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44662U - 一种扳手握把生产用毛边去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扳手握把生产用毛边去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944662U CN220944662U CN202322611196.5U CN202322611196U CN220944662U CN 220944662 U CN220944662 U CN 220944662U CN 202322611196 U CN202322611196 U CN 202322611196U CN 220944662 U CN220944662 U CN 2209446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motor
- spanner
- wrench
- workben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17 polish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扳手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扳手握把生产用毛边去除装置。包括:工作台,设置于两个支撑座顶部之间;去除组件,设置于工作台上,用于对扳手握把表面的毛边进行去除;其中,去除组件包括:支撑架,设置于工作台右侧的前后两侧;气缸,设置于支撑架上;导向杆,设置于支撑架上;滑板,与气缸活塞杆相连;连接件,设置于两个滑板之间;机架,具有多个,沿连接件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第一电机,设置于机架上;安装板,设置于第一电机输出轴上;打磨轮,具有多个,与机架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打磨轮设置于安装板底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对多个扳手进行毛边去除的扳手握把生产用毛边去除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扳手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扳手握把生产用毛边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扳手也是属于配件的一种,其主要原理就是:利用杠杆原理,使螺钉、螺母和其他螺纹紧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固件脱离原来的位置。使用时将扳手调整好位置,使其与螺母相吻合,然后沿螺纹旋转方向用力,就能将其拧转。
扳手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扳手握把的毛边进行去除,毛边不仅会影响握把的平整性,而且人工在使用扳手并对其施加工作时,毛边会刺伤人工;因此,便需要对扳手握把表面的毛边去除,使得扳手握把更加光滑、平整。
目前去除毛边的常用方法是,通过手提砂轮进行磨削,或者采用钳工工具手工铲除,这些方法效率低下,劳动力强度大,为提高去除效率,一般使用毛边去除装置对扳手握把表面的毛边进行去除,但是目前的毛边去除装置普遍只能够对单个扳手进行毛边去除,无法同时对多个扳手进行毛边去除工作,如此工作效率,并没有明显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对多个扳手进行毛边去除的扳手握把生产用毛边去除装置。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扳手握把生产用毛边去除装置,包括:
底板;
支撑座,设置于底板顶部左右两侧;
工作台,设置于两个支撑座顶部之间;
去除组件,设置于工作台上,用于对扳手握把表面的毛边进行去除;
其中,去除组件包括:
支撑架,设置于工作台右侧的前后两侧;
气缸,设置于支撑架上;
导向杆,设置于支撑架上;
滑板,滑动式设置于导向杆上,并与气缸活塞杆相连;
连接件,设置于两个滑板之间;
机架,具有多个,沿连接件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且机架与连接件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
第一电机,设置于机架上;
安装板,设置于第一电机输出轴上;
