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221575U - 单向进气阀以及具有单向进气阀的缓冲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单向进气阀以及具有单向进气阀的缓冲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221575U
CN221221575U CN202320206158.9U CN202320206158U CN221221575U CN 221221575 U CN221221575 U CN 221221575U CN 202320206158 U CN202320206158 U CN 202320206158U CN 221221575 U CN221221575 U CN 2212215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iece
face
hole
spo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061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佩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ity Jiashua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ity Jiashu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ity Jiashua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ity Jiashu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061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2215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2215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2215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向进气阀,用于安装于缓冲气囊装置的进气口,所述单向进气阀包括具有通气孔的出气件、弹性件、以及具有通孔的固定件,所述弹性件包括海绵以及固定于所述海绵一端面上的阻挡片,所述海绵活动地收容于所述固定件内,所述阻挡片与所述固定件接触而封住所述通孔,所述固定件卡合于所述出气件内,所述通孔与所述通气孔在所述阻挡片作用下切换相连通的状态和非连通的状态。

Description

单向进气阀以及具有单向进气阀的缓冲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具领域,特别涉及充气的缓冲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用到肩带类背包、腰包、肩包、臂包等用于家居、汽车、医疗、运动等包类制品,传统的包类制品往往只注重其装载的功能性,设计或购买时更多考虑的是背包有多少个袋子、能装多少东西或者是外观好不好看等等,却很少去顾及人们使用背包时的舒适性。在背包的使用过程中,重量一般都集中在人体的肩部、腰部、颈部或手臂。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运动中的人会产生微幅震动,背包的背带会对接触部位产生冲撞力及摩擦力。尤其当人剧烈运动时,此冲撞力和摩擦力会产生相当强大的负面效果。当装的物品较多或者长时间使用的时候,这些部位因长期受压使得局部血液流通不畅,带来疼痛感,且接触的部位都密不透风,容易产生汗水且不能有效散热,使人感到极大的不适,影响皮肤健康,留下健康隐患,因此,具有缓冲作用的气囊垫很受欢迎。这种气囊垫具有相互连通的多个气囊和进气口,外部气体经由进气口进入到气囊内。
然而,上述气囊垫有一个缺陷,将气体进入到气囊垫的气囊内之后一部分气体慢慢地通过进气口泄漏到外部,因此,整体气囊垫出现了漏气的现象,导致用户使用了一段时间垫体出现气囊内的气体不足的情况,还要再次进行充气,从而导致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漏气的缓冲气囊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单向进气阀用于安装于缓冲气囊装置的进气口,所述单向进气阀包括具有通气孔的出气件、弹性件、以及具有通孔的固定件,所述弹性件包括海绵以及固定于所述海绵一端面上的阻挡片,所述海绵活动地收容于所述固定件内,所述阻挡片与所述固定件接触而封住所述通孔,所述固定件卡合于所述出气件内,所述通孔与所述通气孔在所述阻挡片作用下切换相连通的状态和非连通的状态。
进一步,所述海绵与所述固定件的内壁之间形成气道路径,所述气道路径与所述通气孔和所述通孔相连通,当外部气体进入到所述固定件时,在气压的作用下,所述阻挡片释放所述通孔,并且所述海绵朝向远离所述通孔的方向移动,从而气体经由所述通孔、所述气道路径、所述通气孔进入到所述缓冲气囊装置的气囊内,以对所述缓冲气囊装置进行单向充气,当所述缓冲气囊装置的气囊的气压作用下,所述海绵朝向靠近所述通孔的方向移动,所述阻挡片封住所述通孔,从而防止所述缓冲气囊装置的气囊内的气体从经所述通孔漏气。
进一步,所述出气件的一端与外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缓冲气囊装置的气囊相连通,所述出气件包括底面以及侧壁,所述底面和所述侧壁与所述缓冲气囊装置的进气口内壁密封地连接。
