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88773U - 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188773U CN221188773U CN202323463159.0U CN202323463159U CN221188773U CN 221188773 U CN221188773 U CN 221188773U CN 202323463159 U CN202323463159 U CN 202323463159U CN 221188773 U CN221188773 U CN 2211887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cover plate
- plate
- water
- drain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及车辆。为解决现有车辆在大雨量工况下排水不畅、水气分离不彻底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包括风挡玻璃;机盖内板;通风盖板,通风盖板设置在风挡玻璃与机盖内板之间,通风盖板上设置有挡水坝,挡水坝与风挡玻璃之间的通风盖板为内侧盖板,相应地挡水坝与机盖内板之间的通风盖板为外侧盖板;水槽板,水槽板设置在通风盖板的下方;前舱装饰板,前舱装饰板设置在通风盖板的左右两侧,并且前舱装饰板与外侧盖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排水的间隙。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大雨量工况下的水即使在翻越挡水坝后,依然能够通过预留的用于排水的间隙快速排出,实现车辆的排水顺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汽车被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其舒适性的要求与日俱增,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车辆推出了例如女王副驾、零重力座椅、HUD抬头显示等智能化设备。相较于传统车辆设计而言,这些设计需要更多的前侧围的布局空间,而这个空间与以往的一体式的车载空调布局位置的空间出现了干涉重叠,通常一体式的车载空调的进气口就设置在前侧围上。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分体式空调器的技术方案,分体式空调器的优势是将鼓风机布置在前舱内,其大大节省了乘员舱内的布置空间。然而,其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分体式空调器的进风口无法布置在前围板的立面上,这使得车辆的水流排水通道和空气进入通道需要进行空气分离,这需要设计单独的结构,这个结构的设置如果不合理,将会引起排水不畅,甚至产生雨水倒灌空调器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申请人在已公开的申请文件CN219134065U中提及了一种水气分离的方案,以实现极端暴雨工况下的快速排水以及水气分离,然而,其需要增加额外的塑料零件,制造成本较高,为了降本增效,申请人继续提出新的方案来解决现有车辆在大雨量工况下排水不畅、水气分离不彻底的问题。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及车辆来解决现有车辆在大雨量工况下排水不畅、水气分离不彻底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车辆在大雨量工况下排水不畅、水气分离不彻底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
风挡玻璃;
机盖内板;
通风盖板,所述通风盖板设置在所述风挡玻璃与所述机盖内板之间,所述通风盖板上设置有挡水坝,所述挡水坝与所述风挡玻璃之间的所述通风盖板为内侧盖板,相应地所述挡水坝与所述机盖内板之间的所述通风盖板为外侧盖板;
水槽板,所述水槽板设置在所述通风盖板的下方;
前舱装饰板,所述前舱装饰板设置在所述通风盖板的左右两侧,并且所述前舱装饰板与所述外侧盖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排水的间隙。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通风盖板的所述内侧盖板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通风盖板的所述内侧盖板的左右两侧还封堵有外沿挡筋。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通风盖板的所述外侧盖板上设置有第二通气孔。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水槽板上设置有流水槽和凸台,所述凸台的高度高于所述流水槽,在所述凸台上设置有空调进风口。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空调进风口的上方还固定设置有盖板挡板。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凸台靠近所述车辆的车头一侧的高度高于车尾一侧的高度;并且/或者,所述空调进气口在所述水槽板的左右方向上居中设置。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车辆还包括雨刮电机,所述流水槽的高度低于所述雨刮电机的安装高度。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流水槽靠近所述车辆的减震塔的位置处设置有排水孔;并且/或者,在所述空调进风口处还设置有钣金拆件。
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水组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组件包括风挡玻璃、机盖内板、通风盖板、水槽板和前舱装饰板,通风盖板设置在风挡玻璃与机盖内板之间,通风盖板上设置有挡水坝,挡水坝与风挡玻璃之间的通风盖板为内侧盖板,相应地挡水坝与机盖内板之间的通风盖板为外侧盖板,水槽板设置在通风盖板的下方,前舱装饰板设置在通风盖板的左右两侧,并且前舱装饰板与外侧盖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排水的间隙。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在面临暴雨、强水流洗车的工况下,大部分水流通过风挡玻璃向下流至挡水坝,被挡水坝阻挡后大部分水流被阻挡在内侧盖板,然后沿着车辆的Y向向两侧倒流,并排入水槽板,再排出车辆内部;而由于暴雨等情况下,仍然有一部分的水流在流至挡水坝后翻越过去,进入外侧盖板的部分,此部分的水流将在挡水坝与机盖内板之间,并沿着车辆的Y向在外侧盖板上进行倒流,并进入预留的“前舱装饰板与外侧盖板之间的用于排水的间隙”,通过该间隙将过载的水流排出车身,以避免翻越挡水坝的水流进入车辆内部,从而实现排水的通畅,并且能实现水气分离。