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42266U - 一种电子卡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卡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42266U CN219642266U CN202320371748.7U CN202320371748U CN219642266U CN 219642266 U CN219642266 U CN 219642266U CN 202320371748 U CN202320371748 U CN 202320371748U CN 219642266 U CN219642266 U CN 2196422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ic card
- key
- notch
- hole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卡证,包括:壳体,内形成容纳腔,开设有连通容纳腔的按键通孔和槽口通孔;按键组件,置于容纳腔中,按压端穿过按键通孔置于壳体外侧,按键组件上设有按键密封圈,按键密封圈夹设在壳体内壁与按键组件之间;槽口组件,置于容纳腔中,开口端与槽口通孔相对应,槽口组件上套设有槽口密封圈,槽口密封圈贴合在槽口通孔的内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卡证。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诸如学生证等电子卡证集成了多种功能,设有卡槽用于装载SIM已进行无线通讯,设有按键、USB接口等用于信息交互。但是由于电子卡证使用频率较高、使用场合较多,水汽容易通过按键缝隙等位置侵入电子卡证内部,导致电子卡证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电子卡证防水效果差、水汽通过按键缝隙等位置侵入电子卡证内部,导致电子卡证损坏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卡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卡证,所述电子卡证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容纳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按键通孔和槽口通孔;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按键组件的按压端穿过所述按键通孔置于所述壳体外侧,所述按键组件上设有按键密封圈,所述按键密封圈夹设在所述壳体内壁与所述按键组件之间;槽口组件,所述槽口组件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槽口组件的开口端与所述槽口通孔相对应,所述槽口组件上套设有槽口密封圈,所述槽口密封圈贴合在所述槽口通孔的内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按键组件包括前按键和侧按键,所述前按键设置在所述壳体正面的一端,所述前按键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按键本体,所述侧按键设置在所述壳体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侧按键包括侧按键本体和可套设在所述侧按键本体上的侧按键帽,所述侧按键帽包括帽体和设置在所述帽体边沿且向四周外延的帽沿,所述按键密封圈夹设在所述壳体内壁与所述帽沿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槽口组件包括USB和SIM卡槽,所述USB和SIM卡槽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盖设在所述前壳上的后盖,在所述前壳与所述后盖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前壳与所述后盖通过卡扣连接,且在所述前壳的边缘与所述后盖之间设有密封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卡证还包括: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设置在所述前壳远离所述后盖的一侧;和,排线插口,所述排线插口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显示模组上;其中,所述前壳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排线通孔,所述排线插口的自由端穿过所述排线通孔置于所述容纳腔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模组为电子纸显示模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卡证还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上集成有所述按键组件和所述槽口组件的接口,所述主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主板还与所述排线插口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卡证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主板并排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电池固定在所述前壳上,所述电池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卡证还包括: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天线组件固定在所述后盖上与所述主板相对应的位置;
