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116494U - 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及伺服型张力线架 - Google Patents

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及伺服型张力线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16494U
CN221116494U CN202322594398.3U CN202322594398U CN221116494U CN 221116494 U CN221116494 U CN 221116494U CN 202322594398 U CN202322594398 U CN 202322594398U CN 221116494 U CN221116494 U CN 221116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nsion
wire
servo
wheel
servo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943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自安
李爱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wei Electrical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wei Electrical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wei Electrical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wei Electrical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943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116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16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164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sion Adjustment In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及伺服型张力线架,包括架体以及设置于架体上的伺服驱动器、旋转伺服电机、转动件、线轮及张力轮,线轮枢接于架体;旋转伺服电机内具有绝对值编码器;旋转伺服电机及绝对值编码器分别与伺服驱动器电连接;张力轮枢接于转动件的一端,线轮及张力轮供线材围绕;转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旋转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旋转伺服电机对线材输出扭矩;绝对值编码器设置于旋转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以检测旋转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角度。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控制线材的张力,使张力及线速度保持恒定,实现数字化及智能化生产,与传统的恒张力放线设备相比,结构得到极大的简化,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及伺服型张力线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制造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及伺服型张力线架。
背景技术
在电线电缆生产制造领域,通常使用放线机及押出机/包带机生产电线。具体是,通过放线机将芯线输送到押出机/包带机,利用押出机/包带机将绝缘塑胶包带包裹到芯线上,最后将线缆收卷。而在线缆的放线过程中,随着线盘上的芯线不断放出,线盘的芯线半径越来越小,线盘每转动一圈所放出来的芯线长度越来越短,如不及时调节放线电机的转速,会影响到芯线的放线稳定性。为了使芯线更稳定地输出,需要对线盘的放线速度及时调节,使芯线的放线张力保持恒定。动力放线机就是用于解决这个问题,其是在普通放线机上配置驱动电机和张力装置,利用驱动电机带动盘具旋转放线,利用张力装置进行张力设置及放线速度反馈调节,从而实现将盘具上的线性材料以恒定张力、恒定线速度放出。
现有的动力放线机形式多种多样,有重力摆臂式动力放线机、直线滑轨张力式动力放线机、气压张力式动力放线机等。上述动力放线机的张力调节和设定,通常是通过移动砝码在摆臂上的位置(即改变力臂大小的方式)、增减重力砝码的数量(即直接减重或加重)、调节气动元件的气压(即改变张力气缸压强)等手动操作方式实现。虽然现有动力放线机可以实现恒定张力、恒定线速度放线,但存在以下缺陷:张力调节依赖人工手动调节,张力调节时操作不方便、操作不准确,张力装置机械传动结构复杂,固有的机械阻力会导致张力精度降低,多台动力放线机生产时各个动力放线机的张力不一致,张力装置机械磨损后易造成电器元件故障损坏,人为疏忽忘记调节张力导致产品报废,张力砝码为纯机械零件无法实现数字化信息传输自动控制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其可以使张力及线速度保持恒定,与传统的恒张力放线设备相比,结构得到极大的简化,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伺服型张力线架,其可以自动控制线材的张力,使张力及线速度保持恒定,实现数字化及智能化生产,与传统的恒张力放线设备相比,结构得到极大的简化,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包括架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架体上的伺服驱动器、旋转伺服电机、转动件、线轮及张力轮,所述线轮枢接于所述架体;所述旋转伺服电机内具有绝对值编码器;所述旋转伺服电机及所述绝对值编码器分别与所述伺服驱动器电连接;所述张力轮枢接于所述转动件的一端,所述线轮及所述张力轮供线材围绕;所述转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旋转