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25852U - 一种小型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断路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125852U CN221125852U CN202322724495.XU CN202322724495U CN221125852U CN 221125852 U CN221125852 U CN 221125852U CN 202322724495 U CN202322724495 U CN 202322724495U CN 221125852 U CN221125852 U CN 2211258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indicating
- indication
- hinge
- ax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开关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具有正常分合闸状态和脱扣分闸状态;指示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侧壁上的指示窗口、在指示窗口内侧凸起形成的第一指示板;指示转动件包括中心柱、位于中心柱一侧通过第三侧连接板连接的第二指示板;第二指示板与中心柱之间形成供第一指示板插入的间隙,指示转动件在操作机构作用下转动具有第二指示板挡住第一指示板使指示窗口中呈现第二指示板的对应操作机构脱扣分闸状态的故障指示状态和第二指示板转出使指示窗口中呈现第一指示板的对应操作机构正常分合闸状态的正常指示状态;第一指示板和第二指示板外表面为不同颜色。本实用新型的指示机构便于操作人员分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开关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
背景技术
小型断路器,也称塑壳断路器,用于低压电路的通断,并且可用于电路的故障断电保护,例如短路、过载等故障。目前,小型断路器中一般都会设置指示结构,其通常与操作机构配合,指示分合闸状态,但是小型断路器中的分闸状态包括正常分闸和故障脱扣分闸,现有的指示结构让操作人员无法区分两种分闸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小型断路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壳体、手柄、操作机构、动触头、静触头、指示机构,
所述操作机构具有正常分合闸状态和脱扣分闸状态;
所述指示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侧壁上的指示窗口、在指示窗口内侧凸起形成的第一指示板以及指示转动件;
所述指示转动件包括中心柱、位于中心柱一侧通过第三侧连接板连接的第二指示板;
所述中心柱与壳体铰接配合使指示转动件可绕中心柱中心轴转动;
所述第二指示板与中心柱之间形成供第一指示板插入的间隙,所述指示转动件在操作机构作用下转动具有第二指示板挡住第一指示板使指示窗口中呈现第二指示板的对应操作机构脱扣分闸状态的故障指示状态和第二指示板转出使指示窗口中呈现第一指示板的对应操作机构正常分合闸状态的正常指示状态;
第一指示板和第二指示板外表面为不同颜色。
所述操作机构包括U形连杆、杠杆支架、锁扣、跳扣、触头转架,所述U形连杆连接在手柄和锁扣之间,所述杠杆支架与壳体于O轴处铰接,所述锁扣与杠杆支架于A轴处铰接,所述跳扣与杠杆支架于B轴处铰接,所述触头转架与壳体于C轴处铰接,所述锁扣、跳扣具有形成抵接配合的锁定状态和脱扣分离的脱扣状态;
所述指示转动件包括位于中心柱一侧的作用凸块;
在锁定状态,所述跳扣与作用凸块相抵接使指示转动件保持在正常指示状态的位置,且具有弹性结构形成储能作用;
在脱扣状态时,在弹性结构释能作用下,指示转动件转动到故障指示状态的位置,且作用凸块位于杠杆支架转动到再扣合闸位置的路径上使杠杆支架转动至再扣合闸位置的同时推动指示转动件转动到正常指示状态的位置,并且使弹性结构再次储能。
所述弹性结构为位于第二指示板上下两侧的弹性抵接臂与位于壳体内壁上的第六抵接凸块组成,在正常指示状态下,弹性抵接臂与第六抵接凸块相配合形成储能作用,对指示转动件形成向故障指示状态所在位置转动的弹性驱动作用力。
