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47896U - 一种多级调节转向角度的新型操控箱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级调节转向角度的新型操控箱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47896U CN220547896U CN202322191526.XU CN202322191526U CN220547896U CN 220547896 U CN220547896 U CN 220547896U CN 202322191526 U CN202322191526 U CN 202322191526U CN 220547896 U CN220547896 U CN 2205478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s
- limiting
- control box
- assembly part
- bo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TVEXGJYMHHTVKP-UHFFFAOYSA-N 6-oxabicyclo[3.2.1]oct-3-en-7-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2C(=O)OC1C=CC2 TVEXGJYMHHTVK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级调节转向角度的新型操控箱结构,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底板侧边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侧边连接有第一装配件,第一装配件下方转动设置有第二装配件,第一装配件与所述第二装配件之间形成有多级限位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多级限位组件包括随同箱体转动的限位转件以及固定在第二装配件上的定位珠,设置定位珠对限位转件的固定效果松紧合适;在箱体停止时,定位珠嵌入至限位转件的限位孔中,令箱体得到限位不会自行发生转动,但操作员工稍微用力令箱体要发生转动时,定位珠受力会往下回缩,解除对箱体的限定,直至遇到下一个限位孔才发生伸出进行限位,结构巧妙,操作便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级调节转向角度的新型操控箱结构。
背景技术
机床设备中一般会配置有操控箱,操控箱一般是位于机床的侧方,供操作员工对机床进行控制。由于在工作时操作人员会移动,或者不同操作人员有不同的站位习惯,因此会将操控箱转向不同的方位以适应使用。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文献(专利号:CN202428024U、专利名称:一种可旋转的铣床操控箱)技术方案中公开了“所述旋转法兰盘的底座固联于上壳体板,底座内设有限位头限制法兰盘及其旋转法兰盘的旋转角度”,达到可以防止操控箱撞上铣床其它部位的作用。
结合该专利文献的说明书记载内容以及附图看,该操控箱虽然限定了旋转角度,但是操控箱转动后无法固定转动后的位置,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更改调整好的位置,不够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多级调节转向角度的新型操控箱结构,能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技术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级调节转向角度的新型操控箱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铰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侧边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侧边连接有第一装配件,所述第一装配件下方转动设置有第二装配件,所述第一装配件与所述第二装配件之间形成有多级限位组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装配件包括有连接固定座,所述连接固定座连接有连接轴,所述多级限位组件包括限位转件以及定位珠,所述限位转件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限位转件转动装配在所述第二装配件内;所述定位珠连接在所述第二装配件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转件两侧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轴两侧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转件的底面环状分布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孔,所述定位珠与所述限位孔形状匹配、对应使用;当所述定位珠连接至所述第二装配件时,所述定位珠与所述限位孔位置对应。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装配件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纵向贯通设置在所述第二装配件上,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限位孔对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定位珠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互配合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与所述底板通过若干个合页铰接连接,所述合页一侧固定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合页另一侧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底板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板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固定座设置有若干个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及所述第三连接孔三者相对应。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装配件侧边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箱体通过连接板与第一装配件连接一体,第二装配件通过固定板与外部机床的机台连接一体,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两者能相对转动;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之间形成有多级限位组件,该多级限位组件包括随同箱体转动的限位转件以及固定在第二装配件上的定位珠,设置定位珠对限位转件的固定效果松紧合适;在箱体停止时,定位珠嵌入至限位转件的限位孔中,令箱体得到限位不会自行发生转动,但操作员工稍微用力令箱体要发生转动时,定位珠受力会往下回缩,解除对箱体的限定,直至遇到下一个限位孔才发生伸出进行限位,结构巧妙。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级调节转向角度的新型操控箱结构总体图;
图2是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分离图;
图3是第一装配件与螺母示意图;
图4是连接固定座、连接轴以及螺钉示意图;
图5是限位转件示意图;
图6是定位珠的剖视图;
图7是第二装配件示意图;
图8是底板、连接板以及连接固定座分离图。
图中:1-箱体,2-底板,201-第一连接孔,202-散热孔,3-连接板,301-第二连接孔,4-第一装配件,401-螺钉,402-连接固定座,4021-第三连接孔,403-连接轴,404-限位转件,4041-第一通孔,4042-限位孔,405-定位珠,5-第二装配件,501-第二通孔,6-固定板,601-固定孔,7-合页,8-螺母。
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多级调节转向角度的新型操控箱结构,包括箱体1,箱体1铰接有底板2,底板2侧边设置有连接板3,连接板3侧边设置有第一装配件4,第一装配件4包括有连接固定座402,连接固定座402与连接轴403的上端连接,连接轴403的下端与限位转件404连接,连接固定座402、连接轴403与限位转件404三者是固定一体的,连接固定座402的转动会带动限位转件404转动。
限位转件404两侧设置有第一通孔4041,连接轴403两侧螺纹连接有螺钉401,螺钉401与第一通孔4041相对应,将螺钉401从连接轴403上取下来后,将限位转件404往上装套在连接轴403的下端(限位转件404的第一通孔4041要与连接轴403的螺钉401安装位对应),然后从第一通孔4041处拧入螺钉401连接至连接轴403,即可达到将限位转件404固定在连接轴403下端的目的。
限位转件404下方设置有定位珠405,限位转件404的底面环状分布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孔4042,限位孔4042是凹球面的,与定位珠405的弹头的形状匹配,定位珠405的弹头与限位孔4042相对应、匹配使用。
第一装配件4下方设置有第二装配件5,第一装配件4与第二装配件5两者是能发生相互转动的,限位转件404是转动设置在第二装配件5内部,第二装配件5设置有两个第二通孔501,第二通孔501的位置是与限位孔4042对应的,定位珠405是安装在第二通孔501中,从而令定位珠405能对应限位孔4042使用;第二通孔501设置有内螺纹,定位珠405的外壁是设置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互配合连接,将定位珠405从下往上通过拧接的方式将定位珠405安装在第二通孔501中,当调节好定位珠405在第二通孔501中的高度位置后,再在定位珠405拧入螺母8直至螺母8的上端面顶紧第二装配件5的下表面,从而达到将定位珠405锁紧的目的,令定位珠405不会自行发生移位。
