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0984925U - 具紧贴区与间隔区且设有卡勾件的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具紧贴区与间隔区且设有卡勾件的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84925U
CN220984925U CN202322456442.4U CN202322456442U CN220984925U CN 220984925 U CN220984925 U CN 220984925U CN 202322456442 U CN202322456442 U CN 202322456442U CN 220984925 U CN220984925 U CN 2209849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insulating body
connector
shell
cl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564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洛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wan Branch Hong Kong Commercial Amphenol East Asi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Branch Hong Kong Commercial Amphenol East Asi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Branch Hong Kong Commercial Amphenol East Asi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wan Branch Hong Kong Commercial Amphenol East Asia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849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849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紧贴区与间隔区且设有卡勾件的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多支金属端子与一壳体,其中,该绝缘本体内设有该等金属端子,且其能组装到该壳体中,该壳体至少划分为一紧贴区与一间隔区,该壳体的一侧壁对应在该紧贴区的内壁面实质上贴靠住该绝缘本体的部分外壁面,该壳体的该侧壁对应在该间隔区的内壁面会与该绝缘本体的另一部分外壁面相隔一距离,该壳体对应或靠近该紧贴区与该间隔区的衔接区域的位置设有一卡勾件,该卡勾件能定位到该绝缘本体的一卡勾凹槽中,如此,通过该卡勾件的设计能够起到辅助绝缘本体定位的效果,使得该绝缘本体能稳定地定位到当前位置。

Description

具紧贴区与间隔区且设有卡勾件的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连接器,尤指一种连接器的壳体能划分为紧贴区与间隔区,且还设有卡勾件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Connector)是一种电子器件,用于将两个或多个电子设备连接在一起,以实现电能和信号的传输,因此,连接器已经被广泛应用至各种产业领域,如:通讯、资讯科技、汽车、消费电子产品等。近年来,对于电子设备轻薄化的需求日益增加,导致连接器设计也朝向小型化和低矮化的趋势。
一般而言,连接器大致能区分为母端连接器与公端连接器,该母端连接器与公端连接器能够彼此对接,其中,母端连接器通常固定在电路板上,而公端连接器则可插入至母端连接器上。在多次插拔过程中,由于母端连接器与公端连接器两者间的摩擦力影响,使得母端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受力,而可能朝远离电路板的方向移动,前述情况下,母端连接器通常是通过其金属端子的焊接脚来保持其在电路板上的预设位置。
然而,当使用者拔出公端连接器时,母端连接器的绝缘本体所受到的力,使该绝缘本体朝远离电路板的方向移动,久而久之,可能导致该绝缘本体与电路板之间松脱,破坏了母端连接器与电路板间的电传导关系,甚至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作。前述情况尤其容易发生在需要高频繁插拔连接器的设备中,导致电子设备性能的下降或故障的机率上升。因此,诸多本领域技术人员纷纷设计出各种稳定结构,以增强连接器的稳定性与提高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太过复杂的稳定结构可能会对生产效率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改善前述问题,并使绝缘本体能够稳定地保持在当前组装位置,即为本实用新型在此探讨的一大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申请人凭借着多年来专业从事各式电源或讯号连接器设计、加工及制造的丰富实务经验,且秉持着精益求精的研究精神,在经过长久的努力研究与实验后,终于研发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紧贴区与间隔区且设有卡勾件的连接器,希望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问世,能提供使用者更佳的使用经验。
