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77623U - 一种电子卡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卡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777623U CN220777623U CN202321151723.2U CN202321151723U CN220777623U CN 220777623 U CN220777623 U CN 220777623U CN 202321151723 U CN202321151723 U CN 202321151723U CN 220777623 U CN220777623 U CN 2207776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ic card
- display module
- assembly
- front housing
- ke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卡证,所述电子卡证包括:前壳组件,所述前壳组件包括前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前壳体上的透明显示窗口;后壳组件,盖设在所述前壳组件上,在所述前壳组件与所述后壳组件之间形成容纳腔;以及,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侧朝向所述透明显示窗口;其中,所述前壳组件采用双色注塑工艺制备而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卡证。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工卡、电子学生证等电子卡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子卡证集成的功能也越来越多,相应地电子卡证也越来越厚重,不能满足用户对轻便电子卡证的需求趋势。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电子卡证比较厚重、不能满足用户对轻便电子卡证需求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卡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卡证,所述电子卡证包括:
前壳组件,所述前壳组件包括前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前壳体上的透明显示窗口;
后壳组件,盖设在所述前壳组件上,在所述前壳组件与所述后壳组件之间形成容纳腔;以及,
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侧朝向所述透明显示窗口;
其中,所述前壳组件采用双色注塑工艺制备而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前壳组件与所述后壳组件的连接缝隙间设有密封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壳组件与所述后壳组件卡扣配合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卡证还包括主板,所述主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主板在所述前壳组件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模组在所述前壳组件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模组粘贴固定在所述前壳体上;所述电子卡证还包括电磁屏蔽膜,所述电磁屏蔽膜覆盖在所述显示模组的非出光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板固定在所述前壳体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卡证还包括正面按键;所述主板上设有按键触点,所述前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按键触点相对应的按键通孔,所述正面按键设置于所述按键通孔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卡证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电池在所述前壳组件上的正投影与所述主板在所述前壳组件上的正投影不重叠,所述电池在所述前壳组件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模组在所述前壳组件上的正投影重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卡证还包括SIM卡槽,所述SIM卡槽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后壳组件包括后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后壳体上的卡槽盖,所述后壳体与所述SIM卡槽的对应位置开设有卡槽口,所述卡槽盖与所述后壳体连接以开合所述卡槽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槽盖与所述后壳体卡扣配合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后壳体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面的三个侧边分别设有朝向所述后壳体中心的折边。
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电子卡证,通过前壳组件和后壳组件形成容纳腔,用于设置电子卡证中的显示模组等器件,在前壳组件上设有透明显示窗口,通过透明显示窗口可以使显示模组的出光侧显露出来,并且可以保护显示模组,避免显示模组被划伤;其中,前壳组件采用双色注塑工艺制备而成,使前壳组件中的前壳体和透明显示窗口一体成型,从而使前壳组件形成的一体结构更轻薄,使电子卡证整机更轻便、更简洁,并且提高了前壳组件的防水性能;同时还减少了组装工序,降低了电子卡证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卡证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卡证的后视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卡证的左视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卡证的右视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卡证的俯视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卡证的仰视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卡证的爆炸图