其中,所述主板上设有天线弹性触点,所述天线组件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天线弹性触点相抵接的接触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上设有挂耳,所述挂耳用于与挂绳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卡证还包括:挂绳和与挂绳连接的绳扣,所述绳扣与所述挂耳可拆卸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电子卡证,在按键组件和槽口组件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密封圈,通过按键密封圈使壳体上的按键通孔与按键组件之间达到密封效果,通过槽口密封圈使壳体上的槽口通孔与槽口组件之间达到密封效果,从而提高电子卡证容纳腔的防水密封效果,避免水汽通过按键通孔和/或槽口通孔的缝隙进入容纳腔中,以保护设置在电子卡证容纳腔中的电子器件,延长电子卡证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避免电子卡证在雨雪等天气下不能方便地进行使用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卡证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卡证的后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卡证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卡证的仰视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卡证的左视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卡证的右视图;
图7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卡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卡证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卡证的爆炸图;
图10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卡证中前按键组装前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卡证中前按键组装后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卡证中显示模组组装前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卡证中显示模组组装后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卡证中透光膜组装前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卡证中透光膜组装后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卡证中集成主板组装前示意图;
图17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卡证中集成主板组装后示意图;
图18示出了图17中的电子卡证的A-A向剖视图
图19示出了图18中B处和C处的放大视图;
图20示出了图17中的电子卡证的E-E向剖视图
图21示出了图20中D处的放大视图;
图22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卡证中电池等组装前示意图;
图23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卡证中电池等组装后示意图;
图24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卡证中天线与后盖组装前示意图;
图25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卡证中天线与后盖组装后示意图;
图26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卡证中前壳、后盖以及IC卡组装前示意图;
图27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卡证中前壳、后盖以及IC卡组装后示意图;
图28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卡证中挂绳组装前示意图;
图29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卡证中挂绳组装后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壳体;110、前壳;111、侧按键通孔;112、USB槽口通孔;113、SIM卡槽槽口通孔;114、排线通孔;115、前按键通孔;116、电池槽;117、前壳卡槽;120、后盖;121、后盖卡勾;210、侧按键;211、侧按键本体;212、侧按键帽;230、侧按键密封圈;240、前按键;310、USB;311、USB槽口密封圈;320、SIM卡槽;321、SIM卡槽槽口密封圈;322、SIM卡;400、显示模组;410、显示模组双面胶;500、排线插口;600、透光膜;610、透光膜双面胶;710、主板;800、电池;810、电池双面胶;900、天线组件;910、蓝牙天线;920、GPS天线;930、NFC天线;940、通信感应天线;1000、挂耳;1100、挂绳;1200、绳扣;1300、IC卡;1400、震动马达;1500、喇叭;1600、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卡证,如图1至图6所示,该电子卡证包括:
壳体100,壳体100内形成容纳腔,壳体100上开设有连通容纳腔的按键通孔和槽口通孔;
按键组件,按键组件置于容纳腔中,按键组件的按压端穿过按键通孔置于壳体100外侧,按键组件上设有按键密封圈,按键密封圈夹设在壳体100内壁与按键组件之间;
