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02654U - 一种脱扣装置和隔离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扣装置和隔离开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02654U CN216902654U CN202220193345.3U CN202220193345U CN216902654U CN 216902654 U CN216902654 U CN 216902654U CN 202220193345 U CN202220193345 U CN 202220193345U CN 216902654 U CN216902654 U CN 2169026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locking
- magnetic flux
- actuating mechanism
- trip
-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脱扣装置和隔离开关,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包括基座以及设置于基座上的锁扣组件、一级解锁件、二级解锁件和磁通脱扣组件,一级解锁件与锁扣组件卡接,磁通脱扣组件驱动二级解锁件带动一级解锁件与锁扣组件解除卡接,以使得锁扣组件能够驱动动作机构分闸。由于本申请中仅由二级解锁件一个零部件分别与磁通脱扣组件、一级解锁件建立驱动从而实现了脱扣功能,因此,可以有效的简化实现脱扣功能所需要的零部件数量,简化脱扣装置的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脱扣装置和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隔离开关是一种主要用于“隔离电源、倒闸操作、用以连通和切断小电流电路”,无灭弧功能的开关器件。隔离开关在分位置时,触头间有符合规定要求的绝缘距离和明显的断开标志;在合位置时,能承载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及在规定时间内异常条件(例如短路)下的电流的开关设备。
隔离开关的电路发生故障时,通过脱扣装置能快速分闸,达到保护电路的目的。但是现有的脱扣装置驱动隔离开关分闸时,需要较为复杂的传动件实现,使得脱扣装置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脱扣装置和隔离开关,以解决现有脱扣装置零部件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脱扣装置,包括基座以及设置于基座上的锁扣组件、一级解锁件、二级解锁件和磁通脱扣组件,磁通脱扣组件通过二级解锁件与一级解锁件驱动连接,一级解锁件与锁扣组件卡接,磁通脱扣组件驱动二级解锁件带动一级解锁件与锁扣组件解除卡接,以使锁扣组件驱动动作机构分闸。
可选的,脱扣装置还包括复位件,复位件分别与二级解锁件和动作机构驱动配合,以在动作机构分闸时,由动作机构驱动复位件经二级解锁件带动磁通脱扣组件复位。
可选的,二级解锁件转动设置于基座,磁通脱扣组件驱动二级解锁件正向转动以带动一级解锁件与锁扣组件解锁,使复位件驱动二级解锁件反向转动以带动磁通脱扣组件复位。
可选的,二级解锁件具有弧形壁,复位件具有与弧形壁相对的驱动壁,复位件驱动二级解锁件反向转动时,驱动壁与弧形壁相切。
可选的,复位件和磁通脱扣组件分别位于二级解锁件的相对两侧。
可选的,二级解锁件具有位于二级解锁件转动中心的相对两侧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第一驱动部分别与磁通脱扣组件和复位件配合驱动,第二驱动部与一级解锁件配合驱动。
可选的,第一驱动部具有与磁通脱扣组件配合驱动的弯折部。
可选的,脱扣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与二级解锁件连接,用于向二级解锁件提供作用力,以使二级解锁件具有与磁通脱扣组件抵接的趋势。
可选的,脱扣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与一级解锁件连接,用于向一级解锁件提供作用力,以使一级解锁件具有与二级解锁件抵接的趋势。
可选的,锁扣组件包括锁扣件和跳扣件,一级解锁件与锁扣件卡接,锁扣件与跳扣件卡接,以在一级解锁件与锁扣件解除卡接时,使跳扣件驱动动作机构分闸。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隔离开关,包括开关本体、动作机构以及上述任一种的脱扣装置,动作机构设置于脱扣装置的基座,且脱扣装置的锁扣组件与动作机构驱动连接,动作机构与开关本体驱动连接。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脱扣装置和隔离开关,包括基座以及设置于基座上的锁扣组件、一级解锁件、二级解锁件和磁通脱扣组件,一级解锁件与锁扣组件卡接,磁通脱扣组件驱动二级解锁件带动一级解锁件与锁扣组件解除卡接,以使得锁扣组件能够驱动动作机构分闸。