图8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卡证的前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卡证的A-A向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10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卡证的A-A向剖视图的另一局部放大图;
图11示出了图2中的电子卡证的B-B向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前壳组件;110、前壳体;120、透明显示窗口;130、正面按键;140、听筒网;150、挂耳;160、充电口;170、话筒口;180、密封胶;200、后壳组件;210、后壳体;211、卡槽口;212、第一折边;213、第二折边;214、第三折边;220、卡槽盖;230、空白卡;240、后壳电磁屏蔽膜;250、黄金胶带;300、显示模组;310、电子纸显示屏;320、双面胶;330、电磁屏蔽膜;400、主板;410、螺丝;420、导电泡棉;500、电池;340泡棉胶;600、SIM卡槽;700、天线;800、RFID;900、4G FP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卡证,如图1至图7所示,电子卡证包括:
前壳组件100,前壳组件100包括前壳体110和设置在前壳体110上的透明显示窗口120;
后壳组件200,盖设在前壳组件100上,在前壳组件100与后壳组件200之间形成容纳腔;以及,
显示模组300,设置于容纳腔中,且显示模组300的出光侧朝向透明显示窗口120;
其中,前壳组件100采用双色注塑工艺制备而成。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卡证,通过前壳组件100和后壳组件200形成容纳腔,用于设置电子卡证中的显示模组300等器件,在前壳组件100上设有透明显示窗口120,通过透明显示窗口120可以使显示模组300的出光侧显露出来,并且可以保护显示模组300,避免显示模组300被划伤;其中,前壳组件100采用双色注塑工艺制备而成,使前壳组件100中的前壳体110和透明显示窗口120一体成型,从而使前壳组件100形成的一体结构更轻薄,使电子卡证整机更轻便、更简洁,并且提高了前壳组件100的防水性能;同时还减少了组装工序,降低了电子卡证的制造成本。
随着电泳显示技术(Electro Phoretic Display,EPD)的普及,其应用范围也随之普及,诸如学校的电子学生卡等电子卡证是其中一种应用场景。电子学生卡可以具有同心和定位等功能,不仅可以作为学生证,还可以替代手机和儿童手表,达到一卡多用的目的。如何使电子卡证到达轻便、成本低、功能多的用户需求,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相关技术中,电子卡证的前壳上开设有显示窗口,并通过将丝印盖板盖设在显示窗口上,形成使显露出显示模组300出光侧的前壳结构,这种前壳结构不仅结构复杂,组装比较复杂,组装后呈现双层结构导致厚度较大,不能满足用户对轻便电子卡证的需求趋势。而且前壳结构受限于由两部分组成,密封性和防水性较差,导致电子卡证比较厚重,防水性较差,导致电子卡证容易受损失效,使用寿命较短,使用成本较高。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卡证,前壳组件100采用双色注塑工艺制备而成,其中,前壳体110可以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注塑材料制备而成,从而可以确保前壳体110的结构强度,同时,透明显示窗口120采用透明注塑材料制备而成,且透明显示窗口120与前壳体110一体成型,可以使前壳组将更简洁,且使透明显示窗口120与前壳体110不存在重叠部分,使前壳组件100整体结构较为轻薄。
进一步地,前壳组件100一体成型,整体轻薄,且无需进行组装,能够使原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同时得到降低。
更进一步地,前壳组件100一体成型,在前壳体110与透明显示窗口120之间不存在缝隙,故而前壳组件100的防水性能得到提升,从而可以使电子卡证避免水汽侵入,延长了电子卡证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8和图9所示,在前壳组件100与后壳组件200的连接缝隙间设有密封胶18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可以通过点胶设备等在前壳组件100与后壳组件200的组装接触部分进行点胶,在前壳组件100上形成一整圈的密封胶180,将后壳组件200盖设在前壳组件100上后,后壳组件200通过密封胶180固定在前壳组件100上,在前壳组件100与后壳组件200的连接缝隙间形成一整圈密封胶180,通过密封胶180可以将前壳组件100与后壳组件200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可以避免水汽或灰尘进入前壳组件100与后壳组件200形成的容纳腔中,从而保护设置于容纳腔中的显示模组300等器件,避免受到水汽或灰尘侵扰导致损坏,使电子卡证达到IP54的防水防尘等级,进而可以延长电子证件的使用寿命。同时,前壳组件100和后壳组件200通过密封胶180可以固定连接在一起,实现无螺丝410化的结构设计,既能够优化外观,使电子卡证更轻薄,又能够方便产线作业,提高电子卡证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前壳体110上与容纳腔中各功能性器件相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听筒网140、充电口160、话筒口170等开口,以便于容纳腔中的相应地功能性器件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在前壳组件100顶部和后壳组件200顶部相对应地位置分别设有挂耳150,用户可以使挂绳穿过挂耳150,从而可以通过挂绳悬挂佩戴该电子卡证,以方便携带该电子卡证,避免丢失。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8至图10所示,前壳组件100与后壳组件200卡扣配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前壳组件100与后壳组件200的连接强度,避免在外力冲击下前壳组件100与后壳组件200的脱离,可以使前壳组件100与后壳组件200通过卡扣配合连接。