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旋转伺服电机对所述线材输出扭矩;所述绝对值编码器设置于所述旋转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以检测所述旋转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角度,所述伺服驱动器可根据所述绝对值编码器的转动角度向控制系统反馈信号,使得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线材的线速度和保持线材张力的恒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旋转伺服电机、转动件及张力轮,使所述张力轮枢接于所述转动件的一端,又使转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从而可以利用旋转伺服电机输出一定扭矩,使得围绕于所述张力轮上的线材产生一定的张力。又通过在所述旋转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设置自带的绝对值编码器,利用所述绝对值编码器自动检测所述旋转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角度,从而可以通过控制系统自动调节线材的线速度,进而达到了自动控制线材的张力并使线材张力及线材移动速度保持恒定目的。整个过程只需要通过伺服驱动器设定所述旋转伺服电机的输出力矩以及利用所述绝对值编码器结合控制系统对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进行监测速度反馈即可。与传统的恒张力放线设备相比,本方案避免使用砝码,气缸等传统需要手动设定张力的部件,结构得到极大的简化。而且,本方案解决了现有通过重力砝码调节张力的结构易受重力的影响只能将设备竖直安装的难题,可横向、竖向及倾斜等任意角度安装;并且,可以对所述旋转伺服电机及绝对值编码器进行数字化调节设置参数,实现了数字化及智能化生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较佳地,所述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还包括张力导轮及张力传感器,所述张力导轮枢接于所述架体上且位于所述线轮及所述张力轮之间,线材围绕于所述张力导轮上,所述张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张力导轮承受线材的张力的大小。
具体地,所述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还包括张力显示表,以显示所述张力传感器检测的张力数值。这样可以使得操作人员能实时的监测线材的张力,保证线材能连续稳定地生产,并且保证线材的质量。
较佳地,所述转动件设有第一抵顶部及第二抵顶部,所述架体上设有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可与所述第一抵顶部抵顶,以限位所述转动件的正向摆动角度;所述第二限位部可与所述第二抵顶部抵顶,以限位所述转动件的反向摆动角度。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抵顶部与第一限位部及第二抵顶部与第二限位部,可以防止线材断线后所述转动件被所述旋转伺服电机连续驱动旋转,从而可以通过检测所述旋转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的正反向的最大转动角度而判断出线材在生产时是否发生断线的情况,实现自动断线停机,有效提高设备的自动化及智能化。
具体地,所述转动件为圆盘,所述圆盘的中心与所述旋转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张力轮偏心地枢接于所述圆盘上。
具体地,所述圆盘上围绕中心开设有圆弧形槽,所述圆弧形槽的两端分别形成所述第一抵顶部及第二抵顶部,所述架体上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插接于所述圆弧形槽内且相对所述圆弧形槽的两端的侧面形成所述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通过设置所述圆盘,其可以驱动所述张力轮以及可以通过圆弧形槽的方式对张力轮实现限位,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一种伺服型张力线架,包括驱动电机、线盘、控制系统及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所述线盘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且位于所述张力轮远离所述线轮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线盘的线材依次缠绕于所述线轮的第一线槽、张力轮及所述线轮的第二线槽。
较佳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信号传输模块、处理模块及参数输入模块,所述参数输入模块用于供各个电器元件的运动参数的输入;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及参数输入模块电连接,以将各个电器元件的参数转化为电信号;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分别所述伺服驱动器及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以接收或输出电信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化伺服张力型线材押出机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化伺服张力型线材押出机的各个电器部件的电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伺服型张力放线架的立体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伺服型张力放线架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伺服型张力放线架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化伺服张力型线材押出机的押出机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化伺服张力型线材押出机的押出机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化伺服张力型线材押出机的押出机的轴向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伺服型张力放线架用于线材包带机上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伺服型张力线架可用于线材押出机的放线及收线,也可以用于包带机、绞线机、电线成缆机的放线、放带以及收线。