支撑板7和固定板9焊接在对应的位置,接着拿住手持部14的位置直接转动安装即可,直至加固螺栓13连接两侧的侧挡板11,加固螺栓13的数量安装越多,那么连接的稳固强度也越大,中间支撑板7保持原有笼式车身的形状,以维持整个车身的整体机械性能,提高连接的稳定性,由于中间支撑板7的两端错位安装,当其中间位置受到撞击力时,其中一端具有一定的拉扯力,能够抵消一部分作用力,从而减小撞击的损坏程度,提高安全程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高强度侧围结构,包括C柱上内板(1)和D柱上内板(2),所述C柱上内板(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C柱下内板(3),所述D柱上内板(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D柱下内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上内板(1)与D柱上内板(2)的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柱(5),所述C柱下内板(3)与D柱下内板(4)的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后轮罩(6),所述连接柱(5)与后轮罩(6)的位置安装有中间支撑板(7),所述中间支撑板(7)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的通槽(8),所述中间支撑板(7)的顶部焊接在连接柱(5)的内侧位置,所述中间支撑板(7)焊接在后轮罩(6)的外侧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板(7)的下端设置有弧形的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焊接在后轮罩(6)的外侧位置,所述固定板(9)的表面焊接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的顶部焊接在中间支撑板(7)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板(7)的两侧设置有侧挡板(11),所述侧挡板(11)与中间支撑板(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侧挡板(11)的表面安装有加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开设在两个侧挡板(11)对应位置的螺纹槽(12),所述螺纹槽(12)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其水平位置与通槽(8)的位置相错,所述螺纹槽(12)的内部安装有加固螺栓(13),所述加固螺栓(13)的一端设置有手持部(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板(7)的两端向同一侧弯曲,顶部的弯曲距离大于底部的弯曲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11)的两端位于中间支撑板(7)的两端弯曲位置以内。
CN202322909928.9U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高强度侧围结构 Active CN221418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09928.9U CN221418409U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高强度侧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09928.9U CN221418409U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高强度侧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418409U true CN221418409U (zh) 2024-07-26

Family

ID=92016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09928.9U Active CN221418409U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高强度侧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4184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82268A (zh) 一种轻量化微型电动汽车白车身
CN210881576U (zh) 汽车后减震器安装总成
CN221418409U (zh) 一种高强度侧围结构
CN202348040U (zh) 一种车门内板结构
CN204161487U (zh) 一种前翼子板安装支架及汽车
CN112606912B (zh) 一种后纵梁总成及车辆
CN213565411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右后支架
CN202863578U (zh) 一种汽车门槛加强支架
CN216231524U (zh) 一种基于低入口全承载式城市客车的拖车装置
CN212827827U (zh) 一种车门及车辆
CN210122050U (zh) 一种新能源动力总成悬置
CN217969751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新型保险杠弯管与车架边梁结构
CN222202224U (zh) 一种无框车门骨架
CN220984703U (zh) 一种新型电池防撞梁结构
CN112406759A (zh) 一种多级缓冲轻量化保险杠
CN222591207U (zh) 一种有框车门骨架
CN220948201U (zh) 一种汽车后围板
CN220053422U (zh) 一种高承载型汽车摆臂
CN214776304U (zh) 强化版电动车后轮挡泥板
CN217170817U (zh) 车辆翼子板与车身的安装结构及其车辆
CN217260279U (zh) 一种车架结构
CN219487661U (zh) 摩托车后减震摇架
CN220996532U (zh) 一种挡泥板支架
CN214823873U (zh) 新型车架结构及一体冲压电池盒
CN2241930Y (zh) 一种低压配电柜通用柜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