打磨轮,具有多个,与机架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打磨轮设置于安装板底部。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需要使用扳手握把生产用毛边去除装置时,首先将扳手放置在工作台上,并位于打磨轮下方,随后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带动安装板转动,安装板带动打磨轮转动,接着启动气缸,气缸活塞杆带动滑板沿导向杆向下侧移动,滑板带动连接件向下侧移动,连接件带动机架向下侧移动,机架便带动第一电机向下侧移动,第一电机带动安装板向下侧移动,安装板带动打磨轮向下侧移动,打磨轮下移至与扳手接触,这时关闭气缸,使得打磨轮保持与扳手表面接触,通过打磨轮转动对扳手握把表面的毛边进行去除,设置多个打磨轮,可同时驱动多个打磨轮下移对多个扳手握把进行毛边去除,当扳手握把表面的毛边去除好后,关闭第一电机,并启动气缸,气缸活塞杆带动滑板沿导向杆向上侧移动,滑板带动连接件向上侧移动,连接件带动机架向上侧移动,机架带动第一电机向上侧移动,第一电机带动安装板向上侧移动,安装板带动打磨轮向上侧移动,打磨轮上移至适宜的位置后,关闭气缸,如此便可达到同时对多个扳手握把表面的毛边去除,使得握把表面更加光滑,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打磨轮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设置于安装板底部。
在本技术方案中,打磨轮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安装板相连,使得打磨轮安装方便,便于拆卸,使用便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去除装置还包括有夹紧组件,夹紧组件包括:
固定架,设置于工作台顶部左侧;
双轴电机,设置于固定架上;
滚珠丝杆,设置于双轴电机的两侧输出轴上,且滚珠丝杆与固定架转动式连接;
耳板,共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工作台前后两侧;
连接杆,设置于耳板上,两连接杆相对设置;
定夹块,共两个,分别设置于工作台前后两侧;
动夹块,共四个,设置于两个滚珠丝杆前后两端,且动夹块与滚珠丝杆螺纹式连接,动夹块与同侧的连接杆滑动式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需要对扳手进行固定时,首先将扳手放置在工作上,位于打磨轮下方,扳手与定夹块接触,随后启动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两侧输出轴驱动滚珠丝杆转,滚珠丝杆与动夹块螺纹式连接,使得前侧的动夹块沿前侧的连接杆均向后侧移动,后侧的动夹块沿后侧的连接杆均向前侧移动,从而动夹块向定夹块相互靠近,直至动夹块移动至与扳手接触,中间的两个动夹块相互靠近后,如此动夹块和定夹块对扳手进行夹紧,中间的两个动夹块对中间的扳手进行夹紧,接着关闭双轴电机,对扳手夹紧后,便可对扳手握把进行毛边去除,当毛边去除工作完成后,启动双轴电机,双轴电机两侧输出轴驱动滚珠丝杆反转,使得前侧的动夹块沿前侧的连接杆均向前侧移动,后侧的动夹块沿后侧的连接杆均向后侧移动,待动夹块复位后,关闭双轴电机,动夹块便不会夹紧扳手,这时将毛边去除完成的扳手取起,如此便可达到在对扳手握把打磨前,对扳手进行夹紧,防止扳手在打磨过程中发生位移,使得扳手打磨更加稳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有送料组件,送料组件包括:
安装架,设置于支撑架右侧;
转轴,转动式设置于两个安装架的左右两侧之间;
送料轮,设置于转轴上;
支撑杆,共有两个,设置于两个安装架的左右两侧之间;
滚筒,设置于支撑杆上;
连接架,设置于后侧的安装架上;
第二电机,设置于连接架上,第二电机输出轴与右下侧的转轴相连;
皮带轮,设置于下侧的两个转轴上;
平皮带,套设于两个皮带轮之间;
挡板,设置于连接件右侧,位于送料轮左侧。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需要对扳手进行自动送料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带动右侧转轴转动,右侧转轴带动皮带轮转动,在皮带轮与平皮带的配合下,皮带轮带动左侧转轴转动,转轴带动送料轮转动,这时将扳手放置在送料轮上,送料轮便对扳手向工作台方向输送,扳手输送至工作台上,送料轮继续对扳手输送,随后输送到工作台上的扳手便挤压先输送到工作台上的扳手,使得扳手被挤压至打磨轮下方,随后气缸驱动打磨轮下移与扳手接触,同时连接件带动挡板向下侧移动,挡板下移至与工作台接触,通过挡板能够阻挡扳手继续向打磨轮输送,便于打磨轮更好的对正值打磨的扳手进行打磨,当毛边去除工作结束后,关闭第二电机,如此便可达到对扳手进行自动输送,节省人工手动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清洁组件,清洁组件包括:
导向槽,开设于安装架上部左右两侧,支撑杆与导向槽滑动式连接;
滑杆,设置于支撑杆顶部前后两端,且滑杆贯穿安装架,并与安装架滑动式连接;
弹性件,设置于安装架与滑杆之间,弹性件向滑杆提供抵住支撑杆的弹性力;
毛刷套,套设于送料轮和滚筒外侧。