本实用新型之一的目的,提供一种具紧贴区与间隔区且设有卡勾件的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多支金属端子与一壳体,其中,该绝缘本体的对接侧开设有至少一插接口,该绝缘本体内设有至少一容纳空间,且该容纳空间至少能与对应的该插接口相连通;该等金属端子组装在该绝缘本体中,其一端能外露出该容纳空间;该壳体内设有一组装空间,以能供该绝缘本体组装到其中,该壳体至少划分为一紧贴区与一间隔区,该壳体的一侧壁对应在该紧贴区的内壁面实质上贴靠住该绝缘本体的部分外壁面,该壳体的该侧壁对应在该间隔区的内壁面会与该绝缘本体的另一部分外壁面相隔一距离,该壳体对应或靠近该紧贴区与该间隔区的衔接区域的位置设有一卡勾件,该卡勾件能定位到该绝缘本体的一卡勾凹槽中,如此,通过该卡勾件的设计能够起到辅助绝缘本体定位的效果,使得该绝缘本体能稳定地定位到当前位置。
可选地,该卡勾件一体成形在该壳体上。
可选地,该绝缘本体靠近该卡勾凹槽的位置具有一段差。
可选地,该绝缘本体对应该紧贴区的对接侧的水平高度,高于该绝缘本体对应该间隔区的对接侧的水平高度,以形成该段差。
可选地,该壳体的至少一侧壁设有一内凹部,该内凹部会朝该组装空间方向凹设。
可选地,该壳体的该紧贴区的范围中具有该内凹部。
可选地,该卡勾凹槽位于该绝缘本体对应该间隔区的范围中。
可选地,该卡勾凹槽位于该绝缘本体对应该紧贴区的范围中。
附图说明
为方便审查员能对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特征及其功效,做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列举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爆炸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局部立体剖面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含义具体如下:
1-绝缘本体;
10-容纳空间;
11-插接口;
13,13’-卡勾凹槽;
15-段差;
2-金属端子;
3-壳体;
30-组装空间;
31-紧贴区;
32-间隔区;
34,34’-卡勾件;
36-内凹部;
C-连接器;
H-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内容与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且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事先声明,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进行描绘。此外,除非上下文有明确指出或定义,否则本实用新型的“一”、“该”的含义包括多个。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通常具有本领域的普通含义,在有冲突的情况下,以本文所给出的任何定义为准。由于同一件事可以用多种方式表达,替代词语与同义词可用于本文所讨论或叙述的任何术语,且在本文是否阐述或讨论术语方面没有特殊限定,一个或多个同义词的使用并不能排除其他同义词。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任何地方所使用的实施例,包括任何术语的使用,都仅是说明性,绝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或任何术语的范围与含义。同样地,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说明书所列举的各种实施例。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各该元件不应受前述术语的限制,前述术语主要是用以区分一元件与另一元件,而不应对任何元件施加任何实质性限制,且不应限制各个元件在实际应用上的组装或设置顺序。另外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此外,本文中所使用的“实质上(substantially)”或“近似(approximately)”等用语,可以指一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承认或决定的对于某特定值的偏差范围中的数值或多个数值的平均值,包括考虑到受到测量系统或设备的限制,而对该特定值进行测量时可能产生的一定特定的误差,例如,实质上(substantially)所述及的数值,能够包括该特定值的±5%、±3%、±1%、±0.5%、±0.1%与一个或多个标准差范围。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紧贴区与间隔区且设有卡勾件的连接器,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该连接器C包括一绝缘本体1、多支金属端子2与一壳体3,为方便说明,以图1的左下方作为元件左方方向,以图1的右上方作为元件右方方向,以图1的左上方作为元件后方方向,以图1的右下方作为元件前方方向,以图1的上方作为元件上(顶)方方向,以图1的下方作为元件下(底)方方向。该绝缘本体1的对接侧(如图1的顶侧)开设有至少一插接口11,且其内设有至少一容纳空间10,该容纳空间10至少能与对应的插接口11相连通。在一实施例中,该绝缘本体1设有二个容纳空间10与二个插接口11,且各该容纳空间10彼此不连通。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根据产品的实际需求,该绝缘本体1能够设有多个插接口11,且该等插接口11能够与同一个容纳空间10相连通。
