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0998173U - 汽车轮胎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轮胎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98173U
CN220998173U CN202322717116.4U CN202322717116U CN220998173U CN 220998173 U CN220998173 U CN 220998173U CN 202322717116 U CN202322717116 U CN 202322717116U CN 220998173 U CN220998173 U CN 220998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ersing
centering
cylinder
connecting rod
revers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1711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勇飞
刘姝依
曹震
王茁睿
霍绪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2271711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98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98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98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线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汽车轮胎输送装置,包括:直线运输机构和换向机构;所述直线运输机构,包括:架体、辊子和运行动力装置;所述架体上设置运行动力装置,所述架体顶部布置多个辊子,所述辊子与运行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换向机构支架、换向动力装置、换向气缸、链条垫板、转向连接板、第一链轮和换向机构连杆;所述换向机构支架设置在架体下方;所述换向气缸安装在换向机构支架上,所述换向气缸的活塞杆与换向机构连杆铰接;所述换向机构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转向连接板与链条垫板连接;所述转向连接板与换向机构支架顶部铰接。本实用新型能够进行自动输送、换向和分流、自动对中,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汽车轮胎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轮胎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轮胎生产、组装、维修、更换等过程中,需要使用输送线将轮胎转运到指定的工位,运输线通常采用多个传送辊以及输送皮带组成的输送装置。
目前的输送装置,轮胎能够沿着输送设备转运,只具有输送功能,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多种生产场景。不能进行换向和分流,如果需要进行轮胎换向需要人工操作或者另外配置换向装置。另外,轮胎输送过程可能发生偏移、不居中、卡顿等情况,影响轮胎的正常运输,降低输送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的输送装置,轮胎能够沿着输送设备转运,只具有输送功能,功能单一,不能进行换向和分流,不能进行对中等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汽车轮胎输送装置,能够进行自动输送、换向和分流、自动对中,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轮胎输送装置,包括:直线运输机构和换向机构;
所述直线运输机构,包括:架体、辊子和运行动力装置;
所述架体上设置运行动力装置,所述架体顶部布置多个辊子,所述辊子与运行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换向机构支架、换向动力装置、换向气缸、链条垫板、第一转向连接板、第一链轮和换向机构连杆;
所述换向机构支架设置在架体下方;
所述换向气缸安装在换向机构支架上,所述换向气缸的活塞杆与换向机构连杆铰接;
所述换向机构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转向连接板与链条垫板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连接板与换向机构支架顶部铰接;
所述链条垫板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换向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换向动力装置设置在换向机构支架上;
所述链条垫板的数量是多个,且多个链条垫板分别布置在辊子之间;多个链条垫板之间连接。
优选的,所述运行动力装置,包括:运行电机和运行带轮;
所述运行电机通过运行电机安装板设置在架体上,所述运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运行带轮;
所述运行带轮与辊子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辊子采用双排链轮辊子;
所述辊子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架体上。
优选的,所述架体的底部设置多个地脚。
优选的,所述换向动力装置,包括:换向电机、减速器和第二链轮;
所述换向电机通过换向电机安装板设置在换向机构支架上;
所述换向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与第二链轮连接;
所述第二链轮与第一链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架体的两侧布置对中机构。
优选的,所述对中机构,包括:对中机构支架、对中气缸、气缸连杆、对中机构连杆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对中子单元;
所述对中机构支架设置在架体下方;所述对中气缸安装在对中机构支架上;所述对中气缸的活塞杆与气缸连杆连接;
所述对中子单元,包括:第二转向连接板、第一对中轴、第二对中轴和对中爪;
所述第二转向连接板的一端与气缸连杆铰接,另一端与对中机构连杆铰接;且第二转向连接板上固定有第一对中轴;
所述第二转向连接板上方设置有对中箱体,所述第一对中轴从对中箱体中伸出;所述对中箱体安装在对中机构支架顶面,所述对中箱体中穿设第二对中轴;