所述杠杆支架具有相隔一定距离设置的上支架板、下支架板以及连接在上支架板、下支架板一侧之间的第一侧连接板,所述锁扣、跳扣分别铰接设置于上支架板上方,所述触头转架可转动设置于上支架板、下支架板之间。
所述壳体两侧侧板内壁设有位于O轴处的第一铰接孔和位于C轴处的第二铰接孔;
所述上支架板上端面于O轴处形成第一铰接凸柱、于A轴处形成第二铰接凸柱、于B轴处形成第三铰接凸柱、于C轴处形成第一弧形穿槽,所述下支架板下端面于O轴处形成第四铰接凸柱、于C轴处形成第二弧形穿槽;
所述锁扣具有位于上支架板上方的锁扣板, 所述锁扣板上形成有第四铰接通孔、第三抵接凸块, 所述第四铰接通孔位于A轴处供第二铰接凸柱穿过使锁扣相对杠杆支架绕A轴转动;
所述跳扣上设有第五铰接通孔和连杆连接孔,所述第三铰接凸柱穿过跳扣使跳扣相对杠杆支架绕B轴转动,所述手柄与锁扣通过U形连杆相连传动,U形连杆一端插入连杆连接孔中;
所述触头转架上设有设置于C轴处的第三铰接孔、与动触头一端局部形状适配的用于固定安装动触头的动触头安装槽,所述触头转架与壳体之间通过铰接轴C铰接连接,该铰接轴C穿过第三铰接孔并两端同时穿过第一弧形穿槽、第二弧形穿槽插入至壳体内壁上的第二铰接孔。第三铰接孔设置于动触头安装槽中,动触头限位于动触头安装槽中后并通过铰接轴C穿过动触头使动触头与触头转架形成联动配合。
所述锁扣具有连接在锁扣板一侧下端的第二侧连接板、连接在第二侧连接板上与锁扣板相隔一定距离的铰接板;所述下支架板下端面于A轴处形成第三铰接通孔;所述铰接板位于下支架板上方且向下凸起形成有两个具有一定弹性的半圆铰接柱,所述半圆铰接柱下端外缘凸起形成卡块,两个半圆铰接柱穿过第三铰接通孔且卡块位于下支架板下方。
所述锁扣具有一体成型在锁扣板上的双金拉杆,所述双金拉杆与双金组件配合;所述双金拉杆侧表面上具有至少两个位于不同位置的双金抵接配合块,所述双金组件可与其中任一个双金抵接配合块抵接配合。
所述杠杆支架与所述锁扣之间设置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两端分别与锁扣的第三抵接凸块和铰接轴C抵接配合。
所述杠杆支架与壳体一侧内壁之间设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包括第四绕圈、连接在第四绕圈两端的第五作用臂和第六作用臂,所述壳体一侧侧板内壁上设有圆凸台且于圆凸台的一侧形成有第五抵接凸块,所述下支架板下端面凸起形成有第二抵接凸块,所述第四绕圈套设在圆凸台外, 第五作用臂和第六作用臂分别与杠杆支架的第二抵接凸块与壳体的第五抵接凸块抵接配合。
所述第一指示板和第二指示板均为以中心柱中心轴为圆心的弧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指示机构,其显示状态仅具有对应操作机构脱扣分闸状态的故障指示状态和对应操作机构正常分合闸状态的正常指示状态;便于操作人员分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手柄、操作机构、指示转动件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壳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杠杆支架的结构示意图,(a)、(b)分别为不同视角;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跳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触头转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储能扭簧的结构示意图,(a)、(b)分别为不同实施结构;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第二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指示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指示机构不同状态的示意图,(a)为故障指示状态,(b)为正常分合闸状态;
壳体-100;圆凸台-110;第一铰接孔-111;第二铰接孔-112;第五抵接凸块-113;指示窗口-120;第一指示板-130;指示铰接柱-140;第六抵接凸块-150;
手柄-200;
