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162365U - 沙发铁架及车用沙发或座椅 - Google Patents

沙发铁架及车用沙发或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62365U
CN221162365U CN202421035561.0U CN202421035561U CN221162365U CN 221162365 U CN221162365 U CN 221162365U CN 202421035561 U CN202421035561 U CN 202421035561U CN 221162365 U CN221162365 U CN 221162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plate
mounting hole
seat
iron frame
sof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103556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Mulin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Mulin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Mulin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Mulin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103556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162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62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623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沙发铁架技术及汽车座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沙发铁架及车用沙发或座椅,本沙发铁架包括:坐框安装板;腿部伸展机构,与坐框安装板的前部连接;靠背支架,与坐框安装板的后部连接,其包括:搁脚板;以及驱动机构,适于带动沙发铁架至少在坐姿位置与躺姿位置之间变换;其中在躺姿位置中,所述坐框安装板的后部与坐姿位置中相比下倾的角度α最多10.0°,本沙发铁架的腿部伸展机构展开后,其上的搁脚板相对于坐框安装板的位置是固定的,为了使搁脚板能够抬升的更高,本方案使坐框安装板的后部在从坐姿位置变化至躺姿位置的过程中下倾,从而使坐框安装板前部的腿部伸展机构上扬,以此抬升搁脚板的高度。

Description

沙发铁架及车用沙发或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沙发铁架技术及汽车座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沙发铁架及车用沙发或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人们坐姿的舒适性,沙发等座椅在诸多场景均有配置,不光在家居环境下,还例如在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中普及率越来越高。为了提高舒适性,会将其姿态设计为可调节式,即在其内部设置沙发铁架,通过带动沙发铁架在坐姿位置(腿部收纳在座垫下方)和躺姿位置(打开并抬高腿部,且后倾靠背)之间变换,从而实现沙发姿态的变换;根据相关技术可知,为了使沙发上的人更好的休息,会在躺姿位置中实现“零重力姿态”,以将使用者的腿部抬高,尤其是在旅途中能够获得更好的舒适性。
然后,在现有设计中,虽然腿部伸展机构展开后,其上的搁脚板会抬升,但是,由于腿部伸展机构是铰接在坐框安装板上,而坐框安装板是用来安装坐板供人休息的,所以搁脚板的抬升高度需要考虑坐框安装板,如果过度抬高搁脚板,则会使休息的人的腿部蜷曲。
因此,如何在姿态调节中,使搁脚板的抬升高度与人的坐姿结合更加舒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沙发铁架,其包括:坐框安装板,所述坐框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二延伸板;扶手安装板,所述扶手安装板与第一拉杆铰接,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铰接,第二拉杆与第二延伸板铰接;其中当沙发铁架从坐姿位置变换至躺姿位置的过程中,坐框安装板会相对于扶手安装板前移;以及所述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的配合,拉动坐框安装板的后部下倾;腿部伸展机构,与坐框安装板的前部连接;靠背支架,与坐框安装板的后部连接;以及驱动机构,适于带动沙发铁架至少在坐姿位置与躺姿位置之间变换;其中在躺姿位置中,所述坐框安装板的后部与坐姿位置中相比下倾的角度α最多10.0°,以使坐框安装板的前部上扬。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在躺姿位置中,所述坐框安装板的后部与坐姿位置中相比下倾的角度α最多6.0°。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在躺姿位置中,所述坐框安装板的后部与坐姿位置中相比下倾的角度α为4.3°。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扶手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的直线距离K的范围为290mm至330mm。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扶手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的垂直距离H的范围为25mm至35mm。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扶手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在坐姿位置中,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所在直线M与所述坐框安装板的上层或下层安装面所在直线(N,N’)之间的夹角β的范围为2.0°至4.0°。