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0569334U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69334U
CN220569334U CN202322004205.4U CN202322004205U CN220569334U CN 220569334 U CN220569334 U CN 220569334U CN 202322004205 U CN202322004205 U CN 202322004205U CN 220569334 U CN220569334 U CN 2205693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oration
display device
pickup plate
hole
pick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0420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伟
侯乃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0420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693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693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693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涉及拾音板安装技术领域,用于提高拾音板的固定强度。显示装置包括壳体、装饰组件、拾音板和密封部件。装饰组件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且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装饰组件具有第一通孔。拾音板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装饰组件之间;所述拾音板具有拾音孔,所述拾音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互连通。密封部件设置于所述装饰组件和所述拾音板之间;其中,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装饰组件和所述拾音板中的每一者抵接;所述密封部件围绕所述拾音孔设置。上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拾音板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开始支持智能语音控制,智能显示装置作为一种重要的显示装置,其智能语音控制的功能不可或缺。
为了实现智能显示装置的语音控制功能,需要在智能显示装置中增加远场拾音组件,目前的远场拾音组件通常通过背胶固定在智能显示装置上,存在固定强度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用于提高拾音板的固定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壳体、装饰组件、拾音板和密封部件。装饰组件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且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装饰组件设置有第一通孔。拾音板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装饰组件之间;所述拾音板具有拾音孔,所述拾音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互连通。密封部件设于所述装饰组件和所述拾音板之间。其中,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装饰组件和所述拾音板中的每一者抵接;所述密封部件围绕所述拾音孔设置。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通过将拾音板设置于壳体和装饰组件之间,可以通过装饰组件对拾音板进行遮挡,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美观性,在通过将壳体与装饰组件连接后,可以提高对拾音板的固定强度。通过在装饰组件与拾音板之间设置密封部件后,可以使装饰组件和拾音板在拾音孔形成密闭空间,保证拾音孔的气密性;并且通过装饰组件与拾音板连接后的压紧作用,可以使密封部件与拾音板和装饰组件的抵接更加紧密,进一步保证拾音板的气密性。并且,上述各部件堆叠设置,可以很好地保证显示装置的一体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部件的与所述装饰组件抵接的一侧设置有粘接剂,所述密封部件的与所述拾音板抵接的一侧设置有粘接剂,所述密封部件还与所述装饰组件和所述拾音板中的每一者粘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饰组件包括第一装饰件、第二装饰件和第一紧固件。第一装饰件位于所述拾音板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第二装饰件位于所述第一装饰件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二装饰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装饰件覆盖所述第二装饰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装饰件与所述第一装饰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装饰件具有容置孔,所述拾音板位于所述容置孔内;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饰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装饰件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一装饰件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具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凸起部伸入所述第一定位孔内,以实现所述第二装饰件与所述壳体的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装饰件朝向所述第一装饰件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二定位孔;在所述第二装饰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定位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位置相同。