另外,再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各该金属端子2能组装到该绝缘本体1中,且其一端能外露出对应的容纳空间10,以与另一连接器的端子形成电气连接,该金属端子2根据其实际作用能够为电源端子、讯号端子或接地端子等,且处于同一个容纳空间10的金属端子2,能够全部为同一种作用的端子(如:都为电源端子),或是不同作用的端子混杂设置(如:同时设有讯号端子与接地端子);此外,在部分实施例中,对应在同一个插接口11的该等金属端子2能够构成一连接器规格,例如,SFF、USB、SATA、PCIe等,而不同插接口11(含其内的金属端子2)能够为同一种连接器规格,或是不同连接器规格。
此外,再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该壳体3能由金属材质制成,其内设有一组装空间30,且该绝缘本体1能容纳在该组装空间30中,以通过该壳体3的作用,达到防电磁干扰(EMI)、作为接地途径与保护该绝缘本体1等效果。该壳体3至少划分为一紧贴区31与一间隔区32,其中,该壳体3的一侧壁(如:前/后侧壁)的部分内壁面实质上能贴靠住该绝缘本体1的部分外壁面,前述壳体3的区域即为紧贴区31;该壳体3的该侧壁(如:前/后侧壁)的另一部分内壁面会与该绝缘本体1的另一部分外壁面相隔一距离H,前述壳体3的区域即为间隔区32。在此特别一提者,前述″贴靠″一词,包含内壁面与外壁面两者距离极近,而无法或不足以供其它元件伸入,前述情况通常发生在壳体3与绝缘本体1两者尺寸出现公差,而无法彼此接触,但两者间的空隙不会太大,而仍应视为两者贴靠,而前述间隔区32所形成的″距离H″,则是以肉眼看到会存有明显空隙,且可能供其它元件伸入。
再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该壳体3设有两个卡勾件34、34’,其中一个卡勾件34位于该壳体3的后侧壁,且处于该紧贴区31与间隔区32两者的衔接区域;另一个卡勾件34’位于该壳体3的前侧壁,且处于靠近该紧贴区31与间隔区32两者的衔接区域;在此特别一提者,″衔接区域″是指该壳体3由紧贴区31过渡到间隔区32的部分,而前述″靠近″是指该紧贴区31与间隔区32两者的衔接区域,距离该卡勾件34的位置约为5毫米(mm)内。该绝缘本体1对应该卡勾件34的位置设有一卡勾凹槽13,该绝缘本体1对应该卡勾件34’的位置设有一卡勾凹槽13’,以图3为例,该卡勾凹槽13的位置较偏向该绝缘本体1对应该间隔区32的范围中,该卡勾凹槽13’的位置较偏向该绝缘本体1对应该紧贴区31的范围中,以能供对应的卡勾件34、34’定位到其中(如图4所示)。
在该实施例中,再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该卡勾件34、34’是一体成形在该壳体3上,例如,以冲压技术由壳体3上冲出该卡勾件34、34’(但不以此为限),其中,卡勾件34的构形大致呈L形,且其相对应的卡勾凹槽13能位于该绝缘本体1的对接侧上;卡勾件34’的构形大致呈中空框体(如:O形),且其相对应的卡勾凹槽13’同样能位于该绝缘本体1的对接侧上。当该连接器C被固定到一电路板后,该壳体3本身会有单独的焊接脚定位到电路板,且该绝缘本体1亦能通过该等金属端子2的焊接脚而定位到电路板上,当使用者将另一连接器从该连接器C上拔出时,该绝缘本体1会受力而朝上移动,但该卡勾件34、34’能够阻挡该连接器C,使得该连接器C能稳定地定位在原先位置上。如此,对于具有间隔区32的连接器C来说,壳体3本身对于绝缘本体1所形成的摩擦力较低,而通过该卡勾件34、34’的设计,能够起到辅助定位的效果,使得该绝缘本体1能稳定地定位在当前位置。优选的情况下,该卡勾件34、34’组装到对应的卡勾凹槽13、13’后,不会超出该卡勾凹槽13、13’的水平顶面,但不以此为限。
在该实施例中,再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该绝缘本体1上靠近该卡勾凹槽13的位置具有一段差15,其中,该绝缘本体1对应该紧贴区31的对接侧的水平高度,能高于该绝缘本体1对应该间隔区32的对接侧的水平高度,以形成该段差15,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该绝缘本体1的前述高低位置能够相反(即,该绝缘本体1对应该紧贴区31的对接侧的水平高度,能低于该绝缘本体1对应该间隔区32的对接侧的水平高度),或者该绝缘本体1能不具有前述段差15的结构。
另外,再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该壳体3至少一侧壁设有一内凹部36,该内凹部36能朝该组装空间30方向凹设,在该实施例中,该壳体3的前侧壁与后侧壁分别设有各该内凹部36,且该内凹部36处于该紧贴区31的范围中,因此,该内凹部36的内壁面实质上能贴靠在该绝缘本体1的外壁面(但不以此为限)。当该连接器C与另一连接器相组装时,该内凹部36外侧的围绕区域(非处于该组装空间30中的区域)能够供另一连接器的对应机构伸入,以提升插接上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权利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技术内容,可轻易思考到它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Claims (8)

1.一种具紧贴区与间隔区且设有卡勾件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对接侧开设有至少一插接口,其内设有至少一容纳空间,其中,该容纳空间至少能与对应的该插接口相连通;