进一步,所述出气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底面和所述侧壁连接的第一端面、以及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凹陷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收容所述弹性件和所述固定件,从所述安装槽底面贯通所述第二端面开设有所述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安装槽和所述缓冲气囊装置的所述气囊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海绵的直径小于所述安装槽的直径,并且大于所述通气孔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包括侧壁和与所述侧壁连接的第一端面、第二端面,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二端面相对设置,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端面朝向所述出气件,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二端面朝向外部。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端面凹陷设置有收容槽,所述海绵活动地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从所述收容槽的底面贯通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二端面开设有所述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收容槽相连通,所述阻挡片位于所述收容槽的底面,并与所述收容槽的底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缓冲气囊装置包括具有进气口的本体和安装于所述本体上的单向进气阀,所述单向进气阀包括具有通气孔的出气件、弹性件、以及具有通孔的固定件,所述弹性件包括海绵以及固定于所述海绵一端面上的阻挡片,所述海绵活动地收容于所述固定件内,所述阻挡片与所述固定件接触而封住所述通孔,所述固定件卡合于所述出气件内,所述通孔与所述通气孔在所述阻挡片作用下切换相连通的状态和非连通的状态。
进一步,所述本体包括通过多个气道相连通的多个气囊,多个所述气囊中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个气囊与所述单向进气阀相连通。
进一步,多个所述气囊中具有第一气囊及弹性体,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弹性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气囊内,用于能够支撑所述第一气囊弹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缓冲气囊组件通过简单的单向进气阀来实现防止气体漏气的情况,从而有效地防止缓冲气囊装置的漏气,进而无需经常充气,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缓冲气囊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单向进气阀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单向进气阀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单向进气阀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单向进气阀的另一个视角的分解图。
图6为图2所示的单向进气阀沿着VI-VI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缓冲气囊装置100,其包括本体101和设置在本体101的单向进气阀10。
本体101包括进气口1011和通过多个气道103相连通的多个气囊102,多个气囊102中靠近进气口1011的一个气囊102与单向进气阀10相连通。
多个气囊102中具有第一气囊1021、第二气囊1023、第三气囊1025以及弹性体(未图示)。进气口1011与第一气囊1021相连通,进气口1011内设置有单向进气阀10。第一气囊1021具有进气作用,且在第一气囊1021的一侧具有进气口1011,并且第一气囊1021另一侧通过第一气道1031与第二气囊1023相连通,从而气体经进气口1011进入到第一气囊1021,并且从第一气囊1021经由第一气道1031进入到第二气囊1023,从而对缓冲气囊装置100的多个气囊102充气,此时单向进气阀10只能充气防止漏气,进而防止缓冲气囊装置100的漏气的现象。第二气囊1023通过多个气道103与多个气囊102相连通。第一气囊1021和第二气囊1023是串接的结构形式,使得气体的流动是向着一个方向,以便于实现缓冲作用。第三气囊1025通过一个气道103与本体101的一个气囊102相连通,并且第三气囊1025具有出气口1027,出气口1027用于排除缓冲气囊装置100中的气体。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气囊1025是末端的气囊,并且与第一气囊1021相邻设置并相连通设置,从而整体缓冲气囊装置100的多个气囊结构紧凑地设置,进而达到缓冲效果。可以理解,第三气囊1025的位置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即可。