如图9和图10所示,在前壳组件100的侧壁内侧可以设有若干相对于侧壁凸出的卡扣,相应地,在后壳组件200邻近前壳组件100的一侧设有若干卡勾,且卡勾的勾部向前壳组件100的侧壁方向延伸,从而在将后壳组件200盖设在前壳组件100上时,后壳组件200上的卡勾能够卡在卡扣上,以使前壳组件100与后壳组件200实现卡扣配合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扣和卡勾的设置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前壳组件100和后壳组件200的结构容纳腔中设置的器件位置进行适应性调整,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7和图8所示,电子卡证还包括主板400,主板400设置于容纳腔中,且主板400在前壳组件100上的正投影与显示模组300在前壳组件100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在本实施例中,主板400可以集成有电路板、喇叭、听筒、各种接口等功能性部件,即需要避免被遮挡主板400上的喇叭、听筒等部件影响其接收或发出的声音信号,还需要与按键、充电器进行连接,故而使主板400在前壳组件100上的正投影与显示模组300在前壳组件100上的正投影不重叠,即主板400与显示模组300错开设置,避免主板400与显示模组300重叠设置影响电子卡证的整体厚度,还能够避免显示模组300影响主板400上各器件的正常工作,或遮挡主板400影响主板400上各接口的功能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后壳组件200与主板400相对应位置设有后壳电磁屏蔽膜240,通过该后壳电磁屏蔽膜240对主板400进行电磁防护。在后壳电磁屏蔽膜240上还设有黄金胶带250,使黄金胶带250与主板400相对应,通过黄金胶带250以保护主板400上的镀金连接器(金手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主板400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导电泡棉420,位于主板400前侧的导电泡棉420可以粘贴在主板400的正面和/或前壳组件100的内侧,位于主板400后侧的导电泡棉420可以粘贴在主板400的背面和/或后壳组件200的内侧,通过导电泡棉420可以缓冲主板400受到的应力以保护主板400,还可为主板400起到接地作用。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显示模组300粘贴固定在前壳体110上;电子卡证还包括电磁屏蔽膜330,电磁屏蔽膜330覆盖在显示模组300的非出光面。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显示模组300采用电子纸显示屏310用于显示信息,电子纸显示屏310具有薄、省电、可更新显示内容、显示效果接近自然纸张、免于阅读疲劳、在阳光下可视效果好等诸多优点,应用在本实施例的电子卡证中,即可以使电子卡证满足室内、室外的显示要求,使用电子卡证具有护眼的特点,还可以使电子卡证更薄、结构更紧凑,又可以使电子卡证具有省电、续航长等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显示模组300可以通过双面胶320粘贴在前壳体110上,以使显示模组300的出光侧朝向透明显示窗口120。显示模组300通过双面胶320粘贴在前壳体110上,即可以使显示模组300固定在前壳体110上的方式更简便,又能够避免通过了螺丝410等连接件将显示模组300固定在前壳体110上导致电子卡证的整体厚度更大、重量更重。
在本实施例中,在显示模组300的非出光面覆盖有电磁屏蔽膜330,电磁屏蔽膜330可以采用导电部,将导电布通过胶黏剂等粘贴在显示模组300的背面或前壳体110上,使导电布完全覆盖在显示模组300的非出光面上,通过电磁屏蔽膜330可以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避免电子纸显示屏310受到电磁干扰影响其正常显示。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主板400固定在前壳体110上。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主板400与显示模组300连接的可靠性,避免主板400相对于显示模组300移动而影响主板400与显示模组300连接的可靠性,将主板400固定在前壳体110上。可选地,在前壳体110上可以设有螺钉连接部,从而使主板400可以通过螺钉与螺钉连接部的螺纹连接,将主板400通过螺钉固定在前壳体110上。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8所示,电子卡证还包括正面按键130;主板400上设有按键触点,前壳体110上开设有与按键触点相对应的按键通孔,正面按键130设置于按键通孔中。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卡证可以通过正面按键130与主板400上的按键触点的抵接,从而对主板400进行操控,实现与电子卡证的人机交互。前壳体110上开设有与按键触点相对应的按键通孔,将正面按键130设置于按键通孔中,从而正面按键130与主板400上的按键触点对对应,通过按压正面按键130可以使正面按键130与按键触点相抵接,进而对主板400进行控制,以达到更新显示模组300显示内容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显示模组300与主板400相对于前壳组件100相错开,故而正面按键130可以与显示模组300相错开,使正面按键130和显示模组300并列呈现在前壳体110的正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正面按键130可以包括若干功能性按键,各个功能性按键可以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布在前壳体110上,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六个功能性按键呈梅花状排布在前壳体110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功能性按键也可以呈一字型并列地排布在前壳体110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功能性按键的功能和用于操控的便利性进行适应性调整,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电子卡证还包括电池500,电池500设置于容纳腔中,且电池500在前壳组件100上的正投影与主板400在前壳组件100上的正投影不重叠,电池500在前壳组件100上的正投影与显示模组300在前壳组件100上的正投影重叠。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500可以通过泡棉胶粘贴在前壳体110上或与显示模组300相对应的电磁屏蔽膜330上。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电池500在前壳组件100上的正投影与主板400在前壳组件100上的正投影不重叠,电池500在前壳组件100上的正投影与显示模组300在前壳组件100上的正投影重叠,即使电池500与显示模组300叠设在容纳腔中,且使电池500和主板400在容纳腔中相互错开。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模组300的厚度相对较薄,电池500和主板400的厚度相对较厚,为了使电子卡证整体更薄,故而使电池500与主板400相互错开,同时由于主板400需要与正面按键130等相对应,因此不适宜将主板400与显示模组300叠设,故而使电池500与显示模组300叠设,主板400与显示模组300、电池500相互错开。
