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58056U - 一种用于石油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撬装式修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石油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撬装式修复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158056U CN221158056U CN202322966746.5U CN202322966746U CN221158056U CN 221158056 U CN221158056 U CN 221158056U CN 202322966746 U CN202322966746 U CN 202322966746U CN 221158056 U CN221158056 U CN 2211580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il
- skid
- petroleum hydrocarbon
- shell
- contaminated s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用于石油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撬装式修复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防护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安装有浮选机和修复单元;所述外壳的两侧均设置通孔,且分别设置有出土口和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设置在其中一个通孔的外侧,用于对土壤进行输送;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浮选机配合设置的修复单元,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多次的处理,可以实现对被污染的土壤进行处理,且处理的过程中,利用搅拌、浮选的方式,即可让土壤更好的与药剂混合,已满足使用的需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石油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撬装式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大范围启动加油站改造,改造过程中发现破旧油罐泄漏,油罐区域普遍存在石油烃污染及其他有机物、重金属污染。
针对石油烃污染土壤,目前常采用化学氧化、热脱附、生物等修复技术,其中生物修复技术具有绿色环保、费用低廉等优点,成为我国石油烃污染修复研究热点。但该技术存在修复周期长、修复占地面积大、受气候温度条件影响大、高浓度污染较难处理等问题,在石油烃污染实际修复工程中运用较少。
针对现有加油站石油烃复合污染地块修复工程存在的修复周期长、修复占地面积大、受气候温度条件影响大、高浓度污染较难处理等问题,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石油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撬装式修复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石油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撬装式修复装置,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石油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撬装式修复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防护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安装有浮选机和修复单元;
所述外壳的两侧均设置通孔,且分别设置有出土口和输送组件;
所述输送组件设置在其中一个通孔的外侧,用于对土壤进行输送;
所述输送组件的输送带前端设置有破碎组件,用于对土壤中的大块颗粒进行破碎;
所述出土口与输送组件一一对应,且与修复单元的底部适配,用于导出修复好的土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选机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管道二,且分设于浮选机的顶部左右两侧,其中一个所述管道二为进药口,另一个所述管道二为液体流通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一层加热板,用于维持土壤处理时的环境温度,所述外壳的内侧顶部设置有液体处置单元,所述液体处置单元的一端与一个管道二相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出液管道,且延伸至外壳的外侧的端部设置有出液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体处置单元的顶部设置有管道一,所述管道一贯穿至外壳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液管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排气阀,其中一个所述排气阀(8)与外壳(3)的内侧相连接,所述排气阀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罐,所述过滤罐的顶部安装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贯穿至外壳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选机的一侧设置出料口,且通过管道与修复单元组合,所述修复单元至少有两个,两个所述修复单元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修复单元包括腔体,所述腔体的内侧设置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搅拌棒,所述腔体的一侧设置有驱动件,用于驱动两个搅拌棒进行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腔