弹性体设置在第一气囊1021内,能够支撑第一气囊1021弹起,以使气体充满于第一气囊1021,用于能够对第一气囊1021进行进气和出气。可以理解,弹性体为海绵体、塑胶体、弹簧、橡胶、硅胶的任意一种,只要具有弹性的部件即可。通常情况下,弹性体仅设置在第一气囊1021内,但是根据实际需求第二气囊1023也可以设置弹性体。
使用时无需任何工具只要挤压或者按压第一气囊1021即可。挤压或者按压第一气囊1021时,第一气囊1021内的海绵会压缩,解除挤压或者按压后,第一气囊1021被释放,则在海绵20弹性复位作用下,海绵支撑第一气囊1021复位,此时在压差的作用下,气体经由进气口1011被吸入到第一气囊1021内,并且经由第一气道1031进入到第二气囊1023以及多个气囊102,从而使气体充满整个缓冲气囊装置100。可以理解,可以省略弹性体,直接提供充气泵来对缓冲气囊装置100进行充气。
进一步参考图4至图6,单向进气阀10用于安装于具有多个气囊102的缓冲气囊装置100的进气口1011上,以单向进气且防止漏气。
单向进气阀10包括出气件11、弹性件13、以及固定件15。弹性件13收容于出气件11内,并且固定件15与出气件11卡合,使得出气件11和固定件15之间活动地收容有弹性件13。
出气件11固定安装于缓冲气囊装置100的进气口1011中,其一端与外部连通,另一端与缓冲气囊装置100的第一气囊1021相连通。出气件11包括底面111、呈弓形状的侧壁113、以及分别与底面111和侧壁113连接的第一端面115、第二端面117。底面111呈平面状,以便于将出气件11放置于缓冲气囊装置100的进气口1011内壁而密封地连接。第一端面115和第二端面117相对设置,第一端面115朝向外部,第二端面117朝向缓冲气囊装置100的气囊。底面111和侧壁113与缓冲气囊装置100的进气口1011内壁密封地固定连接,以防止空气经出气件11与缓冲气囊装置100的进气口1011之间漏气。呈弓形状的侧壁113与缓冲气囊装置100的进气口1011相匹配。第一端面115凹陷开设有安装槽1151,安装槽1151用于收容弹性件13和固定件15。从安装槽1151底面贯通第二端面117开设有通气孔1171,通气孔1171与安装槽1151和缓冲气囊装置100的第一气囊1021相连通,用于将外部气体提供至缓冲气囊装置100的第一气囊1021内。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槽1151呈圆柱状结构,安装槽1151的直径大于通气孔1171的直径。出气件11为TPU塑胶件,也可以理解,出气件11的材质可以是其他材质,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出气件11的材质。
弹性件13活动地收容于固定件15内。弹性件13包括海绵131以及贴合固定于海绵131一端上的阻挡片133。海绵131呈圆柱状,以便于活动地收容于固定件15内。阻挡片133呈圆形,与海绵131一端相匹配。海绵131的直径小于安装槽1151的直径,并且大于通气孔1171的直径。阻挡片133的材质为塑胶薄片,可以理解,阻挡片133的材质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即可。
固定件15收容弹性件13,并且收容于出气件11的安装槽1151,并与出气件11相卡合。固定件15呈圆柱状,其包括侧壁151和与侧壁151连接的第一端面153、第二端面155。第一端面153和第二端面155相对设置,第一端面153朝向出气件11,第二端面155朝向外部。第一端面153凹陷设置有收容槽1531,用于收容弹性件13。从收容槽1531的底面贯通第二端面155开设有通孔1551,通孔1551与收容槽1531相连通。收容槽1531呈圆柱状,以便于收容弹性件13。本实施方式中,收容槽1531的直径大于通孔1551的直径。通孔1551裸露在外部,或者与充气泵(图未视)连接,外部气体经通孔1551进入到缓冲气囊装置100的第一气囊1021内。收容槽1531的直径大于海绵131的直径,因此海绵131收容于收容槽1531时,海绵131与收容槽1531的内壁之间形成气道路径16。通孔1551与通气孔1171在阻挡片133作用下切换相连通和非连通的状态。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件15是由ABS塑胶件,可以理解,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固定件15的材质。
组装单向进气阀10时,先将弹性件13放入固定件15的收容槽1531内,此时,弹性件13的阻挡片133位于收容槽1531底面,阻挡片133与收容槽1531底面接触而封住固定件15的通孔1551,并且海绵131与收容槽1531的内壁之间形成气道路径16,之后将固定件15卡入于出气件11的安装槽1151,此时,海绵131的远离阻挡片133的一端位于通气孔1171的前面。
当缓冲气囊装置100的第一气囊1021中有弹性体时,当缓冲气囊装置100的第一气囊1021被按压处于压缩状态时,在气压的作用下,海绵131在收容槽1531内朝向出气件11的第二端面117移动,阻挡片133释放通孔1551,此时,气体经由通孔1551、气道路径16、海绵131的多个孔部、以及通气孔1171进入到缓冲气囊装置100的第一气囊1021,从而对多个气囊102充气;当缓冲气囊装置100的第一气囊1021被释放且从压缩状态变为释放状态时,在外部与缓冲气囊装置100的第一气囊1021内部之间的压差的作用下,海绵131在收容槽1531内朝向出气件11的第一端面115移动,阻挡片133封住固定件15的通孔1551,以防止气囊内的气体经由通孔1551漏气,从而实现单向进气防止漏气的效果。
