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厂余热蒸汽高效利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垃圾焚烧厂余热蒸汽高效利用结构。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厂焚烧垃圾一般通过焚烧炉进行焚烧,焚烧时会产生大量带有热量的烟气,现有的一般会对这些热量进行回收,通常用于对水的加热,用于产生蒸汽等,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1705754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固废处理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焚烧炉本体,焚烧炉本体一侧设有用于烟气与水热量交换的热量交换装置,提高对固废处理的余热利用率,节约能源,具有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的特点。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可以实现烟气的余热利用,但是对于烟气热量的吸收也只用于水的一次加热,排出的烟气还具有一定的热量,不能进行利用,从而降低余热利用效率,并且对于水加热后一般会产生水垢等杂质,其未安装有任何清理装置,需要人工进行清理,从而增加了工作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厂余热蒸汽高效利用结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现有装置虽然能够起到余热利用的效果,但是对于烟气热量的吸收也只用于水的一次加热,排出的烟气还具有一定的热量,不能进行利用,从而降低余热利用效率,并且对于水加热后一般会产生水垢等杂质,其未安装有任何清理机装置,需要人工进行清理,从而增加了工作负担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垃圾焚烧厂余热蒸汽高效利用结构,包括垃圾焚烧炉、蒸汽发生箱和预热水箱,所述蒸汽发生箱和预热水箱的内部均贯穿安装有余热加热搅拌机构,所述蒸汽发生箱和预热水箱的内部均安装有与相应的余热加热搅拌机构相配合的水垢清理机构,所述蒸汽发生箱和预热水箱均安装有与相应的余热加热搅拌机构和水垢清理机构相配合的驱动机构,所述垃圾焚烧炉、蒸汽发生箱和预热水箱之间安装有管道组件;
所述余热加热搅拌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分别贯穿相应的蒸汽发生箱和预热水箱的顶部和底部,并分别与蒸汽发生箱和预热水箱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均固定互通有空心结构的集中盒,两个所述集中盒之间固定互通有多个换热管。
优选的,所述水垢清理机构包括刮料环,所述刮料环分别与相应的蒸汽发生箱和预热水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刮料环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刮料板,多个所述换热管均贯穿刮料板并与刮料板滑动连接,所述刮料环的外表面贯穿螺纹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底端贯穿相应的蒸汽发生箱和预热水箱,且所述往复丝杆与相应的蒸汽发生箱和预热水箱转动连接,往复丝杆转动时可以带动刮料环和刮料板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将粘附在箱体内壁和换热管外壁的水垢刮去,从而方便进行清理。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相应的蒸汽发生箱和预热水箱的底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往复丝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齿轮,电机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分别带动余热加热搅拌机构和水垢清理机构运行。
优选的,所述管道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垃圾焚烧炉顶部的净化器,所述净化器的进气端与垃圾焚烧炉的出气端固定互通,所述净化器的出气端固定互通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接头,所述第一旋转接头的另一端与位于蒸汽发生箱底部的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蒸汽发生箱和预热水箱之间设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接头,且两个所述第二旋转接头的另一端分别与位于蒸汽发生箱和预热水箱顶部的连接管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管道组件,便于焚烧炉产生的烟气进行流动。
优选的,所述预热水箱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预热水箱的内部固定互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与蒸汽发生箱内部相连通的水管,所述水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阀,可以将预热水箱中的热水加入到蒸汽发生箱中。
优选的,所述蒸汽发生箱的顶部固定互通有排气阀,便于蒸汽的排出,所述预热水箱的顶部固定互通有加水阀,便于进行加水,所述蒸汽发生箱和预热水箱的底部一侧均固定互通有排污阀,便于将清理下的水垢排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厂余热蒸汽高效利用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垃圾焚烧厂余热蒸汽高效利用结构,通过设置的蒸汽发生箱、预热水箱和水泵,可以将烟气剩余的热量对预热水箱中的水进行预加热,然后通过水泵加入到蒸汽发生箱中,不仅可以减少蒸汽发生所需的热量,提高发生速度,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余热的利用,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焚烧炉余热利用装置没有预热装置,造成热量浪费和加热速度慢的问题。