所述第一装饰件朝向所述第二装饰件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伸入所述第二定位孔内,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凸起部后与所述第一安装柱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饰件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具有多个定位柱,所述拾音板具有多个第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伸入所述第三定位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饰件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具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具有与所述拾音板相对的第一凹陷部。所述拾音板位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所述第二凸起部位于所述容置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拾音板具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装饰件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二安装柱伸入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壳体、所述第二通孔后与所述第二安装柱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拾音板朝向所述第一装饰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陷部。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近场通信部件,所述近场通信部件位于所述第二凹陷部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朝向所述装饰组件的一侧具有第三凸起部,所述装饰组件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具有第三凹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与所述第三凹陷部相互配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以下描述中的附图可以视作示意图,并非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产品的实际尺寸等的限制。
图1为一种实现方式中显示装置的部分结构图;
图2为图1中拾音板和拾音板支架的结构图;
图3为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显示装置的部分结构图;
图4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5A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爆炸图;
图5B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爆炸图;
图6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拾音板的结构图;
图7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部分结构图;
图8A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爆炸图;
图8B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爆炸图;
图9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仰视图;
图10为图9中沿AA向的剖视图;
图11为图9中沿BB向的剖视图;
图12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装饰件的结构图;
图13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装饰件的结构图;
图14为图9中沿CC向的剖视图;
图15为图14中Q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6为图9中沿DD向的剖视图;
图17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爆炸图;
图18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其他形式例如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包括(comprises)”和现在分词形式“包括(comprising)”被解释为开放、包含的意思,即为“包含,但不限于”。在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one embodiment)”、“一些实施例(some embodiments)”、“示例性实施例(exemplary embodiments)”、“示例(example)”、“特定示例(specific example)”或“一些示例(some examples)”等旨在表明与本实施例或示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示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包括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另外,“基于”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因为“基于”一个或多个所述条件或值的过程、步骤、计算或其他动作在实践中可以基于额外条件或超出所述的值。
