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54475U - 卡压式连接接头和管道 - Google Patents
卡压式连接接头和管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054475U CN221054475U CN202322746078.5U CN202322746078U CN221054475U CN 221054475 U CN221054475 U CN 221054475U CN 202322746078 U CN202322746078 U CN 202322746078U CN 221054475 U CN221054475 U CN 2210544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ng
- insertion part
- snap
- sealing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卡压式连接接头和管道,卡压式连接接头包括接头本体、压紧套、挡圈和密封圈,所述接头本体包括插入部,所述挡圈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根部,所述压紧套套设在所述插入部上并与所述插入部和挡圈一起围成用于插入管道的容纳腔;所述插入部外表面沿轴向依次设置有三个密封槽,每个所述密封槽内均对应设置有一个密封圈,相邻两个密封槽之间的插入部上沿靠近插入部根部的方向依次设置有一个第一方形齿环和至少两个第一倒扣齿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便简易,实现密封防漏,能够适用U型、H型、RF型、TH型、B型、RFZ型六种卡环,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卡压式连接接头和管道。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管道连接领域中,卡压式连接接头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的优点,所以卡压式连接接头已被广泛使用。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卡压式连接接头经多年的发展后,在各地区的市场上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卡压工具,其中U型、H型、RF型、TH型B型、RFZ型六种工具的应用比较广泛,由于六种工具卡环处的环形齿型位置都不一样,所以造成目前带防漏压接功能的卡压式管件只能向有同类型压接工具的市场区域进行推广,严重限制了卡压式连接接头的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压式连接接头和管道,其能够使用专用的工具卡压后即可实现管道连接及密封的效果,且卡压工具选择广泛,市面上应用较广的U型、H型、RF型、TH型、B型、RFZ型六种卡环均可适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压式连接接头,包括接头本体、压紧套、挡圈和密封圈,所述接头本体包括插入部,所述挡圈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根部,所述压紧套套设在所述插入部上并与所述插入部和挡圈一起围成用于插入管道的容纳腔;
所述插入部外表面沿轴向依次设置有三个密封槽,每个所述密封槽内均对应设置有一个密封圈,相邻两个密封槽之间的插入部上沿靠近插入部根部的方向依次设置有一个第一方形齿环和至少两个第一倒扣齿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入部沿靠近根部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方形齿环和U型槽,且所述第二方形齿环和U型槽均设置在所述三个密封槽靠近插入部根部的一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入部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锥形面,所述第一锥形面和所述三个密封槽之间设置有第二倒扣齿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倒扣齿环和所述第二倒扣齿环均设有导向斜面和止档垂面,所述止档垂面靠近所述插入部的根部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三个所述密封槽靠近所述插入部端部的一侧设置有过渡缺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紧套一端插入所述挡圈内,所述压紧套插入所述挡圈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环形翻边,所述挡圈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环形翻边的凹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圈与所述插入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环扣,所述插入部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环扣的环形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圈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观察孔,所述观察孔位于所述环扣和所述凹槽之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圈远离所述插入部端部的一端设置有斜角。