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扶手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在躺姿位置中,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所在直线M与所述坐框安装板的上层或下层安装面所在直线(N,N’)之间的夹角β的范围为7.0°至8.0°。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扶手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在躺姿位置中,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所在直线M与所述坐框安装板的上层或下层安装面所在直线(N,N’)之间的夹角β与坐姿位置中相比下倾2°至10°。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从坐姿位置变换至躺姿位置的过程中,所述靠背支架与坐框安装板的铰接点R具有先向下再向上的运动轨迹。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铰接点R在下降过程中,其下降高度E的范围为34mm至44mm。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铰接点R在上升过程中,其上升高度F的范围为33mm至43mm。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沙发铁架,包括:坐框安装板,所述坐框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二延伸板;扶手安装板,所述扶手安装板与第一拉杆铰接,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铰接,第二拉杆与第二延伸板铰接;其中当沙发铁架从坐姿位置变换至躺姿位置的过程中,坐框安装板会相对于扶手安装板前移;以及所述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的配合,拉动坐框安装板的后部下倾;腿部伸展机构,与坐框安装板的前部连接,其包括:搁脚板;在坐姿位置中,所述搁脚板收拢在坐框安装板的下方;在躺姿位置中,通过腿部伸展机构将搁脚板向前且向上抬升;其中在躺姿位置中,所述搁脚板与坐姿位置中相比抬升了250mm至350mm;靠背支架,与坐框安装板的后部连接;驱动机构,适于带动沙发铁架至少在坐姿位置与躺姿位置之间变换;所述扶手安装板的板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的直线距离K的范围为290mm至330mm;在坐姿位置中,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所在直线M与所述坐框安装板的上层或下层安装面所在直线(N,N’)之间的夹角β的范围为2.0°至4.0°。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在躺姿位置中,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所在直线M与所述坐框安装板的上层或下层安装面所在直线(N,N’)之间的夹角β的范围为7.0°至8.0°。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在躺姿位置中,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所在直线M与所述坐框安装板的上层或下层安装面所在直线(N,N’)之间的夹角β与坐姿位置中相比下倾2°至10°。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在躺姿位置中,所述坐框安装板的后部与坐姿位置中相比下倾的角度α最多6.0°。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在躺姿位置中,所述坐框安装板的后部与坐姿位置中相比下倾的角度α为4.3°。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在躺姿位置中,所述搁脚板(21)与坐姿位置中相比抬升不低于340mm。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用沙发/座椅,包括所述沙发铁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沙发铁架的腿部伸展机构是设置在坐框安装板上的,即腿部伸展机构的运动是相对于坐框安装板进行展开或收拢动作,当腿部伸展机构展开后,其上的搁脚板相对于坐框安装板的位置是固定的,为了使搁脚板能够抬升的更高,本方案使坐框安装板的后部在从坐姿位置变化至躺姿位置的过程中下倾,从而使坐框安装板前部的腿部伸展机构上扬,以此抬升搁脚板的高度,使人获得更加舒适的坐姿,尤其是在乘用车的沙发或者座椅安装本沙发铁架后,方便旅客在旅途中获得更好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沙发铁架在坐姿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沙发铁架在躺姿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沙发铁架的坐姿位置与躺姿位置对比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沙发铁架的坐姿位置、TV姿位置、躺姿位置对比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沙发铁架的扶手安装板与坐框安装板后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坐框安装板1、下沉安装板101、辅助安装板11、前摆杆12、后摆杆13、第一延伸板14、第二延伸杆15;
腿部伸展机构2、搁脚板21、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23、第三连杆24、第四连杆25、第五连杆26、第六连杆27;
靠背支架3;
扶手安装板5、第一安装孔51、第二安装孔52、第一拉杆53、第二拉杆54;