以线材押出机为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化伺服张力型线材押出机100包括伺服型张力放线架1及押出机2。所述伺服型张力线架为作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伺服型张力放线架1,所述伺服型张力放线架1包括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10、驱动电机16、线盘17及控制系统3,所述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10包括架体11以及设置于所述架体11上的伺服驱动器12、旋转伺服电机121、转动件13、线轮14及张力轮15;所述旋转伺服电机121内具有绝对值编码器122;所述旋转伺服电机121及所述绝对值编码器122分别与所述伺服驱动器12电连接;所述张力轮15枢接于所述转动件13的一端,所述转动件13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旋转伺服电机121的输出端;所述绝对值编码器122设置于所述旋转伺服电机121的输出轴的尾部上,以检测所述旋转伺服电机121的输出轴的转动角度。所述线轮14枢接于所述架体1;所述线盘17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16的输出端且位于所述张力轮15远离所述线轮14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通过一皮带轮组161与一转动轴162连接,所述转动轴162呈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架体11上,且所述转动轴162与所述转动件13的中心轴呈平行设置。所述线盘17的芯线放出后依次缠绕于所述线轮14的第一线槽、张力轮15及所述线轮14的第二线槽后引向所述押出机2。所述线轮14、张力轮15及线盘17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以使芯线更好地缠绕于三者上。所述押出机2包括料筒21、螺杆22、温控机构23、驱动机构24及押出机头25,所述押出机头25设置于所述料筒21的前端且与所述料筒21连通;所述温控机构23沿所述料筒21的输出方向设置于所述料筒21外侧,以将胶料加热融熔;所述螺杆22同轴地内置于所述料筒21内且与所述驱动机构24的输出端连接,以驱动所述料筒21内的胶料输送到所述押出机头25,所述押出机头25的中心设有供所述芯线从内部移动穿过的线孔251,以将物料包裹于所述芯线上。所述控制系统3分别与所述伺服驱动器12、所述驱动电机16及所述押出机2电连接,以根据所述绝对值编码器122检测到所述旋转伺服电机121的输出轴的转动角度调节所述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转速。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伺服电机121的输出轴带动所述绝对值编码器122旋转,所述绝对值编码器122检测到所述旋转伺服电机121的输出轴旋转的角度运动位置数据,所述伺服驱动器12将这些数据以通信方式反馈给所述控制系统3,所述控制系统3再动态控制驱动电机16的转速,从而匹配所述线盘17上芯线缠绕的直径的变化,实现恒定线速度生产。
再请参阅图2,所述控制系统3包括信号传输模块31、处理模块32及参数输入模块33,所述参数输入模块33具有一触摸显示屏,以用于输入各个电器元件的运行参数;所述处理模块32分别与所述信号传输模块31及参数输入模块33电连接,以将各个电器元件的参数转化为电信号;所述信号传输模块31分别与所述伺服驱动器12、所述驱动电机16及所述押出机2电连接,以接收或输出电信号。
再请参阅图3及图4,所述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10还包括张力导轮18、张力传感器19及张力显示表20,所述张力导轮18枢接于所述架体11上且位于所述线轮14及所述张力轮15之间;所述张力传感器19用于检测所述张力导轮18承受芯线的张力的大小并与所述信号传输模块31电连接。所述张力显示表20与所述张力传感器19电连接,以实时显示所述张力传感器19检测的张力数值。这样可以使得操作人员能实时的监测放线张力,实现实际张力可视化,保证线材能连续稳定地生产,并且保证线材的质量。
再如图4所示,所述转动件13设有第一抵顶部131及第二抵顶部132,所述架体11上设有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可与所述第一抵顶部131抵顶,以限位所述转动件13的正向摆动角度;所述第二限位部可与所述第二抵顶部132抵顶,以限位所述转动件13的反向摆动角度。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抵顶部131与第一限位部及第二抵顶部132与第二限位部,可以防止线材断线后所述转动件13被所述旋转伺服电机121连续驱动旋转,从而可以通过检测所述旋转伺服电机121的输出端的正反向的最大转动角度而判断出线材在生产时是否发生断线的情况,例如,通过在所述第一抵顶部131与第一限位部抵顶时所述旋转伺服电机121的输出轴相对初始位置所转动的角度设置为正向最大转动角度,在所述第二抵顶部132与第二限位部抵顶时所述旋转伺服电机121的输出轴相对初始位置所转动的角度设置为反向最大转动角度,再利用所述绝对值编码器122进行检测对比,当达到此最大转动角度时,即可通过所述控制系统3控制各个动作部件停止,实现自动断线停机,有效提高设备的自动化及智能化。具体地,所述转动件13为圆盘,所述圆盘的中心与所述旋转伺服电机12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张力轮15呈偏心地枢接于所述圆盘上;所述张力轮15的中心点到所述圆盘的中心点具有一定距离。