在本技术方案中,工作时,将扳手放置送料轮和滚筒之间,扳手挤压送料轮和滚筒,从而滚筒带动支撑杆沿导向槽向上侧移动,支撑杆带动滑杆沿安装架向上侧移动,弹性件轻微压缩,滚筒上移至适宜的位置,接着启动第二电机,使得送料轮转动,送料轮转动对扳手进行输送,扳手输送过程中与毛刷套接触,毛刷套便对扳手表面进行擦拭,将其表面的污渍擦掉,从而对扳手表面清洁,当气缸驱动打磨轮下移对扳手表面打磨去除毛边时,同时带动挡板向下移动与工作台接触,挡板挡住扳手继续向打磨轮下方输送,挡板的限制能够使扳手与毛刷套接触时间更长,从而对扳手清洁效果更佳,当扳手表面毛边去除完成后,扳手不再挤压滚筒,在弹性件的复位作用下,滑杆带动支撑杆向下侧移动,支撑杆带动滚筒向下侧移动,滚筒带动上方毛刷套向下侧移动,如此便可达到对不同大小的扳手的表面进行清洁,使得扳手更加洁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弹性件为复位弹簧。
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复位弹簧来作为弹性件,不仅效果好,而且还具有安装方便,价格低等特点,节省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气缸驱动打磨轮下移与扳手握把表面接触,第一电机驱动打磨轮转动对扳手握把表面的毛边进行去除,设置多个打磨轮,可同时驱动多个打磨轮下移对多个扳手握把进行毛边去除,如此便可达到同时对多个扳手握把表面的毛边去除,使得握把表面更加光滑,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
2、打磨轮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安装板连接,使得打磨轮在长时间工作后,其表面磨损严重,从而便于对打磨轮进行安装和拆卸;
3、通过双轴电机作为驱动力,驱动滚珠丝杆转动,使得动夹块向靠近定夹块的方向移动,从而对扳手进行夹紧,使得扳手在打磨过程中不易随意发生位移,对其扳手打磨更加稳定;
4、通过第二电机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送料轮转动,送料轮转动便可对扳手进行输送,扳手输送过程中与毛刷套接触,从而毛刷套对扳手表面进行擦拭,将其表面的污渍擦掉,从而对扳手表面清洁,如此达到对扳手自动送料,送料过程中对扳手表面污渍进行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底板;2、支撑座;3、工作台;4、去除组件;41、支撑架;42、气缸;43、导向杆;44、滑板;45、连接件;46、机架;47、第一电机;48、安装板;49、打磨轮;5、夹紧组件;51、固定架;52、双轴电机;53、滚珠丝杆;54、耳板;55、连接杆;56、定夹块;57、动夹块;6、送料组件;61、安装架;62、转轴;63、送料轮;64、支撑杆;65、滚筒;66、连接架;67、第二电机;68、皮带轮;69、平皮带;610、挡板;7、清洁组件;71、导向槽;72、滑杆;73、弹性件;74、毛刷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扳手握把生产用毛边去除装置,包括:
底板1;
支撑座2,设置于底板1顶部左右两侧;
工作台3,设置于两个支撑座2顶部之间;
去除组件4,设置于工作台3上,用于对扳手握把表面的毛边进行去除;
其中,去除组件4包括:
支撑架41,设置于工作台3右侧的前后两侧;
气缸42,设置于支撑架41上;
导向杆43,设置于支撑架41上;
滑板44,滑动式设置于导向杆43上,并与气缸42活塞杆相连;
连接件45,设置于两个滑板44之间;
机架46,具有多个,沿连接件45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且机架46与连接件45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
第一电机47,设置于机架46上;
安装板48,设置于第一电机47输出轴上;
打磨轮49,具有多个,与机架46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打磨轮49设置于安装板48底部。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需要使用扳手握把生产用毛边去除装置时,首先将扳手放置在工作台3上,并位于打磨轮49下方,随后启动第一电机47,第一电机47输出轴带动安装板48转动,安装板48带动打磨轮49转动,接着启动气缸42,气缸42活塞杆带动滑板44沿导向杆43向下侧移动,滑板44带动连接件45向下侧移动,连接件45带动机架46向下侧移动,机架46便带动第一电机47向下侧移动,第一电机47带动安装板48向下侧移动,安装板48带动打磨轮49向下侧移动,打磨轮49下移至与扳手接触,这时关闭气缸42,使得打磨轮49保持与扳手表面接触,通过打磨轮49转动对扳手握把表面的毛边进行去除,设置多个打磨轮49,可同时驱动多个打磨轮49下移对多个扳手握把进行毛边去除,当扳手握把表面的毛边去除好后,关闭第一电机47,并启动气缸42,气缸42活塞杆带动滑板44沿导向杆43向上侧移动,滑板44带动连接件45向上侧移动,连接件45带动机架46向上侧移动,机架46带动第一电机47向上侧移动,第一电机47带动安装板48向上侧移动,安装板48带动打磨轮49向上侧移动,打磨轮49上移至适宜的位置后,关闭气缸42,如此便可达到同时对多个扳手握把表面的毛边去除,使得握把表面更加光滑,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化的,打磨轮49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设置于安装板48底部。