坐框安装板下倾角度α、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之间的直线距离K、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之间的垂直距离H、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所在直线M、坐框安装板的上层安装面所在直线N、下沉安装板的下层安装面所在直线N’、直线M与直线N之间的夹角β、靠背支架与坐框安装板的铰接点R、铰接点R的下降高度E、铰接点R在的上升高度F、搁脚板的抬升高度Q。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可活动的沙发在左右两边镜像对称地设置两个相互平行布置的沙发铁架,在附图中仅示意性示出其中一个沙发铁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沙发铁架可以广泛用于家居,以及车用沙发或座椅等场景,可以用于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使其可以在旅途中能够获得与家中想接近的舒适性。
如图1至图5所示,至少一种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沙发铁架,其包括:坐框安装板1;腿部伸展机构2,与坐框安装板1的前部连接,其包括:搁脚板21;靠背支架3,与坐框安装板1的后部连接;以及驱动机构,适于带动沙发铁架至少在坐姿位置与躺姿位置之间变换;其中在躺姿位置中,所述坐框安装板1的后部与坐姿位置中相比下倾的角度α最多10.0°,以使坐框安装板1的前部上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腿部伸展机构2是设置在坐框安装板1上的,即腿部伸展机构2的运动是相对于坐框安装板1进行展开或收拢动作,当腿部伸展机构2展开后,其上的搁脚板21相对于坐框安装板1的位置是固定的,为了使搁脚板21能够抬升的更高,本方案使坐框安装板1的后部在从坐姿位置变化至躺姿位置的过程中下倾,从而使坐框安装板1前部的腿部伸展机构2上扬,以此抬升搁脚板21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坐框安装板1通过扶手安装板5安装在图中未示出的扶手部上,其中,坐框安装板1通过连杆组件相对于扶手安装板5可活动连接。具体的,如图5所示,该连杆组件至少包括:辅助安装板11、前摆杆12和后摆杆13,坐框安装板1通过前摆杆12和后摆杆13与辅助安装板11连接,辅助安装板11再通过连杆组件的其他部件与扶手安装板5连接的方式为现有技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腿部伸展机构2包括: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23、第三连杆24、第四连杆25、第五连杆26、第六连杆27;具体的,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23分别与坐框安装板1铰接,第三连杆24、第四连杆25分别与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23铰接,第四连杆25的中部与第二连杆23铰接,第六连杆27与第四连杆25、第五连杆26铰接,搁脚板21铰接在第六连杆27上,第五连杆26与第四连杆25、第六连杆27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坐框安装板1上设置有第一延伸板14,靠背支架3的前部与第一延伸板14相连,即在铰接点R处铰接,该铰接点R用来带动靠背支架3的前移以及升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的一端相对于扶手安装板5固定连接,另一端作用在腿部伸展机构2上,驱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安装位置为现有技术,不对其改进。
在一些实施例中,坐框安装板1上还设置有第二延伸板15,扶手安装板5与第一拉杆53铰接,第一拉杆53与第二拉杆54铰接,第二拉杆54与第二延伸板15铰接;其中,当沙发铁架从坐姿位置变换至躺姿位置的过程中,坐框安装板1会相对于扶手安装板5前移,同时,通过第一拉杆53与第二拉杆54的配合,会拉动坐框安装板1的后部下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沙发铁架还包括:扶手安装板5;所述扶手安装板5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51和第二安装孔52;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安装孔51与所述第二安装孔52之间的直线距离K的范围为290mm至330mm;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安装孔51与所述第二安装孔52之间的垂直距离H的范围为25mm至35mm。
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沙发铁架的坐姿位置、躺姿位置,以及图4示出沙发铁架的坐姿位置、TV姿位置、躺姿位置;从中可以看出,沙发铁架从坐姿位置变换至躺姿位置的过程中,至少发生了如下变化:坐框安装板1发生了前移、坐框安装板1的后部发生了下倾、铰接点R存在先向下再向上的运动轨迹、搁脚板21向前且向上抬升,具体如下:
如图3所示,在躺姿位置中,所述坐框安装板1的后部与坐姿位置中相比下倾的角度α最多10.0°;优选的,下倾的角度α最多6.0°;更优选的,下倾的角度α为4.3°。
如图4所示,从坐姿位置变换至躺姿位置的过程中,所述靠背支架3与坐框安装板1的铰接点R具有先向下再向上的运动轨迹,其中,铰接点R在下降过程中,其下降高度E的范围为34mm至44mm,铰接点R在上升过程中,其上升高度F的范围为33mm至43mm。
如图3所示,在坐姿位置中,所述搁脚板21收拢在坐框安装板1的下方;在躺姿位置中,通过腿部伸展机构2将搁脚板21向前且向上抬升,其抬升高度为Q;其中在躺姿位置中,所述搁脚板21与坐姿位置中相比抬升的高度Q的范围为250mm至350mm,尤其是不低于340mm。并且结合坐框安装板1的倾斜角度,更加符合零重力的姿态。