本文参照作为理想化示例性附图的剖视图和/或平面图描述了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为了清楚,放大了区域的面积。因此,可设想到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引起的相对于附图的形状的变动。因此,示例性实施方式不应解释为局限于本文示出的区域的形状,而是包括因例如制造而引起的形状偏差。例如,示为矩形的蚀刻区域通常将具有弯曲的特征。因此,附图中所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且它们的形状并非旨在示出设备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并且并非旨在限制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范围。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远场拾音组件由拾音板支架和拾音板组成,拾音板通过双面胶贴附在拾音板支架上,双面胶留有通孔,支架上设置拾音孔,拾音孔与通孔设置为同心。如图2所示,拾音板支架上设置有防呆筋,防呆筋与拾音板上的防呆槽插接,为了限制拾音板移动,拾音板支架上还设置限位筋与拾音板上的限位槽插接。拾音板支架上设置两个螺钉柱,拾音板支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显示装置外壳的正前方。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显示装置远场拾音组件通过贴附在外壳内侧的方式来实现,远场拾音组件由金属网罩、拾音板、双面胶构成。拾音板通过双面胶贴附在上壳内侧,金属网罩通过双面胶贴附在上壳外侧。双面胶上设置通孔,上壳设置次拾音孔,金属网罩设置拾音孔,通孔、次拾音孔、拾音孔对中设计,拾音板贴附在上壳,位于显示装置的顶部,这种纯贴附的安装方式不使用拾音板支架。
上述两种实现方式中,存在下面的缺陷:
1.在固定拾音板时需要设置专门的拾音板支架,增加了额外的结构件。
2.拾音板支架固定在显示装置壳体外部,破坏了结构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3.在通过背胶实现拾音板固定的情况下,长时间使用后有失效或松动的风险,固定的可靠性较弱。
基于此,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0,如图5A所示,显示装置100包括壳体1,装饰组件2、拾音板3和密封部件4。装饰组件2设于壳体1的外侧,且与壳体1连接。装饰组件2设置有第一通孔2A。拾音板3位于壳体1和装饰组件2之间;结合图6和图7,拾音板3具有拾音孔3A,拾音孔3A与第一通孔2A相互连通。密封部件4设于装饰组件2和拾音板3之间。其中,密封部件4与装饰组件2和拾音板3中的每一者抵接,密封部件4围绕拾音孔3A设置。
示例性的,壳体1用于为显示装置100内的功能部件提供保护。
示例性的,装饰组件2上设置有卡扣,壳体1上设置有卡槽。装饰组件2和壳体1通过卡扣和卡槽实现卡接。
在一些示例中,显示装置100还包括紧固件5,紧固件5穿过壳体1与装饰组件2固定连接。
示例性的,紧固件5可以为螺钉等。
通过使壳体1与装饰组件2连接,可以对设置在壳体1和装饰组件2之间的拾音板3进行固定,提高了拾音板3在显示装置100内的牢固程度。
示例性的,第一通孔2A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四个等。图5A以第一通孔2A的数量为四个为例。
示例性的,拾音板3可以为印刷电路板。
示例性的,拾音孔3A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四个等。图6以拾音孔3A的数量为四个为例。
通过将拾音孔3A与第一通孔2A相互连通,外界的声音可以穿过装饰组件2上的第一通孔2A进入拾音孔3A,可以避免装饰组件2对声音的阻挡,有利于提高拾音板3的拾音效果。
通过将拾音板3设置于壳体1和装饰组件2之间,装饰组件2可以起到对拾音板3的保护作用,还可以通过装饰组件2对拾音板3进行遮挡,避免拾音板3外露影响显示装置100的美观性。
示例性的,密封部件4可以为垫片等。
通过设置密封部件4,可以使装饰组件2和拾音板3在拾音孔3A处形成密闭空间,保持拾音孔3A良好的气密性。
由此,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100,通过将拾音板3设置于壳体1和装饰组件2之间,可以通过装饰组件2对拾音板3进行遮挡,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100的美观性,在通过将壳体1与装饰组件2连接后,可以提高对拾音板3的固定强度。通过在装饰组件2与拾音板3之间设置密封部件4,可以使装饰组件2和拾音板3在拾音孔3A处形成密闭空间,保证拾音孔3A的气密性;并且通过装饰组件2与拾音板3连接后的压紧作用,可以使密封部件4与拾音板3和装饰组件2的抵接更加紧密,进一步保证拾音板3的气密性。并且,上述各部件堆叠设置,可以很好地保证显示装置100的一体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部件4的与装饰组件2抵接的一侧设置有粘接剂,密封部件4的与拾音板3抵接的一侧设置有粘接剂,密封部件4还与装饰组件2和拾音板3中的每一者粘接。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密封部件4还与装饰组件2和拾音板3中的每一者粘接并抵接,可以进一步保证拾音板3的气密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A和图5B所示,壳体1朝向装饰组件2的一侧具有第三凸起部1A,装饰组件2朝向壳体1的一侧具有第三凹陷部2B,第三凸起部1A与第三凹陷部2B相互配合。
这样可以使第三凸起部1A对装饰组件2起到支撑作用,提高装饰组件2的强度。另外,如图7所示,在装饰组件2与壳体1连接后,第三凸起部1A可以压紧拾音板3,进而使拾音板3与密封部件4的抵接更加紧密,这就保证了,即使显示装置100在长时间使用后,密封部件4也不会有松动的情况,从而可以长时间保持拾音板3良好的气密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8A、图8B和图9,装饰组件2包括第一装饰件21、第二装饰件22和第一紧固件23。第一装饰件21位于拾音板3远离壳体1的一侧。第二装饰件22位于第一装饰件21和壳体1之间,如图10所示,第二装饰件22与壳体1连接。第一装饰件21覆盖第二装饰件22。如图11所示,第一紧固件23穿过第二装饰件22与第一装饰件21固定连接。其中,第二装饰件22具有容置孔22A,拾音板3位于容置孔22A内;第一通孔2A设置在第一装饰件21上。
示例性的,第一装饰件21设置在第二装饰件22的上方,因此,第一装饰件21可以对第二装饰件22起到装饰作用,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100的美观性。
在通过第一紧固件23使第二装饰件22与第一装饰件21固定连接后,可以提前将第二装饰件22与第一装饰件21进行组装形成装饰组件2,可以提高显示装置100在总装时的装配效率。
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紧固件5可以为螺钉,第二装饰件22上设置有与紧固件5配合的螺纹孔,紧固件5伸入上述螺纹孔后使第二装饰件22与壳体1固定在一起。
通过使第二装饰件22与壳体1连接,且使第二装饰件22与壳体1通过紧固件5固定,可以增强第二装饰件22与壳体1的连接强度。
通过设置容置孔22A,且使拾音板3的部分位于容置孔22A内,可以在拾音板3的厚度方向上,减小第一装饰件21、第二装饰件22和拾音板3的总体厚度,有利于实现显示装置100的轻薄化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8A、图8B和图11,第二装饰件22朝向壳体1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一凸起部221,第一紧固件23穿过第一凸起部221与第一装饰件21固定连接。壳体1具有多个第一定位孔1B,第一凸起部221伸入第一定位孔1B内,以实现第二装饰件22与壳体1的定位。
