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133618U - 一种自动钢丝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钢丝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33618U
CN221133618U CN202322552500.3U CN202322552500U CN221133618U CN 221133618 U CN221133618 U CN 221133618U CN 202322552500 U CN202322552500 U CN 202322552500U CN 221133618 U CN221133618 U CN 2211336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cage
hook
unwinding shaft
stee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525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国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Field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Fiel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Field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Fiel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525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1336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336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336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wind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钢丝上料装置,用于自动完成成卷钢丝从钢丝料笼至钢丝开卷机的转运工作,设有自动转运车,所述自动转运车下方还设有导轨,导轨上设有滑架,所述滑架能够沿着导轨滑动,在滑架上还设有升降机,所述升降机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滑架上,所述升降机上还设有钩子,所述钢丝料笼上还设有能够容纳钩子插入的插槽,所述升降机能够带动钩子做相对于滑架向下移动配合滑架的滑动使钩子插入钢丝料笼的插槽,并通过升降机带动钩子做相对于滑架向上移动勾住钢丝,配合滑架的滑动使钢丝脱离钢丝料笼并套设在钢丝开卷机上。本技术方案设置了能够自动完成成卷钢丝转运的自动转运车,并通过钩子来完成吊装工作,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钢丝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成卷钢丝转运与上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自动钢丝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全自动高效生产线领域中,连续的成品钢丝通过生产线加工成型后通过钢丝料笼进行收集缠绕成卷,然后在需要进入后续工序时采用人工手动的方式通过天车或者吊车将成卷的钢丝进行吊装,然后吊运至钢丝开卷机的工位处,通过手动调整成卷钢丝的位置来套入钢丝开卷机的开卷轴上,然后当需要使用成卷钢丝时将已经置于开卷轴上的成卷钢丝进行开卷抽取即可。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采用了人工手动的方式,所以经常会造成人员的伤害,并且人工的吊装和吊运工时的时长无法准确的得到保证,所以对生产线的节拍照成一定的影响,那么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开发一种能够自动完成成卷钢丝从钢丝料笼转运至开卷轴的一种自动钢丝上料装置成为了本行业的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自动钢丝上料装置通过在钢丝料笼与钢丝开卷机之间设置了能够自动完成成卷钢丝转运的自动转运车,通过在自动转运车的下方设置导轨,在导轨上设置能够联动的升降机和滑架,并通过钩子来完成吊装工作,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具体的,一方面,一种自动钢丝上料装置,用于自动完成成卷钢丝g从钢丝料笼p至钢丝开卷机k的转运工作,设有自动转运车z,所述自动转运车z下方还设有导轨d,导轨d上设有滑架h,所述滑架h能够沿着导轨d滑动,在滑架h上还设有升降机s,所述升降机s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滑架h上,所述升降机s上还设有钩子b,所述钢丝料笼p上还设有能够容纳钩子b插入的插槽cc,所述升降机s能够带动钩子b做相对于滑架h向下移动配合滑架h的滑动使钩子b插入钢丝料笼p的插槽cc,并通过升降机s带动钩子b做相对于滑架h向上移动勾住钢丝g,配合滑架h的滑动使钢丝g脱离钢丝料笼p并套设在钢丝开卷机k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所述滑架h设置为龙门架结构且其上设有横梁hh,所述升降机s设置在龙门架的横梁hh上,所述钢丝开卷机k还设有支架kz和开卷轴kc,且所述开卷轴kc设置为悬臂结构并架设在支架kz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所述钢丝料笼p,支架kz和开卷轴kc的相对空间位置排列关系为钢丝料笼p与开卷轴kc相对设置,支架kz设置在远离钢丝料笼p的一侧,所述滑架h横跨在开卷轴kc和钢丝料笼p上方且能够在开卷轴kc和钢丝料笼p上方自由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所述滑架h设置为悬臂结构,所述升降机s设置在向外突出的悬臂处,所述钢丝开卷机k还设有支架kz和开卷轴kc,且所述开卷轴kc同样设置为悬臂结构并架设在支架kz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所述钢丝料笼p,支架kz和开卷轴kc的相对空间位置排列关系为钢丝料笼p与开卷轴kc相背设置,支架kz设置在靠近钢丝料笼p的一侧,所述滑架h的悬臂处能够横跨在开卷轴kc和钢丝料笼p上方且能够在开卷轴kc和钢丝料笼p上方自由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所述开卷轴kc上还设有滑轮hp,所述滑轮hp并列设置为两个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两个滑轮hp的回转中心轴线的延长方向与所述开卷轴kc的延长方向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所述开卷轴kc上还设有凹槽au,所述凹槽au设置在所述两个平行的滑轮hp之间,所述凹槽au的槽深能够容纳钩子b进入且其延长方向与所述开卷轴kc的延长方向相同。