其中,车辆的XYZ坐标系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通用坐标系,即坐标轴方向由驾驶员视角得到:X-纵向方向,正向沿整车中心线方向;Y-侧向方向,与X轴同一平面垂直X轴向左;Z-垂直方向,与XY平面垂直向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的断面结构的水气流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的小雨量工况下的排水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的大雨量工况下的排水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盖板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水槽板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图7中A-A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风挡玻璃;
2-机盖内板;21-密封条;
3-通风盖板;31-挡水坝;32-内侧盖板;321-第一通气孔;322-外沿挡筋;33-外侧盖板;331-第二通气孔;332-间隙;34-盖板挡板;
4-水槽板;41-流水槽;411-排水孔;42-凸台;421-空调进风口;4211-钣金拆件;
5-前围板;
6-风挡下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为解决现有车辆在大雨量工况下排水不畅、水气分离不彻底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参照图1至图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其结构组成如下:
排水组件主要包括五大部分:风挡玻璃1、机盖内板2、通风盖板3、水槽板4和前舱装饰板(其仅提供与通风盖板3的装配间隙332,因此在附图中未示出)。
如图1、图2所示,通风盖板3设置在风挡玻璃1与机盖内板2之间,一侧与风挡玻璃1配合连接,另一侧通过密封条21与机盖内板2连接。
继续参照图2至图6,在通风盖板3上设置有一道大致沿着Y向延伸的贯穿整个通风盖板3的凸起的挡水坝31,将通风盖板3分成两部分,为了便于描述水流走向,挡水坝31与风挡玻璃1之间的通风盖板3称为内侧盖板32,在内侧盖板32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321,相应地挡水坝31与机盖内板2之间的通风盖板3称为外侧盖板33,在外侧盖板33上设置有第二通气孔331。
继续参照图1、图2、图3、图7、图8,水槽板4上设置有流水槽41和凸台42,水槽板4设置在通风盖板3的下方,用于接引从通风盖板3留下的水,并汇聚在流水槽41内,然后设置在流水槽41靠近车辆的减震塔的位置处的排水孔411排出。水槽板4连接前围板5,前围板5连接风挡下横梁6,实现整体的固定。
继续参照图5、图6,前舱装饰板与外侧盖板33之间设置有用于排水的间隙332。
下面参照图1至图7,对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组件的整体工作过程进行展开:
图3中的实线箭头代表的水流箭头,虚线箭头代表的空气流动箭头,图4、图5的箭头均代表水流箭头,当车辆处于暴雨等极端水流工况下时,较大部分的水流会如图3、图4所示,沿着风挡玻璃1流下,然后被挡水坝31阻挡,使水流沿内侧盖板32的Y向被导流至第一通气孔321,然后从第一通气孔321流入水槽板4上的流水槽41内,并通过流水槽41内的排水孔411排出;参照图3、图5,较少的水流会翻越挡水坝31进入到外侧挡板,而此部分水同样会沿外侧盖板33在Y向上被导流,大部分水会从前舱装饰板与外侧盖板33之间预留的装配间隙332排出车辆,为了辅助排水,提升整体排水性能,在外侧盖板33上还设置了少量的第二通气孔331,这部分同样能够将翻越挡水坝31的部分水倒流至流水槽41内,然后从排水孔411排出。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组件能够使水流沿两个不同的路径快速排出车辆,即使部分水流翻越挡水坝31,也并未对车辆其它部分进行浸泡,而是能够通过预留的间隙332以及第二通气孔331快速排出,从而实现大雨量工况下的排水通畅,排水的通畅则进一步伴随着水气分离的易于实施。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如图4、图6所示,在内侧盖板32的左右两端还封堵有外沿挡筋322。
通过外沿挡筋322的设计,能够使倒流向第一通气孔321的水流不会翻越出内侧盖板32,降低了水流外溢至车辆内部的风险,避免车辆进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如图2、图3、图7、图8所示,水槽设置有流水槽41和凸台42,凸台42的高度高于流水槽41,在凸台42上设置有空调进风口421。更进一步地,在空调进风口421的上方还固定设置有盖板挡板34。更进一步地,凸台42靠近车辆的车头一侧的高度高于车尾一侧的高度。更进一步地,空调进气口在水槽板4的左右方向上居中设置,即在Y向上居中设置。更进一步地,车辆还包括雨刮电机(图中未示出),流水槽41的高度低于雨刮电机的安装高度。更进一步地,在空调进风口421处还设置有钣金拆件4211。
本实用新型对于凸台42部分进行了较多的优化,首先,使凸台42的高度高于流水槽41,能够使空调进风口421远离水流,避免空调进风口421被雨水倒灌;其次,为了进一步避免空调进风口421进水,实现水气分离,在空调进风口421的上方还固定设置有盖板挡板34,能够将从第一通气孔321进入的水流遮挡,避免直接流入空调进风口421内,除此自外,风挡玻璃1与通风盖板3的装配处在车辆长时间使用之后难免出现缝隙,盖板挡板34还能够将从该缝隙处进入的水进行遮挡;再次,将凸台42靠近车辆的车头一侧的高度高于车尾一侧的高度,如图3、图7所示,此种特殊结构有利于连通流水槽41两侧的水位,有利于降低流水槽41内部的水位高度,并且,从第二通气孔331进入的水流也能够更快速地导入流水槽41中,实现更快速的排水;再次,空调进气口在水槽板4的左右方向上居中设置,能够为左右舵两种配置减少新开模具,装配工艺更加简易,降低了设计制造的成本;再次,将流水槽41的高度设计的低于雨刮电机的安装高度,避免水量过大导致雨刮电机的泡水,还能保证流水槽41底部两侧的水位能够连通。最后,在空调进风口421处再进一步地设置钣金拆件4211,能更进一步地抬高空调进风口421的高度,降低水流进入的可能性,提升排水组件的水气分离的能力。