或者,缓冲气囊装置100的第一气囊1021中有没有海绵而通过充气泵充气时,将充气泵与通孔1551连接,当充气泵向单向进气阀10供气时,因气压的作用下,海绵131在收容槽1531内朝向出气件11的第二端面117移动,阻挡片133释放通孔1551,此时,气体经由通孔1551、气道路径16、海绵131的多个孔部、以及通气孔1171进入到缓冲气囊装置100的第一气囊1021,从而对多个气囊102充气。当充气完成之后,在外部与缓冲气囊装置100的第一气囊1021内部之间的压差的作用下,海绵131在收容槽1531内朝向出气件11的第一端面115移动,阻挡片133封住固定件15的通孔1551,以防止气囊内的气体经由通孔1551漏气,从而实现单向进气防止漏气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缓冲气囊组件通过结构紧凑的单向进气阀来实现防止气体漏气的情况,从而有效地防止缓冲气囊装置的漏气,进而无需经常充气,使用方便。
缓冲气囊装置100在制作时可以采用平面压合,单面凸起和双面凸起的气囊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TPU,弹性布,TPR胶水,热溶胶、或是PVC也可以。如TPU过TPR胶水,贴合在弹性布,作为上垫面的材料。另外一种是TPU过TPR胶水,贴合弹性布,再过一次TPR胶水,然后再贴合一层TPU。下垫面,如果不需要气囊,就用TPU、或者TPU过TPR胶水贴合没有弹性的材料或布料。用TPU和布料的好处,就是具有弹性。一个按摩垫,靠气泵的打气充气到一个饱和度,气囊垫不会一直增大或变高,会被布料拉住,如只有TPU没有布。气囊垫会越充越大,会疲乏或甚至爆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所有缓冲气囊垫上,如肩带类肩垫,家居类坐垫、腰垫、床垫、医疗类床垫、汽车类安全带,鞋垫、摩托车垫、脚踏车垫、鼠标垫、痔疮垫、护膝垫、头盔垫、防弹背心护垫等。
总之,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侧进气一侧出气的方式为受力部位提供缓冲,符合受力的原则,能够通过其它的流动来产生缓冲作用,具有减轻人们压力的效果,提供了新的缓冲方式。
且结合单向进气阀的设计,能够很好地对气流方向进行控制,便于缓冲效果的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单向进气阀,用于安装于缓冲气囊装置的进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进气阀包括具有通气孔的出气件、弹性件、以及具有通孔的固定件,
所述弹性件包括海绵以及固定于所述海绵一端面上的阻挡片,所述海绵活动地收容于所述固定件内,所述阻挡片与所述固定件接触而封住所述通孔,所述固定件卡合于所述出气件内,所述通孔与所述通气孔在所述阻挡片作用下切换相连通的状态和非连通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与所述固定件的内壁之间形成气道路径,所述气道路径与所述通气孔和所述通孔相连通,
当外部气体进入到所述固定件时,在气压的作用下,所述阻挡片释放所述通孔,并且所述海绵朝向远离所述通孔的方向移动,从而气体经由所述通孔、所述气道路径、所述通气孔进入到所述缓冲气囊装置的气囊内,以对所述缓冲气囊装置进行单向充气,
当所述缓冲气囊装置的气囊的气压作用下,所述海绵朝向靠近所述通孔的方向移动,所述阻挡片封住所述通孔,从而防止所述缓冲气囊装置的气囊内的气体从经所述通孔漏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件的一端与外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缓冲气囊装置的气囊相连通,所述出气件包括底面以及侧壁,所述底面和所述侧壁与所述缓冲气囊装置的进气口内壁密封地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向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底面和所述侧壁连接的第一端面、以及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凹陷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收容所述弹性件和所述固定件,从所述安装槽底面贯通所述第二端面开设有所述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安装槽和所述缓冲气囊装置的所述气囊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向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的直径小于所述安装槽的直径,并且大于所述通气孔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向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侧壁和与所述侧壁连接的第一端面、第二端面,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二端面相对设置,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端面朝向所述出气件,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二端面朝向外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向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端面凹陷设置有收容槽,所述海绵活动地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从所述收容槽的底面贯通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二端面开设有所述通孔,