所述圆盘上围绕中心开设有圆弧形槽133,所述圆弧形槽133的两端分别形成所述第一抵顶部131及第二抵顶部132,所述架体11上设有限位柱111,所述限位柱111插接于所述圆弧形槽133内且相对所述圆弧形槽133的两端的侧面形成所述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当所述圆盘正向过度转动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抵顶部131抵顶,反之,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二抵顶部132抵顶。通过设置所述圆盘,其可以驱动所述张力轮15以及可以通过圆弧形槽133的方式对张力轮15实现限位,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请参阅图8,所述押出机2的料筒21的前端上侧设有进料口211,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所述进料口211将胶料输入所述料筒21内。所述温控机构23的数量为多个,其分别沿所述料筒21的轴向排列地设置于所述料筒21的外侧,以在不同的阶段对胶料施加不同的温度,从而对胶料的软硬度可控。所述温控机构23包括加热机构231及风机232,所述加热机构231具有加热筒及发热丝,所述加热筒套于所述料筒21外,所述发热丝设置于所述加热筒内以对所述料筒21加热。所述风机232设置于所述加热筒外,以对所述加热筒及所述料筒21进行吹风降温。通过设置所述加热机构231及风机232,可以灵活有效地控制所述料筒21的温度,从而对胶料的融熔状态精准控制,提高线材押出的质量。所述驱动机构24包括电机及皮带轮组,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系统的信号传输模块31通讯连接;所述电机通过皮带轮组驱动所述螺杆22转动,以使所述螺杆22驱动胶料沿所述料筒21的中心轴向前输出。所述螺杆22靠近所述料筒21的出料口212一端位于所述料筒21内。
所述智能化伺服张力型线材押出机100还包括伺服张力收线架4,所述伺服张力收线架4设置于所述押出机2的输出端且与所述控制系统3电连接,以收卷所述押出机2输出的线缆。通过设置所述伺服张力收线架4,可以使成品线缆能自动快速地收卷起来,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有助于实现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所述伺服张力收线架4同样采用所述伺服张力线架的结构,即所述伺服张力收线架4与所述伺服型张力放线架1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驱动线材移动的方向两者刚好相反。通过将所述伺服张力收线架4设计成与所述伺服型张力放线架1相同的结构,使其可以自动控制收线的张力,使张力及收线速度保持恒定,进一步实现数字化及智能化生产,并且可以进一步简化设备的结构,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再如图1所示,所述智能化伺服张力型线材押出机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押出机之后对线缆冷却的冷却装置和/或对线缆引出的引取机。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化伺服张力型线材押出机100在所述押出机2及所述伺服张力收线架4之间依次设置冷却装置5及引取机6。所述引取机6及所述冷却装置5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3电连接。所述引取机6具有引取电机及引取轮,所述引取电机驱动所述引取轮转动进行驱使线缆向前输出。所述冷却装置5具有一水箱,所述水箱内具有冷却水,从所述押出机2押出后的线缆经过所述水箱冷却,使得线缆表面的胶料冷却固化,然后被所述引取机6引出,之后再进入所述伺服张力收线架4收卷。
综合上述并结合附图,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智能化伺服张力型线材押出机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描述,如下:
首先,先说明一下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伺服型张力放线架1的工作原理:所述旋转伺服电机121的输出轴上安装圆形的所述转动件13,在所述转动件13偏离圆心一定尺寸的地方设置枢接轴,此枢接轴是着力点,着力点距离所述转动件13的圆心的长度尺寸为力臂S(力臂S跟据张力大小不同,由设计者计算确定),在着力点的枢接轴上安装所述张力轮15。当所述旋转伺服电机121的输出轴以恒定力矩M及恒定速度旋转时,所述旋转伺服电机121的旋转力矩M通过力臂S、张力轮15传递到芯线上。当芯线拉动张力轮15、转动件13及旋转伺服电机121反向旋转时,依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芯线上就产生了张力F。根据力矩公式:M=FS,则张力F=M/S,因力臂S保持固定,故张力F与旋转力矩M成正比关系,当力矩M加大,张力F即变大,反之亦然。因此,所述伺服型张力放线架1通过伺服驱动器12与所述控制系统3进行通信连通,可以通过所述控制系统3的参数输入模块33进行数字化调节所述伺服驱动器12的电流参数,从而可以调节所述旋转伺服电机121的力矩,进而对芯线的放线进行数字化张力设定和调节,智能快捷,一改原有的人工机械式张力设定和调节。同理,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伺服张力收线架4的工作原理及作用与所述伺服型张力放线架1的工作原理及作用相同,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在生产线缆时,先将芯线从所述伺服型张力放线架1的线盘17引出并经过所述押出机2、冷却装置5、引取机6及伺服张力收线架4,再将胶料从所述进料口211输入到所述料筒21中,并启动所述温控机构23对胶料加热。此时,根据要生产的线缆的型号,在所述控制系统3中选取对应的线缆的参数或参数包(包含放线张力、放线速度,胶料温度、收线张力及收线速度等控制参数),并将参数或参数包输入到参数输入模块33。之后,所述处理模块32对这些参数处理并将其转化为对应的电信号或电流信号,之后通过所述信号传输模块31发送到伺服驱动器12、驱动电机16、温控机构23、驱动机构24、第二伺服驱动器41及收线电机上,这时,各个动作元件根据信号启动。芯线在所述线盘17输出,经过所述线轮14的第一线槽、张力导轮18、张力轮15及线轮14的第二线槽后输送到所述押出机2的押出机头25的线孔251内。与此同时,所述螺杆22转动带动融熔的胶料向押出机头25输送。当芯线及胶料同时从押出机头25出料口挤出时,胶料包裹于所述芯线上形成线缆。之后,线缆经过冷却装置5的冷却后再经过引取机6进入所述伺服张力收线架4;所述伺服张力收线架4对所述线缆收卷。