由于本申请中仅由二级解锁件一个零部件分别与磁通脱扣组件、一级解锁件建立驱动从而实现了脱扣功能,因此,可以有效的简化实现脱扣功能所需要的零部件数量,简化脱扣装置的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脱扣装置与动作机构配合位于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脱扣装置与动作机构配合的状态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脱扣装置与动作机构配合的状态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脱扣装置与动作机构配合的状态示意图之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脱扣装置与动作机构配合的状态示意图之四;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级解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脱扣装置与动作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隔离开关;100-基座;110-底座;120-上盖;200-动作机构;310-跳扣件;320-锁扣件;330-锁扣组件;340-一级解锁件;350-二级解锁件;351-弧形壁;352-转动中心;353-第一驱动部;354-第二驱动部;360-磁通脱扣组件;370-复位件;371-驱动壁;410-手柄;420-开关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结合后的实施例依然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脱扣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基座100、锁扣组件330、一级解锁件340、二级解锁件350和磁通脱扣组件360,其中,锁扣组件330、一级解锁件340、二级解锁件350和磁通脱扣组件360均设置于基座100。
锁扣组件330和动作机构200驱动连接,应当理解的是,在采用动作机构200的隔离开关10中,动作机构200的合闸或分闸状态应当与隔离开关10的合闸或分闸状态保持一致。在动作机构200处于合闸状态时,需要锁扣组件330和一级解锁件340保持卡接,如此,能够使得动作机构200和锁扣组件330形成的整体处于稳定平衡状态,而在需要由脱扣装置来驱动合闸的动作机构200分闸时,则可以通过解除锁扣组件330和一级解锁件340的卡接,来破坏锁扣组件330与动作机构200形成的整体所处于的稳定平衡状态,使得锁扣组件330驱动动作机构200进行分闸。应当理解的是,锁扣组件330与动作机构200驱动连接,当锁扣组件330与一级解锁件340卡接时,动作机构200则具有一个自由度,以便实现正常的合闸或分闸;当锁扣组件330与一级解锁件340解除卡接时,锁扣组件330和动作机构200则具有两个自由度,如此,动作机构200的稳定状态被破坏,从而无法保持于合闸位,进行分闸,也即实现由锁扣组件330驱动动作机构200分闸。
一级解锁件340可以活动设置于基座100,在其处于初始位置,一级解锁件340能够与锁扣组件330卡接。
二级解锁件350可以活动设置于基座100,在其处于初始位置时,磁通脱扣组件360也处于初始位置,并且磁通脱扣组件360能够通过二级解锁件350建立与一级解锁件340的驱动。
如图1和图2所示,磁通脱扣组件360、二级解锁件350和一级解锁件340均处于初始位置,一级解锁件340与锁扣组件330卡接,在此状态下,可以正常通过外力作用于动作机构200自身,使得动作机构200进行合闸或分闸。
当需要通过磁通脱扣组件360实现动作机构200的分闸时,可以对磁通脱扣组件360通电,使得磁通脱扣组件360中的推杆伸出以离开初始位置,进而驱动二级解锁件350运动(二级解锁件350离开初始位置),然后由二级解锁件350带动一级解锁件340运动(一级解锁件340离开初始位置),由于一级解锁件340的运动,从而使得一级解锁件340与锁扣组件330分离,实现一级解锁件340和锁扣组件330的解除卡接,此时,脱扣装置处于图3所示的状态。接着,如图4和图5所示,由于一级解锁件340不再对锁扣组件330进行限位,便可以由锁扣组件330驱动动作机构200进行分闸,动作机构200开始朝向逆时针方向(分闸方向)运动,从而实现由脱扣装置驱动动作机构200进行分闸。在需要通过磁通脱扣组件360实现分闸的场景中,可以是远程控制分闸,也可以是电路故障需要及时分闸,本申请对其所应用的场景不做限制。
综上所述,由于本申请中仅由二级解锁件350一个零部件分别与磁通脱扣组件360、一级解锁件340建立驱动从而实现了脱扣功能,因此,可以有效的简化实现脱扣功能所需要的零部件数量,简化脱扣装置的结构。
