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0483399U - 一种柴电增程式履带车方向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柴电增程式履带车方向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83399U
CN220483399U CN202322200507.9U CN202322200507U CN220483399U CN 220483399 U CN220483399 U CN 220483399U CN 202322200507 U CN202322200507 U CN 202322200507U CN 220483399 U CN220483399 U CN 2204833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sel
brake disc
tracked vehicle
control devic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005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好文
王治强
牛帅锋
宋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shan Ruixi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shan Ruix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shan Ruixi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shan Ruix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005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833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833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833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柴电增程式履带车方向控制装置,其解决了现有的履带车动力不足、故障率高且刹车不精准的技术问题,其设有转向机构和动力机构,动力机构设于转向机构的前方,动力机构包括柴油机、和柴油机传动连接的发电机和与发电机电连接的动力电池,转向机构包括差速器和与差速器连接的驱动轮,驱动轮和差速器之间设有刹车盘,刹车盘与驱动轮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履带车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柴电增程式履带车方向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履带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柴电增程式履带车方向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履带车是一种由一条或多条履带组成的车辆,履带通过传动系统连接车轮,可在各种地形上移动。履带车的转向方式一般利用驱动电机驱动两侧主动轮转动,使一边履带往前转,另一边履带往后转,这时履带车可以以自身中心点为圆心进行任意角度旋转,但这种转向结构设计太复杂、故障率太高且刹车不精准,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另外,履带车的动力系统一般为燃油或者纯电,但传统内燃机油耗高,碳排放量大,不利于节能减排,而纯电动又存在充电和续航上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动力充足、刹车精准的柴电增程式履带车方向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柴电增程式履带车方向控制装置,其设有转向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设于转向机构的前方,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柴油机、和柴油机传动连接的发电机和与发电机电连接的动力电池,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差速器和与所述差速器连接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差速器之间设有刹车盘,所述刹车盘与驱动轮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轮包括左驱动轮和右驱动轮,所述左驱动轮和差速器通过第一驱动轴连接,所述右驱动轮和差速器通过第二驱动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刹车盘包括左刹车盘和右刹车盘,所述左刹车盘设于第一驱动轴上,所述右刹车盘设于第二驱动轴上。
优选地,所述左刹车盘和右刹车盘上均设有制动卡钳。
优选地,所述差速器和刹车盘之间还设有抱箍,所述抱箍包括左抱箍和右抱箍,所述左抱箍套设于第一驱动轴上,所述右抱箍套设于第二驱动轴上。
优选地,所述转向机构还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差速器。
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整流器,所述整流器设于柴油机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柴油机和所述发电机同侧端通过皮带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柴电增程式方向控制装置 ,其设有转向机构和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和转向机构的配合设计,一方面,在柴电增程模式下,当动力电池内的电量达到一定数值时,柴油机带动发电机给动力电池充电,将电能传递给转向机构,车辆通过差速器和驱动轮的配合实现直线行驶和左右转向,通过驱动轮和刹车盘的配合实现迅速停车和原地360°旋转,续航里程长,避免了车辆长距离奔驰而因动能不足无法返回的情况。且柴油机不会一直工作,当动力电池的电量足够时,柴油机停止工作,噪音小,更利于车辆隐蔽,既能满足用电需求,又无需柴油机一直启动,节省了能源,延长了寿命。另一方面,采用驱动电机驱动差速器的电传动结构替代了原有电动机直接驱动两侧车轮的结构设计,既避免了直线行驶和转向全部依赖于电机控制的弊端,又避免了电动机直接驱动带来的刹车不精准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柴电增程式履带车方向控制装置,将动力机构设于转向机构的前方,这种空间结构设计,有效降低履带车底盘高度,减少车身长度,有利于履带车作业的稳定性和行驶的机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柴电增程式履带车方向控制装置的安装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柴电增程式履带车方向控制装置的分布结构示意图(除去动力电池);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转向机构;2.动力机构;3.柴油机;4、发电机;5、动力电池;6、皮带;7、整流器;8、驱动电机;9、差速器;10、第一驱动轴;11、驱动轮;12、刹车盘;13、第二驱动轴;14、制动卡钳;15、抱箍。
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柴电增程式履带车方向控制装置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所述柴电增程式履带车方向控制装置,其设有转向机构1和动力机构2,动力机构2设于转向机构1的前方,转向机构1后置的分布设计,有效降低履带车底盘高度,减少车身长度,有利于其作业稳定性和行驶的机动性。如图1-2所示,动力机构2包括柴油机3、和柴油机3传动连接的发电机4和与发电机4电连接的动力电池5,用于为转向机构1提供动力;转向机构1包括差速器9和与差速器9连接的驱动轮11,差速器9和驱动轮11之间设有刹车盘12,刹车盘12连接驱动轮11。通过差速器9带动驱动轮11实现直线行驶和左右转向行驶,避免行驶全部依赖电机控制的弊端,通过刹车盘12和驱动轮11配合实现精准刹车和原地360°转向,避免了电机直接驱动带来的刹车不精准问题。
进一步地,驱动轮11包括左驱动轮和右驱动轮,分别设于差速器9的两侧。具体地,差速器9的左侧连接第一驱动轴10,差速器9通过第一驱动轴10连接左驱动轮;差速器9的右侧连接第二驱动轴13,差速器9通过第二驱动轴13连接右驱动轮。利用差速器9带动左驱动轮和右驱动轮同步转动,实现履带车的直线行驶;利用差速器9降低左驱动轮或右驱动轮的转速,实现履带车的左转向或右转向。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刹车盘12上设有制动卡钳14,对刹车盘12起到制动的作用,使得驱动轮11停止转动,达到刹车或原地转向的目的。具体地,刹车盘12包括左刹车盘和右刹车盘,左刹车盘套设于第一驱动轴10上,且左刹车盘上设有左制动卡钳;右刹车盘套设于第二驱动轴13上,且右刹车盘上设有右制动卡钳。通过左刹车盘和左制动卡钳的配合,左驱动轮停止转动,从而实现履带车原地左转;通过右刹车盘和右制动卡钳的配合,右驱动轮停止转动,实现履带车原地右转。