操作机构-300;U形连杆-310;杠杆支架-320;上支架板-321;第一铰接凸柱-3211;第二铰接凸柱-3212;第三铰接凸柱-3213;第一弧形穿槽-3214;第一抵接凸块-3215;下支架板-322;第四铰接凸柱-3221;第三铰接通孔-3222;第二弧形穿槽-3223;第二抵接凸块-3224;第一侧连接板-323;锁扣-330;锁扣板-331;第四铰接通孔-3311;第三抵接凸块-3312;电磁脱扣推动部-3313;第二侧连接板-332;铰接板-333;半圆铰接柱-3331;卡块-3332;双金拉杆-334;双金抵接配合块-3341;跳扣-340;第五铰接通孔-341;连杆连接孔-342;触头转架-350;第三铰接孔-351;动触头安装槽-352;第一扭簧-360;储能扭簧-370;第二绕圈-371;第三作用臂-372;第四作用臂-373;第三绕圈-374;第二扭簧-380;
动触头-400;
静触头-500;
指示转动件-600;中心柱-610;第三侧连接板-620;第二指示板-630;作用凸块-640;弹性抵接臂-650;半圆柱形凸块-651;
双金组件-700;
电磁脱扣器-800;
灭弧机构-9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 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 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 一一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一种小型断路器,如图1、2所示,包括壳体100、手柄200、操作机构300、动触头400、静触头500、指示机构、双金组件700、电磁脱扣器800、灭弧机构900。
所述手柄200铰接于壳体100且部分伸出壳体100供手动操作分合闸。
如图3所示,所述操作机构300包括U形连杆310、杠杆支架320、锁扣330、跳扣340、触头转架350,所述U形连杆310连接在手柄200和锁扣330之间,所述杠杆支架320与壳体100于O轴处铰接,所述锁扣330与杠杆支架320于A轴处铰接,所述跳扣340与杠杆支架320于B轴处铰接,所述触头转架350与壳体100于C轴处铰接,杠杆支架320转动的同时推动触头转架350绕C轴转动。
如图4所示,所述壳体100两侧侧板内壁上设有位于O轴处的第一铰接孔111和位于C轴处的第二铰接孔112。
如图5所示,所述杠杆支架320具有相隔一定距离设置的上支架板321、下支架板322以及连接在上支架板321、下支架板322一侧之间的第一侧连接板323,所述上支架板321上端面于O轴处形成第一铰接凸柱3211、于A轴处形成第二铰接凸柱3212、于B轴处形成第三铰接凸柱3213、于C轴处形成第一弧形穿槽3214,所述上支架板321下端面上凸起形成有第一抵接凸块3215,所述下支架板322下端面于O轴处形成第四铰接凸柱3221、于A轴处形成第三铰接通孔3222、于C轴处形成第二弧形穿槽3223,且下支架板322下端面凸起形成有第二抵接凸块3224,所述第一铰接凸柱3211和第四铰接凸柱3221分别插入壳体100两侧侧板内壁上的第一铰接孔111中,使杠杆支架320绕O轴转动。
如图6所示,所述锁扣330具有位于上支架板321上方的锁扣板331、连接在锁扣板331一侧下端的第二侧连接板332、连接在第二侧连接板332上与锁扣板331相隔一定距离的铰接板333、一体成型在锁扣板331上的双金拉杆334,所述锁扣板331上形成有第四铰接通孔3311、第三抵接凸块3312、电磁脱扣推动部3313,所述第四铰接通孔3311位于A轴处供第二铰接凸柱3212穿过使锁扣330相对杠杆支架320绕A轴转动,所述电磁脱扣推动部3313与电磁脱扣器800配合,所述铰接板333位于下支架板322上方且向下凸起形成有两个具有一定弹性的半圆铰接柱3331,所述半圆铰接柱3331下端外缘凸起形成卡块3332,两个半圆铰接柱3331穿过第三铰接通孔3222且卡块3332位于下支架板322下方使铰接板333与下支架板322形成稳定连接,所述双金拉杆334与双金组件700配合。两个半圆铰接柱3331的设置可减少铰接零件的数量。
在常见的塑壳断路器中,双金拉杆334一般为单独设置的零件,其两端分别与锁扣330和双金组件700配合,形成热保护的脱扣作用的传递,在本实施例中,双金拉杆334与锁扣330一体成型,减少零件数量,提高组装效率。同时,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双金拉杆334侧表面上凸起具有三个位于不同位置的双金抵接配合块3341,可以通过使双金组件700与不同位置的双金抵接配合块3341配合实现双金组件700初始弯度的调节。
如图7所示,所述跳扣340上设有第五铰接通孔341和连杆连接孔342,所述第三铰接凸柱3213穿过跳扣340使跳扣340相对杠杆支架320绕B轴转动,所述手柄200与锁扣330通过U形连杆310相连传动,U形连杆310一端插入连杆连接孔342中。所述锁扣330、跳扣340具有形成抵接配合的锁定状态和脱扣分离的脱扣状态,抵接时,为图中锁扣330上的第一抵接部335和跳扣340上的第二抵接部343相抵。