可选的,如图1至图5、图7所示,脱扣装置还包括复位件370,复位件370分别与二级解锁件350和动作机构200驱动配合,其中,如图3至图5所示,复位件370与动作机构200的驱动配合在于动作机构200朝向分闸方向运动的过程中,能够驱动复位件370运动。当通过脱扣装置驱动动作机构200分闸时,由于动作机构200可以带动复位件370运动,且复位件370与二级解锁件350可以建立驱动关系,因此,通过复位件370的运动能够驱动二级解锁件350复位,也即回到初始位置,同时,由于二级解锁件350的复位,也同步带动磁通脱扣组件360的推杆缩回进行复位,以便于为下一次动作进行准备,从而能够在磁通脱扣组件360作为驱动源实现分闸的基础上,利用复位件370实现磁通脱扣组件360的自动复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复位件370可以是单独的零部件(未示出),设置于基座100,且复位件370能够被分闸过程中的动作机构200驱动以便实现磁通脱扣组件360的复位;当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复位件370也可以是集成于动作机构200上,例如图1至图5所示,复位件370为设置于动作机构200外周上的一凸台,或如图7所示,复位件370为设置于动作机构200外周上的一折边,便于在动作机构200朝向分闸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如图3至图5所示,使得复位件370运动至二级解锁件350时,能够对应驱动二级解锁件350进行复位,如此,可以通过仅在动作机构200上增加一复位件370,实现动作机构200在分闸过程中驱动二级解锁件350的复位,避免了需要额外设置单独的零部件所导致零部件的数量较多、体积较大的问题,具体的:
当需要合闸时,如图5所示,此时动作机构200处于分闸位置,在此状态下,外力驱动动作机构200顺时针方向转动至合闸位置,如图1和图2所示,此时,动作机构200处于合闸位置,复位件370随着动作机构200的运动从而与二级解锁件350分离。
当需要分闸时,如图3和图4所示,对磁通脱扣组件360通电,使得磁通脱扣组件360中的推杆伸出以离开初始位置,进而驱动二级解锁件350运动以离开初始位置,然后由二级解锁件350带动一级解锁件340运动以离开初始位置,从而解除一级解锁件340和锁扣组件330的卡接,由锁扣组件330驱动动作机构200进行分闸。
由于采用磁通脱扣组件360实现动作机构200的分闸,因此,磁通脱扣组件360的推杆会伸出,二级解锁件350会离开初始位置,此时,在动作机构200朝向逆时针方向(分闸方向)运动的过程中,会由复位件370驱动二级解锁件350复位(回到初始位置),在二级解锁件350复位的同时,由二级解锁件350带动磁通脱扣组件360复位(回到初始位置),为磁通脱扣组件360的下一次通电分闸进行准备,此时,脱扣装置处于图5所示的状态。应当理解的是,如图5所示,当动作机构200回到分闸位置时,磁通脱扣组件360和二级解锁件350也同理应当回到初始位置。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二级解锁件350建立磁通脱扣组件360与一级解锁件340的驱动关系,实现在需要分闸时,由磁通脱扣组件360驱动二级解锁件350带动一级解锁件340与锁扣组件330解除卡接使得锁扣组件330驱动动作机构200进行分闸,并且在动作机构200朝向分闸方向运动的过程中,能够对应通过复位件370驱动二级解锁件350和磁通脱扣组件360进行复位,实现了磁通脱扣组件360的自动复位,避免了需要手动进行复位的繁琐操作,提高实际使用中的便利性。此外,由于本申请中仅由二级解锁件350一个零部件分别与磁通脱扣组件360、一级解锁件340和复位件370建立驱动从而实现了上述功能,因此,可以有效的简化实现上述功能所需要的零部件数量,从而降低体积以及制造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复位件370还可以单独设置于基座100的零部件(未示出),其与二级解锁件350驱动配合,但不与动作机构200驱动配合,也即在由磁通脱扣组件360作为驱动源通过二级解锁件350驱动一级解锁件340和锁扣组件330解除卡接后,由锁扣组件330驱动动作机构200分闸,在需要对二级解锁件350和磁通脱扣组件360进行复位时,可以由外力驱动复位件370,由复位件370推动二级解锁件350和磁通脱扣组件360复位。例如复位件370为复位杆,由操作人员手动驱动复位杆,带动二级解锁件350和磁通脱扣组件360复位。
可选的,如图1和图6所示,二级解锁件350通过转轴转动设置于基座100,如此,在由磁通脱扣组件360作为驱动源实现分闸的过程中,可以是:如图3所示,在磁通脱扣组件360通电后,由磁通脱扣组件360的推杆伸出从而驱动二级解锁件350顺时针转动(正向转动),然后由二级解锁件350带动一级解锁件340运动继而解除一级解锁件340与锁扣组件330的卡接,使得锁扣组件330能够驱动动作机构200进行分闸。如图4和图5所示,在动作机构200朝向分闸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复位件370驱动二级解锁件350逆时针转动(反向转动),从而带动磁通脱扣组件360的推杆缩回进行复位。
可选的,如图1所示,一级解锁件340转动设置于基座100,在二级解锁件350被磁通脱扣组件360驱动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会驱动一级解锁件340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得一级解锁件340通过转动的方式与锁扣组件330解除卡接。