所述通孔与所述收容槽相连通,所述阻挡片位于所述收容槽的底面,并与所述收容槽的底面接触。
8.一种缓冲气囊装置,其包括具有进气口的本体和安装于所述本体上的单向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进气阀包括具有通气孔的出气件、弹性件、以及具有通孔的固定件,
所述弹性件包括海绵以及固定于所述海绵一端面上的阻挡片,所述海绵活动地收容于所述固定件内,所述阻挡片与所述固定件接触而封住所述通孔,所述固定件卡合于所述出气件内,所述通孔与所述通气孔在所述阻挡片作用下切换相连通的状态和非连通的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缓冲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通过多个气道相连通的多个气囊,多个所述气囊中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个气囊与所述单向进气阀相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缓冲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气囊中具有第一气囊及弹性体,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弹性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气囊内,用于能够支撑所述第一气囊弹起。
CN202320206158.9U 2023-02-10 2023-02-10 单向进气阀以及具有单向进气阀的缓冲气囊装置 Active CN2212215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6158.9U CN221221575U (zh) 2023-02-10 2023-02-10 单向进气阀以及具有单向进气阀的缓冲气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6158.9U CN221221575U (zh) 2023-02-10 2023-02-10 单向进气阀以及具有单向进气阀的缓冲气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221575U true CN221221575U (zh) 2024-06-25

Family

ID=91574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06158.9U Active CN221221575U (zh) 2023-02-10 2023-02-10 单向进气阀以及具有单向进气阀的缓冲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2215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03977A (en) Fluid cushion system
CN201171445Y (zh) 具有自动充气气囊的背包
CN109318770A (zh) 一种集成腰部支撑和多点按摩的座椅多气囊舒适系统
WO2021093358A1 (zh) 一种座椅软硬度调节装置、座椅舒适性调节装置及汽车座椅
TWI787015B (zh) 緩衝氣囊墊
US20240369121A1 (en) Cushioning airbag device
CN221221575U (zh) 单向进气阀以及具有单向进气阀的缓冲气囊装置
CN221121081U (zh) 单向进气阀以及具有单向进气阀的缓冲气囊装置
CN221170933U (zh) 单向进气阀以及具有单向进气阀的缓冲气囊装置
CN214823796U (zh) 一种充气式自行车座垫
CN212036987U (zh) 颈枕
CN221204786U (zh) 单向进气件以及具备单向进气件的缓冲气囊垫
CN209976720U (zh) 一种充气装置及充气垫
WO2011085689A1 (zh) 可调压的气垫肩带及包含其的背包
CN210727382U (zh) 小型颈垫组和颈垫单元
CN220546405U (zh) 按摩组件和按摩装置
CN2448197Y (zh) 一种充气保健坐靠垫
CN217162590U (zh) 一种眼部按摩装置
CN222722594U (zh) 一种充气式的安全气囊背包
CN220546406U (zh) 按摩腰带
CN221250785U (zh) 汽车座椅用充气腰托
CN220632542U (zh) 按摩组件和按摩装置
CN219595180U (zh) 按摩件、按摩组件和按摩装置
CN211212278U (zh) 一种充气装置
CN220655933U (zh) 按摩组件和按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