至此,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的一种可能的具体实施方式已经介绍完毕,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很好地实现水气分离,并且在大雨、大水量洗车等特殊工况下也能快速排水,不会由于排水不畅而导致水流倒灌等情况,实现车辆排水性能的提升,并且,整体结构无需增加较多额外零件,整体经济性更好,降低了整车生产成本,真正实现降本增效。外沿挡筋322、凸台42、盖板挡板34、钣金拆件4211等结构的设计,降低了水流外溢至车辆内部的风险,提升了水气分离能力,避免空调进风口421倒灌,提升排水组件的整体安全性能。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具有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特别地,该车辆优选为电动车辆。
如本节第一段所述,上述实施方式仅仅用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旨在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上述结构进行调整,以便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组件包括:
风挡玻璃;
机盖内板;
通风盖板,所述通风盖板设置在所述风挡玻璃与所述机盖内板之间,所述通风盖板上设置有挡水坝,所述挡水坝与所述风挡玻璃之间的所述通风盖板为内侧盖板,相应地所述挡水坝与所述机盖内板之间的所述通风盖板为外侧盖板;
水槽板,所述水槽板设置在所述通风盖板的下方;
前舱装饰板,所述前舱装饰板设置在所述通风盖板的左右两侧,并且所述前舱装饰板与所述外侧盖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排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风盖板的所述内侧盖板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盖板的所述内侧盖板的左右两侧还封堵有外沿挡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风盖板的所述外侧盖板上设置有第二通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板上设置有流水槽和凸台,所述凸台的高度高于所述流水槽,在所述凸台上设置有空调进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进风口的上方还固定设置有盖板挡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靠近所述车辆的车头一侧的高度高于车尾一侧的高度;
并且/或者,
所述空调进风口在所述水槽板的左右方向上居中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雨刮电机,所述流水槽的高度低于所述雨刮电机的安装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靠近所述车辆的减震塔的位置处设置有排水孔;并且/或者,
在所述空调进风口处还设置有钣金拆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463159.0U CN221188773U (zh) | 2023-12-18 | 2023-12-18 | 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463159.0U CN221188773U (zh) | 2023-12-18 | 2023-12-18 | 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188773U true CN221188773U (zh) | 2024-06-21 |
Family
ID=91491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463159.0U Active CN221188773U (zh) | 2023-12-18 | 2023-12-18 | 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188773U (zh) |
-
2023
- 2023-12-18 CN CN202323463159.0U patent/CN22118877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978205B (zh) | 一种通风盖板系统和汽车 | |
CN113460172B (zh) | 一种暖风机压力室板焊接总成及汽车 | |
CN214138711U (zh) | 通风盖板总成 | |
CN114954677B (zh) | 车辆前挡风玻璃排水结构及车辆 | |
CN221188773U (zh) | 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及车辆 | |
CN105966200A (zh) | 一种汽车用通风框 | |
CN210000257U (zh) | 一种通风盖板排水结构及车辆 | |
CN214001257U (zh) | 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空调进风口结构 | |
CN221272871U (zh) | 流水槽总成及车辆 | |
CN209776567U (zh) | 汽车及其雨刮盖板组件 | |
CN217649260U (zh) | 一种用于车辆的空调进气口防水结构及车辆 | |
CN212667066U (zh) | 通风盖板组件及车辆 | |
CN113696975A (zh) | 一种非承载式车身的前风窗下横梁总成 | |
CN218536581U (zh) | 挡水结构、排水装置及车辆 | |
CN214822487U (zh) | 汽车空调新风口总成 | |
CN206231184U (zh) | 汽车空调的进气系统 | |
CN213331329U (zh) | 涉水喉及汽车 | |
CN217496270U (zh) | 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 | |
CN217496271U (zh) | 汽车通风盖板及汽车 | |
CN217374083U (zh) | 车辆 | |
CN221340486U (zh) | 通风盖板排水结构及车辆 | |
CN114872798B (zh) | 塑料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 | |
CN218463441U (zh) | 一种汽车空调外进气口 | |
JP4586718B2 (ja) | 車両の空調用エアインテークダクト構造 | |
CN218519623U (zh) | 排水结构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