槽口组件,槽口组件置于容纳腔中,槽口组件的开口端与槽口通孔相对应,槽口组件上套设有槽口密封圈,槽口密封圈贴合在槽口通孔的内侧。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卡证,在按键组件和槽口组件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密封圈,通过按键密封圈使壳体100上的按键通孔与按键组件之间达到密封效果,通过槽口密封圈使壳体100上的槽口通孔与槽口组件之间达到密封效果,从而提高电子卡证容纳腔的防水密封效果,避免水汽通过按键通孔和/或槽口通孔的缝隙进入容纳腔中,以保护设置在电子卡证容纳腔中的电子器件,延长电子卡证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避免电子卡证在雨雪等天气下不能方便地进行使用的缺陷。
在本实施例中,按键密封圈夹设在壳体100内壁与按键组件之间,按键密封圈既能够使按键通孔与容纳腔之间的隔绝密封,还不会影响按键组件相对于壳体的按动。槽口密封圈套设在槽口组件上且使槽口密封圈贴合在槽口通孔的内侧,故而槽口密封圈能够封堵操作组件与槽口通孔之间的间隙,实现槽口通孔与容纳腔之间的隔绝密封,也不会影响槽口组件与外部配件的连接。
在本申请中,电子证件可以作为学生证、工作证等常见证件。作为电子学生证时,该电子证件是集成有双向通话、多重定位、上课禁用、学校考勤、电子围栏等诸多功能的手持终端电子产品。电子学生证的外形和普通胸卡相似,上面可以显示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年级、班级等基本内容;同时电子证件内置有定位和通讯等科技模块,为实现位置追踪、实时通话等功能提供数据感知入口和硬件基础。
电子证件作为电子学生证使用时,可以和手机进行绑定,家长能够以短信方式收到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学校通知。可以利用其内置的定位模块实现定位;还可以通过在校门口安装红外线扫描设备,学生将电子学生证佩戴在胸前,通过校门口时便会自动被扫描验证,家长就能够及时收到学生的出入校时间;还可以在电子学生证中设置芯片,通过电子学生证在校内提供的智能终端话机上刷卡,家长可以收到学生的到校、离校情况;如学生需要与家长实时通话,也可以通过在智能终端话机上刷卡通过智能终端话机实现实时通话,方便在校学生与家长的及时通讯;同时依托电子学生证网络平台,教师还可以与家长实现互动。电子学生证等电子证件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是替代手机入校的不二之选。
电子证件还可以作为电子身份证,供精神异常或记忆力减退的老年人佩戴使用,在电子证件显示佩戴者基本信息的同时,通过将电子证件和手机进行绑定,佩戴者的家属可以通过电子证件对佩戴者进行定位、通话,可以避免佩戴者走失或者及时寻回走失的佩戴者。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卡证作为电子学生证使用时,不仅可以具有上述功能,而且通过对按键组件和槽口组件的防水设计,使电子卡证通过了IP65防护等级测试,可以在雨雪天气等较为恶劣的环境下安全地佩戴使用,避免水汽入侵电子卡证内部导致其损坏。
本申请的电子卡证外形和普通胸卡、银行卡相似,大小适宜,携带方便,且电子卡证结构布局更紧凑、整体结构更纤薄精致,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兼具防水性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电子卡证中,按键组件包括前按键240和侧按键210,前按键240设置在壳体100正面的一端,前按键240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按键本体,侧按键210设置在壳体100侧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电子卡证的壳体100正面可以用于显示佩戴者的基本信息,同时将前按键240设置在壳体100正面的一端,既可以避免前按键240影响壳体100正面显示区域的大小,而且通过操作前按键240可以方便地与电子卡证进行交互,进行按键操作的同时还能够实时观测显示区域的显示内容。优选地,在前壳110上的前按键240设置位置设有前按键通孔115,前按键240可以安装在前按键通孔115中,使前按键240呈现在电子卡证正面的同时,前按键240能够通过前按键通孔115,使前案件与容纳腔中的主板710上的对应位置相抵接,从而通过按压前按键240进行控制。同时,如图9至图11所示,前按键240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按键本体,可以实现不同的按键功能,并且可以使操作更为简便,更适用于年龄较小的用户群体。进一步地,侧按键210设置在壳体100的侧壁上,可以在不观看的情况下寻找到该侧按键210并进行操作,例如通过设置相应的控制方法,方便在紧急情况下通过按压侧按键210发出求救信号。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电子卡证中,侧按键210包括侧按键本体211和可套设在侧按键本体211上的侧按键帽212,侧按键帽212包括帽体和设置在帽体边沿且向四周外延的帽沿,按键密封圈夹设在壳体100内壁与帽沿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6至图19所示,侧按键帽212的帽沿可以通过螺丝等连接件固定在壳体100内壁上,并将按键密封圈夹设在壳体100内壁与帽沿之间,按键密封圈从壳体100内侧向壳体100侧壁上压紧密封,以防止外部水汽通过侧按键帽212与按键通孔之间的缝隙进入容纳强中。如图19中的B处放大图所示,优选的,按键密封圈的厚度h1应满足0.3mm<h1<0.5mm,按键密封圈与壳体100的干涉量m应满足0.2mm<m<0.3mm,这种规格的密封圈能够有效防止侧按键210的水流从侧按键帽212与壳体100之间的缝隙侵入。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电子卡证中,槽口组件包括USB310和SIM卡槽320,USB310和SIM卡槽320设置在壳体100的侧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6至图21所示,槽口组件可以包括USB310和SIM卡槽320。其中,USB310和SIM卡槽320设置在壳体100的侧壁上,既能够避免占用电子卡证正面的显示面积,USB310可以用于充电和传输数据,例如USB310可以选择当前主流的USB310 TYPE-C接口;SIM卡槽320用于装载诸如移动、连通、电信等通讯运营商的SIM卡322,用于电子卡证的通话等功能。