在本技术方案中,打磨轮49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安装板48相连,使得打磨轮49安装方便,便于拆卸,使用便捷。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化的,去除装置还包括有夹紧组件5,夹紧组件5包括:
固定架51,设置于工作台3顶部左侧;
双轴电机52,设置于固定架51上;
滚珠丝杆53,设置于双轴电机52的两侧输出轴上,且滚珠丝杆53与固定架51转动式连接;
耳板54,共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工作台3前后两侧;
连接杆55,设置于耳板54上,两连接杆55相对设置;
定夹块56,共两个,分别设置于工作台3前后两侧;
动夹块57,共四个,设置于两个滚珠丝杆53前后两端,且动夹块57与滚珠丝杆53螺纹式连接,动夹块57与同侧的连接杆55滑动式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需要对扳手进行固定时,首先将扳手放置在工作上,位于打磨轮49下方,扳手与定夹块56接触,随后启动双轴电机52,双轴电机52的两侧输出轴驱动滚珠丝杆53转,滚珠丝杆53与动夹块57螺纹式连接,使得前侧的动夹块57沿前侧的连接杆55均向后侧移动,后侧的动夹块57沿后侧的连接杆55均向前侧移动,从而动夹块57向定夹块56相互靠近,直至动夹块57移动至与扳手接触,中间的两个动夹块57相互靠近后,如此动夹块57和定夹块56对扳手进行夹紧,中间的两个动夹块57对中间的扳手进行夹紧,接着关闭双轴电机52,对扳手夹紧后,便可对扳手握把进行毛边去除,当毛边去除工作完成后,启动双轴电机52,双轴电机52两侧输出轴驱动滚珠丝杆53反转,使得前侧的动夹块57沿前侧的连接杆55均向前侧移动,后侧的动夹块57沿后侧的连接杆55均向后侧移动,待动夹块57复位后,关闭双轴电机52,动夹块57便不会夹紧扳手,这时将毛边去除完成的扳手取起,如此便可达到在对扳手握把打磨前,对扳手进行夹紧,防止扳手在打磨过程中发生位移,使得扳手打磨更加稳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扳手握把生产用毛边去除装置,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化的,还包括有送料组件6,送料组件6包括:
安装架61,设置于支撑架41右侧;
转轴62,转动式设置于两个安装架61的左右两侧之间;
送料轮63,设置于转轴62上;
支撑杆64,共有两个,设置于两个安装架61的左右两侧之间;
滚筒65,设置于支撑杆64上;
连接架66,设置于后侧的安装架61上;
第二电机67,设置于连接架66上,第二电机67输出轴与右下侧的转轴62相连;
皮带轮68,设置于下侧的两个转轴62上;
平皮带69,套设于两个皮带轮68之间;
挡板610,设置于连接件45右侧,位于送料轮63左侧。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需要对扳手进行自动送料时,启动第二电机67,第二电机67输出轴带动右侧转轴62转动,右侧转轴62带动皮带轮68转动,在皮带轮68与平皮带69的配合下,皮带轮68带动左侧转轴62转动,转轴62带动送料轮63转动,这时将扳手放置在送料轮63上,送料轮63便对扳手向工作台3方向输送,扳手输送至工作台3上,送料轮63继续对扳手输送,随后输送到工作台3上的扳手便挤压先输送到工作台3上的扳手,使得扳手被挤压至打磨轮49下方,随后气缸42驱动打磨轮49下移与扳手接触,同时连接件45带动挡板610向下侧移动,挡板610下移至与工作台3接触,通过挡板610能够阻挡扳手继续向打磨轮49输送,便于打磨轮49更好的对正值打磨的扳手进行打磨,当毛边去除工作结束后,关闭第二电机67,如此便可达到对扳手进行自动输送,节省人工手动操作。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化的,还包括清洁组件7,清洁组件7包括:
导向槽71,开设于安装架61上部左右两侧,支撑杆64与导向槽71滑动式连接;
滑杆72,设置于支撑杆64顶部前后两端,且滑杆72贯穿安装架61,并与安装架61滑动式连接;
弹性件73,设置于安装架61与滑杆72之间,弹性件73向滑杆72提供抵住支撑杆64的弹性力;
毛刷套74,套设于送料轮63和滚筒65外侧。