如图8所示,所述触头转架350上设有设置于C轴处的第三铰接孔351、与动触头400一端局部形状适配的用于固定安装动触头400的动触头安装槽352,所述触头转架350位于上支架板321和下支架板322之间,所述触头转架350与壳体100之间通过铰接轴C铰接连接,该铰接轴C穿过第三铰接孔351并两端同时穿过第一弧形穿槽3223、第二弧形穿槽3223插入至壳体100内壁上的第二铰接孔112。第三铰接孔351设置于动触头安装槽352中,动触头400限位于动触头安装槽352中后并通过铰接轴C穿过动触头400使动触头400与触头转架350形成联动配合。第一弧形穿槽3223和第二弧形穿槽3223供铰接轴C相对O轴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
所述杠杆支架320与所述锁扣330之间设置有第一扭簧360,其结构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扭簧360包括第一绕圈、连接在第一绕圈两端的第一作用臂和第二作用臂,所述第二铰接凸柱3212穿过第四铰接通孔3311且第一绕圈套设于第二铰接凸柱3212外,所述第一作用臂和第二作用臂分别与锁扣330的第三抵接凸块3312和铰接轴C抵接配合。第一扭簧360用于提供锁扣330复位转动作用力。
所述杠杆支架320与所述触头转架350之间设置有储能扭簧370,其结构如图10a或如图10b所示。图10a所示的储能扭簧370包括第二绕圈371、连接在第二绕圈371两端的第三作用臂372和第四作用臂373,第二绕圈371套设于铰接轴C外且第三作用臂372和第四作用臂373分别与杠杆支架320的第一抵接凸块3215和触头转架350抵接配合。图10b所示的储能扭簧370与图10a所示的大致相同,也包括第二绕圈371、连接在第二绕圈371两端的第三作用臂372和第四作用臂373,其不同之处为第四作用臂373为U型结构,其末端连接有第三绕圈374,第二绕圈371和第三绕圈374分别套设于触头转架350两端的铰接轴C外。储能扭簧370用于提供动触头400转动预紧力。
所述杠杆支架320与壳体100一侧内壁之间设有第二扭簧380,其结构如图11所示,包括第四绕圈、连接在第四绕圈两端的第五作用臂和第六作用臂,所述壳体100一侧侧板内壁上设有圆凸台110且于圆凸台110的一侧形成有第五抵接凸块113,第四绕圈套设在圆凸台110外,第五作用臂和第六作用臂分别与杠杆支架320的第二抵接凸块3224与壳体100的第五抵接凸块113抵接配合。第二扭簧380提供杠杆支架320复位的转动驱动力,相比常规弹簧的结构,扭簧两端卡位精准,不会出现偏差
在断路器正常断开和闭合时,跳扣340与锁扣330扣接一起,手柄200通过U形连杆310带动锁扣330转动,随即通过跳扣340和杠杆支架320随之转动,再通过杠杆支架320带动触头转架350和动触头400随之进行正常分合闸动作。在该过程中,由于在分合闸位置时,铰接轴C相对跳扣340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因此,第一扭簧360的扭矩在分合闸两个位置是变化的,在分闸时,第一扭簧360作用力较大,可防止滑扣,合闸后,弹簧作用力小,力矩变轻。
当有故障出现时,跳扣340随锁扣330被击打而与锁扣330分离并开始转动,杠杆支架320、触头转架350、动触头400随之进行转动形成脱扣分闸。
进一步的,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指示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00侧壁上的指示窗口120、在指示窗口120内侧凸起形成的第一指示板130、在第一指示板130内侧凸起形成指示铰接柱140、套设在指示铰接柱140上的指示转动件600,如图12所示,所述指示转动件600包括具有铰接通孔611的中心柱610、位于中心柱610一侧通过第三侧连接板620连接的第二指示板630、位于中心柱610另一侧的作用凸块640以及连接在第三侧连接板620上且位于第二指示板630上下两侧的弹性抵接臂650,所述中心柱610套设在指示铰接柱140外,所述第二指示板630与中心柱610之间形成供第一指示板130插入的间隙,所述指示转动件600可绕指示铰接柱140转动,具有如图13a所示的第二指示板630挡住第一指示板130使指示窗口120中呈现第二指示板630的故障指示状态、如图13b所示的第二指示板630转出使指示窗口120中呈现第一指示板130的正常指示状态。