可选的,如图1所示,动作机构200可以转动设置于基座100,动作机构200的转动平面可以与二级解锁件350的转动平面平行,如此,能够便于将动作机构200在分闸过程中的运动传递至二级解锁件350,使得动作机构200通过自身运动便可以经复位件370驱动二级解锁件350对应复位。
可选的,如图1至图7所示,二级解锁件350具有与复位件370对应配合的弧形壁351,复位件370具有与二级解锁件350对应配合的驱动壁371,换言之,复位件370可以通过驱动壁371作用于弧形壁351进而驱动二级解锁件350复位。并且,在复位件370驱动二级解锁件350反向转动的过程中,驱动壁371与弧形壁351相切,如此,能够有效提高复位件370驱动二级解锁件350复位的顺畅性和可靠性。
可选的,如图1至图7所示,复位件370和磁通脱扣组件360分别位于二级解锁件350的相对两侧,使得复位件370和磁通脱扣组件360能分别与二级解锁件350的不同侧建立驱动,如此,便可以通过二级解锁件350对复位件370和磁通脱扣组件360进行隔离,提高了布局的合理性,避免了复位件370和磁通脱扣组件360可能发生的干涉。
可选的,如图6所示,二级解锁件350具有第一驱动部353和第二驱动部354,第一驱动部353和第二驱动部354分别位于二级解锁件350转动中心352的相对两侧,其中,第一驱动部353分别与磁通脱扣组件360和复位件370配合驱动,第二驱动部354则与一级解锁件340配合驱动,具体的:
当需要通过磁通脱扣组件360实现分闸时,如图2和图3所示,可以对磁通脱扣组件360通电,使得磁通脱扣组件360中的推杆伸出,进而驱动第一驱动部353使得二级解锁件350顺时针转动,在二级解锁件350沿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由第二驱动部354带动一级解锁件340逆时针转动,从而解除一级解锁件340和锁扣组件330的卡接(如图3所示)。接着,如图4和图5所示,解除卡接后的锁扣组件330能够驱动动作机构200开始朝向逆时针方向(分闸方向)运动,在动作机构200的逆时针方向(分闸方向)运动过程中,会带动复位件370与第一驱动部353接触,并通过第一驱动部353驱动二级解锁件350逆时针转动从而复位(回到初始位置),在二级解锁件350复位的同时,由第一驱动部353带动磁通脱扣组件360复位(回到初始位置),为磁通脱扣组件360的下一次通电分闸进行准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7所示,设置于二级解锁件350上的弧形壁351可以位于第一驱动部353靠近复位件370的一侧。
可选的,如图1至图7所示,第一驱动部353具有与磁通脱扣组件360配合驱动的弯折部,如此,通过弯折部能够使得第一驱动部353与磁通脱扣组件360的推杆更加贴合,便于使得二级解锁件350能够通过第一驱动部353与磁通脱扣组件360形成稳定可靠的驱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弧形壁351可以位于弯折部靠近驱动壁371的一侧。
可选的,如图1至图7所示,第二驱动部354具有与一级解锁件340配合的弧形壁,如此,在二级解锁件350通过第二驱动部354驱动一级解锁件340运动时,能够利用第二驱动部354的弧形壁对一级解锁件340进行顺畅和可靠的驱动。
可选的,脱扣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未示出),第一弹性件与二级解锁件350连接,如此,通过第一弹性件能够向二级解锁件350提供作用力,使得二级解锁件350具有与磁通脱扣组件360抵接的趋势,使得二级解锁件350和磁通脱扣组件360的推杆之间始终能够保持接触,提高了二级解锁件350和磁通脱扣组件360之间的驱动稳定性。
可选的,脱扣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未示出),第二弹性件与一级解锁件340连接,如此,能够通过第二弹性件向一级解锁件340提供作用力,使得一级解锁件340具有与二级解锁件350抵接的趋势,使得一级解锁件340和二级解锁件350之间始终能够保持接触,提高了驱动稳定性,同时,在二级解锁件350由复位件370驱动复位后,也能够使得一级解锁件340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顺利复位,便于与锁扣组件330再一次进行卡接。
可选的,如图1至图5所示,锁扣组件330包括锁扣件320和跳扣件310,一级解锁件340与锁扣件320卡接,锁扣件320与跳扣件310卡接,如此,在一级解锁件340与锁扣件320卡接时,会限制锁扣件320运动,由于锁扣件320与跳扣件310卡接,进而也限制跳扣件310运动,从而使得跳扣件310无法驱动动作机构200分闸。而在磁通脱扣组件360的作用下,一级解锁件340与锁扣件320解除卡接时,锁扣件320会与跳扣件310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从而使得跳扣件310能够运动,并对应驱动动作机构200进行分闸。具体的: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级解锁件340转动设置于基座100,锁扣件320转动设置于基座100,跳扣件310与动作机构200驱动连接。当动作机构200处于合闸状态时,跳扣件310具有驱动锁扣件320逆时针转动以与锁扣件320解除卡接进行运动的趋势。