本实施例通过主板400、显示模组300以及电池500在容纳腔中的上述排布方式,可以使容纳腔中各器件的分布更为合理,从而能够使电子卡证整体较薄。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7和图10所示,电子卡证还包括SIM卡槽340泡棉胶;600,SIM卡槽340泡棉胶;600设置于容纳腔中;后壳组件200包括后壳体210和设置在后壳体210上的卡槽盖220,后壳体210与SIM卡槽340泡棉胶;600的对应位置开设有卡槽口211,卡槽盖220与后壳体210连接以开合卡槽口211。
在本实施例中,在电子卡证的容纳腔中设有SIM卡槽340泡棉胶;600,SIM卡槽340泡棉胶;600可以集成在主板400上,可以将SIM卡装入该SIM卡槽340泡棉胶;600中,从而使电子卡证实现移动通信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后壳组件200包括后壳体210和卡槽盖220,在后壳体210上与SIM卡槽340泡棉胶;600对应位置开设有卡槽口211,卡槽盖220与后壳体210连接以开合卡槽口211。通过开合后壳体210上的卡槽口211可以将SIM卡装入SIM卡槽340泡棉胶;600中,同时卡槽盖220盖设在卡槽口211上,可以避免SIM卡从SIM卡槽340泡棉胶;600中脱出掉落。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卡槽盖220与后壳体210卡扣配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卡槽盖220与后壳体210卡扣配合连接,可以方便用户将打开和盖合卡槽盖220,方便SIM卡的安装和更换。具体地,卡槽盖220与后壳体210的卡扣配合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本领域适用的卡扣配合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11所示,在后壳体210远离容纳腔的一面的三个侧边分别设有朝向后壳体210中心的折边。
在本实施例中,后壳体210远离容纳腔的一面位于电子卡证的背面,也可以视作后壳体210的背面。在后壳体210的背面的三个侧边分别设有朝向后壳体210中心的折边。如图2所示,在后壳体210背面的底侧设有第一折边212,第一折边212向电子卡证上方翻折;在后壳体210背面的左侧设有第二折边213,第二折边213向电子卡证右方翻折;在后壳体210背面的右侧设有第三折边214,第三折边214向电子卡证左方翻折;通过第一折边212、第二折边213以及第三折边214在后壳体210的背面形成可以放置卡片的卡槽,用于可以插入需要随身携带的各种卡片。此外,电子卡证中也可以配备空白卡230,用户可以在空白卡230上记载使用者信息后插入上述卡槽中。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可以使电子卡证的大小与身份证、银行卡等常见标准卡大小相近,从而使电子卡证的携带更为方便。同时,在电子卡证背面形成的上述卡槽的大小与标准卡大小相匹配,从而可以将诸如身份证、银行卡、学生卡、交通卡以及记载用户信息的卡片等插入该卡槽中,便于随身携带。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卡证的容纳腔中还设有天线700、射频识别(RFID800)、4GFPC900等天线700组件,这些天线700组件可以组装在前壳体110上,也可以组装在后壳体210上。通过这些天线700组件,可以实现电子卡证不同的通信方式,使电子卡证的通讯信号更好。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卡证,通过前壳组件100、后壳组件200、显示模组300、主板400、电池500的结构、组装方式以及位置分布的设计和调整,可以使电子卡证整机厚度仅为8.9mm,整机仅采用2颗螺丝410,组装和使用十分方便,整机重量也控制在70g以内,且防水防尘等级达到了IP54级,更好地满足了用户对电子卡证轻便、防水的使用需求。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电子卡证的组装顺序如下:
将天线700、RFID800以及4G FPC900组装在前壳体110的内侧;之后通过双面胶320将电子纸显示屏310粘贴在透明显示窗口120的内侧,使电子纸显示屏310的出光面与透明显示窗口120相对应;将电磁屏蔽膜330覆盖黏贴在电子纸显示屏310的非出光面,之后将用于粘贴电池500的双面泡棉胶贴在电磁屏蔽膜330;将主板400通过一个导电泡棉420组装在前壳体110的内侧,并通过螺丝410进一步将主板400固定在前壳体110上;将电池500组装在前壳体110的内侧并插上与电池500连接的所有连接器;在后壳体210的内侧依次贴附后壳电磁屏蔽膜240和黄金胶带250,之后将一个导电泡棉420贴在后盖上;将组装好的前提组件放在专用点胶治具上,在前壳体110用于与后壳体210的接触处设有点胶平台,在点胶平台上点上一圈连续的热熔胶作为密封胶180,然后将组装好的后壳组件200组装在前壳组件100上并进行保压;最后将卡槽盖220组装到卡槽口211上,并插入空白卡230,完成电子卡证的组装。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电子卡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卡证包括:
前壳组件,所述前壳组件包括前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前壳体上的透明显示窗口;
后壳组件,盖设在所述前壳组件上,在所述前壳组件与所述后壳组件之间形成容纳腔;以及,
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侧朝向所述透明显示窗口;
其中,所述前壳组件采用双色注塑工艺制备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壳组件与所述后壳组件的连接缝隙间设有密封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卡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组件与所述后壳组件卡扣配合连接。