第一指示板130和第二指示板630外表面为不同颜色,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指示板130为与壳体100一体成型,其颜色与壳体100的相同,第二指示板630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注塑件也可以仅在外表面上涂覆涂料形成不同颜色。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指示板130和第二指示板630均为以中心柱610中心轴为圆心的弧形板,可减少空间的占用。
所述作用凸块640与跳扣340以及杠杆支架320配合,用于故障指示状态和正常指示状态的切换,具体的,在正常指示状态下,所述跳扣340与作用凸块640相抵接使指示转动件600保持在如图13b所示的正常指示状态的位置,同时具有弹性结构形成储能作用,当有故障出现时,跳扣340与锁扣330分离时,跳扣340转动离开作用凸块640使指示转动件600在弹性结构释能作用下转动到如图13a所示的故障指示状态的位置,此时再转动手柄驱动操作机构300再扣时,杠杆支架320转动至再扣合闸位置的同时推动指示转动件600转动到如图13b所示的位置,并且使弹性结构再次储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结构为位于第二指示板630上下两侧的弹性抵接臂650与位于壳体100内壁上的第六抵接凸块150组成,在正常指示状态下,弹性抵接臂650与第六抵接凸块150相配合形成储能作用,对指示转动件600形成向故障指示状态所在位置转动的弹性驱动作用力。弹性结构也可以采用扭簧等常见的弹性件结构,本实施例所采取的结构可以减少零件数量。具体的,弹性抵接臂650和第六抵接凸块150之间具有在弹性抵接臂650被第六抵接凸块150挤压下对指示转动件600形成转动推动力的作用斜面或曲面,该作用斜面或曲面可设置在弹性抵接臂650和/或第六抵接凸块150上。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弹性抵接臂650端部凸起形成半圆柱形凸块651,同时,第六抵接凸块150上形成有斜面,在弹性抵接臂650被第六抵接凸块150挤压下,半圆柱形凸块651与第六抵接凸块150上的斜面相互作用,形成倾斜的弹性作用力,该弹性作用力可形成转动推动力的分力。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壳体(100)、手柄(200)、操作机构(300)、动触头(400)、静触头(500)、指示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机构(300)具有正常分合闸状态和脱扣分闸状态;
所述指示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00)侧壁上的指示窗口(120)、在指示窗口(120)内侧凸起形成的第一指示板(130)以及指示转动件(600);
所述指示转动件(600)包括中心柱(610)、位于中心柱(610)一侧通过第三侧连接板(620)连接的第二指示板(630);
所述中心柱(610)与壳体(100)铰接配合使指示转动件(600)可绕中心柱(610)中心轴转动;
所述第二指示板(630)与中心柱(610)之间形成供第一指示板(130)插入的间隙,所述指示转动件(600)在操作机构(300)作用下转动具有第二指示板(630)挡住第一指示板(130)使指示窗口(120)中呈现第二指示板(630)的对应操作机构(300)脱扣分闸状态的故障指示状态和第二指示板(630)转出使指示窗口(120)中呈现第一指示板(130)的对应操作机构(300)正常分合闸状态的正常指示状态;
第一指示板(130)和第二指示板(630)外表面为不同颜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300)包括U形连杆(310)、杠杆支架(320)、锁扣(330)、跳扣(340)、触头转架(350),所述U形连杆(310)连接在手柄(200)和锁扣(330)之间,所述杠杆支架(320)与壳体(100)于O轴处铰接,所述锁扣(330)与杠杆支架(320)于A轴处铰接,所述跳扣(340)与杠杆支架(320)于B轴处铰接,所述触头转架(350)与壳体(100)于C轴处铰接,所述锁扣(330)、跳扣(340)具有形成抵接配合的锁定状态和脱扣分离的脱扣状态;
所述指示转动件(600)包括位于中心柱(610)一侧的作用凸块(640);
在锁定状态,所述跳扣(340)与作用凸块(640)相抵接使指示转动件(600)保持在正常指示状态的位置,且具有弹性结构形成储能作用;