如图1、图2和图5,在一级解锁件340处于初始位置时,位于一级解锁件340上的卡接部与锁扣件320上的卡接部抵持,限制锁扣件320逆时针转动,因此,在锁扣件320被一级解锁件340卡接限位时,跳扣件310也与锁扣件320卡接,即跳扣件310无法相对锁扣件320运动,由锁扣件320、跳扣件310和动作机构200形成的整体能够保持稳定状态。当需要分闸时,如图3所示,在磁通脱扣组件360的作用下,一级解锁件340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得一级解锁件340上的卡接部与锁扣件320的卡接部分离,使得锁扣件320无法继续对跳扣件310进行卡接,此时,跳扣件310可以相对发生运动,从而破坏稳定状态,实现由跳扣件310驱动动作机构200分闸。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隔离开关10,如图8所示,包括开关本体420、动作机构200以及上述任一种的脱扣装置,其中,动作机构200设置于脱扣装置的基座100,通过基座100上的锁扣组件330与脱扣装置进行配合,动作机构200则与开关本体420进行驱动连接。如此,通过外力可以驱动动作机构200带动开关本体420进行合闸或分闸,并在需要时,由脱扣装置经动作机构200带动开关本体420进行分闸。
具体的:如图8所示,基座100可以是包括相互扣合形成内腔的底座110和上盖120,锁扣组件330、一级解锁件340、二级解锁件350、磁通脱扣组件360和动作机构200可以均装配于内腔中,将开关本体420设置于底座110的外侧,并使得动作机构200与开关本体420中的动触头驱动连接,以便于在动作机构200朝向合闸方向运动时,能够同步带动动触头朝向靠近静触头的方向运动。当动作机构200处于合闸位置时,动触头与静触头可靠接触。在动作机构200朝向分闸方向运动时,能够同步带动动触头朝向远离静触头的方向运动。当动作机构200处于分闸位置时,动触头与静触头可靠断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隔离开关10还包括手柄410,手柄410由上盖120外部伸入内腔并与动作机构200驱动连接,以便于在进行手动合分闸时,由外力作用于手柄410,通过手柄410驱动动作机构200进行合闸或分闸。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0)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座(100)上的锁扣组件(330)、一级解锁件(340)、二级解锁件(350)和磁通脱扣组件(360),所述磁通脱扣组件(360)通过所述二级解锁件(350)与所述一级解锁件(340)驱动连接,所述一级解锁件(340)与所述锁扣组件(330)卡接,所述磁通脱扣组件(360)驱动所述二级解锁件(350)带动所述一级解锁件(340)与所述锁扣组件(330)解除卡接,以使所述锁扣组件(330)驱动动作机构(200)分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装置还包括复位件(370),所述复位件(370)分别与所述二级解锁件(350)和所述动作机构(200)驱动配合,以在所述动作机构(200)分闸时,由所述动作机构(200)驱动所述复位件(370)经所述二级解锁件(350)带动所述磁通脱扣组件(360)复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解锁件(350)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100),所述磁通脱扣组件(360)驱动所述二级解锁件(350)正向转动以带动所述一级解锁件(340)与所述锁扣组件(330)解除卡接,使所述复位件(370)驱动所述二级解锁件(350)反向转动以带动所述磁通脱扣组件(360)复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解锁件(350)具有弧形壁(351),所述复位件(370)具有与所述弧形壁(351)相对的驱动壁(371),所述复位件(370)驱动所述二级解锁件(350)反向转动时,所述驱动壁(371)与所述弧形壁(351)相切。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370)和所述磁通脱扣组件(360)分别位于所述二级解锁件(350)的相对两侧。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解锁件(350)具有位于所述二级解锁件(350)转动中心(352)的相对两侧的第一驱动部(353)和第二驱动部(354),所述第一驱动部(353)分别与所述磁通脱扣组件(360)和所述复位件(370)配合驱动,所述第二驱动部(354)与所述一级解锁件(340)配合驱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353)具有与所述磁通脱扣组件(360)配合驱动的弯折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二级解锁件(350)连接,用于向所述二级解锁件(350)提供作用力,以使所述二级解锁件(350)具有与所述磁通脱扣组件(360)抵接的趋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一级解锁件(340)连接,用于向所述一级解锁件(340)提供作用力,以使所述一级解锁件(340)具有与所述二级解锁件(350)抵接的趋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组件(330)包括锁扣件(320)和跳扣件(310),所述一级解锁件(340)与所述锁扣件(320)卡接,所述锁扣件(320)与所述跳扣件(310)卡接,以在所述一级解锁件(340)与所述锁扣件(320)解除卡接时,使所述跳扣件(310)驱动所述动作机构(200)分闸。