优选的,SIM卡槽320采用隐藏式SIM卡槽320,使电子卡证的外观更为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9中的C处放大视图所示,优选的,USB槽口密封圈311是通过与USB槽口通孔112的内侧压缩密封的,USB槽口密封圈311的厚度h2应满足0.3mm<h2<0.5mm,USB槽口密封圈311与壳体100的干涉量n应满足0.2mm<n<0.3mm,这种规格的USB槽口密封圈311能够有效防止水流从USB310与USB310槽口之间的缝隙侵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1中的D处放大视图所示,优选的,SIM卡槽槽口密封圈321是通过与SIM卡槽槽口通孔113的内侧压缩密封的,SIM卡槽槽口密封圈321的度h3应满足0.3mm<h3<0.4mm,SIM卡槽槽口密封圈321与壳体100的干涉量d应满足0.1mm<d<0.2mm,这种规格的密封圈能够有效防止水流从SIM卡槽320与SIM卡槽槽口通孔113之间的缝隙侵入。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电子卡证中,壳体100包括前壳110和盖设在前壳110上的后盖120,在前壳110与后盖120之间形成容纳腔,前壳110与后盖120通过卡扣连接,且在前壳110的边缘与后盖120之间设有密封胶160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6和图27所示,壳体100由前壳110和后盖120组成,前壳110与后盖120可以通过卡扣连接,在前壳110和后盖120之间形成容纳腔,以通过容纳腔用于容纳电池800、喇叭1500、震动马达1400等部件。进一步地在前壳110的周边还可以粘贴双面胶或涂覆管状密封胶1600,在粘贴双面胶或涂覆管状密封胶1600后,将后盖120与前壳110通过卡扣连接,从而使后盖120与前壳110之间的缝隙不间断地填充有双面胶或管道密封胶1600,以双面胶或管道密封胶1600作为密封后盖120与前壳110的密封胶1600,通过双面胶或管状密封胶1600密封后盖120与前壳110之间缝隙,从而提高后盖120与前壳110之间的防水性,避免壳体100内水汽的侵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6和图27所示,后盖120与前壳110通过卡扣连接,并通过密封胶1600进行密封,故而后盖120相对于电子卡证整体来说是可拆卸地,通过后盖120的拆卸设计,可以实现电池800的自主更换,从而解决电池800达到使用寿命后无法自主更换电池800的问题。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电子卡证中,电子卡证还包括显示模组400和排线插口500。其中,前壳110设有连通容纳腔的排线通孔114,显示模组400设置在前壳110远离后盖120的一侧;排线插口500的一端连接在显示模组400上,排线插口500的自由端穿过排线通孔114置于容纳腔中。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电子卡证中设有显示模组400,用于通过显示模组400显示佩戴者的基本信息,并可以根据信息的变化进行相应地更新。例如,可供显示的佩戴者信息可以包括学校、班级、姓名、电话等内容。在本实施例中,前壳110远离后盖120的一侧设有与显示模组400相匹配的凹槽,显示模组400设置在凹槽中,即显示模组400设置在前壳110远离后盖120的一侧,可以认为显示模组400设置在电子卡证的正面,而后盖120、后盖120与前壳110形成的容纳腔位于电子卡证的背面。为了使显示模组400能够与位于容纳腔中的主板710等连接,在前壳110上开设有排线通孔114,在将显示模组400和排线插口500安装到位后,排线插口500的自由端可以穿过排线通孔114进入容纳腔中,进而与容纳腔中的主板71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前壳110中设置排线通孔114,使排线插口500无需绕过前壳110延伸至容纳腔中,可以使电子卡证的结构更为紧凑,从而可以减少电子卡证的体积、大小以及厚度,使电子卡证的携带和使用更为方便。
在本申请中,显示模组设置在前壳远离后盖的一侧,一方面显示模组可以受到前壳的支撑作用,可以避免显示模组受力变形;另一方面,显示模组相对于前壳的大小只受到前按键的影响,为了使显示模组的显示面积较大,优选地使前按键位于在前壳的一端,以减小前按键对显示模组设置位置和设置大小的影响。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电子卡证中,还包括透光膜600,透光膜600设置在显示模组400的出光侧,且透光膜600与前壳110通过胶黏剂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15所示,透光膜600设置在显示模组400的出光侧,可以通过双面胶等胶黏剂粘贴在前壳110上,并使透光膜600的边缘与前壳110边缘缝隙均匀,通过透光膜600覆盖在显示模组400上,一方面可以提高显示模组400的抗摩擦、抗冲击强度,保护显示模组400不受损伤;另一方面还可以使电子卡证正面的外观更为整洁、美观。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透光膜并非全部透光结构,如图15所示,可以使透光膜与显示模组的现实区域相对应位置为透光区域,透光膜的其余位置为非透光区域,通非透光区域可以遮蔽电子卡证正面的一些缝隙等结构,从而使电子卡证的正面更整洁美观。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电子卡证中,显示模组400为电子纸显示模组400。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纸显示模组400采用电泳显示技术(Electro PhoreticDisplay,EPD)作为显示面板,具有薄、省电、可更新显示内容、显示效果接近自然纸张、免于阅读疲劳、在阳光下可视效果好等诸多优点,应用在本实施例的电子卡证中,即可以使电子卡证满足室内、室外的显示要求,还可以使电子卡证更薄、结构更紧凑,又可以使电子卡证具有省电、续航长等优点。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电子卡证中,还包括主板710,主板710上集成有按键组件和槽口组件的接口,主板710设置于容纳腔中,主板710还与排线插口50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6和图17所示,主板710为电路板,电路板上可以集成有侧按键本体211和USB310等,从而可以使侧按键210和USB310与主板710可以一同安装在容纳腔中。例如,将侧按键密封圈230套设在侧按键帽212上,并将侧按键帽212可以从前壳110的内侧装入侧按键通孔111中,通过螺钉等固定件固定侧按键帽212,以将侧按键密封圈230压紧在侧按键210膜与前壳110的内壁之间,从而在侧按键帽212与前壳110之间形成密封结构。在安装主板710时,需要将主板710上的侧按键本体211与侧按键帽212对齐、将主板710上的USB310与USB槽口通孔112对齐,之后将主板710装入壳体100内的容纳腔中。