在脱扣状态时,在弹性结构释能作用下,指示转动件(600)转动到故障指示状态的位置,且作用凸块(640)位于杠杆支架(320)转动到再扣合闸位置的路径上使杠杆支架(320)转动至再扣合闸位置的同时推动指示转动件(600)转动到正常指示状态的位置,并且使弹性结构再次储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为位于第二指示板(630)上下两侧的弹性抵接臂(650)与位于壳体(100)内壁上的第六抵接凸块(150)组成,在正常指示状态下,弹性抵接臂(650)与第六抵接凸块(150)相配合形成储能作用,对指示转动件(600)形成向故障指示状态所在位置转动的弹性驱动作用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支架(320)具有相隔一定距离设置的上支架板(321)、下支架板(322)以及连接在上支架板(321)、下支架板(322)一侧之间的第一侧连接板(323),所述锁扣(330)、跳扣(340)分别铰接设置于上支架板(321)上方,所述触头转架(350)可转动设置于上支架板(321)、下支架板(32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两侧侧板内壁设有位于O轴处的第一铰接孔(111)和位于C轴处的第二铰接孔(112);
所述上支架板(321)上端面于O轴处形成第一铰接凸柱(3211)、于A轴处形成第二铰接凸柱(3212)、于B轴处形成第三铰接凸柱(3213)、于C轴处形成第一弧形穿槽(3214),所述下支架板(322)下端面于O轴处形成第四铰接凸柱(3221)、于C轴处形成第二弧形穿槽(3223);
所述锁扣(330)具有位于上支架板(321)上方的锁扣板(331), 所述锁扣板(331)上形成有第四铰接通孔(3311)、第三抵接凸块(3312), 所述第四铰接通孔(3311)位于A轴处供第二铰接凸柱(3212)穿过使锁扣(330)相对杠杆支架(320)绕A轴转动;
所述跳扣(340)上设有第五铰接通孔(341)和连杆连接孔(342),所述第三铰接凸柱(3213)穿过跳扣(340)使跳扣(340)相对杠杆支架(320)绕B轴转动,所述手柄(200)与锁扣(330)通过U形连杆(310)相连传动,U形连杆(310)一端插入连杆连接孔(342)中;
所述触头转架(350)上设有设置于C轴处的第三铰接孔(351)、与动触头(400)一端局部形状适配的用于固定安装动触头(400)的动触头安装槽(352),所述触头转架(350)与壳体(100)之间通过铰接轴C铰接连接,该铰接轴C穿过第三铰接孔(351)并两端同时穿过第一弧形穿槽(3214)、第二弧形穿槽(3223)插入至壳体(100)内壁上的第二铰接孔(112);第三铰接孔(351)设置于动触头安装槽(352)中,动触头(400)限位于动触头安装槽(352)中后并通过铰接轴C穿过动触头(400)使动触头(400)与触头转架(350)形成联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330)具有连接在锁扣板(331)一侧下端的第二侧连接板(332)、连接在第二侧连接板(332)上与锁扣板(331)相隔一定距离的铰接板(333);所述下支架板(322)下端面于A轴处形成第三铰接通孔(3222);所述铰接板(333)位于下支架板(322)上方且向下凸起形成有两个具有一定弹性的半圆铰接柱(3331),所述半圆铰接柱(3331)下端外缘凸起形成卡块(3332),两个半圆铰接柱(3331)穿过第三铰接通孔(3222)且卡块(3332)位于下支架板(322)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330)具有一体成型在锁扣板(331)上的双金拉杆(334),所述双金拉杆(334)与双金组件(700)配合;所述双金拉杆(334)侧表面上具有至少两个位于不同位置的双金抵接配合块(3341),所述双金组件(700)可与其中任一个双金抵接配合块(3341)抵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支架(320)与所述锁扣(330)之间设置有第一扭簧(360),所述第一扭簧(360)两端分别与锁扣(330)的第三抵接凸块(3312)和铰接轴C抵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支架(320)与壳体(100)一侧内壁之间设有第二扭簧(380);所述第二扭簧(380)包括第四绕圈、连接在第四绕圈两端的第五作用臂和第六作用臂,所述壳体(100)一侧侧板内壁上设有圆凸台(110)且于圆凸台(110)的一侧形成有第五抵接凸块(113),所述下支架板(322)下端面凸起形成有第二抵接凸块(3224),所述第四绕圈套设在圆凸台(110)外, 