11.一种隔离开关(10),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本体(420)、动作机构(200)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脱扣装置,所述动作机构(200)设置于所述脱扣装置的基座(100),且所述脱扣装置的锁扣组件(330)与所述动作机构(200)驱动连接,所述动作机构(200)与所述开关本体(420)驱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193345.3U CN216902654U (zh) | 2022-01-24 | 2022-01-24 | 一种脱扣装置和隔离开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193345.3U CN216902654U (zh) | 2022-01-24 | 2022-01-24 | 一种脱扣装置和隔离开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02654U true CN216902654U (zh) | 2022-07-05 |
Family
ID=82180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193345.3U Active CN216902654U (zh) | 2022-01-24 | 2022-01-24 | 一种脱扣装置和隔离开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902654U (zh) |
-
2022
- 2022-01-24 CN CN202220193345.3U patent/CN21690265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151332B (zh) | 一种离合装置、操作机构和断路器 | |
CN113053687B (zh) | 一种可远程解锁释能的控制机构及旋转开关 | |
AU2009202174B9 (en) | Control device of an electrical switchgear unit comprising a device for indicating welding of the contacts, and an electrical switchgear unit comprising one such device | |
WO2016074321A1 (zh) | 断路器操作机构 | |
EP2472547B1 (en) | Locking device for use with a circuit breaker and method of assembly | |
JPH08279330A (ja) | 遮断器 | |
TWI310954B (zh) | ||
US3980977A (en) | Spiral operating mechanism for high voltage switch | |
CN112164641A (zh) | 旋转操作器及旋转开关 | |
CN216902654U (zh) | 一种脱扣装置和隔离开关 | |
CN216213087U (zh) | 一种储能脱扣装置和旋转开关 | |
CN113972109B (zh) | 一种离合传动组件及断路器 | |
CN113871246A (zh) | 一种储能脱扣装置和旋转开关 | |
CN113963979B (zh) | 一种远程分闸机构及旋转开关 | |
CN116564746A (zh) | 一种隔离开关的搭接和脱离机构、操作机构及隔离开关 | |
CN115602502A (zh) | 断路器脱扣结构 | |
CN221766578U (zh) | 用于开关设备的操作机构及开关设备组件 | |
CN222581073U (zh) | 断路器 | |
CN109509689B (zh) | 开关电器的操作机构 | |
CN217740421U (zh) | 一种连锁机构及隔离开关 | |
CN113539759A (zh) | 断路器和具有该断路器的5g配电柜 | |
CN219370877U (zh) | 一种储能脱扣装置和旋转开关 | |
CN222546259U (zh) | 断路器 | |
CN217485382U (zh) | 操作机构和断路器 | |
CN114334562B (zh) |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