如图1所示,在坐姿位置中,所述第一安装孔5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52所在直线M与所述坐框安装板1的安装面所在直线N之间的夹角β的范围为2.0°至4.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坐框安装板1设置有下沉安装板101,以形成下层安装面所在直线N’。因此,直线N与直线N’在躺姿位置中和坐姿位置中均为平行,夹角β的范围的配置均相同。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沙发铁架还包括:扶手安装板5;所述扶手安装板5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51和第二安装孔52;在躺姿位置中,所述第一安装孔5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52所在直线M与所述坐框安装板1的安装面所在直线N之间的夹角β的范围为7.0°至8.0°。
如图1、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沙发铁架还包括:扶手安装板5;所述扶手安装板5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51和第二安装孔52;在躺姿位置中,所述第一安装孔5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52所在直线M与所述坐框安装板1的安装面所在直线N之间的夹角β与坐姿位置中相比下倾2°至10°。
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用沙发/座椅,包括所述沙发铁架,通过上述参数设置以提高乘车旅途坐姿的舒适性。
综上所述,本沙发铁架的腿部伸展机构2是设置在坐框安装板1上的,即腿部伸展机构2的运动是相对于坐框安装板1进行展开或收拢动作,当腿部伸展机构2展开后,其上的搁脚板21相对于坐框安装板1的位置是固定的,为了使搁脚板21能够抬升的更高,本方案使坐框安装板1的后部在从坐姿位置变化至躺姿位置的过程中下倾,从而使坐框安装板1前部的腿部伸展机构2上扬,以此抬升搁脚板21的高度。
本申请中选用的各个器件(未说明具体结构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21)

1.一种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坐框安装板(1),所述坐框安装板(1)上设置有第二延伸板(15);
扶手安装板(5),所述扶手安装板(5)与第一拉杆(53)铰接,第一拉杆(53)与第二拉杆(54)铰接,第二拉杆(54)与第二延伸板(15)铰接;其中
当沙发铁架从坐姿位置变换至躺姿位置的过程中,坐框安装板(1)会相对于扶手安装板(5)前移;以及
所述第一拉杆(53)与第二拉杆(54)的配合,拉动坐框安装板(1)的后部下倾;
腿部伸展机构(2),与坐框安装板(1)的前部连接;
靠背支架(3),与坐框安装板(1)的后部连接;以及
驱动机构,适于带动沙发铁架至少在坐姿位置与躺姿位置之间变换;其中
在躺姿位置中,所述坐框安装板(1)的后部与坐姿位置中相比下倾的角度α最多10.0°,以使坐框安装板(1)的前部上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
在躺姿位置中,所述坐框安装板(1)的后部与坐姿位置中相比下倾的角度α最多6.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
在躺姿位置中,所述坐框安装板(1)的后部与坐姿位置中相比下倾的角度α为4.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扶手安装板(5)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51)和第二安装孔(52);
所述第一安装孔(51)与所述第二安装孔(52)之间的直线距离K的范围为290mm至33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扶手安装板(5)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51)和第二安装孔(52);
所述第一安装孔(51)与所述第二安装孔(52)之间的垂直距离H的范围为25mm至35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扶手安装板(5)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51)和第二安装孔(52);
在坐姿位置中,所述第一安装孔(5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52)所在直线M与所述坐框安装板(1)的上层或下层安装面所在直线(N,N’)之间的夹角β的范围为2.0°至4.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扶手安装板(5)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51)和第二安装孔(52);
在躺姿位置中,所述第一安装孔(5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52)所在直线M与所述坐框安装板(1)的上层或下层安装面所在直线(N,N’)之间的夹角β的范围为7.0°至8.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扶手安装板(5)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51)和第二安装孔(52);
在躺姿位置中,所述第一安装孔(5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52)所在直线M与所述坐框安装板(1)的上层或下层安装面所在直线(N,N’)之间的夹角β与坐姿位置中相比下倾2°至1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
在坐姿位置变换至躺姿位置的过程中,所述靠背支架与坐框安装板的铰接点R具有先向下再向上的运动轨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接点R在下降过程中,其下降高度E的范围为34mm至44mm。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接点R在上升过程中,其上升高度F的范围为33mm至43mm。
12.一种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坐框安装板(1),所述坐框安装板(1)上设置有第二延伸板(15);
扶手安装板(5),所述扶手安装板(5)与第一拉杆(53)铰接,第一拉杆(53)与第二拉杆(54)铰接,第二拉杆(54)与第二延伸板(15)铰接;其中
当沙发铁架从坐姿位置变换至躺姿位置的过程中,坐框安装板(1)会相对于扶手安装板(5)前移;以及