在本技术方案中,工作时,将扳手放置送料轮63和滚筒65之间,扳手挤压送料轮63和滚筒65,从而滚筒65带动支撑杆64沿导向槽71向上侧移动,支撑杆64带动滑杆72沿安装架61向上侧移动,弹性件73轻微压缩,滚筒65上移至适宜的位置,接着启动第二电机67,使得送料轮63转动,送料轮63转动对扳手进行输送,扳手输送过程中与毛刷套74接触,毛刷套74便对扳手表面进行擦拭,将其表面的污渍擦掉,从而对扳手表面清洁,当气缸42驱动打磨轮49下移对扳手表面打磨去除毛边时,同时带动挡板610向下移动与工作台3接触,挡板610挡住扳手继续向打磨轮49下方输送,挡板610的限制能够使扳手与毛刷套74接触时间更长,从而对扳手清洁效果更佳,当扳手表面毛边去除完成后,扳手不再挤压滚筒65,在弹性件73的复位作用下,滑杆72带动支撑杆64向下侧移动,支撑杆64带动滚筒65向下侧移动,滚筒65带动上方毛刷套74向下侧移动,如此便可达到对不同大小的扳手的表面进行清洁,使得扳手更加洁净。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化的,弹性件73为复位弹簧。
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复位弹簧来作为弹性件73,不仅效果好,而且还具有安装方便,价格低等特点,节省了生产成本。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是可以相互组合的,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6)
1.一种扳手握把生产用毛边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
支撑座(2),设置于所述底板(1)顶部左右两侧;
工作台(3),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座(2)顶部之间;
去除组件(4),设置于所述工作台(3)上,用于对扳手握把表面的毛边进行去除;
其中,所述去除组件(4)包括:
支撑架(41),设置于所述工作台(3)右侧的前后两侧;
气缸(42),设置于所述支撑架(41)上;
导向杆(43),设置于所述支撑架(41)上;
滑板(44),滑动式设置于所述导向杆(43)上,并与所述气缸(42)活塞杆相连;
连接件(45),设置于两个所述滑板(44)之间;
机架(46),具有多个,沿所述连接件(45)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且所述机架(46)与所述连接件(45)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
第一电机(47),设置于所述机架(46)上;
安装板(48),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47)输出轴上;
打磨轮(49),具有多个,与所述机架(46)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所述打磨轮(49)设置于所述安装板(48)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扳手握把生产用毛边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轮(49)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安装板(48)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扳手握把生产用毛边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装置还包括有夹紧组件(5),所述夹紧组件(5)包括:
固定架(51),设置于所述工作台(3)顶部左侧;
双轴电机(52),设置于所述固定架(51)上;
滚珠丝杆(53),设置于所述双轴电机(52)的两侧输出轴上,且所述滚珠丝杆(53)与所述固定架(51)转动式连接;
耳板(54),共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工作台(3)前后两侧;
连接杆(55),设置于所述耳板(54)上,两所述连接杆(55)相对设置;
定夹块(56),共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工作台(3)前后两侧;
动夹块(57),共四个,设置于两个所述滚珠丝杆(53)前后两端,且所述动夹块(57)与所述滚珠丝杆(53)螺纹式连接,所述动夹块(57)与同侧的所述连接杆(55)滑动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扳手握把生产用毛边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送料组件(6),所述送料组件(6)包括:
安装架(61),设置于所述支撑架(41)右侧;
转轴(62),转动式设置于两个所述安装架(61)的左右两侧之间;
送料轮(63),设置于所述转轴(62)上;
支撑杆(64),共有两个,设置于两个所述安装架(61)的左右两侧之间;
滚筒(65),设置于所述支撑杆(64)上;
连接架(66),设置于后侧的所述安装架(61)上;
第二电机(67),设置于所述连接架(66)上,所述第二电机(67)输出轴与右下侧的所述转轴(62)相连;
皮带轮(68),设置于所述下侧的两个所述转轴(62)上;
平皮带(69),套设于两个所述皮带轮(68)之间;
