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3844U - 一种插杆料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杆料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743844U CN220743844U CN202322221462.3U CN202322221462U CN220743844U CN 220743844 U CN220743844 U CN 220743844U CN 202322221462 U CN202322221462 U CN 202322221462U CN 220743844 U CN220743844 U CN 2207438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ging
- plate
- limiting
- fixing
- b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杆料仓,属于料仓领域,包括装料仓、转台,所述转台的工作端上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卡设有与转台工作端接触的装料仓,所述装料仓上设有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将装料仓固定在转台上即可实现转动,无需搬动板料即可实现装料仓另一侧的装料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料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杆料仓。
背景技术
制板厂为了提高板料的装框效率配置了装框插杆料仓,装框插杆料仓是通过挂钩仓挂置的,人工将一层板料放置好后,再在挂钩仓上挂放挂钩,再放置第二层板料,将挂钩仓一侧挂满后再人为将板料和挂钩移动至挂钩仓的另一侧再进行板料装仓工作。人为将板料和挂钩搬到挂钩仓的另一侧很费人力,时间成本也很高,也很容易出现板料滑落导致板料出现损伤的情况,而且板料下落的过程中很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式装框料仓,无需人工搬动板料和挂钩到装框料仓的另一侧,也不会出现板料滑落的情况,不仅提高了装框效率,也降低了人工成本,还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杆料仓,包括装料仓、转台,所述转台的工作端上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卡设有与转台工作端接触的装料仓,所述装料仓上设有限位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包括沿转台的竖向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所述转台位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之间的位置为卡槽,所述装料仓卡设在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架、固定桩,所述装料仓两侧均设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与固定桩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桩设置于地面。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架包括限位管、导向框、杆体,所述装料仓两侧均设有导向框、限位管,所述导向框的水平线高于限位管的水平线,所述杆体插设在限位管内,所述杆体的一端容置在导向框内。
进一步地,所述装料仓两侧均设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水平线低于限位管的水平线。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桩包括沿自身竖向中心线依次设置的固定座、固定壳,所述固定壳上设有容置杆体的容置孔。
进一步地,装料仓包括挂框、容置板、挂板、挂杆,所述挂框沿自身竖向依次设有挂板、容置板,所述挂板上挂设有若干个挂杆,所述挂杆远离挂板的一端插设在容置板内,相邻所述挂杆之间为放置区。
进一步地,所述挂板上设有若干挂槽,所述容置板上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挂杆挂设在挂槽内,所述挂杆靠近容置板的一端插设在容置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板上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有若干限位槽,所述挂杆的钩头端部容置在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挂框两侧均设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装料仓固定在转台上即可实现转动,无需搬动板料即可实现装料仓另一侧的装料要求。
2)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装框效率,还降低了人工成本,还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本实用新型在转换方向后,能通过限位结构固定位置,为装料提供了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去掉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挂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俯视图;
图5示出了图3的左视图;
图6示出了固定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转台,2固定架,21第一固定板,22第二固定板,23卡槽,3把手,4限位结构,41限位架,411限位管,412导向框,413杆体,4131手握部,4132直杆部,42导向管,43固定桩,431固定座,432固定壳,4321容置孔,4322观察孔,5装料仓,51挂框,52挂板,521挂槽,522限位板,5221限位槽,53挂杆,531放置区,54容置板,541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插杆料仓,包括装料仓5、转台1,所述转台1的工作端上设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上卡设有与转台1工作端接触的装料仓5,所述装料仓5上设有限位结构4。
插杆料仓,通过转台1转动装料仓5,实现了装料仓5另一侧的装料要求,而限位结构4可在转动完成后限制装料仓5的位置,避免装料仓5移动,因而提高了装框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避免了隐藏危害。