体的顶部边框四周两侧设置有密封槽,且安装有挡板,用于对腔体进行封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密封块,所述板体的底部中央位置处设置有一个导流条,所述导流条的底部与两侧均设置有出药口,迫使土壤修复药剂进行均匀泼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板体位于导流条的两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导向凹槽,所述导向凹槽的内侧呈预设弧度设置,用于引导药剂抛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浮选机配合设置的修复单元,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多次的处理,可以实现对被污染的土壤进行处理,且处理的过程中,利用搅拌、浮选的方式,即可让土壤更好的与药剂混合,已满足使用的需要;
而在修复的过程中,利用设置的挡板,放置在修复单元的顶部,通过底部设置的导流条配合设置的出药口,使用时能够让处理土壤的药剂可以顺利的通过出药口导出,使其在搅拌的过程中能够混合得更加的均匀;
且处理土壤的过程中,处理装置占地面积较小,且利用加热板的使用,即可维持处理土壤时的温度,避免出现较大的温差,提高土壤修复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壳、浮选机以及修复单元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壳、浮选机以及修复单元组合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修复单元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修复单元与挡板组合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挡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挡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挡板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出土口;3、外壳;4、出液口;5、加热板;6、过滤罐;7、出气口;8、排气阀;9、液体处置单元;10、管道一;11、管道二;12、浮选机;13、修复单元;14、破碎组件;15、挡板;16、输送组件;
131、腔体;132、密封槽;133、驱动件;134、搅拌棒;
151、板体;152、导流条;153、密封块;154、导向凹槽;155、出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示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示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示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图8,针对现有加油站石油烃复合污染地块修复工程存在的修复周期长、修复占地面积大、受气候温度条件影响大、高浓度污染较难处理等问题,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石油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撬装式修复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的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防护的外壳3,外壳3的内侧安装有浮选机12和修复单元13;
外壳3的两侧均设置通孔,且分别设置有出土口2和输送组件16;
输送组件16设置在其中一个通孔的外侧,用于对土壤进行输送;
输送组件16的输送带前端设置有破碎组件14,用于对土壤中的大块颗粒进行破碎;
出土口2与输送组件16一一对应,且与修复单元13的底部适配,用于导出修复好的土壤。
在底座1上设置了防护的外壳3,其内侧安装有浮选机12和修复单元13。值得一提的是,外壳3的两侧均设置通孔并分别设置有出土口2和输送组件16。其中,输送组件16位于其中一个通孔的外侧,可以对土壤进行输送,并在输送带前端设置了破碎组件14,可以对大颗粒的土壤进行破碎使其尺寸变小,以满足后期药剂与土壤均匀混合的需要。出土口2与输送组件16一一对应,并与修复单元13的底部适配,方便导出修复好的土壤。这个装置既具备筛选功能,又能将处理好的土壤便利地导出,使得整个修复过程更加高效、便捷。
此外,该撬装式修复装置还可以进一步扩充功能。例如,可以在浮选机12和修复单元13之间设置预处理单元,用于对污染土壤进行物理或化学预处理,以提高后续修复的效果。预处理单元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筛分、气流分离、磁选等)或化学方法(如氧化、还原等)去除土壤中的杂质和污染物。这样,在土壤进入浮选机12和修复单元13之前,可以经过预处理单元,进一步净化土壤,为后续修复准备更好的条件。
上述破碎组件14一般优选为电机驱动的粉碎辊,通过粉碎辊的处理,可以将大颗粒的土块破碎成小尺寸的颗粒,以便与更好的与投入的药剂混合处理;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修复效率,可以在修复单元13的底部设置收集罐,用于收集修复过程中产生的液体废物和污染物。通过设置排放管道,这些废物和污染物可以进行专业处理,以确保环境的安全和整洁。
此外,为了适应不同程度的污染,还可以在撬装式修复装置中添加药剂输入调节装置,用于调整修复过程中的药剂投入量和搅拌强度。这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修复参数,以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浮选机12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管道二11,且分设于浮选机12的顶部左右两侧,其中一个管道二11为进药口,另一个管道二11为液体流通管道。
外壳3的顶部设置有一层加热板5,用于维持土壤处理时的环境温度,外壳3的内侧顶部设置有液体处置单元9,液体处置单元9的一端与一个管道二11相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出液管道,且延伸至外壳3的外侧的端部设置有出液口4。
浮选机12顶部还设置有两个管道,分别位于浮选机12的顶部左右两侧。其中,一个管道用作进药口,用于向浮选机12输入修复药剂;另一个管道被用作液体流通管道,用于在修复过程中维持修复液体的循环流动。