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序号说明:钢丝g、钢丝料笼p、插槽cc、钢丝开卷机k、支架kz、开卷轴kc、滑轮hp、凹槽au、自动转运车z、导轨d、滑架h、横梁hh、升降机s、钩子b。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整体布局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钢丝开卷机k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钩子b起升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钩子b移动至插槽cc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钢丝g被勾起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钢丝g套入开卷轴kc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钩子b从凹槽au处滑出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整体布局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俯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钢丝g被勾起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钢丝g跃过支架kz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钢丝g套入开卷轴kc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垂直”、“平行”不只是数学意义上的绝对意义,可以理解为“大致垂直”、“大致平行”。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整体布局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钢丝开卷机k侧视示意图。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自动钢丝上料装置,通过在钢丝料笼与钢丝开卷机之间设置了能够自动完成成卷钢丝转运的自动转运车,通过在自动转运车的下方设置导轨,在导轨上设置能够联动的升降机和滑架,并通过钩子来完成吊装工作,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其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设有自动转运车z,所述自动转运车z设置为龙门结构的滑动车,其上设有竖直且并列布置的两个滑架h,在滑架h上还设有横梁hh,所述横梁hh横跨在两个滑架h上使横梁hh与两个滑架h组合成为龙门结构的框架。所述横梁hh的中部还设有升降机s,所述升降机s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滑架h上,所述升降机s上还设有钩子b,所述钩子b的上方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升降机s上且能够在滑架h上上下滑动,所述升降机s能够控制滑动杆带动钩子b沿着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所述自动转运车z的两个滑架h下方还分别设有导轨d,所述两个导轨d相互平行设置,在相互平行设置的两个导轨d的延伸尽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钢丝料笼p和钢丝开卷机k。其中,所述钢丝料笼p又设有料笼外罩和旋转内笼,所述料笼外罩和旋转内笼上又分别设有能够容纳钩子b插入的插槽cc,所述旋转内笼与料笼外罩均设置为圆盘形状且所述料笼外罩的回转中心还设有向外支出且竖直放置的旋转支轴,所述旋转内笼的回转中心还设有竖直布置且向内延伸的轴孔,所述旋转支轴能够插入轴孔使旋转内笼能够在料笼外罩的中心上部自由转动。当旋转内笼转动时,所述钢丝g能够通过旋转内笼转动的动作逐渐缠绕在旋转内笼上使其成为卷状。所述旋转内笼上设有沿着其回转中心轴线围绕其圆周外径均布的多个插槽cc,所述料笼外罩同样沿着其回转中心轴线围绕其圆周外径均布的多个插槽cc,当旋转内笼转动时同步带动多个插槽cc转动,当旋转内笼上的多个插槽cc均与料笼外罩上相对应的多个插槽cc对齐时旋转内笼停止转动,此时钩子b能够插入插槽cc并从已经缠绕在旋转内笼上的成卷的钢丝g的下方逐渐向上运动来勾起成卷钢丝g从而实现吊装和转运。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所述钢丝开卷机k设置在相对于自动转运车z的钢丝料笼p的对立侧,所述钢丝开卷机k还设有支架kz和开卷轴kc,且所述开卷轴kc设置为悬臂结构并架设在支架kz上。所述钢丝料笼p、支架kz和开卷轴kc的相对空间位置排列关系为钢丝料笼p与开卷轴kc相对设置,支架kz设置在远离钢丝料笼p的一侧。所述滑架h横跨在开卷轴kc和钢丝料笼p上方且当滑动杆向上移动到最上位置时所述钩子b能够吊装成卷钢丝g越过在钢丝料笼p的上方并移动到开卷轴kc上使成卷钢丝g套入开卷轴kc。其中,所述开卷轴kc上还设有滑轮hp,所述滑轮hp并列设置为两个且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开卷轴kc的上侧,所述两个滑轮hp的回转中心轴线的延长方向与所述开卷轴kc的延长方向相同。