图4示出了图3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2包括沿转台1的竖向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所述转台1位于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之间的位置为卡槽23,所述装料仓5卡设在卡槽23内;卡槽23卡住装料仓5这种连接方式能便于操作人员替换不同的装料仓5,只需通过葫芦吊或其他设备起吊固定架2并移开即可,不仅提高了装仓效率,还减少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21设有三个,且均匀分布在转台1上,所述第二固定板22设有三个,且均匀分布在转台1上;三个第一固定板21和三个第二固定板22能保证装料仓5的稳定性,避免发生倾斜状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4包括限位架41、固定桩43,所述装料仓5两侧均设有限位架41,所述限位架41与固定桩43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桩43设置于地面;需要将装料仓5转向时,只需将限位架41从固定桩43中拉出即可转动装料仓5,待转向后,将靠近固定桩43的限位架41再次插入固定桩43即可限制装料仓5的位置,避免在装料时装料仓5发生转动。
图5示出了图3的左视图。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架41包括限位管411、导向框412、杆体413,所述装料仓5两侧均设有导向框412、限位管411,所述导向框412的水平线高于限位管411的水平线,所述杆体413插设在限位管411内,所述杆体413的一端容置在导向框412内;限位管411能限制杆体413的位置,避免杆体413发生倾斜;导向框412能引导杆体413向上,并在转向时,起到支撑杆体413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杆体413包括沿自身竖线中心线依次设置的手握部4131、直杆部4132;手握部4131便于人为控制直杆部4132;直杆部4132用于插入限位管41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料仓5两侧均设有导向管42,所述导向管42的水平线低于限位管411的水平线;导向管42用于限制杆体413直杆部4132的位置,避免杆体413出现倾斜的情况。
图6示出了固定桩4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桩43包括沿自身竖向中心线依次设置的固定座431、固定壳432,所述固定壳432上设有容置杆体413的容置孔4321;容置孔4321用于限制杆体413的位置,以此限制装料仓5的位置,避免装料仓5在装料时出现转动;固定壳432用于容置杆体413的端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壳432上设有观察孔4322,所述容置孔4321的竖向中心线与观察孔4322的横向中心线一致;观察窗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杆体413的直杆部4132是否插入固定壳432内。
图3示出了挂框5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装料仓5包括挂框51、容置板54、挂板52、挂杆53,所述挂框51沿自身竖向依次设有挂板52、容置板54,所述挂板52上挂设有若干个挂杆53,所述挂杆53远离挂板52的一端插设在容置板54内,相邻所述挂杆53之间为放置区531;挂板52用于挂若干个挂杆53,而若干个挂杆53的延伸端插在容置板54内,容置板54用于限制挂杆53的位置,放置区531用于放置板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板52上设有若干挂槽521,所述容置板54上设有若干固定孔541,所述挂杆53挂设在挂槽521内,所述挂杆53靠近容置板54的一端插设在固定孔541内;挂槽521用于挂挂杆53的钩头部分,固定孔541用于限制挂杆53远离钩头的一端,以此保证挂杆53的上下都被限制,以此形成稳定的放置区53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槽521与固定孔541的竖向中心线一致,以此保持挂杆53的笔直,使得相邻挂杆53之间形成放置区531,为放置板料提供放置区531域。
图2示出了去掉挂杆5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板54上设有限位板522,所述限位板522上设有若干限位槽5221,所述挂杆53的钩头端部容置在限位槽5221内;限位槽5221对挂杆53的钩头端部进行限位,防止挂杆53的钩头出现晃动,保证了自身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框51两侧均设有把手3,便于人为通过把手3转动装料仓5,以此实现转料仓换向的目的。
插杆料仓的工作原理如下:
利用转台1转动装料仓5,利用限位架41限制装料仓5的旋转位置。其中,可先将装料仓5一侧的挂钩全部卸下来,将第一层放置区531上满板料后,则挂上一层挂钩,重复上料,重复挂挂钩直到装料仓5一侧放满,再人为握住杆体413的手握部4131并向上提,待杆体413的手握部4131的高度超过导向框412时,可向左或向右旋转挂在导向框412上,此时杆体413的直杆部4132端部远离固定桩43,再握住把手3并向其施力,转台1受力后带动装料仓5旋转,待装料层另一侧的把手3旋转到操作人员处时,握住把手3限制装料仓5的位置,并将同侧的杆体413从导向框412上拿下并顺着导向框412、限位管411、导向管42的方向滑落至固定桩43内,再取下未上料一侧的全部挂钩,再上料,挂挂钩,重复上料,重复挂挂钩,直至上满。上满料的装料仓5课通过葫芦吊或其他设备将其挂框51固定住并向上拖,使装料仓5脱离固定架2,再次替换下一个装料仓5,并将替换的装料仓5卡在固定架2内。