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卡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卡证还包括主板,所述主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主板在所述前壳组件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模组在所述前壳组件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卡证,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粘贴固定在所述前壳体上;所述电子卡证还包括电磁屏蔽膜,所述电磁屏蔽膜覆盖在所述显示模组的非出光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卡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固定在所述前壳体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卡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卡证还包括正面按键;所述主板上设有按键触点,所述前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按键触点相对应的按键通孔,所述正面按键设置于所述按键通孔中。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卡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卡证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电池在所述前壳组件上的正投影与所述主板在所述前壳组件上的正投影不重叠,所述电池在所述前壳组件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模组在所述前壳组件上的正投影重叠。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卡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卡证还包括SIM卡槽,所述SIM卡槽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后壳组件包括后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后壳体上的卡槽盖,所述后壳体与所述SIM卡槽的对应位置开设有卡槽口,所述卡槽盖与所述后壳体连接以开合所述卡槽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卡证,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盖与所述后壳体卡扣配合连接。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卡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壳体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面的三个侧边分别设有朝向所述后壳体中心的折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51723.2U CN220777623U (zh) | 2023-05-12 | 2023-05-12 | 一种电子卡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51723.2U CN220777623U (zh) | 2023-05-12 | 2023-05-12 | 一种电子卡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777623U true CN220777623U (zh) | 2024-04-16 |
Family
ID=90637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151723.2U Active CN220777623U (zh) | 2023-05-12 | 2023-05-12 | 一种电子卡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777623U (zh) |
-
2023
- 2023-05-12 CN CN202321151723.2U patent/CN22077762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000243B2 (ja) | 電子機器 | |
US8602299B2 (en) | Mobile terminal device | |
US7957123B2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US7586753B2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ing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 |
JP4694517B2 (ja) | 携帯電子機器 | |
EP1919011B1 (en) | Battery cover grounding device for portable terminal | |
US20110221688A1 (en) | Watch type mobile terminal | |
GB2344251A (en) | Wristwatch type mobile telephone has removable battery pack | |
KR20100062539A (ko) |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알에프아이디 안테나 장치 및 그 설치 방법 | |
EP4310630A1 (en) |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display protection structure | |
CN116762484A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116471348A (zh) | 包括导电构件的电子装置 | |
JP2003241170A (ja) | 電子機器の背面lcd固定構造 | |
US8189332B2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JP4796904B2 (ja) | データ通信装置 | |
CN220777623U (zh) | 一种电子卡证 | |
CN213213573U (zh) | 保护壳 | |
CN118924013A (zh) | 一种电子卡证 | |
JP4337261B2 (ja) | 携帯電話機 | |
CN214205604U (zh) | 移动终端 | |
CN215991163U (zh) |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 | |
JP2008187454A (ja) | 携帯電子機器 | |
CN210489481U (zh) | 一种户外手持终端上的高防护按键结构 | |
CN219642266U (zh) | 一种电子卡证 | |
CN219960994U (zh) | 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