为了确保土壤处理时的适宜温度,该修复装置的外壳3顶部设置了一层加热板5。加热板5能够提供稳定的热源,从而维持修复环境的温度,使得修复过程更加稳定和高效。
此外,外壳3的内侧顶部还设置有液体处置单元9,用于处理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液。液体处置单元9的一端与一个管道连接,通过管道与浮选机12相连,从而实现废液的回流和再利用。另一端设置有出液管道,该管道延伸至外壳3的外侧,并在外壳3的端部设置有出液口4。通过这样的设计,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可以顺利地排出装置,方便后续处理或回收利用。
为了进一步提升修复效果,还可以在浮选机12顶部设置一个气体供给系统。该气体供给系统可以通过喷嘴或气体分配管道向浮选机12提供所需的气体。这些气体可以包括氧气、臭氧、氮气等,用于增强修复过程中的氧化、降解或吸附反应,从而更有效地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
此外,为了确保修复底部的稳定和导出效果,还可以在修复单元13底部设置一个振动或搅拌装置。该装置可以通过震动或搅拌作用,促使修复过程中的土壤与修复剂充分混合和接触,提高修复效率,并确保修复好的土壤质量达到要求。振动或搅拌装置的设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不同种类和性质的石油烃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需求。
上述使用过程中,一般情况下石油烃复合污染土壤,通过输送组件16进入撬装式修复装置,经破碎搅拌头将大块土壤破碎,经自动传送带传送至浮选机12。
上述输送组件16一般为常用的传送装置,比如皮带传输,且配合设置的浮选机12,且一般为“Z型输送带”,
活化药剂通过管道二11,喷洒投加到污染土壤中,石油烃污染土壤与活化药剂充分反应,可将土壤内部中的石油烃解吸到土壤表面。
土壤表面的高浓度液体石油烃经浮选机离心,经另一个管道二11(液体管道),进入液体处置单元9,若污染土壤中石油烃浓度越高,则解吸出的液体石油烃越多;
氧化药剂通过管道一10喷洒投加到液体石油烃中,液体石油烃与氧化药剂充分反应,将石油烃完全氧化,经污水监测器监测达标后,进入出液口4排放,若液体石油烃较多时,可通过液体管道直接进入出液口4回收;
液体处置单元9的顶部设置有管道一10,管道一10贯穿至外壳3的顶部。
出液管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排气阀8,其中一个排气阀8与外壳3的内侧相连接,排气阀8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罐6,过滤罐6的顶部安装有出气口7,出气口7贯穿至外壳3的顶部。
浮选机12的一侧设置出料口,且通过管道与修复单元13组合,修复单元13至少有两个,两个修复单元13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
液体处置单元9的顶部设置有一条贯穿至外壳3顶部的管道,这个管道被称为管道一10。管道一10起连接着液体处置单元9与外壳3之间的通道,实现上述氧化药剂的添加。
为了确保顺畅的液体流动,并在必要时排除气体,出液管道的顶部设置了一个或多个排气阀8。其中一些排气阀8位于出液管道的顶部,另一些排气阀8与外壳3相连接,用于释放可能积聚在管道和外壳中的气体。为了进一步净化排出的气体,顶部还安装有一个过滤罐6。过滤罐6具有过滤作用,可以去除气体中的微小颗粒物。过滤罐6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7,通过这个出气口7,经过过滤处理的气体被释放到外壳3的顶部。
上述过滤罐6设置目的在于:土壤中石油烃成分复杂,部分组分挥发到空气中后进入活性炭吸附罐(过滤罐6),经大气监测器监测达标后,进入出气后排放。
同时,浮选机12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出料口,通过管道与修复单元13相连接。在修复装置中,至少有两个修复单元13,并且这两个修复单元13之间通过管道相连。这种设计可以使修复过程更加高效,因为土壤可以在不同的修复单元13之间流动,依次接受不同的处理方法和修复剂的作用。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撬装式修复装置的修复效果和操作便捷性,还可以在浮选机12、修复单元13和出液管道等关键位置设置一系列传感器和监测仪器。这些传感器和监测仪器可以实时监控修复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状态指标,如土壤温度、湿度、pH值、电导率等,从而及时调整修复剂的投控比例、进一步优化修复工艺,确保修复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修复单元13包括腔体131,腔体131的内侧设置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搅拌棒134,腔体131的一侧设置有驱动件133,用于驱动两个搅拌棒134进行旋转。
腔体131的顶部边框四周两侧设置有密封槽132,且安装有挡板15,用于对腔体131进行封闭。
挡板15包括板体151,板体15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密封块153,板体151的底部中央位置处设置有一个导流条152,导流条152的底部与两侧均设置有出药口155,迫使土壤修复药剂进行均匀泼洒。
板体151位于导流条152的两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导向凹槽154,导向凹槽154的内侧呈预设弧度设置,用于引导药剂抛射。
修复单元13中,包括一个具有腔体131结构的装置。腔体131的内侧设置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搅拌棒134,这些搅拌棒134的作用是通过驱动件133实现旋转。旋转的搅拌棒134可以有效地混合和搅拌土壤与修复剂,以增加修复过程中的接触和反应效率。
为了确保修复单元13的密封性,腔体131的顶部边框四周两侧设置有密封槽132,并安装了挡板15。挡板15由一个板体151组成,板体15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密封块153,这些密封块153可以有效地封闭腔体131,防止修复剂外泄。此外,板体151的底部中央位置设置有一个导流条152,导流条152的底部及两侧设置有出药口155。通过导流条152的作用,土壤修复药剂可以均匀地喷洒到修复区域,确保修复剂的均匀分布。