所述第一对中轴和第二对中轴上分别设置齿轮,两个齿轮位于对中箱体中且两个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第一对中轴和第二对中轴的顶端分别安装对中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轮胎输送装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运输方便,制造成本低,直线运输机构能够进行自动输送,换向机构能够进行换向和分流,对中机构能够进行自动对中,能够有效地解决输送轮胎所导致的轮胎位置不一致和轮胎换向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轮胎的运输通道。适应于轮胎生产、汽车制造业及其他企业使用,可以减轻劳动强度,以便可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车间内的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轮胎输送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轮胎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轮胎输送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向机构的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线运输机构和对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中机构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1、架体;2、辊子;3、对中爪;4、第一对中轴;5、对中箱体;6、第一链轮;7、地脚;8、换向电机;9、换向机构支架;10、减速器;11、第二链轮;12、换向气缸;13、链条垫板;14、第一转向连接板;15、换向机构连杆;16、铰接座;17、运行电机;18、运行带轮;19、对中气缸;20、气缸连杆;21、第二转向连接板;22、对中机构连杆;23、对中机构支架;24、第二对中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轮胎输送装置,包括:直线运输机构和换向机构。
所述直线运输机构,包括:架体1、辊子2和运行动力装置;所述架体1上设置运行动力装置,所述架体1顶部布置多个辊子2,所述辊子2与运行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架体1的底部设置多个地脚7。
所述运行动力装置,包括:运行电机17和运行带轮18;所述运行电机17通过运行电机安装板设置在架体1上,所述运行电机17的输出端设置运行带轮18;所述运行带轮18与辊子2传动连接。所述辊子2采用双排链轮辊子;所述辊子2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架体1上。
本实用新型的直线运输机构,由运行电机17提供动力,通过链来传递动力,采用双排链轮辊子来完成汽车轮胎直线运输。链传动具有较好的弹性,加上链条的每个铰链的部位能储存帮助润滑的润滑油,链条具有较好的缓冲能力和吸振能力,有较大的承载能力,轮齿表面磨损也相对轻。
如图3-4所示,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换向机构支架9、换向动力装置、换向气缸12、链条垫板13、第一转向连接板14、第一链轮6和换向机构连杆15。
所述换向机构支架9设置在架体1下方;所述换向气缸12安装在换向机构支架9上,所述换向气缸12的活塞杆与换向机构连杆15铰接。
所述换向机构连杆15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转向连接板14与链条垫板13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连接板14通过铰接座16与换向机构支架9顶部铰接。
所述链条垫板13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链轮6;所述第一链轮6与换向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换向动力装置设置在换向机构支架9上。所述链条垫板13的数量是多个,且多个链条垫板13分别布置在辊子2之间;多个链条垫板13之间可以通过杆或轴连接。
所述换向动力装置,包括:换向电机8、减速器10和第二链轮11;所述换向电机8通过换向电机安装板设置在换向机构支架9上;所述换向电机8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10与第二链轮11连接;所述第二链轮11与第一链轮6传动连接。
在换向机构中,换向电机8提供动力,并通过减速器10和第二链轮11传递到第一链轮6上。换向机构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生产工况进行调整。当汽车轮胎移动到换向机构的位置时,换向气缸12的活塞杆伸出通过换向机构连杆15带动第一转向连接板14转动,第一转向连接板14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链条垫板13和第一链轮6向上抬起,轮胎的高度上升至高于架体1,从而完成整个换向的运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架体1的两侧布置对中机构。如图5-6所示,所述对中机构,包括:对中机构支架23、对中气缸19、气缸连杆20、对中机构连杆22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对中子单元;两个对称设置的对中子单元能够对轮胎的两侧进行同步夹持对中。
所述对中机构支架23设置在架体1下方;所述对中气缸19安装在对中机构支架23上;所述对中气缸19的活塞杆与气缸连杆20连接;
所述对中子单元,包括:第二转向连接板21、第一对中轴4、第二对中轴24和对中爪3;所述第二转向连接板21的一端与气缸连杆20铰接,另一端与对中机构连杆22铰接;且第二转向连接板21上固定有第一对中轴4;
所述第二转向连接板21上方设置有对中箱体5,所述第一对中轴4从对中箱体5中伸出,第二转向连接板21转动能够带动第一对中轴4在对中箱体5中转动;所述对中箱体5安装在对中机构支架23顶面,所述对中箱体5中穿设第二对中轴24。
所述第一对中轴4和第二对中轴24上分别设置齿轮,两个齿轮位于对中箱体5中且两个齿轮相互啮合,第一对中轴4转动能够带动第二对中轴24转动;所述第一对中轴4和第二对中轴24的顶端分别安装对中爪3。
在需要进行轮胎对中时,对中气缸19的活塞杆伸出,通过气缸连杆20带动第二转向连接板21转动,对中机构连杆22使另一个对中子单元的第二转向连接板21也转动;第二转向连接板21转动带动第一对中轴4旋转,第一对中轴4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轮带动第二对中轴24旋转。第一对中轴4和第二对中轴24同步旋转,带动其上的对中爪3向内对中,两个对中子单元的同步动作,完成对中,对中过程易于实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汽车轮胎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运输机构和换向机构;
所述直线运输机构,包括:架体(1)、辊子(2)和运行动力装置;
所述架体(1)上设置运行动力装置,所述架体(1)顶部布置多个辊子(2),所述辊子(2)与运行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换向机构支架(9)、换向动力装置、换向气缸(12)、链条垫板(13)、第一转向连接板(14)、第一链轮(6)和换向机构连杆(15);