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任意一项所述卡压式连接接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接头本体中插入部的结构与U型、H型、RF型、TH型、B型、RFZ型六种卡环上的环形齿都能相匹配,因此能够适用于上述各种类型的卡压工具,适用范围广,满足不同的卡压需求,且无论采用上述何种卡环,本实用新型卡压式连接接头均能够将管道连接且达到密封连接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便简易,实现密封防漏,能够适用U型、H型、RF型、TH型、B型、RFZ型六种卡环,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卡压式连接接头的半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压式连接接头的半剖面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U型卡环压接后的卡压式连接接头半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H型卡环压接后的卡压式连接接头半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RF型卡环压接后的卡压式连接接头半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TH型卡环压接后的卡压式连接接头半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B型卡环压接后的卡压式连接接头半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RFZ型卡环压接后的卡压式连接接头半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卡压式连接接头未压接时的半剖面示意图。
图标:1-接头本体;2-压紧套;3-挡圈;4-密封圈;5-插入部;6-根部;701-第一密封槽;702-第二密封槽;703-第三密封槽;8-第一方形齿环;9-第一倒扣齿环;140-第二方形齿环;150-U型槽;18-第一锥形面;19-第二倒扣齿环;20-过渡缺口;201-环形翻边;202-环形小角翻边;302-凹槽;301-环扣;21-环形槽;303-观察孔;305-斜角;304-最大外圆环;
10-U型卡环;101-第一环形齿;102-第二环形齿;103-第三环形齿;11-H型卡环;111-第四环形齿;112-第五环形齿;113-第六环形齿;12-RF型卡环;121-第七环形齿;122-第八环形齿;123-第九环形齿;13-TH型卡环;131-第十环形齿;132-第十一环形齿;133-卡槽;14-B型卡环;141-第十三环形齿;142-第十四环形齿;143-第二锥形面;15-RFZ型卡环;151-内环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卡压式连接接头,包括接头本体1、压紧套2、挡圈3和密封圈4,所述接头本体1包括插入部5,所述挡圈3设置在所述插入部5的根部6,所述压紧套2套设在所述插入部5上并与所述插入部5和挡圈3一起围成用于插入管道的容纳腔;
所述插入部5外表面沿轴向依次设置有三个密封槽,每个所述密封槽内均对应设置有一个密封圈4,相邻两个密封槽之间的插入部5上沿靠近插入部5根部6的方向依次设置有一个第一方形齿环8和至少两个第一倒扣齿环9。
本实施例中的卡压式连接接头可以用于两个管道之间的连接,也可用于三个甚至多个管道之间的连接,具体地,当接头本体1仅有两个插入部5时,可以用于两个管道之间的连接,当接头本体1包括三个以上插入部5时,可以用于三个以上管道之间的连接。
使用本实施例的卡压式连接接头时,先将卡压式连接接头组装好,具体地,现将挡圈3套设在插入部5的根部6,将密封圈4安装在对应的密封槽内,然后将压紧套2套设在插入部5上,形成容纳腔,然后将待连接的管道插入容纳腔内指定位置,即完成管道的连接。管道连接完成后,可以采用卡环对压紧套2施压压力,使得管道在压紧套2的作用下与密封圈4之间产生挤压力,从而达到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入部5外表面沿靠近插入部5根部6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槽701、第二密封槽702和第三密封槽703,在相邻两个密封槽之间合理设置第一方形齿环8和第一倒扣齿环9,使得采用U型、H型、RF型、TH型、B型、RFZ型六种卡环中的任意一种对压紧套2施压压力,使得管道在压紧套2的作用下均能够与至少一个密封圈4之间产生挤压力,从而达到密封效果。其中的第一倒扣齿环9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管道在压接前脱离容纳腔。
具体地,如图3所示,使用U型卡环10卡压本实用新型卡压式连接接头时,U型卡环10上的第一环形齿101和第二环形齿102分别正对第一密封槽701和第二密封槽702的位置,使分别使其槽内的密封圈4均处于完全被挤压的状态,而第三环形齿103虽不对正第三密封槽703,但仍能使其槽内的密封圈4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挤压变形,从而达到密封效果。
如图4所示,使用H型卡环11卡压本实用新型卡压式连接接头时,H型卡环11上的第四环形齿111和第五环形齿112均不对正插入部5上的密封槽,但仍使第一密封槽701和第二密封槽702上的密封圈4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挤压变形,而第六环形齿113则正压第三密封槽703,保证一个密封圈4完全被挤压,从而达到密封效果。
如图5所示,使用RF型卡环12卡压本实用新型卡压式连接接头时,RF型卡环12上的第七环形齿121和第八环形齿122分别正对第一密封槽701和第二密封槽702的位置,分别使其槽内的密封圈4处于完全被挤压的状态,而第九环形齿123虽不对正第三密封槽703,但仍能使其槽内的密封圈4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挤压变形,从而达到密封效果。
如图6所示,使用TH型卡环13卡压本实用新型卡压式连接接头时,TH型卡环13上的第十环形齿131压在靠近第一密封槽701,使第一密封槽701内的密封圈4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挤压变形,而第十一环形齿132则正对第三密封槽703,使其槽内的密封圈4完全被挤压变形,从而达到密封效果。
如图7所示,使用B型卡环14卡压本实用新型卡压式连接接头时,B型卡环14上的第十三环形齿141和第十四环形齿142分别正对第一密封槽701和第三密封槽703,均使其所正对密封圈4完全被挤压变形,从而达到密封效果。
如图8所示,使用RFZ型卡环15卡压本实用新型卡压式连接接头时,RFZ型卡环15的内环形面151整体卡压在压紧套2上,能够使三个密封圈4均处于被挤压的状态,从而达到密封效果。