定位珠405在第二通孔501中拧入位置的设定标准是,使定位珠405对限位转件404的固定效果松紧合适;例如,定位珠405的弹头4052嵌入至限位转件404的限位孔4042中,令限位转件404得到限位不会自行发生转动,但当第一装配件4稍微用力最终令限位转件404有转动趋势时,弹头4052受力会往下回缩,直至遇到下一个限位孔4042才发生伸出。
第二装配件5侧边设置有固定板6,固定板6是用于将第二装配件5固定在外部车床上。
当需要调节操控箱的位置时,用手移动操控箱使操控箱转动,固定板6与第二装配件5固定在车床上保持不动,操控箱转动带动连接固定座402转动,连接固定座402转动带动连接轴403转动,连接轴403转动通过螺钉401带动限位转件404转动,当限位转件404转动时,定位珠405的弹头4052受到按压之后变成收缩状态,便于转动,当限位转件404停止转动后,弹头4052处于伸出状态,通过与限位孔4042的相互配合使操控箱位置固定。
实施例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本实施例的改进在于:箱体1与底板2通过两个合页7铰接连接,合页7一侧固定在箱体1上,合页7另一侧固定在底板2上,便于打开操控箱检查操控箱内部情况,底板2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202,散热孔202便于对操控箱内部设备进行散热,底板2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201,连接板3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连接孔301,连接固定座402设置有若干个第三连接孔4021,第一连接孔201、第二连接孔301以及第三连接孔4021三者相对应,使用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201、第二连接孔301以及第三连接孔4021使底板2、连接板3以及连接固定座402固定在一起,固定板6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601,便于固定在车床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多级调节转向角度的新型操控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铰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侧边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侧边连接有第一装配件,所述第一装配件下方转动设置有第二装配件,所述第一装配件与所述第二装配件之间形成有多级限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调节转向角度的新型操控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件包括有连接固定座,所述连接固定座连接有连接轴,所述多级限位组件包括限位转件以及定位珠,所述限位转件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限位转件转动装配在所述第二装配件内;所述定位珠连接在所述第二装配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级调节转向角度的新型操控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转件两侧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轴两侧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级调节转向角度的新型操控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转件的底面环状分布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孔,所述定位珠与所述限位孔形状匹配、对应使用;当所述定位珠连接至所述第二装配件时,所述定位珠与所述限位孔位置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级调节转向角度的新型操控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件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纵向贯通设置在所述第二装配件上,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限位孔对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定位珠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互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调节转向角度的新型操控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与所述底板通过若干个合页铰接连接,所述合页一侧固定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合页另一侧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级调节转向角度的新型操控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板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固定座设置有若干个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及所述第三连接孔三者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调节转向角度的新型操控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件侧边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191526.XU CN220547896U (zh) | 2023-08-15 | 2023-08-15 | 一种多级调节转向角度的新型操控箱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191526.XU CN220547896U (zh) | 2023-08-15 | 2023-08-15 | 一种多级调节转向角度的新型操控箱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47896U true CN220547896U (zh) | 2024-03-01 |
Family
ID=90006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191526.XU Active CN220547896U (zh) | 2023-08-15 | 2023-08-15 | 一种多级调节转向角度的新型操控箱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47896U (zh) |
-
2023
- 2023-08-15 CN CN202322191526.XU patent/CN22054789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0547896U (zh) | 一种多级调节转向角度的新型操控箱结构 | |
CN107795215B (zh) | 冰箱及其铰链 | |
CN117300649A (zh) | 一种多级调节转向角度的操控箱结构 | |
CN212552708U (zh) | 一种用于加工多角度特征零件的回转工作台 | |
CN109779935B (zh) | 一种电扇 | |
CN107571987B (zh) | 自动伸缩脚架 | |
CN218983931U (zh) | 一种空压机高速齿轮加工轴端定心固定工装 | |
CN117387204A (zh) | 空调出风组件以及与之配套使用的旋拧工具、空调器 | |
CN207853650U (zh) | 角度可调的永磁同步电机 | |
CN219052994U (zh) | 一种加工中心四轴用斜孔加工工装 | |
CN210889378U (zh) | 一种新型隐藏式吊扇灯 | |
CN220006754U (zh) | 一种数控机床操作箱旋转结构 | |
CN214948044U (zh) | 一种活动关节装置 | |
CN219492852U (zh) | 转轴快拆结构 | |
CN218438852U (zh) | 电力柜柜门铰链结构 | |
CN106181614A (zh) | 一种磨削速度可调的磨削装置 | |
CN215240271U (zh) | 工作角度可调的台虎钳装置 | |
CN221288571U (zh) | 一种灯罩喷漆用风干装置 | |
CN215587951U (zh) | 一种多工位斜孔钻模 | |
CN221135477U (zh) | 简易柔性打磨头 | |
CN218061948U (zh) |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车门铰链 | |
CN219062043U (zh) |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轴流风机 | |
CN218324420U (zh) | 门铰链机构 | |
CN210152951U (zh) | 一种自锁定式多挡位风门调节机构 | |
CN212607948U (zh) | 一种新型360度无级调节旋转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