所述第一拉杆(53)与第二拉杆(54)的配合,拉动坐框安装板(1)的后部下倾;
腿部伸展机构(2),与坐框安装板(1)的前部连接,其包括:搁脚板(21);
在坐姿位置中,所述搁脚板(21)收拢在坐框安装板(1)的下方;
在躺姿位置中,通过腿部伸展机构(2)将搁脚板(21)向前且向上抬升;其中
在躺姿位置中,所述搁脚板(21)与坐姿位置中相比抬升了250mm至350mm;
靠背支架(3),与坐框安装板(1)的后部连接;
驱动机构,适于带动沙发铁架至少在坐姿位置与躺姿位置之间变换;
所述扶手安装板(5)的板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51)和第二安装孔(52),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51)与所述第二安装孔(52)之间的直线距离K的范围为290mm至330mm;
在坐姿位置中,所述第一安装孔(5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52)所在直线M与所述坐框安装板(1)的上层或下层安装面所在直线(N,N’)之间的夹角β的范围为2.0°至4.0°。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
在躺姿位置中,所述第一安装孔(5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52)所在直线M与所述坐框安装板(1)的上层或下层安装面所在直线(N,N’)之间的夹角β的范围为7.0°至8.0°。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
在躺姿位置中,所述第一安装孔(5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52)所在直线M与所述坐框安装板(1)的上层或下层安装面所在直线(N,N’)之间的夹角β与坐姿位置中相比下倾2°至10°。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
在躺姿位置中,所述坐框安装板(1)的后部与坐姿位置中相比下倾的角度α最多6.0°。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
在躺姿位置中,所述坐框安装板(1)的后部与坐姿位置中相比下倾的角度α为4.3°。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
在躺姿位置中,所述搁脚板(21)与坐姿位置中相比抬升不低于340mm。
18.一种车用沙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沙发铁架。
19.一种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沙发铁架。
20.一种车用沙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17任一项所述的沙发铁架。
21.一种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17任一项所述的沙发铁架。
CN202421035561.0U 2024-05-14 2024-05-14 沙发铁架及车用沙发或座椅 Active CN221162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1035561.0U CN221162365U (zh) 2024-05-14 2024-05-14 沙发铁架及车用沙发或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1035561.0U CN221162365U (zh) 2024-05-14 2024-05-14 沙发铁架及车用沙发或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62365U true CN221162365U (zh) 2024-06-18

Family

ID=91461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1035561.0U Active CN221162365U (zh) 2024-05-14 2024-05-14 沙发铁架及车用沙发或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1623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92221B2 (ja) シート
JP2015098213A (ja) シート
WO2023082796A1 (zh) 一种基于倾角调节机构的汽车座椅
CN211335667U (zh) 座椅用的坐垫提升机构
CN113212258A (zh) 一种座椅五连杆结构
CN101016036B (zh) 系列座卧两用交通工具及其座卧两用椅
CN101100175A (zh) 系列座卧两用交通工具及其座卧两用椅
CN219077076U (zh) 一种汽车座椅腿托
JP3415209B2 (ja) 車両のシ−ト構造
CN221162365U (zh) 沙发铁架及车用沙发或座椅
CN207737150U (zh) 一种座椅及座椅用腿托
CN212555923U (zh) 一种座椅及车辆
CN212579678U (zh) 一种座椅整体调节装置
CN103465807A (zh) 系列座卧两用交通工具及其单独座卧两用椅
CN218400295U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零重力调节机构
CN214689131U (zh) 一种汽车座椅倾角调节装置
CN112356746B (zh) 一种具有可变后排座椅的汽车
CN216508042U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电动腿托
CN200977876Y (zh) 系列座卧两用交通工具及其座卧两用椅
CN112937386A (zh) 具有可变双躺椅式的前后座椅的汽车及座椅控制方法
CN218929267U (zh) 一种可折叠放平的汽车座椅骨架
CN115009112A (zh) 一种零重力姿态的座椅调节系统
CN112140952A (zh)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辅助装置
CN119502774B (zh) 舒适大空间座椅骨架
JP4546074B2 (ja) 自動車用座席を使用した椅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