本实用新型利用转台1减少了人力成本,利用限位结构4保证了上料的稳定性和提高了上料效率。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插杆料仓,包括装料仓(5)、转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1)的工作端上设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上卡设有与转台(1)工作端接触的装料仓(5),所述装料仓(5)上设有限位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杆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包括沿转台(1)的竖向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所述转台(1)位于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之间的位置为卡槽(23),所述装料仓(5)卡设在卡槽(23)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杆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4)包括限位架(41)、固定桩(43),所述装料仓(5)两侧均设有限位架(41),所述限位架(41)与固定桩(43)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桩(43)设置于地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插杆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41)包括限位管(411)、导向框(412)、杆体(413),所述装料仓(5)两侧均设有导向框(412)、限位管(411),所述导向框(412)的水平线高于限位管(411)的水平线,所述杆体(413)插设在限位管(411)内,所述杆体(413)的一端容置在导向框(4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插杆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仓(5)两侧均设有导向管(42),所述导向管(42)的水平线低于限位管(411)的水平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插杆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桩(43)包括沿自身竖向中心线依次设置的固定座(431)、固定壳(432),所述固定壳(432)上设有容置杆体(413)的容置孔(43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杆料仓,其特征在于,装料仓(5)包括挂框(51)、容置板(54)、挂板(52)、挂杆(53),所述挂框(51)沿自身竖向依次设有挂板(52)、容置板(54),所述挂板(52)上挂设有若干个挂杆(53),所述挂杆(53)远离挂板(52)的一端插设在容置板(54)内,相邻所述挂杆(53)之间为放置区(5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插杆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板(52)上设有若干挂槽(521),所述容置板(54)上设有若干固定孔(541),所述挂杆(53)挂设在挂槽(521)内,所述挂杆(53)靠近容置板(54)的一端插设在容置孔(4321)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插杆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板(54)上设有限位板(522),所述限位板(522)上设有若干限位槽(5221),所述挂杆(53)的钩头端部容置在限位槽(522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插杆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框(51)两侧均设有把手(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21462.3U CN220743844U (zh) | 2023-08-17 | 2023-08-17 | 一种插杆料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21462.3U CN220743844U (zh) | 2023-08-17 | 2023-08-17 | 一种插杆料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743844U true CN220743844U (zh) | 2024-04-09 |
Family
ID=90549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221462.3U Active CN220743844U (zh) | 2023-08-17 | 2023-08-17 | 一种插杆料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743844U (zh) |
-
2023
- 2023-08-17 CN CN202322221462.3U patent/CN22074384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77886A (zh) | 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钻机的自动加卸杆装置 | |
CN106180493B (zh) | 一种钢筋弯曲机自动上料装置 | |
CN110253128A (zh) | 一种气弹簧堵头自动焊接机 | |
CN118164357B (zh) | 一种建筑施工材料转运用吊装机 | |
CN208304030U (zh) | 带锯床下料装置及应用该下料装置的带锯床 | |
CN220743844U (zh) | 一种插杆料仓 | |
CN111085704B (zh) | 一种定制盘状金属零件循环开孔设备 | |
CN109794700A (zh) | 铁网自动焊接机 | |
CN209969894U (zh) | 铁网自动焊接机 | |
CN219603777U (zh) | 一种纺织用分层开棉装置 | |
CN217675377U (zh) | 一种弹夹治具储料送料的升降机构 | |
CN206476655U (zh) | 用于拱架的吊装夹具、抓手机构和拱架台车 | |
CN216264986U (zh) | 一种搬运备料箱用的专用夹具 | |
CN217025023U (zh) | 一种料盘吊钩结构 | |
CN206608116U (zh) | 抽油杆起下装置及抽油杆起下系统 | |
CN109129249B (zh) | 柱状物品夹持装置 | |
RU2217573C2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иема и подачи труб | |
CN208304073U (zh) | 攻丝机 | |
CN221233818U (zh) | 具有改良结构的化工产品运输装置 | |
CN217193094U (zh) | 一种钢筋套丝放置支架 | |
CN218519955U (zh) | 一种自动装袋夹持机构 | |
CN213386658U (zh) | 一种板料步进上料装置 | |
CN207616536U (zh) | 螺丝容纳箱 | |
CN213356893U (zh) | 一种圆桶升降送料装置 | |
CN217936504U (zh) | 一种用于肥料箱两端上料的升降式化肥装填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