在本申请中,前按键也可以采用与侧按键相同的安装方式,即在前按键与前壳的内壁之间夹设有按键密封圈,通过按键密封圈使按键通孔与壳体内部之间隔绝,其设置方式可以与侧按键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电子卡证中,还包括电池800,电池800与主板710并排设置于容纳腔中,且电池800固定在前壳110上,电池800与主板710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2和图23所示,前壳110的内侧壁上设有电池槽116,使电池槽116与主板710并排地设置在容纳腔中,可以合理分配容纳腔的空间使用,便于安装电池800、电池800与主板710的电连接,可以避免电池800与主板710重合导致电子卡证厚度较厚的缺陷。同时,在本实施例中,还将电池800固定在前壳110上,从而使电池800在容纳腔中的位置固定,避免电子卡证晃动时导致电池800在容纳腔中移位,进而避免由于电池800移位影响电池800与主板710的电连接,提高电池800与主板710电连接的可靠性。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槽116的容积比电池800大,以满足电池800在使用或充电过程中的膨胀变化,保障使用安全。
在本申请中,为了使电子卡证内部的各部件安装定位更为便利,可以在前壳110的内侧设有分别用于安装振动马达1400、喇叭1500的槽体,既能便于振动马达1400、喇叭1500的安装定位,还能够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振动马达1400、喇叭1500等受到外力冲击产生错位,影响振动马达1400、喇叭1500与主板710的可靠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电子卡证中,还包括天线组件900,天线组件900设置于容纳腔中,且天线组件900固定在后盖120上与主板710相对应的位置;其中,主板700上设有天线弹性触点,天线组件900上设有用于与天线弹性触点相抵接的接触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4和图25所示,为了提高电子卡证的信号强度,在将天线组件900设置在容纳腔中的同时,将天线组件900固定在后盖120上,从而使天线组件900不受主板710、电池800的遮挡,通过后盖120侧可以发射或接收信号。可选的,本实施例的天线组件900可以包括蓝牙天线910、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天线、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天线以及通信感应天线940。优选地,如图24所示,蓝牙天线910、GPS天线920、NFC天线930以及通信感应天线940不相互重叠地设置在后盖120上,以避免其彼此干涉。
在本实施例中,天线组件900和主板710分别设置在前壳110和后盖210上,为了使天线组件900与主板710进行连接,可以在主板710上设有天线弹性触点,天线组件900上设有用于与天线弹性触点相抵接的接触面,天线组件900中各种天线的接触面根据天线的大小进行设置,即相对于天线弹性接触点,接触面的面积相对较大;在将后盖120盖设在前壳110上时,天线组件900与主板710的位置相对应,且使各种天线与相对应的天线弹性触点相对应,故而各种天线能够通过各个相对应的天线弹性触点与主板710实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天线组件900包括蓝牙天线910、GPS天线920、NFC天线930以及通信感应天线940,蓝牙天线910、GPS天线920、NFC天线930以及通信感应天线940分别设有与其自身面积相接近的接触面,同时主板710设有分别用于与蓝牙天线910、GPS天线920、NFC天线930以及通信感应天线940连接的天线弹性触点,故而再将后盖120盖设在前壳110上后,蓝牙天线910、GPS天线920、NFC天线930以及通信感应天线940上的接触面能够容易地与主板710上各个天线弹性触点相抵接,实现蓝牙天线910、GPS天线920、NFC天线930以及通信感应天线940与主板710的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电子卡证中,壳体100上设有挂耳1000,挂耳1000用于与挂绳110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8和图29所示,挂耳1000设置在前壳110上,与前壳110为一体结构。在壳体100上设有挂耳1000,使电子卡证的外形既美观又实用,通过挂耳1000与挂绳1100连接,可以使电子卡证佩戴在胸前,解决了电子卡证不能悬挂易丢失的缺陷。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电子卡证中,挂耳1000设置在壳体100的侧壁上,挂耳1000中设有穿绳孔,穿绳孔的延伸方向与侧壁的延伸方向相同,穿绳孔延伸长度为侧壁长度的三分之二以上。