示例性的,第一紧固件23与第一凸起部221的数量相同。
通过上述设置,在组装第二装饰件22和壳体1时,通过使第一凸起部221伸入第一定位孔1B内,即可使第二装饰件22和壳体1完成定位,减小了第二装饰件22与壳体1组装时的定位难度,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100的组装效率。并且,如图11所示,通过设置第一定位孔1B,还可以使第一紧固件23超出第二装饰件22的部分,位于壳体1远离第二装饰件22的一侧,因此,可以避免第一紧固件23与壳体1产生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8A、图8B和图11,第二装饰件22朝向第一装饰件21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二定位孔22B;在第二装饰件22的厚度方向上,第二定位孔22B的位置与第一凸起部221的位置相同。第一装饰件21朝向第二装饰件22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一安装柱211,第一安装柱211伸入第二定位孔22B内,第一紧固件23穿过第一凸起部221后与第一安装柱211固定连接。
示例性的,第一凸起部221的朝向第一装饰件21的一侧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定位孔22B。第二定位孔22B的数量与第一凸起部221的数量相同。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第一安装柱211嵌套入第二定位孔22B内,可以实现第一装饰件21与第二装饰件22定位的基础上,避免第一安装柱211对第二装饰件22形成干涉,有利于减小第一装饰件21与第二装饰件22之间的间隙,可以使设置在壳体1和装饰组件2之间的拾音板3具有更好的气密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一装饰件21朝向壳体1的一侧具有多个定位柱212,如图6所示,拾音板3具有多个第三定位孔3B,定位柱212伸入第三定位孔3B内。
通过上述设置,在将拾音板3安装在第一装饰件21上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拾音板3与第一装饰件21的定位,有利于简化拾音板3的安装难度,提高显示装置100的组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一装饰件21朝向上壳的一侧具有第二凸起部213,第二凸起部213具有与拾音板3相对的第一凹陷部213A。结合图14和图15,拾音板3位于第一凹陷部213A内,第二凸起部213位于容置孔22A内。
示例性的,如图12所示,第二凸起部213的外周形状可以为矩形。
示例性的,拾音板3的部分位于上述第二凸起部213所围成的区域内。
通过上述设置,在将第一装饰件21和第二装饰件22组装在一起的后,结合图14和图15第二凸起部213放置在容置孔22A内,可以使第一装饰件21和第二装饰件22之间的位置固定,避免第一装饰件21相对于第二装饰件22发生转动。
进一步的,结合图8B和图12,第二凸起部213的内壁面的形状与拾音板3的外形相匹配,可以在拾音板3与第一装饰件21组装后,避免拾音板3相对于第一装饰件21发生转动,有利于保持拾音板3位置的稳定性。并且通过上述设置,无需设置额外的结构件即可使拾音板3与第一装饰件21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减少显示装置100的零部件数量,从而简化显示装置100的设计和组装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拾音板3具有多个第二通孔3C。如图12所示,第一装饰件21朝向壳体1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二安装柱214,结合图9和图16,第二安装柱214伸入第二通孔3C内。显示装置100还包括多个第二紧固件6,第二紧固件6穿过壳体1、第二通孔3C后与第二安装柱214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第二安装柱214和第二通孔3C对拾音板3的位置进行固定。并进一步通过第二安装柱214和第二紧固件6使第一装饰件21与壳体1固定在一起,提高了第一装饰件21在壳体1上的牢固程度。
示例性的,上述第二紧固件6可以为螺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拾音板3朝向第一装饰件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陷部3D。结合图17和图18,显示装置100还包括近场通信部件7,近场通信部件7位于第二凹陷部3D内。
示例性的,近场通信部件7粘贴在第二凹陷部3D的底部。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充分利用显示装置100内的空间安装近场通信部件7,可以实现显示装置100的集成化设计,有利于减小显示装置100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近场通信部件7的厚度小于或等于第二凹陷部3D的深度。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近场通信部件7的全部设置于第二凹陷部3D内,避免近场通信部件7影响拾音板3的正常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装饰组件,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且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装饰组件设置有第一通孔;
拾音板,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装饰组件之间;所述拾音板具有拾音孔,所述拾音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互连通;
密封部件,设于所述装饰组件和所述拾音板之间;
其中,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装饰组件和所述拾音板中的每一者抵接;所述密封部件围绕所述拾音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件的与所述装饰组件抵接的一侧设置有粘接剂,所述密封部件的与所述拾音板抵接的一侧设置有粘接剂,所述密封部件还与所述装饰组件和所述拾音板中的每一者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组件包括:
第一装饰件,位于所述拾音板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
第二装饰件,位于所述第一装饰件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二装饰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装饰件覆盖所述第二装饰件;