随着所述芯线的不断放出,所述线盘17上的芯线围绕于线盘17的直径越来越小,而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转速不变的情况下,芯线在单位时间内放出的长度变小(或线盘17转一圈放出的芯线长度变小),因此,芯线的放线张力会变大,此张力施加到所述张力轮15上,会使所述张力轮15带动所述转动件13正向转动一定角度。此时,所述旋转伺服电机121的输出轴也跟着转动一定角度,所述绝对值编码器122这时可检测到输出轴的旋转的位置并向所述伺服驱动器12发出信号,所述伺服驱动器12将信号反馈到所述控制系统3,所述控制系统3即可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6提高输出转速,从而可以使线盘17加快放线速度,保证放线速度与开始时的速度趋向一致,直到所述旋转伺服电机121带动所述转动件13回复到初始的位置,这样使得芯线的张力及放线速度始终保持恒定。
此外,还可以利用所述旋转伺服电机121内的绝对值编码器122进行断线检测,检测原理如下:在断线时,所述张力轮15、转动件13、旋转伺服电机121失去芯线的反向拉力(即张力),此时芯线上的张力为0,所述旋转伺服电机121仍以恒定速度带动转动件13继续旋转,这时所述旋转伺服电机121内置的绝对值编码器122实时对输出轴旋转的位置进行检测,当旋转的位置到达预先设置的极限位置时,所述绝对值编码器122向所述伺服驱动器12发送信号,所述伺服驱动器12将信号反馈到所述控制系统3,所述控制系统3即可控制所述旋转伺服电机121立即停止运行,实现断线检测及自动停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伺服驱动器12、旋转伺服电机121、转动件13及张力轮15,使所述张力轮15枢接于所述转动件13的一端,又使转动件13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伺服电机121的输出端连接,从而可以利用旋转伺服电机121输出一定扭矩,使得围绕于所述张力轮15上的芯线产生一定的张力。又通过在所述旋转伺服电机121的输出端上设置绝对值编码器122,利用所述绝对值编码器122自动检测所述旋转伺服电机121的输出轴的转动角度,从而可以通过所述伺服驱动器12及控制系统3自动调节所述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转速,进而达到了自动控制放线的张力并使放线张力及放线速度保持恒定目的。整个过程只需要通过伺服驱动器12控制旋转伺服电机121的输出张力以及利用所述绝对值编码器122结合控制系统3对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进行监测速度反馈即可。与传统的恒张力放线设备相比,本方案避免使用砝码,气缸等传统需要手动设定张力的部件,结构得到极大的简化。而且,本方案解决了现有通过重力砝码调节张力的结构易受重力的影响只能将设备竖直安装的难题,其可以以横向、纵向、倾斜等任意角度安装,不受重力的影响。并且,可以对所述旋转伺服电机121及绝对值编码器122进行数字化调节设置参数,因此,通过控制系统3的参数输入模块33,将要生产的线缆的各种预先设计好的生产数据输入参数输入模块33中,然后通过处理模块32将数据转化为电流信号,再通过信号传输模块31传送到伺服型张力放线架1、押出机2及伺服张力收线架4上,从而可以对线缆的参数快速、自动地设定,实现了数字化及智能化生产,完全替代了人工操作,杜绝人为失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智能化伺服张力型线材押出机100所涉及到的引取机5及冷却装置6的结构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伺服型张力线架1还可以用于线材包带机200上,再以线材包带机200为例,所述线材包带机200包括依次设置的伺服型张力线架1、包带机7、引取机6及伺服型张力线架4。通过伺服型张力线架1向包带机7上放出芯线,包带机7放出包带,使得包带包裹于芯线形成线材。因此,这样的线材包带机200同样可以自动控制线材的张力,使张力及线速度保持恒定,实现数字化及智能化生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此外,伺服型张力线架4除了适用于线材,也适用于带型材料。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架体上的伺服驱动器、旋转伺服电机、转动件、线轮及张力轮,所述线轮枢接于所述架体;所述旋转伺服电机内具有绝对值编码器;所述旋转伺服电机及所述绝对值编码器分别与所述伺服驱动器电连接;所述张力轮枢接于所述转动件的一端,所述线轮及所述张力轮供线材围绕;所述转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旋转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旋转伺服电机对所述线材输出扭矩;所述绝对值编码器设置于所述旋转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以检测所述旋转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角度,所述伺服驱动器可根据所述绝对值编码器的转动角度向控制系统反馈信号,使得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线材的线速度和保持线材张力的恒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还包括张力导轮及张力传感器,所述张力导轮枢接于所述架体上且位于所述线轮及所述张力轮之间,线材围绕于所述张力导轮上,所述张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张力导轮承受线材的张力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还包括张力显示表,以显示所述张力传感器检测的张力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设有第一抵顶部及第二抵顶部,所述架体上设有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可与所述第一抵顶部抵顶,以限位所述转动件的正向摆动角度;所述第二限位部可与所述第二抵顶部抵顶,以限位所述转动件的反向摆动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为圆盘,所述圆盘的中心与所述旋转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张力轮偏心地枢接于所述圆盘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上围绕中心开设有圆弧形槽,所述圆弧形槽的两端分别形成所述第一抵顶部及第二抵顶部,所述架体上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插接于所述圆弧形槽内且相对所述圆弧形槽的两端的侧面形成所述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