在本实施例中,挂耳1000上的穿绳孔与壳体100侧壁的延伸方向相同,且穿绳孔的延伸长度为侧壁长度的三分之二以上时,在将挂绳1100穿过穿绳孔后,可以使挂绳1100的分布方向与侧壁的方向平行,可以避免电子卡证佩戴时容易翻转的缺陷。例如作为电子学生卡时,学生可以将电子卡证通过挂绳1100佩戴于胸前,使电子卡证的正面朝外;在行走和跑跳等动作后,受到挂绳1100的限制可以使电子卡证保持在正面朝外的状态,或者可以使电子卡证的正面随着运动自动翻转至正面朝外的状态,便于电子卡证的正面被机器和人员的检测和核对信息等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电子卡证中,还包括挂绳1100和与挂绳1100连接的绳扣1200,绳扣1200与挂耳1000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8和图29所示,挂绳1100通过绳扣1200与挂耳1000连接,且绳扣1200与挂耳1000可拆卸连接,在电子卡证的使用过程中,既可以将绳扣1200从挂耳1000上拆卸使用电子卡证,也可将挂绳1100通过绳扣1200连接在挂耳1000上,将电子卡证悬挂在胸前或包上以悬挂使用。
基于本申请电子卡证的以上结构特点,电子卡证的组装过程如下:
如图10,先将前按键240垂直放入前壳110的底部,通过前按键240两侧的圆孔穿入到前壳110底部的热熔柱上,通过热熔工具将前按键240与前壳110002固定好,如图11所示,
如图12所示,将与电子纸显示模组400连接的排线插口500穿过前壳110的排线通孔114以与主板710连接,并可以通过两组显示模组双面胶410将电子纸显示模组400粘贴在前壳110凹槽区域中,如图13所示。
如图14所示,将透光膜600通过透光膜双面胶610与前壳110粘贴在一起,注意粘贴时要保持透光膜600边缘与前壳110边缘缝隙均匀,电子卡证的正面结构安装完毕,如图15所示。
如图16所示,将前壳110翻转至背面,先将侧按键210的侧按键帽212穿过侧按键密封圈230,并将侧按键帽212从前壳110内侧插入到前壳110的侧按键通孔111内,侧按键帽212的两侧可以用螺钉锁紧在前壳110侧内侧。之后将主板710装入到前壳110内部,其中注意要将USB310插入到前壳110上USB槽口通孔112内,将主板710上的侧按键210与侧按键帽212对齐,然后用螺钉将主板710固定在前壳110上并锁紧,然后用螺丝011和012将主板710010和前壳110002锁紧,最后将SIM卡槽320从壳体100内侧插入到前壳110的SIM卡槽320槽口内,如图17所示至图21所示。
如图22所示,将电池800通过电池双面胶810粘贴到前壳110预留凹槽内,然后装入震动马达1400、喇叭1500,并将电池800、震动马达1400以及喇叭1500分别与主板710上对应接口连接好,如图23所示。
如图24所示,分别将蓝牙天线910、GPS天线920、NFC天线930以及通信感应天线940粘贴到后盖120上,使蓝牙天线910、GPS天线920、NFC天线930以及通信感应天线940集成在后盖120上形成一个整体的后盖120组件,如图25所示。
如图26所示,在前壳110周圈粘贴双面胶或管状密封胶1600,盖上后盖120,将后盖120固定在前壳110上。可选地,还可以在后盖120上粘贴上IC卡1300(Integrated CircuitCard,集成电路卡),如图27所示。
如图28所示,将挂绳1100和绳扣1200033与前壳110上的挂耳1000连接好,既完成了电子卡证的安装,如图29所示。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电子卡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卡证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容纳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按键通孔和槽口通孔;
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按键组件的按压端穿过所述按键通孔置于所述壳体外侧,所述按键组件上设有按键密封圈,所述按键密封圈夹设在所述壳体内壁与所述按键组件之间;
槽口组件,所述槽口组件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槽口组件的开口端与所述槽口通孔相对应,所述槽口组件上套设有槽口密封圈,所述槽口密封圈贴合在所述槽口通孔的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证,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包括前按键和侧按键,所述前按键设置在所述壳体正面的一端,所述前按键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按键本体,所述侧按键设置在所述壳体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卡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按键包括侧按键本体和可套设在所述侧按键本体上的侧按键帽,所述侧按键帽包括帽体和设置在所述帽体边沿且向四周外延的帽沿,所述按键密封圈夹设在所述壳体内壁与所述帽沿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证,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组件包括USB和SIM卡槽,所述USB和SIM卡槽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卡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盖设在所述前壳上的后盖,在所述前壳与所述后盖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前壳与所述后盖通过卡扣连接,且在所述前壳的边缘与所述后盖之间设有密封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卡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卡证还包括:
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设置在所述前壳远离所述后盖的一侧;和,
排线插口,所述排线插口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显示模组上;
其中,所述前壳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排线通孔,所述排线插口的自由端穿过所述排线通孔置于所述容纳腔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卡证,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为电子纸显示模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卡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卡证还包括:
主板,所述主板上集成有所述按键组件和所述槽口组件的接口,所述主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主板还与所述排线插口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卡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卡证还包括:
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主板并排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电池固定在所述前壳上,所述电池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卡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卡证还包括:
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天线组件固定在所述后盖上与所述主板相对应的位置;
其中,所述主板上设有天线弹性触点,所述天线组件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天线弹性触点相抵接的接触面。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卡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挂耳,所述挂耳用于与挂绳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卡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卡证还包括:
挂绳和与挂绳连接的绳扣,所述绳扣与所述挂耳可拆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71748.7U CN219642266U (zh) | 2023-02-23 | 2023-02-23 | 一种电子卡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71748.7U CN219642266U (zh) | 2023-02-23 | 2023-02-23 | 一种电子卡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42266U true CN219642266U (zh) | 2023-09-05 |
Family
ID=87807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371748.7U Active CN219642266U (zh) | 2023-02-23 | 2023-02-23 | 一种电子卡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42266U (zh) |
-
2023
- 2023-02-23 CN CN202320371748.7U patent/CN21964226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620587B2 (en) | Band typ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ubstrate arrangement method | |
CN112468621B (zh) | 电子设备 | |
CN212752629U (zh) | 电声组件、智能手表以及电子设备 | |
CN105652648A (zh) | 超薄智能手表 | |
CN111641740B (zh) | 电子设备 | |
CN207022298U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105721637A (zh) | 一种兼具对讲功能的移动通讯装置 | |
CN219642266U (zh) | 一种电子卡证 | |
CN215991163U (zh) |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 | |
CN212782598U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207022059U (zh) | 移动终端及其扩展模块安装结构 | |
KR100849998B1 (ko) | 휴대용 단말기용 케이스 조립체 및 이를 가지는 휴대용단말기 | |
CN210007729U (zh) | 移动终端及显示设备 | |
KR101429277B1 (ko) | 다기능 커버를 구비한 휴대용 전자 기기 | |
CN220777623U (zh) | 一种电子卡证 | |
CN215118180U (zh) | 显示装置 | |
EP0399176A2 (en) | Construction of a telephone handset operating as an independent unit | |
CN208256754U (zh) | 智能穿戴设备的后盖组件及智能穿戴设备 | |
CN207780516U (zh) | 一种基板及智能手表 | |
CN208353413U (zh) | 移动终端 | |
CN212752353U (zh) | 一种高防水数字集群手持台 | |
CN213340715U (zh) | 一种新型nfc天线结构 | |
CN217985144U (zh) | 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手机套 | |
CN112186384B (zh) | 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 |
CN115379037B (zh) | 一种基于nfc智能墨水屏手机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