第五作用臂和第六作用臂分别与杠杆支架(320)的第二抵接凸块(3224)与壳体(100)的第五抵接凸块(113)抵接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板(130)和第二指示板(630)均为以中心柱(610)中心轴为圆心的弧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724495.XU CN221125852U (zh) | 2023-10-10 | 2023-10-10 | 一种小型断路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724495.XU CN221125852U (zh) | 2023-10-10 | 2023-10-10 | 一种小型断路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125852U true CN221125852U (zh) | 2024-06-11 |
Family
ID=91366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724495.XU Active CN221125852U (zh) | 2023-10-10 | 2023-10-10 | 一种小型断路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125852U (zh) |
-
2023
- 2023-10-10 CN CN202322724495.XU patent/CN22112585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85233B (zh) | 小型断路器 | |
WO2016145704A1 (zh) | 一种小型断路器 | |
CN211350533U (zh) | 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 |
CN221125852U (zh) | 一种小型断路器 | |
CN114005710B (zh) | 断路器的漏电故障指示机构及断路器 | |
CN211150459U (zh) | 一种断路器分合闸机构 | |
CN113539759A (zh) | 断路器和具有该断路器的5g配电柜 | |
CN219106039U (zh) | 一种操作机构和断路器 | |
CN114334562B (zh) |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 | |
CN216528700U (zh) |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 |
CN215869224U (zh) | 一种断路器 | |
CN212303596U (zh) | 一种隔离开关的操作机构 | |
CN112967910A (zh) | 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 |
CN217485382U (zh) | 操作机构和断路器 | |
CN220774248U (zh) | 断路器 | |
CN221927937U (zh) | 快动结构和塑壳断路器 | |
CN222320055U (zh) | 一种自由脱扣机构的解扣结构及旋转开关 | |
CN216435813U (zh) | 一种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 |
CN222914702U (zh) | 相极加中性极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 |
CN222690613U (zh) | 一种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 |
CN220382028U (zh) | 塑壳断路器 | |
CN219106031U (zh) | 一种断路器 | |
CN216902654U (zh) | 一种脱扣装置和隔离开关 | |
CN222966041U (zh) | 一种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 |
CN216054542U (zh) | 一种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