为了进一步引导修复剂的喷洒,板体151位于导流条152的两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导向凹槽154。这些导向凹槽154的内侧设置呈预设弧度,可以有效地引导修复剂的抛射方向,使其更准确地喷洒到目标区域。
为了进一步增强修复单元13的功能和操作便捷性,可以在腔体131内设置温度和压力传感器,以实时监测修复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变化。这些传感器可以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帮助操作人员控制修复过程的参数和条件,以确保修复剂的适宜使用和最佳效果。
此外,腔体131的顶部边框四周设置的密封槽132也可以通过连接通道与液体处置单元9和浮选机12相连。这样,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和气体可以被直接引导到液体处置单元9进行进一步处理,提高整个系统的处理效率和环保性能。
除了上述设计,还可以在腔体131内部设置均匀喷射装置,用于均匀喷洒修复剂。均匀喷射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喷射速度、角度和范围,确保修复剂在腔体131内均匀分布,从而增强修复剂与土壤的接触和反应效果。
在使用时,结合上文,活化浮选后的低浓度石油烃污染土壤经管道传送至修复单元13,微生物菌剂、营养剂分别通过挡板15下设置的出药口155以及导流条152,喷洒投加到污染土壤中,石油烃污染土壤与微生物菌充分反应,将石油烃完全降解。
撬装式修复装置顶部安装加热板5,当外界气温较低时,可以通过太阳能、电力等方式加热,提高修复装置内温度,可加速微生物反应,减少温差对土壤与微生物混合效果造成的影响;
微生物修复后的复合污染土壤经管道传送至复合污染修复单元13,其他修复药剂通过挡板15下设置的出药口155以及导流条152,喷洒投加到污染土壤中,与土壤中的其他有机物、重金属反应,处置完全后经出土口2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以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石油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撬装式修复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的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防护的外壳(3),所述外壳(3)的内侧安装有浮选机(12)和修复单元(13);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3)的两侧均设置通孔,且分别设置有出土口(2)和输送组件(16);
所述输送组件(16)设置在其中一个通孔的外侧,用于对土壤进行输送;
所述输送组件(16)的输送带前端设置有破碎组件(14),用于对土壤中的大块颗粒进行破碎;
所述出土口(2)与输送组件(16)一一对应,且与修复单元(13)的底部适配,用于导出修复好的土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石油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撬装式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选机(12)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管道二(11),且分设于浮选机(12)的顶部左右两侧,其中一个所述管道二(11)为进药口,另一个所述管道二(11)为液体流通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石油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撬装式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的顶部设置有一层加热板(5),用于维持土壤处理时的环境温度,所述外壳(3)的内侧顶部设置有液体处置单元(9),所述液体处置单元(9)的一端与一个管道二(11)相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出液管道,且延伸至外壳(3)的外侧的端部设置有出液口(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石油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撬装式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处置单元(9)的顶部设置有管道一(10),所述管道一(10)贯穿至外壳(3)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石油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撬装式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排气阀(8),其中一个所述排气阀(8)与外壳(3)的内侧相连接,所述排气阀(8)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罐(6),所述过滤罐(6)的顶部安装有出气口(7),所述出气口(7)贯穿至外壳(3)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石油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撬装式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选机(12)的一侧设置出料口,且通过管道与修复单元(13)组合,所述修复单元(13)至少有两个,两个所述修复单元(13)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石油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撬装式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单元(13)包括腔体(131),所述腔体(131)的内侧设置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搅拌棒(134),所述腔体(131)的一侧设置有驱动件(133),用于驱动两个搅拌棒(134)进行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石油