可见,插入部5的结构与各种卡环上的环形齿都能相匹配,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卡压式连接接头能够适用于上述各种类型的卡压工具,适用范围广,满足不同的卡压需求,且无论采用上述何种卡环,本实用新型卡压式连接接头均能够将管道连接且达到密封连接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便简易,实现密封防漏,能够使用不同类型的卡环,适用范围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入部5沿靠近根部6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方形齿环140和U型槽150,且所述第二方形齿环140和U型槽150均设置在所述三个密封槽靠近插入部5根部6的一侧。
第二方形齿环140和U型槽150与第三密封槽703配合,一方面可以起到对密封圈4的限位作用,另一方面卡压式连接接头采用卡环卡压后的密封效果更好。一些实施例中的U型槽具有一定的宽度,宽度大于密封槽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入部5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锥形面18,所述第一锥形面18和所述三个密封槽之间设置有第二倒扣齿环19。
第一锥形面18的存在可以起到对待插入管道的导向作用,有利于管道更快、更便捷的对准容纳腔并插入容纳腔内,第二倒扣齿环19可以与第一倒扣齿环9配合,防止管道轻易地脱落,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倒扣齿环9和所述第二倒扣齿环19均设有导向斜面和止档垂面,所述止档垂面靠近所述插入部5的根部6设置。止档垂面与插入部5的轴线垂直,止档效果更好。
具体地,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倒扣齿环9和所述第二倒扣齿环19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方形齿环8的最大直径,以提高止档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三个所述密封槽靠近所述插入部5端部的一侧设置有过渡缺口20,一些实施例中的过渡缺口20可以为方形缺口,有利于管道与插入部5更紧密地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紧套2一端插入所述挡圈3内,所述压紧套2插入所述挡圈3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环形翻边201,所述挡圈3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环形翻边201的凹槽302。
环形翻边201角度A约90度,这样设计能使压紧套2与挡圈3的连接更稳固;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紧套2的另一端也可以设置有角度较小的环形小角翻边202,这样设计有利于管道的插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圈3与所述插入部5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环扣301,所述插入部5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环扣301的环形槽21,环形槽21起到对所述扣环的限位作用,有利于压紧套2与接头本体1更好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圈3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观察孔303,所述观察孔303位于所述环扣301和所述凹槽302之间。
如图9所示,管道插入时,可从观察孔303判定管道时否已插入到位;当完成整个管道系统连接时,施工人员须对管道系统进行通水试压进行检测,如管道系统中存在未压接或忘记压接的连接接头时,水则会从挡圈3的观察孔303中快速流出,从而能让施工人很容易发现,实现快速检漏,以达到预防漏压接的功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4的最大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插入部5的最大外径。这样的设计,当连接接头没有进行压接时,水能更轻易地通过管道与插入部5之间的间隙通过,并从观察孔303处流出,使忘记压接的连接接头处实现快速泄漏,从而使施工人员在试压检测时能快速发现漏压接的连接接头,提高施工效率,提高安全系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圈3远离所述插入部5端部的一端设置有斜角305,当使用B型卡环14进行卡压时,斜角305与B型卡环14第二锥形面143相对应,但压接时不会相互碰撞,起避空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圈3的最大外圆环304的宽度C小于并接近于卡槽133的宽度B,有助于TH型卡环13压接时更准确定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紧套2内表面设置有加紧环,进一步避免管道轻易脱落。
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管道,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任意一项所述卡压式连接接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卡压式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本体、压紧套、挡圈和密封圈,所述接头本体包括插入部,所述挡圈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根部,所述压紧套套设在所述插入部上并与所述插入部和挡圈一起围成用于插入管道的容纳腔;