多支金属端子,组装到该绝缘本体中,其一端能外露出该容纳空间;及
一壳体,其内设有一组装空间,以能供该绝缘本体组装在其中,其中,该壳体至少划分为一紧贴区与一间隔区,该壳体的一侧壁对应在该紧贴区的内壁面实质上贴靠住该绝缘本体的部分外壁面,该壳体的该侧壁对应在该间隔区的内壁面会与该绝缘本体的另一部分外壁面相隔一距离,该壳体对应或靠近该紧贴区与该间隔区的衔接区域的位置设有一卡勾件,该卡勾件能定位到该绝缘本体的一卡勾凹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勾件一体成形于该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靠近该卡勾凹槽的位置具有一段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对应该紧贴区的对接侧的水平高度,高于该绝缘本体对应该间隔区的对接侧的水平高度,以形成该段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至少一侧壁设有一内凹部,该内凹部会朝该组装空间方向凹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该紧贴区的范围中具有该内凹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勾凹槽位于该绝缘本体对应该间隔区的范围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勾凹槽位于该绝缘本体对应该紧贴区的范围中。
CN202322456442.4U 2023-05-11 2023-09-11 具紧贴区与间隔区且设有卡勾件的连接器 Active CN22098492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4624 2023-05-11
TW112208514U TWM648681U (zh) 2023-08-11 2023-08-11 具緊貼區與間隔區且設有卡勾件的連接器
TW112208514 2023-08-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84925U true CN220984925U (zh) 2024-05-17

Family

ID=89721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56442.4U Active CN220984925U (zh) 2023-05-11 2023-09-11 具紧贴区与间隔区且设有卡勾件的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84925U (zh)
TW (1) TWM648681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8681U (zh) 202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67977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dditional mating port
US755980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ower contacts
US8007320B1 (en) Complex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946887B1 (en) Combo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202120B2 (en) High frequency socket connector
US7611386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ower contacts designed to handle instantaneous inrush current
CN208045830U (zh) 具有对接槽的连接器
CN207199901U (zh) 插座电连接器
TWM621401U (zh) 具有對接孔的板端連接器
CN217903515U (zh) 插座连接器
TWM633882U (zh) 插座連接器
TWM629885U (zh) 具有插接空間與導引結構的插座連接器
CN204179317U (zh) 复合式连接器
CN220984925U (zh) 具紧贴区与间隔区且设有卡勾件的连接器
CN217306859U (zh) 具有插接空间与导引结构的插座连接器
US6544071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nnector
CN202513411U (zh) 具限位功能的电连接器插座
TWI412185B (zh) 卡緣連接器及其組合
CN103219621A (zh) 具有多个传输接口的电连接器
CN208045777U (zh) 具有多重稳定结构的金属壳体及其连接器
CN220401022U (zh) 具有定位凹槽的连接器及其绝缘本体
CN221353210U (zh) 具有多个抵接部的电源端子
CN220984946U (zh) 具有多连接器的连接器组及其承载壳体
CN217468973U (zh) 具有导引结构的连接器组及其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
CN201975650U (zh) 插座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