所述开卷轴kc上还设有凹槽au,所述凹槽au设置在所述两个平行的滑轮hp之间,所述凹槽au的槽深能够容纳钩子b进入且其延长方向与所述开卷轴kc的延长方向相同。当钩子b吊装成卷钢丝g套入开卷轴kc并向下释放时,所述成卷的钢丝g会落在两个平行布置的滑轮hp上且钩子b进入凹槽au的上部,当钩子b继续下降时会使钩子b完全进入凹槽au且使钩子b与成卷的钢丝g相互脱离,此时滑架h向钢丝料笼p方向移动后能够带动钩子b在凹槽au中移动并彻底离开成卷的钢丝g至开卷轴kc的外侧。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钩子b起升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钩子b移动至插槽cc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钢丝g被勾起示意图。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所述钩子b起吊成卷的钢丝g的具体工作过程为,首先升降机s工作带动滑动杆向上移动使钩子b至于最高位置,然后两个滑架h向钢丝料笼p方向移动带动钩子b越过钢丝料笼p至钢丝料笼p远离钢丝开卷机k的一侧。当自动转运车z移动至导轨d在此方向的尽头后,所述旋转内笼转动使设于其上的多个插槽cc均与料笼外罩上相对应的多个插槽cc对齐,同时升降机s工作带动滑动杆向下移动使钩子b的底部置于插槽cc的上方,然后两个滑架h向开卷轴kc方向移动使钩子b插入成卷钢丝g的下方,然后升降机s再次工作带动滑动杆向上移动使钩子b吊起成卷钢丝g使成卷钢丝g脱离旋转内笼,起吊过程结束。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钢丝g套入开卷轴kc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钩子b从凹槽au处滑出示意图。
如图7和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所述成卷的钢丝g套入开卷轴kc的工作过程为,当钩子b吊起成卷的钢丝g后两个滑架h继续向开卷轴kc方向移动同时升降机s工作调整成卷钢丝g在高度上的位置来与开卷轴kc的高度位置相吻合。当成卷钢丝g与开卷轴kc的高度位置相吻合后所述两个滑架h继续向开卷轴kc方向移动带动成卷钢丝g套入开卷轴kc,然后升降机s再次工作使钩子b下降释放成卷钢丝g至两个平行布置的滑轮hp上,然后两个滑架h向远离开卷轴kc的方向移动使钩子b从凹槽au中脱离钢丝g并离开开卷轴kc,工作过程结束。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整体布局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俯视示意图。
如图9和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其区别于上一种实施方式的具体区别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滑架h设置为悬臂结构,所述升降机s设置在向外突出的悬臂处,所述钢丝开卷机k还设有支架kz和开卷轴kc,且所述开卷轴kc同样设置为悬臂结构并架设在支架kz上。所述钢丝料笼p,支架kz和开卷轴kc的相对空间位置排列关系为钢丝料笼p与开卷轴kc相背设置,支架kz设置在靠近钢丝料笼p的一侧,所述滑架h的悬臂处能够横跨在开卷轴kc和钢丝料笼p上方且能够在开卷轴kc和钢丝料笼p上方自由移动。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钢丝g被勾起示意图。
如图1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所述钩子b起吊成卷的钢丝g的具体工作过程为,首先升降机s工作带动滑动杆向上移动使钩子b至于最高位置,然后两个滑架h向钢丝料笼p方向移动带动钩子b越过钢丝开卷机k至钢丝料笼p靠近钢丝开卷机k的一侧。当自动转运车z移动至导轨d在此方向的尽头后,所述旋转内笼转动使设于其上的多个插槽cc均与料笼外罩上相对应的多个插槽cc对齐,同时升降机s工作带动滑动杆向下移动使钩子b的底部置于插槽cc的上方,然后两个滑架h向远离开卷轴kc方向移动使钩子b插入成卷钢丝g的下方,然后升降机s再次工作带动滑动杆向上移动使钩子b吊起成卷钢丝g使成卷钢丝g脱离旋转内笼,起吊过程结束。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钢丝g跃过支架kz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钢丝g套入开卷轴kc示意图。
如图12和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所述成卷的钢丝g套入开卷轴kc的工作过程为,当钩子b吊起成卷的钢丝g后直接上升至最高位置,两个滑架h继续向开卷轴kc方向移动使成卷的钢丝g越过钢丝开卷机k,然后升降机s工作调整成卷钢丝g在高度上的位置来与开卷轴kc的高度位置相吻合。当成卷钢丝g与开卷轴kc的高度位置相吻合后所述两个滑架h反向继续向开卷轴kc方向移动带动成卷钢丝g套入开卷轴kc,然后升降机s再次工作使钩子b下降释放成卷钢丝g至两个平行布置的滑轮hp上,然后两个滑架h向远离开卷轴kc的方向移动使钩子b从凹槽au中脱离钢丝g并离开开卷轴kc,工作过程结束。
应当理解,说明书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是示例性的,而不应当解释为对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不当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其权利要求限定,并涵盖落入其范围内的所有实施方式及其明显的等同变例。

Claims (7)