所述插入部外表面沿轴向依次设置有三个密封槽,每个所述密封槽内均对应设置有一个密封圈,相邻两个密封槽之间的插入部上沿靠近插入部根部的方向依次设置有一个第一方形齿环和至少两个第一倒扣齿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卡压式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沿靠近根部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方形齿环和U型槽,且所述第二方形齿环和U型槽均设置在所述三个密封槽靠近插入部根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卡压式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锥形面,所述第一锥形面和所述三个密封槽之间设置有第二倒扣齿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卡压式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扣齿环和所述第二倒扣齿环均设有导向斜面和止档垂面,所述止档垂面靠近所述插入部的根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卡压式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密封槽靠近所述插入部端部的一侧设置有过渡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卡压式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套一端插入所述挡圈内,所述压紧套插入所述挡圈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环形翻边,所述挡圈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环形翻边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卡压式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与所述插入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环扣,所述插入部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环扣的环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卡压式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观察孔,所述观察孔位于所述环扣和所述凹槽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卡压式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远离所述插入部端部的一端设置有斜角。
10.一种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卡压式连接接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746078.5U CN221054475U (zh) | 2023-10-12 | 2023-10-12 | 卡压式连接接头和管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746078.5U CN221054475U (zh) | 2023-10-12 | 2023-10-12 | 卡压式连接接头和管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054475U true CN221054475U (zh) | 2024-05-31 |
Family
ID=91203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746078.5U Active CN221054475U (zh) | 2023-10-12 | 2023-10-12 | 卡压式连接接头和管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054475U (zh) |
-
2023
- 2023-10-12 CN CN202322746078.5U patent/CN22105447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368526C (en) | Fitting or mounting part for establishing a pressed connection with an inserted tube end | |
KR200232262Y1 (ko) | 튜브 커플러 | |
US20140062078A1 (en) | Pipe connector apparatus | |
CA2012494C (en) | Cantilever lip conduit coupling member and assembly | |
US20120200081A1 (en) | Connector apparatus | |
JPS6410711B2 (zh) | ||
US20150276099A1 (en) | Pipe connector apparatus | |
US20110204624A1 (en) | Universal connection socket | |
JPH11141758A (ja) | 冷間プレス成形による金属スリーブと金属管の端部とを結合する管継手並びにその管継手を形成する方法 | |
US20150330548A1 (en) |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quick-connections with retaining features | |
JP3497158B1 (ja) | 管接続装置 | |
CN221054475U (zh) | 卡压式连接接头和管道 | |
JP2018017293A (ja) | 耐圧型管継手及び耐圧型管継手構造 | |
KR20160000124U (ko) | 페룰형 도관 이음새 | |
KR20060051169A (ko) | 배관 및 호스 연결용 커플링 조립체 | |
AU2018213958B2 (en) | Fitting for medical piping system | |
US20070236017A1 (en) | Fitting | |
CN213871595U (zh) | 用于连接阳接头和柔性管的快速连接器 | |
CN215763751U (zh) | 一种快速检查管路的卡压管件 | |
CN211693885U (zh) | 一种卡压式连接接头 | |
CN206889932U (zh) | 一种管连接结构和钢管 | |
JP4826727B2 (ja) | 管継手 | |
CN222669226U (zh) | 一种密封管接头 | |
WO2025076863A1 (zh) | 卡压式连接接头和管道 | |
KR100446186B1 (ko) | 튜브커플러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