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装饰件与所述第一装饰件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装饰件具有容置孔,所述拾音板位于所述容置孔内;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饰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饰件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一装饰件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具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凸起部伸入所述第一定位孔内,以实现所述第二装饰件与所述壳体的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饰件朝向所述第一装饰件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二定位孔;在所述第二装饰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定位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位置相同;
所述第一装饰件朝向所述第二装饰件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伸入所述第二定位孔内,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凸起部后与所述第一安装柱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件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具有多个定位柱,所述拾音板具有多个第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伸入所述第三定位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件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具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具有与所述拾音板相对的第一凹陷部;
所述拾音板位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所述第二凸起部位于所述容置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板具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装饰件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二安装柱伸入所述第二通孔内;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壳体、所述第二通孔后与所述第二安装柱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板朝向所述第一装饰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陷部;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近场通信部件,所述近场通信部件位于所述第二凹陷部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朝向所述装饰组件的一侧具有第三凸起部,所述装饰组件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具有第三凹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与所述第三凹陷部相互配合。
CN202322004205.4U 2023-07-27 2023-07-27 显示装置 Active CN2205693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4205.4U CN220569334U (zh) 2023-07-27 2023-07-27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4205.4U CN220569334U (zh) 2023-07-27 2023-07-27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69334U true CN220569334U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88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04205.4U Active CN220569334U (zh) 2023-07-27 2023-07-27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693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16463B1 (ja) 電子機器ユニット
US6553119B1 (en) Acoustic component mounting structure for portable radio unit
JP3194097U (ja) ケースアセンブリ
CN112291394A (zh) 电子设备
CN220569334U (zh) 显示装置
CN112970239B (zh) 一种屏幕组件及终端设备
CN215268362U (zh) 电子设备
JP3665883B2 (ja) 計器筐体の防水構造
CN218333113U (zh) 语音模块及机器人
CN109040918B (zh) 一种音腔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CN113543011B (zh) 扬声器模组、扬声器模组的壳体的加工工艺及电子设备
CN216928359U (zh) 电子设备
CN221079292U (zh) 一种手绘电子产品壳体及电子产品
CN219958087U (zh) 一种防水型圆形智能手表中框
CN219697883U (zh) 一种播音组件及耳机
CN216057374U (zh) 音箱
CN220457556U (zh) 电声设备
CN112738313A (zh) 听筒安装结构及终端设备
CN217721248U (zh) 终端设备
JP3419286B2 (ja) 計器ケースの防水構造
CN222674351U (zh) 电子设备
CN217979201U (zh) 一种控制器及空调
CN219105971U (zh) 按键结构和耳机充电盒
CN220586453U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9876016U (zh) 发声模块及头戴式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