1.一种自动钢丝上料装置,用于自动完成成卷钢丝(g)从钢丝料笼(p)至钢丝开卷机(k)的转运工作,其特征在于设有自动转运车(z),所述自动转运车(z)下方还设有导轨(d),导轨(d)上设有滑架(h),所述滑架(h)能够沿着导轨(d)滑动,在滑架(h)上还设有升降机(s),所述升降机(s)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滑架(h)上,所述升降机(s)上还设有钩子(b),所述钢丝料笼(p)上还设有能够容纳钩子(b)插入的插槽(cc),所述升降机(s)能够带动钩子(b)做相对于滑架(h)向下移动配合滑架(h)的滑动使钩子(b)插入钢丝料笼(p)的插槽(cc),并通过升降机(s)带动钩子(b)做相对于滑架(h)向上移动勾住钢丝(g),配合滑架(h)的滑动使钢丝(g)脱离钢丝料笼(p)并套设在钢丝开卷机(k)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钢丝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h)设置为龙门架结构且其上设有横梁(hh),所述升降机(s)设置在龙门架的横梁(hh)上,所述钢丝开卷机(k)还设有支架(kz)和开卷轴(kc),且所述开卷轴(kc)设置为悬臂结构并架设在支架(kz)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钢丝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料笼(p),支架(kz)和开卷轴(kc)的相对空间位置排列关系为钢丝料笼(p)与开卷轴(kc)相对设置,支架(kz)设置在远离钢丝料笼(p)的一侧,所述滑架(h)横跨在开卷轴(kc)和钢丝料笼(p)上方且能够在开卷轴(kc)和钢丝料笼(p)上方自由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钢丝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h)设置为悬臂结构,所述升降机(s)设置在向外突出的悬臂处,所述钢丝开卷机(k)还设有支架(kz)和开卷轴(kc),且所述开卷轴(kc)同样设置为悬臂结构并架设在支架(kz)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钢丝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料笼(p),支架(kz)和开卷轴(kc)的相对空间位置排列关系为钢丝料笼(p)与开卷轴(kc)相背设置,支架(kz)设置在靠近钢丝料笼(p)的一侧,所述滑架(h)的悬臂处能够横跨在开卷轴(kc)和钢丝料笼(p)上方且能够在开卷轴(kc)和钢丝料笼(p)上方自由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钢丝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卷轴(kc)上还设有滑轮(hp),所述滑轮(hp)并列设置为两个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两个滑轮(hp)的回转中心轴线的延长方向与所述开卷轴(kc)的延长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钢丝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卷轴(kc)上还设有凹槽(au),所述凹槽(au)设置在所述两个平行的滑轮(hp)之间,所述凹槽(au)的槽深能够容纳钩子(b)进入且其延长方向与所述开卷轴(kc)的延长方向相同。
CN202322552500.3U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自动钢丝上料装置 Active CN2211336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52500.3U CN221133618U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自动钢丝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52500.3U CN221133618U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自动钢丝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33618U true CN221133618U (zh) 2024-06-14

Family

ID=91418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52500.3U Active CN221133618U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自动钢丝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1336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9534275A (ja) ロープの回収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2482056B (zh) 用于给电梯装穿绳索的方法、绳索卷轴和用于安装超速控制器绳索或拉拖索的方法
CN114242342A (zh) 一种带有自动上盘功能的框绞机
JP2005138917A (ja) 搬送機の主ロープ交換方法及びその主ロープ交換装置
CN111453530B (zh) 一种起升钢丝绳更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1643903U (zh) 线盘上盘机构
CN221133618U (zh) 一种自动钢丝上料装置
CN106743997B (zh) 象鼻收线和工字轮收线一体的多功能收线机
CN210048291U (zh) 一种线性铜合金材料的收卷装置
CN112607568A (zh) 一种电梯钢丝绳更换方法
CN116984414A (zh) 一种自动钢丝上料装置
JP2001114484A (ja) エレベーター主索の吊設工法
CN205634451U (zh) 倒立式钢丝收线机
CN210418765U (zh) 一种高速漆包机全自动智能控制上下盘装置
CN217921145U (zh) 吊机
CN210286525U (zh) 用于对焊异形管道的上料装置
JP5027970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ロープ据付方法
CN214243226U (zh) 一种自动绕线装置
CN113353806B (zh) 一种低空作业环境下的物料吊装装置
CN118241029B (zh) 一种氢气瓶加工用热处理炉上料设备及其上料方法
CN216889487U (zh) 高弹性金属丝生产用盘卷装置
CN217867831U (zh) 一种电动卷扬机
JPH0818774B2 (ja) エレベータの主ロープ交換方法
CN217921227U (zh) 一种卷筒起吊装置
CN110713092B (zh) 一种电梯合成纤维绳的吊装方法及其吊装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