7.一种伺服型张力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线盘、控制系统及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所述线盘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且位于所述张力轮远离所述线轮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线材缠绕于所述线盘、所述线轮的第一线槽、张力轮及所述线轮的第二线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伺服型张力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信号传输模块、处理模块及参数输入模块,所述参数输入模块用于供各个电器元件的运动参数的输入;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及参数输入模块电连接,以将各个电器元件的参数转化为电信号;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分别所述伺服驱动器及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以接收或输出电信号。
CN202322594398.3U 2023-09-22 2023-09-22 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及伺服型张力线架 Active CN221116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94398.3U CN221116494U (zh) 2023-09-22 2023-09-22 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及伺服型张力线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94398.3U CN221116494U (zh) 2023-09-22 2023-09-22 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及伺服型张力线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16494U true CN221116494U (zh) 2024-06-11

Family

ID=91344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94398.3U Active CN221116494U (zh) 2023-09-22 2023-09-22 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及伺服型张力线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1164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19368A (zh) * 2023-09-22 2023-12-12 钲威电工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智能化伺服张力型线材押出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19368A (zh) * 2023-09-22 2023-12-12 钲威电工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智能化伺服张力型线材押出机
CN117219368B (zh) * 2023-09-22 2024-07-30 钲威电工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智能化伺服张力型线材押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2408B (zh) 一种自适应送丝3d打印机及其打印方法
CN221116494U (zh) 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及伺服型张力线架
WO2022198693A1 (zh) 一种线缆绕包设备
CN117068871A (zh) 伺服型张力反馈机构及伺服型张力线架
CN210824602U (zh) 一种自动控制缠绕机
JP2001272551A (ja) 光ファイバ引張装置及び光ファイバの付与張力制御方法
CN208197512U (zh) 塑料导爆索涂塑的自动控制装置
CN211920399U (zh) 一种具有张力平衡作用的放线架
CN117219368B (zh) 智能化伺服张力型线材押出机
CN109065274B (zh) 一种无扭成缆机
CN114843038B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嵌入式绞线机
CN109230806B (zh) 一种主动放线装置
CN115722766A (zh) 一种根据送丝拉力大小自动调速的焊丝输送机构
CN212503389U (zh) 一种扁平线缆智能绕线排线机
CN215625834U (zh) 化纤绳网生产用绕线装置
CN201603772U (zh) 用于超细金属丝拉拔的自动斜排机构
CN212552382U (zh) 一种具有缓存焊丝功能的送丝机
CN220208634U (zh) 一种可调控张紧度的双绞成缆机
CN214879091U (zh) 一种线束生产用放线机
CN217008795U (zh) 用于热电偶线缆加工的小型多股丝绞线组件
CN108861815B (zh) 一种新型网线成卷机
CN111333315A (zh) 光纤制造设备及制造方法
CN220096886U (zh) 一种卷烟包装机拉线电机的控制设备
CN216686936U (zh) 一种碳化硅纤维卷绕收丝机
CN220300014U (zh) 一种放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