所述换向机构支架(9)设置在架体(1)下方;
所述换向气缸(12)安装在换向机构支架(9)上,所述换向气缸(12)的活塞杆与换向机构连杆(15)铰接;
所述换向机构连杆(15)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转向连接板(14)与链条垫板(13)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连接板(14)与换向机构支架(9)顶部铰接;
所述链条垫板(13)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链轮(6);所述第一链轮(6)与换向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换向动力装置设置在换向机构支架(9)上;
所述链条垫板(13)的数量是多个,且多个链条垫板(13)分别布置在辊子(2)之间;多个链条垫板(13)之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胎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动力装置,包括:运行电机(17)和运行带轮(18);
所述运行电机(17)通过运行电机安装板设置在架体(1)上,所述运行电机(17)的输出端设置运行带轮(18);
所述运行带轮(18)与辊子(2)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轮胎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子(2)采用双排链轮辊子;
所述辊子(2)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架体(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轮胎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底部设置多个地脚(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轮胎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动力装置,包括:换向电机(8)、减速器(10)和第二链轮(11);
所述换向电机(8)通过换向电机安装板设置在换向机构支架(9)上;
所述换向电机(8)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10)与第二链轮(11)连接;
所述第二链轮(11)与第一链轮(6)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胎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两侧布置对中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轮胎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机构,包括:对中机构支架(23)、对中气缸(19)、气缸连杆(20)、对中机构连杆(22)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对中子单元;
所述对中机构支架(23)设置在架体(1)下方;所述对中气缸(19)安装在对中机构支架(23)上;所述对中气缸(19)的活塞杆与气缸连杆(20)连接;
所述对中子单元,包括:第二转向连接板(21)、第一对中轴(4)、第二对中轴(24)和对中爪(3);
所述第二转向连接板(21)的一端与气缸连杆(20)铰接,另一端与对中机构连杆(22)铰接;且第二转向连接板(21)上固定有第一对中轴(4);
所述第二转向连接板(21)上方设置有对中箱体(5),所述第一对中轴(4)从对中箱体(5)中伸出;所述对中箱体(5)安装在对中机构支架(23)顶面,所述对中箱体(5)中穿设第二对中轴(24);
所述第一对中轴(4)和第二对中轴(24)上分别设置齿轮,两个齿轮位于对中箱体(5)中且两个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第一对中轴(4)和第二对中轴(24)的顶端分别安装对中爪(3)。
CN202322717116.4U 2023-10-11 2023-10-11 汽车轮胎输送装置 Active CN220998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17116.4U CN220998173U (zh) 2023-10-11 2023-10-11 汽车轮胎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17116.4U CN220998173U (zh) 2023-10-11 2023-10-11 汽车轮胎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98173U true CN220998173U (zh) 2024-05-24

Family

ID=91087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17116.4U Active CN220998173U (zh) 2023-10-11 2023-10-11 汽车轮胎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981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61344U (zh) 一种新型顶升移载机
CN111038361B (zh) 一种厢式运输车的运送平台
CN201385928Y (zh) 单电机双向运行输送机
CN204150534U (zh) 穿梭小车
CN203129665U (zh) 一种传输带式搬运装置
CN103867009B (zh) 一种传输带式搬运装置
CN101586407B (zh) 立体停车设备载车板搬取装置
CN220998173U (zh) 汽车轮胎输送装置
CN105438784A (zh) 一种应用于流水线生产的旋转升降式输送设备
CN209871638U (zh) 一种清洗篮转运装置
CN210682207U (zh) 一种轮胎生产气动顶升移载装置
CN215045961U (zh) 一种新型门窗材夹紧传输装置
CN216764232U (zh) 一种电动托料车用可调节式托臂叉架组件
CN202400196U (zh) 一种双轨道链板式汽车输送系统
CN216154766U (zh) 一种平衡重生产运输装置
CN205294154U (zh) 一种应用于流水线生产的旋转升降式输送设备
CN214731986U (zh) 一种倍速链条张紧装置
CN222947582U (zh) 举升传输机构
CN220097444U (zh) 一种顶升移栽机
CN218930640U (zh) 一种应用于模车提升机的提升底盘
CN207609228U (zh) 基于垂直升降停车设备的载车板横移机构
CN216234495U (zh) 机柜门板暂存轨道车
CN217837117U (zh) 一种顶升平移机构
CN221853205U (zh) 双层型材输送组件
CN219860024U (zh) 一种带式升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