挡板(610),设置于所述连接件(45)右侧,位于所述送料轮(63)左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扳手握把生产用毛边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洁组件(7),所述清洁组件(7)包括:
导向槽(71),开设于所述安装架(61)上部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杆(64)与所述导向槽(71)滑动式连接;
滑杆(72),设置于所述支撑杆(64)顶部前后两端,且所述滑杆(72)贯穿所述安装架(61),并与所述安装架(61)滑动式连接;
弹性件(73),设置于所述安装架(61)与所述滑杆(72)之间,所述弹性件(73)向所述滑杆(72)提供抵住所述支撑杆(64)的弹性力;
毛刷套(74),套设于所述送料轮(63)和所述滚筒(65)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扳手握把生产用毛边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73)为复位弹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11196.5U CN220944662U (zh) | 2023-09-25 | 2023-09-25 | 一种扳手握把生产用毛边去除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11196.5U CN220944662U (zh) | 2023-09-25 | 2023-09-25 | 一种扳手握把生产用毛边去除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944662U true CN220944662U (zh) | 2024-05-14 |
Family
ID=91005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611196.5U Active CN220944662U (zh) | 2023-09-25 | 2023-09-25 | 一种扳手握把生产用毛边去除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944662U (zh) |
-
2023
- 2023-09-25 CN CN202322611196.5U patent/CN22094466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527136U (zh) | 一种金属零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 |
CN216151903U (zh) | 一种铝单板加工系统 | |
CN216029947U (zh) | 一种用于铝合金门窗加工的打磨装置 | |
CN220944662U (zh) | 一种扳手握把生产用毛边去除装置 | |
CN212762539U (zh) | 一种可辅助清理灰尘的打磨片装置 | |
CN212145757U (zh) | 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表面去毛刺装置 | |
CN111037399A (zh) | 一种铝合金型材两端同步加工设备 | |
CN215881176U (zh) | 一种适用广泛的高效周抛机 | |
CN113001248B (zh) | 一种铝合金切割打磨除尘设备 | |
CN114310591A (zh) | 一种石墨模具的胚体加工车床 | |
CN218556524U (zh) | 一种铝单板修边装置 | |
CN220330862U (zh) | 一种高效率板材表面毛刺去除装置 | |
CN218639306U (zh) | 一种条形钢结构用抛光机 | |
CN222095630U (zh) | 一种装配机构及手持和固定两用打磨机 | |
CN220463227U (zh) | 一种铝合金条成型打磨结构 | |
CN220217733U (zh) | 表面处理装置 | |
CN218416762U (zh) | 一种安全化除静电装置 | |
CN218518386U (zh) | 一种家具板材抛光机 | |
CN215785547U (zh) | 一种激光镜片的打磨清洗装置 | |
CN221364229U (zh) | 一种设置有多道打磨工序的磨砂机 | |
CN221658984U (zh) | 一种塑料制品用打磨设备 | |
CN212095743U (zh) | 一种塑料产品成型不规则面打磨装置 | |
CN219170539U (zh) | 一种上下双面通过式磁芯磨床 | |
CN219725542U (zh) | 一种具有四边定位功能的板材磨床 | |
CN221390256U (zh) |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板材自动修边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