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撬装式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31)的顶部边框四周两侧设置有密封槽(132),且安装有挡板(15),用于对腔体(131)进行封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石油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撬装式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5)包括板体(151),所述板体(15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密封块(153),所述板体(151)的底部中央位置处设置有一个导流条(152),所述导流条(152)的底部与两侧均设置有出药口(155),迫使土壤修复药剂进行均匀泼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石油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撬装式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51)位于导流条(152)的两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导向凹槽(154),所述导向凹槽(154)的内侧呈预设弧度设置,用于引导药剂抛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966746.5U CN221158056U (zh) | 2023-11-01 | 2023-11-01 | 一种用于石油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撬装式修复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966746.5U CN221158056U (zh) | 2023-11-01 | 2023-11-01 | 一种用于石油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撬装式修复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158056U true CN221158056U (zh) | 2024-06-18 |
Family
ID=91441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966746.5U Active CN221158056U (zh) | 2023-11-01 | 2023-11-01 | 一种用于石油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撬装式修复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158056U (zh) |
-
2023
- 2023-11-01 CN CN202322966746.5U patent/CN22115805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51378A (zh) | 针对土壤有机砷污染的联合微波氧化复合修复系统及方法 | |
CN205340560U (zh) | 用于废臭气体净化的生物自动净化设备 | |
CN221158056U (zh) | 一种用于石油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撬装式修复装置 | |
CN100575284C (zh) | 污泥干化工程的臭气控制系统 | |
CN219848671U (zh) | 轮胎密炼废气VOCs生化处理设备 | |
CN108786433A (zh) | 一种烟气粉尘、废液、废气共处理装置和方法 | |
CN209318421U (zh) | 基于热解脱附的土壤异位修复装置 | |
CN209068525U (zh) | 一种工业废气污染控制用直燃式焚烧炉 | |
CN209439181U (zh) | 有机污染土壤净化装置 | |
CN205270328U (zh) | 一种新型的污染土壤稳定化处理装置 | |
CN206676147U (zh) | 一种废气净化设备 | |
CN209735263U (zh) | 一种废气与废水联合处理系统 | |
CN204262046U (zh) | 一种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回收系统 | |
CN218208277U (zh) | 一种天然气管道清理装置 | |
CN209116353U (zh) | 有机物污染土壤异位热脱附系统 | |
CN207445922U (zh) | 一种基于低温等离子体的土壤热脱附尾气净化装置 | |
CN206500435U (zh) | 一种污染土壤淋洗修复供氧装置 | |
CN112916598B (zh) | 一种有机污染土壤气相抽提设备 | |
CN2808275Y (zh) | 恶臭治理装置 | |
CN210825511U (zh) | VOCs污染土壤与废水的联合处理装置 | |
CN210729115U (zh) | 一种化学化工类实验废气处理装置 | |
CN208728300U (zh) | 一种石油污染土壤连续分级热脱附修复装置及其系统 | |
CN222132984U (zh) | 有机污染土壤化学氧化-微生物-热强化协同修复装备 | |
CN206500434U (zh) | 一种土壤修复高效通风供氧装置 | |
CN221287321U (zh) | 一种废气焚烧炉尾气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430000 office No.2, 3rd floor, building 1, Wanke Jincheng phase III, Guanshan village, Donghu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Ruij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30000 office No.2, 3rd floor, building 1, Wanke Jincheng phase III, Guanshan village, Donghu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REGEN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