进一步地,刹车盘12和差速器9之间还设有抱箍15,抱箍15包括左抱箍和右抱箍,左抱箍设于左刹车盘和差速器9之间且套设于第一驱动轴10上,右抱箍设于右刹车盘和差速器之间且套设于第二驱动轴13上。通过设置抱箍15,一方面用于固定第一驱动轴10和第二驱动轴13,防止其在工作过程中发生脱离或者松动的情况,确保第一驱动轴10和第二驱动轴13的稳定运行;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第一驱动轴10和第二驱动轴13的振动和冲击,降低第一驱动轴10和第二驱动轴13的疲劳损伤,延长第一驱动轴10和第二驱动轴13的寿命。
转向机构1还包括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连接差速器9,用于给差速器提供动力。动力机构2还包括整流器7,整流器7设于发电机4的上方,当柴油机带3动发电机4运行时,通过整流器给动力电池6充电,从而给转向机构2提供电能,保证转向机构2运行。
进一步地,柴油机3和发电机4的同侧端通过皮带6连接,构成一种柴电混动的传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的动力机构2为一种柴电增程式传动系统,具体地,车辆在工作状态时,当动力电池5电量≤70%时,此时开启柴电增程模式,柴油机3启动,带动发电机4通过整流器7给动力电池5充电,当电量充至97%时自动停止。另外,当电量在70-100%时且履带车需要处于隐蔽状态时,可以选择单独关停柴油机3,避免由于柴油机3的噪音而使履带车被发现,增强履带车的隐蔽性。
另外,当履带车由于于长时间不使用而造成动力电池5的自然损耗,可以使用外部电源给动力电池5充电,而不必启动柴油机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如图3所示,柴油机3通过皮带6带动发电机4发电,发电机4将电能储存在动力电池5中,动力电池5将电能供给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驱动差速器9运行。当履带车需要行驶转向时,通过差速器9和驱动轮11的配合实现;当履带车需要原地360°转向或者刹车时,通过刹车盘12和驱动轮11的配合实现。
本实用新型中,柴油机3、发电机4、动力电池5和驱动电机8均通过履带车的控制系统进行操作控制。而且柴油机3、发电机4、整流器7、动力电池5、驱动电机8和差速器9均为现有技术,即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中所需功能的设备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柴电增程式履带车方向控制装置,其设有转向机构和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设于转向机构的前方,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柴油机、和柴油机传动连接的发电机和与发电机电连接的动力电池,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差速器和与所述差速器连接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差速器之间设有刹车盘,所述刹车盘与驱动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电增程式履带车方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包括左驱动轮和右驱动轮,所述左驱动轮和差速器通过第一驱动轴连接,所述右驱动轮和差速器通过第二驱动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柴电增程式履带车方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盘包括左刹车盘和右刹车盘,所述左刹车盘设于第一驱动轴上,所述右刹车盘设于第二驱动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柴电增程式履带车方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刹车盘和右刹车盘上均设有制动卡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电增程式履带车方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和刹车盘之间还设有抱箍,所述抱箍包括左抱箍和右抱箍,所述左抱箍套设于第一驱动轴上,所述右抱箍套设于第二驱动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电增程式履带车方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还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差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电增程式履带车方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整流器,所述整流器设于柴油机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电增程式履带车方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机和所述发电机同侧端通过皮带连接。
CN202322200507.9U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柴电增程式履带车方向控制装置 Active CN2204833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00507.9U CN220483399U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柴电增程式履带车方向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00507.9U CN220483399U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柴电增程式履带车方向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83399U true CN220483399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30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00507.9U Active CN220483399U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柴电增程式履带车方向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833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09375Y (zh) 一种自带发电充电装置的纯电动汽车
US9956873B1 (en) Electric vehicles with extended range
CN102649394A (zh) 一种电动拖拉机
WO2024021460A1 (zh) 一种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控制方法及起重机
CN201784618U (zh) 一种混联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CN209776146U (zh) 一种并联式混合动力拖拉机
CN103950369A (zh) 一种油电混合动力无轨胶轮车
CN110667405A (zh) 增程式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US20120090911A1 (en) Auxillary Electric Drive System and Vehicle Using Same
US11097717B2 (en) Electric vehicles with extended range
CN202593251U (zh) 一种电动拖拉机
CN220483399U (zh) 一种柴电增程式履带车方向控制装置
CN201070977Y (zh) 电动汽车
CN103407364A (zh) 发动机发电机齿轮箱驱动的汽车混合动力系统及混合方法
CN106515425A (zh) 一种发动机与电机直接驱动式混合动力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汽车
CN110667365A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动力装置
CN201808462U (zh) 一种新型的动力前驱动和太阳能后驱动的电动小车
CN201240282Y (zh) 电动轿车燃油辅助系统
CN112757890A (zh) 混合动力专用车底盘
CN201808436U (zh) 一种新型的动力前后驱动电动汽车
CN220721043U (zh) 一种四驱混合动力轨道运输车
CN200939838Y (zh) 一种混合动力三轮车
CN220618233U (zh) 一种混合动力起重机
CN218141016U (zh) 用于重卡拖头车的辅助行驶装置、油电混合动力车辆
CN220842189U (zh) 一种混合驱动装置与矿用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