2、该一种垃圾焚烧厂余热蒸汽高效利用结构,通过设置的余热加热搅拌机构、水垢清理机构和驱动机构,不仅可以加快蒸汽发生的速度,而且还可以将粘附在箱体内壁和换热管外壁的水垢刮去,无需人工进行清理,降低工作负担,从而解决了现有焚烧炉余热利用装置需要人工对内部的换热机构进行清理而增加工作负担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蒸汽发生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余热加热搅拌机构和水垢清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垃圾焚烧炉;2、蒸汽发生箱;3、预热水箱;4、余热加热搅拌机构;41、连接管;42、集中盒;43、换热管;5、水垢清理机构;51、刮料环;52、连接环;53、刮料板;54、往复丝杆;6、驱动机构;61、电机;62、第一齿轮;63、第二齿轮;64、第三齿轮;7、管道组件;71、净化器;72、第一管道;73、第一旋转接头;74、第二管道;75、第二旋转接头;8、水泵;9、水管;10、控制阀;11、排气阀;12、加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垃圾焚烧厂余热蒸汽高效利用结构,包括垃圾焚烧炉1、蒸汽发生箱2和预热水箱3,所述蒸汽发生箱2和预热水箱3的内部均贯穿安装有余热加热搅拌机构4,所述余热加热搅拌机构4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管41,两个所述连接管41分别贯穿相应的蒸汽发生箱2和预热水箱3的顶部和底部,并分别与蒸汽发生箱2和预热水箱3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管41的一端均固定互通有空心结构的集中盒42,两个所述集中盒42之间固定互通有多个换热管43,连接管41转动带动集中盒42和换热管43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将水进行搅动,使得水可以充分进行受热,提高换热效率。
实施例2:
如图1-图3所示,所述蒸汽发生箱2和预热水箱3的内部均安装有与相应的余热加热搅拌机构4相配合的水垢清理机构5,所述水垢清理机构5包括刮料环51,所述刮料环51分别与相应的蒸汽发生箱2和预热水箱3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刮料环5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连接环52,所述连接环5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刮料板53,多个所述换热管43均贯穿刮料板53并与刮料板53滑动连接,所述刮料环51的外表面贯穿螺纹连接有往复丝杆54,所述往复丝杆54的底端贯穿相应的蒸汽发生箱2和预热水箱3,且所述往复丝杆54与相应的蒸汽发生箱2和预热水箱3转动连接,往复丝杆54转动通过螺纹带动刮料环51上下移动,从而通过连接环52带动刮料板53上下移动,进而可以将粘附在箱体内壁和换热管43外壁的水垢刮去,不仅可以提高换热效率,而且无需人工进行内部清理,从而解决了现有焚烧炉余热利用装置需要人工对内部的换热机构进行清理而增加工作负担的问题。
实施例3:
如图1-图3所示,所述蒸汽发生箱2和预热水箱3均安装有与相应的余热加热搅拌机构4和水垢清理机构5相配合的驱动机构6,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电机61,所述电机61固定安装在相应的蒸汽发生箱2和预热水箱3的底部,所述电机61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齿轮62,所述连接管41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齿轮62相啮合的第二齿轮63,所述往复丝杆5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62相啮合的第三齿轮64,电机61转动带动第一齿轮62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63和第三齿轮64转动,进而分别带动连接管41和往复丝杆54转动。
实施例4: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垃圾焚烧炉1、蒸汽发生箱2和预热水箱3之间安装有管道组件7,所述管道组件7包括固定安装在垃圾焚烧炉1顶部的净化器71,所述净化器71的进气端与垃圾焚烧炉1的出气端固定互通,所述净化器71的出气端固定互通有第一管道72,所述第一管道7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接头73,所述第一旋转接头73的另一端与位于蒸汽发生箱2底部的连接管41固定连接,所述蒸汽发生箱2和预热水箱3之间设有第二管道74,所述第二管道7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接头75,且两个所述第二旋转接头75的另一端分别与位于蒸汽发生箱2和预热水箱3顶部的连接管41固定连接,净化器71可以将烟气中的烟尘除去,第一旋转接头73和第二旋转接头75的设置,便于在烟气输送时余热加热搅拌机构4可以正常运行。
所述预热水箱3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8,所述水泵8的进水端与预热水箱3的内部固定互通,所述水泵8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与蒸汽发生箱2内部相连通的水管9,所述水管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阀10,预热水箱3中预热后的水可以通过水泵8输送到蒸汽发生箱2中,从而减少蒸汽发生所需的热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焚烧炉余热的利用,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焚烧炉余热利用装置没有设置预热装置,导致剩余热量浪费的问题。
所述蒸汽发生箱2的顶部固定互通有排气阀11,便于蒸汽排出,所述预热水箱3的顶部固定互通有加水阀12,便于进行加水,所述蒸汽发生箱2和预热水箱3的底部一侧均固定互通有排污阀,便于进行排污。
工作原理:垃圾焚烧炉1产生的烟气经过净化器71净化后通过管道组件7依次进入到两个换热管43中,进而对蒸汽发生箱2和预热水箱3中的水进行加热,此时启动两个电机61,电机61转动带动第一齿轮62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63和第三齿轮64转动,进而分别带动连接管41和往复丝杆54转动,连接管41转动带动集中盒42和换热管43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将水进行搅动,使得水可以充分进行受热,提高换热效率,往复丝杆54转动通过螺纹带动刮料环51上下移动,从而通过连接环52带动刮料板53上下移动,进而可以将粘附在箱体内壁和换热管43外壁的水垢刮去,不仅可以提高换热效率,而且无需人工进行内部清理,从而解决了现有焚烧炉余热利用装置需要人工对内部的换热机构进行清理而增加工作负担的问题,当蒸汽发生箱2需要加水时,此时水泵8可以将预热水箱3中预热的水加入到蒸汽发生箱2中,从而可以减少蒸汽发生所需的热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焚烧炉余热的利用,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焚烧炉余热利用装置没有设置预热装置,导致剩余热量浪费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